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六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材分析.doc
-
资源ID:2516982
资源大小:82KB
全文页数:3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六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材分析.doc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材分析执笔:金坛市白塔小学 高平华一、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教材基本分析第七单元围绕“师恩难忘”这一主题进行单元内容的组织,精选了莫泊桑拜师理想的风筝孔子游春明天,我们毕业四篇感情丰富细腻、文质兼美的文章、其中莫泊桑拜师主要写的是一个外国作家莫泊桑从小酷爱写作,为了能够写出好作品,拜福楼拜为师,福楼拜给予悉心指导,莫泊桑虚心聆听认真践行,终于写出不少世界名著的事,从中让学生体会莫泊桑对所酷爱的事业执着追求的精神和福楼拜热心提携后辈、谆谆善诱的优秀品质;理想的风筝一文塑造了一位残疾教师的形象,文中的刘老师乐观开朗,对生活充满了强烈的热爱与执着的追求,他甚至比一个正常人更有活力。作为一个老师,他最成功之处不是在于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他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文章之所以起名为理想的风筝也与此有关;孔子游春由写景入手,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泗水边绚丽灿烂的春景图,仿佛让读者也身临其境,和孔子及他的弟子们在泗水河畔游赏,聆听孔子对弟子的教诲,为他们师生之间的亲和而感叹;明天,我们毕业通过作者对六年学习生活及成长历程的回顾,抒发了对母校、对老师和同学的眷恋之情。(二)单元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分析1、单元教学目标学会本单元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莫泊桑拜师的故事,知道仔细观察、不断积累、勤奋练习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体会刘老师顽强的意志和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从中感受浓浓的师生情。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间浓浓的情意。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同学们对母校、对老师和同学的眷恋之情。通过自己制作成长册,总结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激励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经历体验过程,启发引领学生及时交流并记录自己的感悟和体验,促进活动更好地完成;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整合资料的能力,锻炼实践能力,激发创造潜能。2、单元教学重难点分析引导学生读懂莫泊桑所说的几段话,找到句子中的关键词,再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句子的含义。重点了解理想的风筝通过哪两方面的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境界;难点是理解两方面事例之间的关系,明白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与工作态度是紧密联系的,选取了两方面的事例来写人,才能更全面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孔子游春中巧妙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春天到来时的美景;感悟以水为话题,借物明理,内涵十分丰富、厚重,激发读者了解其深层的人生哲理的兴趣。明天,我们毕业的教学重点是理解题目浓缩六年来的最美好的回忆和最美好的感情。教学难点是指导学生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较多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体会对母校、老师和同学的眷恋之情。诵读孔子名言和成语,感悟孔子的魅力,并能从中受到教益。创设情境,在“临别赠言”的口语交际活动中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和情感。习作七的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借鉴学过的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通过具体情境,表达对老师的真情实感。(三)篇目训练点莫泊桑拜师:课文中福楼拜话说得很清楚明白,又极有条理,而且言之有据许多事例为他的观点作了极好的支撑。我们应当引导学生学习这种表达的方法。理想的风筝:第一、让学生在典型事例的描写中感悟人物精神,了解作者对老师念念不忘的原因;第二、注重迁移,在语言文字的学习中渗透写作方法的指导。孔子游春:体会第8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话所蕴含的道理,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间浓浓的情谊。