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级上册单元教材分析 全册.doc

    • 资源ID:2518150       资源大小:72.50KB        全文页数:3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级上册单元教材分析 全册.doc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分析第一单元认识负数一、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负数的认识,引导学生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教材分两段安排教学内容:第一段,是例1、例2和练习一的第16题,教学用正、负数表示气温和海拔高度。第二段,是例3、例4和练习一的第710题,教学用正、负数表示盈亏情况和不同方向的路程。这部分教材的后面,还安排了一个实践与综合应用“面积是多少”,为接下来教学多边形的面积计算作些准备。二、教材的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1为什么要在系统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之前教学负数的认识?认识负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拓宽学生对数的认识,激发进一步学习数学的愿望。在系统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之前教学负数的认识,主要有两点考虑:第一,让学生联系认识整数的已有经验,着重在整数范围内初步认识负数,把注意力集中于体会量的相反意义,有利于降低学习难度,有利于建立较为合理的有关数的认知结构。第二,希望学生随着对小数和分数的进一步认识,逐步丰富对负数的感知,从而为第三学段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以及进行有理数的运算打好基础。2要注意体会教材安排的认识负数的层次。这部分内容一共安排了四道例题,第一课时教学例1和例2,第二课时教学例3和例4。那么,例1、例2与例3、例4在教学内容和要求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呢?例1、例2以及与之配合的练习题,学习素材只涉及气温与海拔高度。作为相反意义的量,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海平面以上的海拔高度与海平面以下的海拔高度都非常直观形象,因而用相应的正数和负数表示每一组相反意义的量就显得很自然,也便于学生理解。例3、例4所涉及的盈亏金额、不同方向的路程等相反意义的量,相对来说,稍微抽象一些,理解的难度也相应大一些。而且,教学例4后的“试一试”中,教材还进一步要求学生根据数轴上的点填出相应的正、负数,从而在更为抽象的层面上引导学生加深对负数的认识。此外,与例3、例4相配合练习题中,涉及的素材也更加宽泛,有升降机上升和下降的米数,有评委评分时的加分与扣分,有存折上的存入与取出,有水库水位的上升与下降,有汽车上乘客的上车与下车等。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学生在建立初步认识的基础上,逐步丰富对负数含义的认识,并不断加深体会。3如何帮助学生认识正、负数与0的关系?0是区分正、负数的标准,正确把握正、负数与0的关系,不仅关乎学生对正、负数含义的直观认识,而且决定学生能否建立有关数的合理的认知结构,并形成相应的数感。教学例1、例2后,先要引导学生对例题所涉及的正、负数进行分类,通过分类形成对正、负数的初步认识。但分类时最好不涉及0,以免造成学生认识上的混乱。学生分类后,提出:0的正数,还是负数?让学生借助直观和交流,认识到:0作为正、负数的分界,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教学例3、例4后,要通过在数轴上填数,使学生进一步体会0的独特性,并明确: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4要重视发挥两种不同特点的练习的作用。为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负数的认识,教材在练习一中安排了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练习。从教学功能来看,这些练习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要求学生联系现实情境理解正、负数所表示的意义。如第2题,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正、负数判断里海水面和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的海拔高度,是高于海平面,还是低于海平面。第二种,是要求学生用正、负数表示现实情境中的数量。如第9题,让学生用正数或负数表示一个水库的水位变化情况。这两种类型的练习,前者属于理解知识,后者属于应用知识,它们的作用相辅相成。教学中应注意恰当把握。5不要涉及负数的大小比较及相关的计算。概括地说,本单元的教学要求主要有两条:第一,使学生联系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的含义;第二,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因此,教学时,应注意不要涉及负数的大小比较及相关的计算,更不能提相关的教学要求。但是,可以结合具体的例子使学生对负数的大小以及有理数运算的意义有所体会。例如,教学例4后的“试一试”,可以先分步出示数轴:第一步,画出带箭头的直线后,标出表示0的点;第二步,向右等距地标出1、2等点;第三步,向左等距地标出1、2等点。