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审美教育策略研究课题工作报告.doc
语文审美教育策略研究 课题工作报告 “语文审美教育策略研究”是2006年批准为江苏省“十一五”规划课题的。课题立项以来,在省市教科院(室)和有关专家的帮助指导下,课题组成员按照课题研究计划,开展了扎实有序的理论学习与实践研究工作,教学与研究工作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教师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发生了转变,学生学习品质与学习习惯得以养成,语文课逐步由心理负担变为精神享受。与此同时,课题研究产生较为广泛的科研辐射作用,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一、课题研究 1、课题开题 2006年12月26日,苏州市和常熟市的有关领导和专家参加了课题组的开题活动,大家对课题的意义、内涵和研究方法做了深入的探讨,明确了课题研究的方向,拟定了课题研究相关计划及实施细节,并进行了初步的人员分工。 2、理论学习 课题研究组拟定了年度阅读书目,采用集中学习与分散自学相结合的办法,要求深入研究语文审美教学理论和新课程标准,寻找两者的结合点,并学习有关教育学、美学与心理学理论,搜集相关论文与资料,形成课题思想,研讨具体的操作策略,为教学实践做好理论准备。重点研读的文献有:于漪著的语文教学谈艺录、钱梦龙著的导读的艺术(修订本)、王纪人主编的文艺学与语文教育、陶小平著的审美态度心理学、阎承利著的教学最优化艺术等。这些著作在描述与探讨语文学习心理和语文教学策略的同时,对语文的审美教育作了比较详尽的分析透视,对课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3、课题培训 课题研究组成员积极参加省、市级各类教科研培训,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为课题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主要培训内容有: (1)2007年8月 苏州市新课程培训 (2)2008年8月 苏州市新课程培训 (3)2009年4月 全国中学语文“文本的适度解读”研讨会 (4)2009年9月 省苏教版作文教学研讨会 (5)2009年12月 全国第二届 “两岸四地同课异教”中学语文课堂 教学研讨会 (6)2010年8月 江苏省新课程培训 (7)2010年8月 苏州市新课程培训 4、研究过程 课题组首先在专家指导、合作探讨的基础上拟订出课题研究相关计划及实施细则,围绕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两条主线,按计划实施,定期进行课题研究的跟踪,反馈与评估。 2009年5月中期评估, 在认真听取苏州市和常熟市的有关领导和专家的指导意见后,对课题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设计组织实验课,对原计划及实施细则进行了完善修订,拟订、实施新的阶段研究计划。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总结。实验老师撰写实验研究的论文、案例、随笔、研究成果报告;对学生综合能力和信息素养进行系统评价;对课题实验数据与资料进行整理、汇总与归档;举办了一系列课题研究成果展示活动(课件、论文、案例、讲座、公开课等)。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 2010年1月、4月两次发出课题结题准备工作函,整理材料,讨论研究成果结集等事宜。5月撰写、修订主课题报告并准备申请专家结审议题。 2011年4月,召开课题结题评估报告会,常熟市教育局教科室韩建光副主任率相关专家进行了课题结题现场评估。5、课题推广 课题组成员多篇相关经验总结文章在省级以上专业或核心期刊上发表;多位教师运用以“营造氛围开展欣赏点拨升华启发创造”为基本程序的审美教学策略在省市级教学案例或优质课评比中获奖;结合课题研究,自编多本校本教材,在学校进行推广。另外,课题组的研究引起了同行的关注,组内成员多次在省内外上观摩课,做专题讲座,介绍教学经验,为提高区域语文教学水平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二、课题成果1、学生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不断提高,学科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升。具体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能主动参与,尽快进入审美主体的角色,勇于发表具有独创性的意见,口头表达能力不断提高。学生感性审美能力提高,注重迁移,注重习得,有多篇学生习作在各类报刊发表,多位同学在全国、省比赛中获一二等奖。朱常溪同学在2007年省高中生作文现场大赛中荣获特等奖。校园文学社刊物晴川定期出版,2008年公开出版青春诗页晴川十年精选本。语文成绩稳定提高,课题组成员所任教的班级学生语文大考成绩均列同类学校前茅。2、课题研究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师在职业思想、专业知识、教学能力等方面不断走向成熟。具体体现在:教师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真正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出发去研究教育教学,从而使得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得以转变,真正摆正了学生学习和审美的主体地位,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自身教研能力大幅度提高。彭尚炯老师的审美教学思想研究被收入名师成长研究丛书之把人的教育写在旗帜上,文章收入学作文和教作文、春华秋实教师教育教学论文选等书中;钱建江老师的文章收录于名师成长丛书,校园文学概论等书中,并出版了个人专著语文:另一种表达。另外,彭尚炯老师,钱建江老师,朱新华老师,王振荣老师,陈丹老师的多篇文章先后发表于成才导报、苏州教育、语文报、文汇报、语文世界等刊物上。此外,课题组成员还先后有十多篇论文在省级比赛中获奖。课题组教师积极开发语文教育资源,制作了网络教学网页诗经,构建了红楼梦视听文化课程,开设多种语文自选选修课,并据此编写了古典诗词欣赏、古今佳联欣赏、感受吴文化多本校本教材,初步形成了具有审美特色的语文课程。三、问题反思就全国语文界而言,语文审美教育研究还未真正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存在。研究美学的专家往往脱离中学教学的实际,因而缺乏鲜活的实证和理论创新,指导意义不强;教学第一线的语文教师的摸索大多缺少科学的理论观照,审美教学仍处于自发状态。尤其是没有与国内外现代文艺理论联系起来,因此,对它的理性认识还远未能揭示其基本原理和规律。本课题的研究,虽然从理论和实践上对一些问题作了探究和回答,但总感到理论研究仍缺乏系统性,研究还不能辩正地阐述在培养审美能力的同时,如何将语文教学的科学性、实用性与审美性和谐地统一起来。我们对本课题还会作更深入地研究和探索,当进一步规范研究方法,将审美教学的理论与美学、教育学、心理学和语文教学理论结合起来,更有效地借鉴专家和同行的成功经验,力争取得更多的研究成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