明天,我们毕业:抓住关键词、重点句的朗读、吟诵,领悟内涵,训练语感,理解语言,体会情感。习作七:书信要求思想明确、叙述清楚、内容具体、语言得体。练习七:抓住重点,以其他知识为延伸,进行综合性学习。语文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经历“设计规划”“搜集资料”“分类编辑”“制作成册”的实践过程。二、篇目教学分析21、莫泊桑拜师【文本解读】本文主要写的是一个外国作家莫泊桑从小酷爱写作,为了能够写出好作品,拜福楼拜为师,福楼拜给予悉心指导,莫泊桑虚心聆听认真践行,终于写出不少世界名著的事,表现了莫泊桑对所酷爱的事业执着追求的精神和福楼拜热心提携后辈、关心文学青年的名师风范。文章以时间为序,叙事条理清晰,主要通过对话形式来写莫泊桑虚心求教,福楼拜耐心施教的过程。文章表达了只有仔细观察,用心揣摩,广积素材能写出有特色的作品的观点。【目标预设及分析】1、学会课文生字(5个一类字,2个二类字),理解“简陋”“烙印”等词语的意思,并引导学生注意积累“孜孜不倦”“直截了当”“万般无奈”等成语。2、在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学会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并初步懂得仔细观察、不断积累、勤奋练习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资源利用】1、学生的写作经验2、莫泊桑与福楼拜的背景资料3、骆驼祥子中描写“马车”的片段4、关于“观察”的写作名言【课时分配】两课时【预习作业】1、朗读课文、2、自学生字,查工具书理解生词3、搜集课文中人物的背景资料4、提出问题【教学预设】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揭示课题,简介莫泊桑2、谈话导入:像莫泊桑这样的大作家,并不是一开始就能写出好的作品,也有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过程,那么,莫泊桑是怎样拜师学习写作的呢?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1、自读课文,要求读通顺,不懂的词语查字典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教师正音3、思考分段,感知大意第一段(1)莫泊桑拜师的原因第二段(29)莫泊桑拜师的经过第三段(10)莫泊桑拜师的结果三、学习第一段1、指名读第一段,思考:莫泊桑为什么要拜师?2、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莫泊从小就热爱写作?(酷爱、孜孜不倦)3、莫泊桑面对自己的作品平平常常,没有什么特色,他的心情怎样?(焦急万分)4、简介福楼拜5、用自己的话说说莫泊桑拜师的原因6、指导朗读四、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二、品读第二段1、教师范读2、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莫泊桑三次去福楼拜家中求教的情况)3、福楼拜每次都说了些什么?所说的话中哪句话最关键?默读课文后回答。朗读第一句:“是你的功夫还不到家。”福楼拜是针对什么说这句话的?从他直截了当地说,可以看出福楼拜是一个怎样的人?福楼拜认为必须怎样做才能使功夫到家?朗读第二句:“怎么会没有什么好写呢?”福楼拜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莫泊是怎样的心情?指导朗读福楼拜讲的这句话,想象福楼拜那娓娓道来的样子,对“滔滔不绝”加深感悟。指导分角色朗读,结合幻灯片,将师生对话的情景再现出来。朗读第三句话:“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为什么说这句话在这段中最关键?下面的哪些话分别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这些再次说明福楼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对福楼拜的教诲,莫泊桑有什么反应?说明他是一个怎样的人?指导朗读4、小结:课文写莫泊桑拜师的经过,共写了他三次求教的情况,着重写了师生二人的对话,从他们的对话中我们看出什么?(一是师生二人一个善教一个勤学的特点,二是写好作品必须从哪些方面方面去努力)三、学习第三段1、指名读。思考:莫泊桑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2、齐读,进一步体会莫泊桑的勤奋好学。四、讨论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你打算今后怎样向莫泊桑学习?请学生上台各抒已见,师适当表扬鼓励。五、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42、朗读课文附板书: 莫泊桑拜师莫泊桑 福楼拜焦急万分虚心求教 功夫还不到家,要肯吃苦勤练习一无所获再次求教 怎么没有什么好写呢?全神贯注坚持观察 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特点 勤学 善教 【相关资料链接】 莫泊桑(18501893)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00多篇中短篇小说,他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 莫泊桑出身于一个没落贵族之家,母亲醉心文艺,他受老师、诗人路易·布那影响,开始多种体裁的文学习作,后在福楼拜亲自指导下练习写作,参加了以左拉为首的自然主义作家集团的活动。他以羊脂球(1880)入选梅塘晚会短篇小说集,一跃登上法国文坛,其创作盛期是19世纪80年代。 