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填出图中方框里的数,并讨论:2接近2,还是接近0?4在3的左边,还是右边?4在3的左边,还是右边?4接近3,还是接近1?等等。再如,练习一的第10题,除了让学生根据表中的正数和负数回答教材提出的两个问题之外,还可以让学生说说:中间哪几站上车的人多,哪几站下车的人多?中间第1站上车比下车的多几人?中间第二站下车的比上车的多几人?等等。6要准确理解“面积是多少”这个实践活动的教学功能。教材在本单元的最后安排“面积是多少”这个实践活动,其目的主要有两个:第一,突出图形变换在多边形面积计算中的作用;第二,让学生初步掌握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不规则平面图形的面积。组织前两个活动时,可以先让学生尝试着数出有关多边形的面积,并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适时揭示新的矛盾:图中有些部分不是整格怎么办?启发学生把图中不满整格的都看作半格来计算,或通过平移把有关图形进行转化。最后,比较用不同方法算出的结果,体会不同方法各自的特点及合理性。组织后两个活动时,一要引导学生把在此前活动中初步掌握的方法加以类推,明确可以把不满整格的都看作半格来计算;二要指导学生分类计数。可以先把整格的和不满整格的涂上不同颜色,再分别数出各有多少格,最后把半格数转化为整格数,并进行求和计算。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计算一、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引导学生推导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应用公式计算有关图形的面积,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部分教材分四段安排:第一段,为教材第1214页的例1、例2、例3和练习二,主要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第二段,教材第1518页的例4、例5和练习三,主要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第三段,教材第1921页的例6和练习四,主要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第四段,本单元的整理与练习。此外,还安排了实践与综合应用“校园的绿化面积”,帮助学生综合应用学过的各种图形的面积公式,解决一些稍复杂图形的面积计算问题,进一步体会这部分内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二、教材的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1由扶到放,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多边形面积计算的一般策略。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时,由于学生还没有“通过转化推出面积公式”的意识,相关的学习经验比较少,所以既要有宏观的策略指导,也要有具体的方法点拨。即,先要让学生认识到“可以通过转化推出面积计算方法”,再让学生学会“怎样转化”。这部分教材安排了三道例题,例1通过比较两组图形的面积是否相等,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有些复杂的图形可以通过“分和移”转化成相对简单的图形。例2通过动手操作,引导学生掌握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具体方法。例3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引导学生经历“猜想、验证、初步归纳、分析推理、得出公式的过程。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考虑到学生已经具有“通过转化推出面积计算方法”的意识和经验,缺少的仅是具体的转化方法,所以教材着重指导“怎样转化”。这部分内容安排了两道例题。例4通过计算平行四边形中三角形的面积,启发学生领悟到:一个平行四边形可以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反过来,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例5则通过分组操作,引导学生再次经历“猜想、验证、初步归纳、分析推理、得出公式”的过程。教学梯形面积时,考虑到学生不仅有“通过转化推出面积计算方法”的意识和经验,而且把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的方法与把三角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的方法是类似的,所以教材只安排了一道例题,让学生自主操作并探索梯形的面积公式。2要让学生经历公式推导的过程。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有着极为丰富的数学内涵。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这一个过程,不仅能锻炼数学思维、发展空间观念,而且有利于学生领悟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增强理性精神和创新意识。因此,要把吸引学生参与推导过程作为教学多边形面积计算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以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为例,首先要让学生体会到:要求三角形的面积,可以先想办法把它转化为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而这一点可以通过例4的教学得以实现。