青岛版小学科学四级上册《 瓶吞鸡蛋的秘密》教学设计1.doc
-
资源ID:2523221
资源大小:16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级上册《 瓶吞鸡蛋的秘密》教学设计1.doc
瓶“吞”鸡蛋的秘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在生活中存在着大气压力,知道大气压力的方向和大小。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验操作的能力。3、意识到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乐于用学到的知识去解释身边的现象。【教学重点】1、知道在生活中存在着大气压力。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理解大气压力及其应用。【教学过程】一、魔术表演,提出问题1、引导学生观看魔术表演。老师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一个剥了皮的鸡蛋,一个广口瓶,在不弄坏瓶和鸡蛋的前提下,怎样让鸡蛋进入到瓶子里呢?(指生回答)2、教师表演瓶“吞”鸡蛋,学生认真观察。(演示:把点燃的纸条放入广口瓶里,再把鸡蛋放在瓶口,鸡蛋缓缓落入瓶内。)3、提问:能谈一下你的想法吗?(指生回答)4、引入课题:瓶子吞进鸡蛋到底有什么秘密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瓶吞鸡蛋的秘密。(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一)探究瓶“吞”鸡蛋的秘密。1.引导学生猜测瓶“吞”鸡蛋的秘密。“广口瓶之所以能把鸡蛋吞下去,可能是什么原因呢?是瓶子真有这么大的魔力吗?”生猜测:可能和空气有关。“那么,你想用什么方法来验证猜想?”生:实验。师展示实验材料: 玻璃片、纸片,注射器、饮料瓶、吸盘、食盐水瓶、吸管、小管子2.运用所提供的器材,以小组为单位制定实验方案(师巡视指导)。汇报方案。师生共同提出实验温馨提示:小组内要合理分工,及时做好记录;实验中要注意安全,按实验要求去做;不要把水撒的到处都是3.实验探究,师巡回指导。4.汇报实验结果。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一下你们的收获吧。5.师生共同总结: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它可以托住塑料板,可以让活塞回去,还可以把水堵住,那么这种神奇的力量叫什么呢?(板书:大气压力)科学家就把它叫做大气压力。(二)认识大气压力的方向。1、通过上面的实验,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大气压力的特点。(因为空气无处不在,所以大气压力也是无处不在。)2、了解大气压力的方向。通过杯子里的水没有倒流出来的实验,瓶口朝向各个方向,理解大气压力的方向。(四面八方)3、师生共同总结:由于空气无处不在,所以地球上的物体都会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大气压力。(三)微课展示马德堡半球实验和大气压力资料。三、自由活动1、解释瓶吞鸡蛋的秘密。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大气压力,现在你能够解释瓶“吞”鸡蛋的秘密了吧。(纸条在瓶内燃烧,瓶内空气受热溢出,变少了,瓶内压力就会变得比外面的大气压力小,鸡蛋就被压进瓶子里了)2.大气压力与我们的生活联系非常密切,下面的现象你能解释为什么吗?(出示课件)(1)钢笔吸水。(2)人们运送玻璃时往往在两片玻璃中间加些水。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四、拓展延伸鸡蛋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被广口瓶“吞”了下去,有什么办法,在保证瓶和鸡蛋都完整无损的前提下,让广口瓶把鸡蛋再“吐”出来呢? 16 瓶“吞”鸡蛋的秘密 大气压力 来自四面八方瓶“吞”鸡蛋的秘密课后反思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个孩子心灵深处,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发生共鸣,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本节课的设计就是在大师这段话的指导下进行的。于漪老师说过:“课的第一锤一定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的开始通过“瓶吞鸡蛋”的魔术表演创设一种探究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整节课的探究学习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准备。认识到大气压力的存在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我分三个步骤进行递进式教学,引导学生切实经历了科学探究的过程:1、以瓶“吞”鸡蛋的为例,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到大气压力的存在。2、进一步“感受”大气压力的存在,认识到大气压力不仅存在而且大得惊人。一是直接经验,用手拉吸盘。二是间接经验,关于马德堡半球实验。3、在前两个步骤的基础上自己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大气压力的存在,并认识大气压力的方向来自四面八方。结束部分,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瓶吞鸡蛋”的魔术表演,既检验了学习效果,又验证了课前的猜测,首尾照应。在此基础上,把实验进行拓展:怎么把瓶子里的鸡蛋弄出来,既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又能让学生学以致用,一举两得。通过本节的教学实践,我深深地感受到,只要我们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充分激发学生兴趣,关注动态生成,调动丰富情感,就能唤起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思维,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从而走进探究的海洋,放飞科学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