10年间,他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一生(1883)、俊友(1885)、温泉(1886)、皮埃尔和若望(1887)、像死一般坚强(1889)、我们的心(1890),这些作品揭露了第三共和国的黑暗内幕:内阁要员从金融巨头的利益出发,欺骗议会和民众,发动掠夺非洲殖民地摩洛哥的帝国主义战争;抨击了统治集体的腐朽、贪婪、尔虞我诈和荒淫无耻、莫泊桑还创作了350多篇中短篇小说,在揭露上层统治者及其毒化下的社会风气的同时,又对被侮辱被损害的小人物寄予深切的同情。 短篇的主题大致可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是讽刺虚荣心和拜金主义,如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第二是描写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赞颂其正直、淳朴、宽厚的品格,如归来;第三是描写普法战争,反映法国人民的爱国情绪,如羊脂球。莫泊桑短篇小说布局结构的精巧、典型细节的选用、叙事抒情的手法以及行云流水般的自然文笔,都给后世作家提供了楷模。22、理想的风筝【文本解读】这篇课文是一篇回忆性的文章,以一个学生的语气,描写了一位残疾教师的形象、文中的刘老师乐观开朗、爱学生、爱工作、爱祖国,对生活充满了强烈的爱与执着的追求。课文开头先描写春天放风筝的景象,引出对刘老师的回忆;主体部分分别写了刘老师上课和放风筝时的情景,突出体现了他的人生态度;最后又回到现实中,以议论形式表达了对刘老师的怀念与赞美之情。整篇文章结构严谨,善于用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境界,并充分注意了人物工作态度和生活态度之间的联系,使这两方面的典型事例能相映生辉,互为例证,共同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选编这篇课文,首先是要学生体会学习刘老师对人生积极乐观的态度和顽强执着的精神,其次是学习本文运用各方面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境界的表达方法。【目标预设及分析】1、认识本课5个生字。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和主要内容。3、抓住人物的言行及作者的感受,体会到刘老师是一个对工作对生活有着强烈的爱与追求的好老师、感受作者对刘老师的深厚感情。初步懂得一个人对生活要有追求,要热爱生活,学习刘老师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4、学习本文从不同方面选取典型事例写人的方法。【资源利用】苏叔阳的资料,补充练习,课后练习【课时分配】两课时【预习作业】1、朗读课文2、自学生字,查工具书理解生词3、提出问题【教学构想和建议】构建阅读主话题,创设阅读空间,品读关键词句,感受人物形象。【教学预设】板块一、感受作者的情思1、师: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剧作家苏叔阳的内心世界,跟着他的刘老师一起去放飞(读题理想的风筝)2、师:“春天到了,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摇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连翘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长天吹奏着生命之歌、蓝天上,一只只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得无数人仰望天穹”这是一曲生命的赞歌。每逢这时,作者便想起刘老师。想起了他放上天空的风筝。从作者的内心深处发出了“刘老师啊,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的呼唤。3、阅读提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1、2两节以及第6自然段中的景物描写,读一读,想一想,作者借景抒发了怎样的情感,体悟“浮”的表达效果。读一读第三自然段1、2两句,划下描写刘老师外貌的句子,从这些细节描写中,你初步认识了一位怎样的刘老师?读一读,品一品,感受作者借景思人的深情。4、阅读交流 5、深情导读:春天又到了,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摇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连翘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长天(吹奏着生命之歌);蓝天上,一只只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得(无数人仰望天穹)。当春风吹绿了大地的时候,人们的身心(一齐苏醒),一种(舒展的快意)便(浮)上心头。每逢这时,具有(活力阳光)的刘老师就浮现在“我”的眼前,他是(那么忠厚,那么慈祥),“我”呼唤着:(“刘老师啊,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板块二、感悟老师的品格 1、师(过渡):刚才,我们在品读春天的景色中,感受到了作者对老师的深深思念,而最让作者不能忘怀的是感动他一生的几件事,接下来,让我们聆听作者讲述的故事,走进刘老师的内心世界。2、师:静下心来细细地品读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一幅幅怎样的画面?这些画面为什么能让人怦然心动?3、同桌相互交流 画面一:笑谈腿疾 (屏显):只有一次,他在讲女娲造人的传说时,笑着对我们说:“女娲氏用手捏泥人捏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变成了人,只是有的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被甩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一条腿的。”