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用公式或数方格算出图中每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让学生直观判断每个涂色三角形的面积。使学生在判断以及表达判断理由的过程中初步认识到:平行四边形可以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由此,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能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呢?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验证此前的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提出:如果给你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你一定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吗?让学生在操作中进一步明确: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从而为下面的操作活动提供思考的基础。教学例5时,可以先让学生从附页中任选一个三角形剪下来,并提问:你选的这个三角形可以与例5中的哪个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学生操作后,要求算出每个三角形以及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并把相关数据填在例题的表格中,从而建立初步猜想:三角形的面积都可以用“底×高÷2来计算吗?然后,引导学生综合小组内同学得到的数据,验证上面的猜想,并初步归纳出结论。最后,组织讨论教材提出的三个问题,使学生在合乎逻辑的推理中,进一步确认公式是正确的,并感受数学思考的严密性。3要充分发挥方格图(点子图)的作用。教材利用方格图设计的练习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第一,在方格图上给出一个图形,要求学生画出与它面积相等的其他图形。如,第14页第1题,第23页第4题。第二,在方格图上给出一组图形,要求学生判断这些图形的大小关系。如,第17页第5题,第21页第2题,第22页第1题。第三,要求学生在方格图上自主设计图形。如第17页第6题等。这些练习的优点在于:第一,有利于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对图形相互关系的思考上,从而避免一些具体测量活动对数学思考本身的干扰;第二,有利于学生通过反复尝试,在不断的调整中作出正确的选择;第三,便于学生直观地验证操作和思考的结果。教学时,一要让学生多准备一些这样的方格纸,以便随时开展此类活动;二要鼓励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自觉总结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例如,第23页第4题,图中长方形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要使画出的平行四边形面积与这个长方形相等,关键是让平行四边形底与高的乘积等于15;要使画出的三角形面积与这个长方形相等,关键是让三角形底与高的乘积等于30(15×2);要使画出的梯形面积与这个长方形相等,关键是让梯形上、下底之和与高的乘积等于30(15×2)。4怎样处理推导多边形面积公式的不同方法?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是多样的。教学时,可以选择合适的机会,采用合适的方式,帮助学生对此有所体会,以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增强自主探索的兴趣。比如,可以通过教学第16页的“你知道吗”,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到: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不是惟一的。具体教学时,可以先演示“以盈补虚”的过程,引导学生领悟“要使盈和虚相等,就先要找到三角形相应边的中点”,这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关键。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转化后的长方形的长、宽与原三角形底、高的关系,明确:长方形的长等于三角形的高,长方形的宽等于三角形底的一半,因为长方形面积等于长×宽,所以三角形面积等于“半广以乘正从”,即等于底×高÷2。再比如,在教学第25页的思考题时,有时间的话要让学生剪一剪,拼一拼,初步体会不同的转化方法。5“校园的绿化面积”要重视实际测量方法的指导。“校园的绿化面积”这个实践活动的教学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让学生综合应用学过的面积公式计算一些简单组合图形的面积;二是让学生在校园里进行一些实际的测量,并根据测量的数据计算相应多边形的面积,以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比较起来,前者的目标相对容易实现,因为计算简单组合图形面积的关键是把原图形进行转化,而这个方法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因此,真正实现后一个教学目标是本次实践活动的难点。教学时,关键是抓住以下几个环节:第一,帮助学生在小组内明确分工,要有人负责测量,有人负责记录;第二,要选择合适的、便于测量的地块;第三,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通常可选择卷尺或米尺;第四,要具体指导图形高的测量方法;第五,要提醒学生适当地取近似值,以便于计算。