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六级语文上册《钱学森》教案1.doc
钱学森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品读课文,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钱学森的爱国之情。2、联系课外资料,结合具体的内容展开讨论,钱学森是怎样冲破各种阻挠,坚持回到祖国的。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通过朗读把自己的理解读出来。4、进行写话训练,使读、说、写在课堂上合为一体。教学重难点:1、品读课文,联系课外资料,结合具体内容,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材料感悟钱学森的爱国之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做到感情朗读。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渲染情感同学们,在2007年感动中国的颁奖晚会上,有这样一段颁奖辞:“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指着“在他心里”这句话)你知道这里的“他”是谁吗? 生:钱学森(师生共同板书课题)、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本课的生字词,并且学习了文章的第一自然段,钱学森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师: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近这位伟人,去感受他的言行,走进他的内心。二、精读课文,感悟情感(一)、学习第二自然段;1、指名读本段;2、思考:钱学森在美国学习、工作、生活怎么样?为什么要强调这些?(生想象:豪宅,轿车,高官)钱学森在美国学习、工作、生活都很好,但他毅然抛弃这些回到自己的祖国。强调这些更能表现出钱学森的爱国之情 3、他说:“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为人民多做点事”(齐读,启发学生读出自豪,带有深情的色彩。)师:听到钱学森这么振振有词,让我情不自禁想起了周恩来少年读书时的一句名言。(生脱口而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思考这两句话表达了钱学森怎样的感情?(为人民做贡献)4、好一个坚定的钱学森。同学们,这就是“富贵不能淫。”(二)学习课文第三部分(第3、4自然段)1、“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是团圆的日子,海外的游子在这特殊的日子非常思念祖国亲人,钱学森也不例外。他们谈论着祖国的美好前景,更能体现他们的爱国之情。2、留学生中有人劝道:“祖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有困难。”而钱学森诚恳的说:“我们日夜盼望着的,我们是应当回去的。”这句话表达了钱学森怎样的感情?(!)报效祖国的急切心情;(2)高涨的爱国情怀;3、同学们,这就是“贫贱不能移”(三)小组合作学习第四部分1、美国海军高级将领说话的语气是怎么样的?谁想扮演一下这位海军将领?2、同学们,你们知道一个师是多少人吗?猜猜看。 当时美国部队的编制分甲、乙两种,乙种师5000人是一个师,甲种师一个师就是10000人,你们说五个师是多少人?至少25000人啊! 钱学森至少赶得上25000人! 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力量无比、伟大、了不起、打着灯笼难找、神奇、不可多得的人!)钱学森的作用果然巨大,所以,那个美国军官后来还有一句话,我宁可把他枪毙了,也不让他回去。善于想象的同学,你猜测一下,敌人为了阻止钱学森回国,会采取哪些卑鄙手段? 第五自然段是写钱学森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美国政府坚决不许他回国!3、“五年”“漫长岁月”你能体会到什么? 归国之路的漫长艰辛。4、从中可见他强烈的爱国之情。_“威武不能屈”拓展:孟子有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说的就是钱学森这样的人。像钱学森这样的爱国志士还有许许多多。例如:李四光、李忠尧、邓稼先、郭永怀等科学家。课后搜集他们的资料,我们班会上交流。师:五年的等待没有白费,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他深情地眺望着水天一色的远方,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引读)生: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呀!(四)自学文章第五部分,体会卓越贡献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齐读)(五)讲解写作手法 1、齐读文章第一自然,师生讨论写作顺序。并引出这种写法叫倒叙。2、讲解这种写作手法;把后面的内容提到前面来写,可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设置悬念,增强表达效果.同学们在作文中也可以学习这种写法。3、孟子有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说的就是钱学森这样的人。像钱学森这样的爱国志士还有许许多多。例如:李四光、李忠尧、邓稼先、郭永怀等科学家。课后请同学们搜集他们的资料,我们班会上交流。三、总结拓展,提升情感 播放音乐祖国在我心中同学们,伴随着动人的旋律,我们的课堂接近尾声。“斯人已去,但音容犹在”,今天,我们之所以能坐在这么宽敞明亮的教室里面学习,离不开解放前革命先烈的捐躯为国,更离不开解放后像钱学森这样爱国的爱国学者。四、小练笔:写话练习:同学们,现在你的心情怎么样?你想对钱学森爷爷说些什么?将你心中想法写下来吧。板书设计: 19、钱学森“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热爱祖国 富贵不能淫精忠报国 贫贱不能移视国家为生命 威武不能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