第三单元认识小数一、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教学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把大数目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求小数的近似数。这部分内容分四段安排:第一段,小数的意义和读写,包括例1、例2、例3、例4和练习五;第二段,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包括例5、例6、例7和练习六;第三段,把大数目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求小数的近似数,包括例8、例9和练习七;第四段,本单元的整理与练习。二、教材的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1要认真分析教材中认识小数意义的活动安排。对小数意义的认识包括十分丰富的内容。第一,小数与相关十进分数的关系;第二,小数的读、写方法;第三,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相邻计数单位的进率;第四,小数的数位名称及其顺序;第五,纯小数和带小数。如此繁杂的内容,教材是怎样有序而合理地进行安排的?这需要老师认真分析、细心体会。这部分内容一共安排了四道例题。例1和例2重点让学生认识小数与相关十进分数的关系,并在此过程中自主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例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对一位小数的已有认识出发,通过让学生说出题中几件用小数标出的物品的价钱,引导他们认识到:两位小数表示几个百分之一,几个百分之一可以写成两位小数。例2通过让学生把1厘米、4厘米、9厘米,以及1毫米、7毫米、15毫米改写成以“米”作单位的分数和小数,并通过归纳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来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例3通过引导学生探索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使学生认识到:不同数位上的数,其计数单位是不一样的;相邻计数单位的进率都是10。例4通过让学生说出一个带小数不同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数值,引出小数的数位顺序表,沟通小数与整数的内在联系,突出小数与整数在计数方法上的一致性。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理解新知。教学例1时,可以先让学生用角、分作单位说出题中几种物品的价钱,再讨论“为什么5分可以写作0.05元,4角8分可以写作0.48元?”在讨论中相机明确“5分是1元的5/100,可以写成0.05元,4角8分是1元的48/100,可以写成0.48元”,从而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几个百分之一都可以写成两位小数。第二,抓住机会引导类推,让学生在类推中逐步完善认识。知道两位小数表示几个百分之一后,可以引导学生类推:三位小数表示几个千分之一、四位小数表示几个万分之一;讨论多少个0.01是0.1后,可以引导学生类推出其他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认识纯小数的含义和组成后,可以引导学生类推出带小数的含义和组成。第三,结合认识小数含义的过程,让学生自主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如,结合例1的教学让学生读、写两位小数,结合例2的教学让学生读、写三位小数,结合例4的教学让学生读、写带小数。2让学生在探索中理解小数的性质,掌握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教学例5时,可以按下列步骤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活动。第一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先让学生观察场景图,自主收集信息,引起“比较”的心理需求,再提出:“橡皮和铅笔的单价相等吗?为什么?”第二步,鼓励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说明橡皮和铅笔的单价是相等的。可以启发学生分别把0.3元和0.30元改成3角和30分,再进行比较;也可以启发学生画正方形图分别表示出0.3和0.30,再进行比较。第三步,引导学生对照数位顺序表分别写出0.3和0.30,认识到:0.3是3个十分之一,0.30是3个十分之一和0个百分之一,或0.3是3个十分之一,0.30是30个百分之一。从而更为抽象地把握其大小。第四步,组织观察、比较:这两个小数的形式有什么变化?它们的大小有没有变化?你能得出什么初步的结论?教学例7时,在提出“三角尺和练习簿,哪个贵一些”这个问题后,也要先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知识和经验,用不同方法去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再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相机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每个小数所包含的相同计数单位的个数作出判断。学生积累一定的比较小数大小的经验后,再对比较方法作进一步抽象,即:先比较整数部分的数,再依次比较小数部分的十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的数3具体指导大数目的改写,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方法。把大数目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本质上就是把同一个数用不同的单位记录下来。因此,教学时可以从简单情形入手,引导学生在理解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探索并掌握把大数目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的方法。可以先让学生分别讨论下面几组填空题:20( )个十( )十 80( )十 75( )十( )十300=3( ) 900=( )百 648( )百( )百通过填空和相应的讨论,使学生认识到:把一个数改成以“十”作单位的数,只要在原数的十位后面点上小数点,并在得到的数后面添上“十”;把一个数改成以“百”作单位的数,只要在原数的百位后面点上小数点,并在得到的数后面添上百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类推解决教材提出的问题。此外,教学时还应注意引导学生区分大数目改写与求大数目的近似数的方法。例如,324000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小数是32.4万,把这个数四舍五入到万位则是32万。其方法和结果都是不同的。4组织本单元的“回顾与整理”时,要着重讨论小数与分数、小数与整数的内在联系。从本质上说,小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对这一点,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认识是非常明确的。另一方面,从相似性来说,小数更像整数。这是因为:第一,小数和整数一样,都采用十进制计数法,其相邻计数单位的进率都是10。第二,小数和整数都遵循十进制计数法的位值原则。也正因为如此,小数的写法与整数是相似的。第三,除小数点的定位法则外,小数的大小比较和四则运算都可以像整数一样进行。理解小数的上述本质特征,并体会到小数与整数的上述相似性,是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小数的重要标志。第四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这部分内容分三段安排:第一段,教材第4751页的例1、例2和练习八,主要教学小数加、减法的基本计算方法。第二段,教材第5256页的例3、例4和练习九,教学把整数加法的运算律推广到小数,以及用计算器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第三段,本单元的“整理与练习”。二、教材的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1联系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学生学习小数加、减法之前,已经通过整数加、减法的学习初步理解了如下数学事实:第一,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第二,小数的数位顺序及计数单位;第三,笔算加、减法的基本程序及进、退位的规则。因此,教学小数加、减法时,可以先让学生尝试计算,再根据学生的计算情况,引导学生在讨论中理解算理、明确方法。如果学生把小数点对齐,则可让他们联系已有知识解释“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在讨论中明确:把小数点对齐,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如果学生把小数末尾的数对齐,则可先引导学生通过估算发现错误,再引导他们分析错误原因,在讨论中明确:因为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而小数末尾的数对齐,并不一定能使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2适当指导学生计算被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少于减数的题目。这类题目是学习小数加、减法计算的难点。难在哪里?一是难在写出的竖式与学生已有的认识存在矛盾。如3.42.65,列出的竖式中被减数百分位上没有数,而减数的百分数有“5”。面对这一与已有认知相矛盾的情境时,学生往往无从下手。二是计算过程往往涉及退位或连续退位,而退位本来就是学生计算减法的难点。教学时着重应抓住两个环节。第一,启发学生想到要在被减数的末尾添0。以计算3.42.65为例,列出竖式后可以提示:这道题要从哪一位算起?百分位上要算几减几?如果学生基础较差,也可以先把题中的3.4元和2.65元先分别改写成以“分”作单位的整数进行计算,以帮助学生在计算小数减法时打开思路。第二,学生在被减数末尾添0后,要进一步追问“添0的依据”,以促使学生有根有据地思考。至于整数减小数的计算方法,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计算上述例子的经验进行自主探索,也可提示:整数可以看作特殊的小数,其小数点可补在个位的右下角。3要恰当把握计算的难度要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笔算加、减法的要求有所降低,其第一学段“内容标准”中明确规定整数加、减法的教学目标是:能熟练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会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由此可推知:小数加减法也应限定在相应的范围内,如,9.6+18.4可看作两位数加三位数,25-5.6可看作三位数减两位数。教学中,一方面要通过必要的练习使学生形成相应的计算技能;另一方面也要注意适当控制计算的难度,以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设计练习和进行检测时,一般不要出如“150.39”这样的题目让学生笔算,因为与该题相应的整数减法是:150039,其被减数已经是四位数。4让学生在计算和比较中体会加法运算律对小数加法同样适用。数的概念的扩展通常都源自运算的需要。例如,在自然数范围内,两个自然数的和仍是自然数,但两个自然数的差就不一定是自然数了。为了使减法总可以施行,人们便引入负数,从而得到整数的集合。在整数范围内,加减法就能畅行无阻。又如,在整数范围内,两个整数相除就可能不再是整数。为了使除法总可以施行,人们便引入分数,从而得到有理数的集合。在有理数范围内,乘除法就能畅行无阻。当然除数不能为0。另一方面,一个新的数系建立后,必须使相关的四则运算满足基本的运算律,否则相关的运算方法就无法确定,这样的数系也就失去了研究的价值。例如,计算1.50.3时,先算0.50.3,再算10.8。这一算法的逻辑前提是:整数加法的结合律,对小数加法同样适用。根据上面的分析,不难明白教材在教学小数加法(或乘法)后,为什么要强调整数加法(或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加法(或乘法)也同样适用。但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即:教材都是在教学相关的计算方法后,再引导学生把有关的运算律推广到新的运算之中。为什么要如此安排?根本原因就是考虑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考虑便于小学生理解。因此,教学时一般应遵循下列步骤:第一步,让学生尝试计算如8.9+3.6+6.4+1.1这样的题目,并要求用不同方法计算;第二步,讨论不同的算法;第三步,结合学生采用的简便算法,追问依据是什么;第四步,明确结论。上述第三步的追问实际上已承认整数加法的运算律对小数加法同样适用,只不过借此进一步加以明确而已。5要引导学生合理使用计算器。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是本单元的基本教学内容之一。安排这一教学内容,主要有两个目的:第一,通过用计算器计算,拓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第二,通过用计算器计算,引导学生探索一些数学规律,增强学习的兴趣。教学时,一方面要注意提供适合用计算器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或隐含某些数学规律的式题,让学生体会用计算器计算的价值,感受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另一方面,也要提醒学生合理使用计算器,以免影响基本计算技能的形成。第五单元找规律一、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引导学生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物体的排列规律。教材一共安排了两道例题和一个练习。例1,引导学生根据周期现象中的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例2,引导学生计算按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类物体或图形的总个数。练习十第1题配合例1的教学,第24题配合例2的教学。二、教材的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1引导学生用画图、列举等方法探索并发现规律。画图、列举是解决问题最基本的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用画图、列举的方法探索、发现周期现象中的规律,不仅有利于学生真切地感知规律,而且也有利于学生体会周期规律与相关除法算式的内在联系。教学时,一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正确表示按周期规律排列的物体或图形,在操作中不断丰富对规律的认识;二要引导学生用合适的方式描述操作过程,以促使学生在表达中逐步提升对规律的认识。例如,第59页例1中按规律排列的彩旗,可以写汉字列举:红、红、黄、黄、红、红、黄、黄;可以写数字列举:1、1、2、2、1、1、2、2;可以写字母列举:A、A、B、B、A、A、B、B;也可以画简单图形列举:、。学生各自操作并充分展示交流后,要进一步追问:根据操作,你认为可以把几面彩旗看作一组?你一共列出了这样的几组?最后还剩几面旗?2选择合适的时机,突出周期规律与相关除法算式的内在联系。用除法算式表示周期现象中的规律,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也是解决相关问题的关键。教学中要抓住两个关键环节:一是要启发学生在画图、列举的过程中想到相关的除法算式;二是要让学生联系具体情境解释除法算式中每一个数的含义。例如,在探索例1中盆花的摆放规律时,可以在学生画图、列举后提问:可以把几盆花看作一组?一共摆了这样的几组?最后还剩几盆?根据这些数量之间的关系,你能列出怎样的除法算式?在15÷27(组)1(盆)中,“2”是怎样来的?商和余数分别表示什么?根据算式你能判断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吗?3指导学生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策略。练习十第1题可以先让学生用列举的方法认识到:比自己大12岁的人,属相与自己相同;再启发学生思考:除了比你大12岁的人与你属相相同外,与你属相相同的人还可能比你大多少岁?与你属相相同,但比你小的人是否已经出生?你多少岁哪年出生的人与你属相相同?第2题可以直接要求学生先用除法算出60个灯笼可以分成多少组,还剩几个,再让学生各自算出每种颜色的灯笼各有多少个。第3题可以先让学生通过在日历表上圈一圈,并回答教材提出的问题;再进一步追问:4月份的30天中,把几天看作一组比较合适?把7天看作一组,30天一共可以分成几组,还剩几天?剩下的2天分别是星期几?这个月上课的天数可以怎样算?休息的天数呢?第4题先要让学生列除法算式判断“最后一人报几”,再启发学生利用计算结果进一步推算报“一”的学生总人数。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十单元教材分析 第六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并不陌生,因为在四年级学生已经学过用列表和画图的策略解决了一些问题,对策略有了一定的体验与认识。本单元主要教学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现实问题中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增强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的特点灵活运用策略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教学内容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一一列举”就是不重复、不遗漏地列举出符合要求的各种情况。)教材一共安排了三道例题和一个练习。例1联系动手操作,让学生初步掌握“一一列举”的基本方法。例2引导学生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自主解决问题,突出“一一列举”时要不重复、不遗漏。例3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列举,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练习十一第1、2题配合例1的教学,第3题配合例2的教学,第4题配合例3的教学的,第59题是本单元的综合练习。(合计建议3课时)二、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有序思考,不重复,不遗漏。2、让学生经历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不同的实际问题。三、教学难点:1、解决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一一列举。四、编排特点:1、选择有趣的素材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如用栅栏围羊圈、订阅杂志、掷飞镖、取钱、选择路线这些素材一方面能调动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能激活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活动能力,主动开展列举活动,体会列举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逐渐掌握这种策略。2、由简单到复杂,逐渐增加问题的难度,培养列举的能力,发展列举的技巧。这是充分考虑了策略的形成规律而作出的安排。首先三道例题是递进的,例是比较简单的问题,涉及的知识比较少,只要根据长方形周长的意义,在周长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列举出长、宽的各种可能,而且长、宽的米数都是整数。例比例复杂,不仅订阅的杂志有本、本、本三种可能,而且订阅本还有三种不同的选择,要应用四年级(下册)教学的搭配规律。例在旅馆住宿开房间,对列举的每种方案都要从“有没有空位”进行甄别,保留没有空的情况。其次,练习也是递进的,大多数是生活里的实际问题。只有在例题里学到了列举的方法,体会了列举策略才能独立解决这些题。3、重实质、不拘泥于形式。列举作为一种策略,用来解决问题时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实际问题的特点和学生的个性差异,使列举的表现形式是灵活的、可变的。在表格里列举是形式之一,它的好处是有助于思考,能清楚地看到问题的各种答案。三道例题都采用表格列举这种形式,目的是帮助学生有条理地列举,不丢失信息。教材里有些习题没有画出表格,学生可以设计表格进行列举,也可以不画表格,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开展列举活动。部分实际问题还可以用画图、连线等形式列举。五、解读教材及教学建议。例1: 引发列举活动,初步体验列举策略。我们首先来看例1“王大叔用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羊圈,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首先引导学生认真审题,让学生交流后明确:(1) 18根1米长的栅栏的总长度就是围成的长方形的周长。(2)用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长方形,其围法应该是多样的。(3)要知道一共有多少种围法,就需要把符合要求的长和宽一一找出来。开始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用18根小棒自己围成不同的长方形,并进行交流。由于此时学生关注的焦点在于怎样用18根小棒围成长方形,而不是用18根小棒能围成多少个长方形,所以交流时呈现出来的围法必然是多样而又杂乱的。由此,可以进一步启发:根据大家操作的情况得知,长与宽的和是9米,想一想,当长方形的宽是1米时,长一定是几米?当长方形的宽是2米时,长是几米?你能把符合要求的长和宽一一列举出来,找出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吗?在上述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不仅会主动转移关注的焦点,而且能从中意会到“序”的重要性,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感觉到:要找出所有不同的围法,需要有条理地一一列举。在些基础上,让学生在表上填一填,在填表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掌握“一一列举”的具体思考方法,感受其必要性。此后,要求学生“在小组里说说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学生开始是具体地说解决的方法,然后引导学生,突出这就是“一一列举”的策略。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了的“一一列举”的作用,并能在后面的解决问题时主动应用这种策略。最后,要求学生算出围成的每个长方形的面积,并比较它们的长、宽和面积。这些活动都要看着表格进行,使学生进一步熟悉表格里的内容,利用表格里的数据。“有什么发现”的话题是很宽的,给了学生独立思考、发现数学规律的机会。如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面积不一定相等。又如长方形的周长一定时,它的长、宽越接近,面积越大。例2 应用列举策略,主动开展列举活动。例继续教学列举策略,一要承前,用好例的教学成果;二要发展,丰富列举的技巧。教材选择了比例复杂的问题情境,设计的教学活动也与例不完全相同。例2:订阅下面的杂志,最少订阅本,最多订阅本。有多少种不同的订阅方法?首先要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题意,通过讨论明白“最少订阅本,最多订阅本”是指可以订阅1本,可以订阅2本,也可以订阅3本。然后提出“你准备用什么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启发学生利用在例1学习中获得的经验进行思考。基于例中的列举体验,又出于对例的正确理解。因而引发按订阅的本数分类列举的策略。第一种想法是有代表性的,很多学生都会这样思考。其中“只订本有种不同的方法”和“订本只有种方法”比较容易得到,“如果订本,有种不同的方法”要联系四年级(下册)的选配经验才能得到。这种方法体现了“一一列举”策略的基本特点,但省略了一些具体的思考过程,因而抽象思维的要求偏高,部分学生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些困难。第二种方法在表现形式上采用了表格列举。在表格里能清楚地看到只订本是哪种不同的方法。尤其是如果订本,可以通过画“”找到种不同的方法。一共有7列,一共有种不同的方法也很直观。教学时,可以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一张没有画“”的空表,先让学生试着在表中画一画,然后提出:要得到全部答案,列举时要注意什么?再通过交流比较,发现要得到全部答案,列举时要注意“不重复,不遗漏”。我们来看“练一练”的习题,感受“一一”例举的策略。首先想到的策略是一一列举的策略。可以按靶数分类列举,也可以列表列举,而列表列举比较形象,容易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因为16环是重复的,得出的环数是5种答案。非常清楚。)例3 按不同的线索列举,体验策略应用的灵活性。策略是解决问题的计策、谋略,在具体应用时是灵活而多样的。例的编写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例3“旅游团23人到旅馆住宿,住3人间和2人间(每个房间不能有空床位),有多少种不同的安排?”仍然是先要帮助学生弄清题意,人到旅馆住宿,如果只住人间或者只住人间,都不能使所有房间都住满,由于有空着的床位,都不是节省的方案。显然,只有人间和人间合理地搭配安排,才能做到每个房间都不留空床位。而符合要求的安排是否存在以及可能有多少种,需要一一列举并加以具体的计算和分析。用列举的方法解决这个实际问题,一般有两条思路,可以从住人间想起,也可以从住人间想起。教材要求分别按这两条思路列举。从住人间想起。如果只住个人间,还剩人,再住个人间正好住满,是一种安排。如果住个人间,还剩人,再住个人间有空床位,不符合“没有空床位”的要求。教材里写出上面的思考有两个目的,一是把学生引上这样有条理的思路,他们才能接着往下想。二是帮助学生看懂表格里人间的间数依次填、是按人间间数从小到大地列举;“”个人间下面的格子里填“”,表示还要个人间能全部住下,且正好住满;“”个人间下面的格子里画横线,表示这个方案不符合要求。还要注意的是,教材要求分组讨论“接下去应该怎样想”,使有序列举的思路得到延续,为独立填表作充分的准备。从住人间想起,先分组讨论“可以怎样列举”,把住人间的列举迁移过来,然后在表格里进行列举。两条思路列举的结果都是一共有种不同的安排,验证了答案,又体现了解决这个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同时也可以拓展,想一想,这两种思路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哪种比较简便?进一步体会策略的具体实施是灵活的、可选择的。4习题: 解决新颖而有趣的问题,突出策略的应用。练习十一里都是有趣的问题,能调动解题的积极性。前五道题配合三道例题,第、题都要按固定的间隔时间列举,第题的间隔时间在题目里已经明确,两路车分别是分钟和分钟。第题的间隔时间要从已发铃声的四个时间里发现。这两题在列举之后都还要进行比较,通过列举和比较找到问题的答案,突出了解决问题的主要策略,体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第题不规定必须画表列举,学生从自己的需要出发,可以选择画表的形式,也可以不用画表的形式。但是,必须有条理地列举,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地找到各种可能。后四道题给学生灵活应用列举策略的空间。第题把写成两个素数之和,要抓住素数思考,从小到大依次用、列举并作出判断。第题拼长方形,从宽想起比从长想起容易,可以按沿着宽摆个、个去列举。而且,提供的表格有多余的格子,要体会列举到何时为止。第题可以在图画上列举。如先向东走格,有条路线;先向东走格,有条不同的路线;不先向东走,有条路线。合起来一共有条

    注意事项

    本文(苏教版小学数学五级上册单元教材分析 全册.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