教室里腾起了一片笑声。 1、师:细致阅读这段话,读出了怎样的刘老师?2、师:真不简单,读出了幽默的刘老师,读出了开朗的刘老师,读出了笑对人生、不怨命运的刘老师。(相机板书:乐观、幽默) 3、师:刘老师是怎样给学生讲故事的?(笑)谁能学着刘老师的样子,笑着讲述丢腿的故事吗?(指读)从“笑着”这个词,你体会到什么?4、师:谁再读一遍这个故事,读出刘老师的乐观、幽默。5、师:(引读)刘老师的故事感染了学生(读下去) 6、入情朗读、咀嚼文字 (屏显):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心里都泛起了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因为_,所以教室腾起一片笑声;因为_,所以笑过之后,每个学生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因为_,所以(同学们)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泛”字用得太准确了,我是这样理解的_,这个词用得好,好在_。 7、师:这一细节描写得多么传神啊,谁能把这微妙的情感变化读出来吗?(指名读) 8、激情朗读(屏显):刘老师啊,虽然您是一位(身体残疾)的老师,但是您(乐观、幽默),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画面二:上课板书 1、师(过渡):刘老师,您在你哪里?您课堂上特有的板书姿势,永远地定格在我的记忆里。2、(屏显):他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支圆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我们讲课;逢到要写板书的时候,他用圆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3、阅读提示: 读一读,想一想:你眼前浮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圈一圈,画一画:刘老师上课时的哪些动作让你怦然心动? 品一品,说一说:你用心读出了一位怎样的刘老师?4、学生讨论交流5、师:真了不起,你读出了敬业的刘老师,你读出了意志坚强的刘老师、再请一位同学读屏幕上红色的词语(撑地、离地、急速一转),读到这些关键的词,你想到了什么?6、师(引读):刘老师讲着讲着,他要写板书了:(女生读“他用圆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再转向讲台”);刘老师深情地读着读着,又要写板书了:(男生齐读);就这样,每逢要写板书时:(男女生齐读);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只靠着 (深情地分组读:) (健壮的右腿)和(一支圆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一天不知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而他每转一次(就引起同学们一阵激动的心跳)。7、 读一读,议一议:为什么刘老师每转一次就引起同学们一阵激动的心跳呢? 8、 师:是啊,刘老师板书时转身的动作已经触动了学生的心灵,学生们为他的敬业的精神而感动,为他顽强的意志而激动。(相机板书:敬业、坚强) 9、 激情朗读:(屏显):刘老师啊,虽然您是一位(身体残疾的)老师,但是您(敬业、坚强),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 画面三:放逐风筝1、师(过渡):当春风吹绿了大地的时候,人们的身心一种舒展的快意便浮上心头,刘老师便在操场上放起亲手制作的风筝。让我们去感受一下吧!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第7至第9自然段。 2、 阅读提示:读一读,想一想:你眼前浮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圈一圈,画一画:刘老师放风筝、追风筝的哪些细节让你怦然心动。批一批,注一注:读到感动的地方写下你的感受。品一品,说一说:你用心读出了一位怎样的刘老师?3、研读交流A(屏显):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但他却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上蓝天的快乐,他总是自己手持线拐,让他孩子或学生远远地擎着风筝,他喊声“起”,便不断拉动手中的线绳,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扶摇直上。他仰望白云,注视着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 师:你读出了怎样的一位刘老师,从哪些语句可以感受到? 师:真聪明,真会学习!你们读出了心灵手巧的刘老师,读出了心胸宽广的刘老师,读出快乐的刘老师,读出了阳光自信的刘老师,读出了充满童心的刘老师(相机板书:阳光、自信) 小组讨论:刘老师为什么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上蓝天的快乐呢?(讨论后再读这段话) 口语交际:“刘老师仰望白云,注视着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他在想些什么呢?说说刘老师的心声。老师(引读):我常常站在他旁边 导读体悟:为什么刘老师脸上“漾出甜蜜的笑”?体会“漾”的表达效果。师:让我们再读这段话,读出刘老师的快乐,读出刘老师的甜蜜,读出刘老师的阳光自信,读出他充满童心的心声。B(屏显):有一次,他故意地撒脱手,任飞舞的纸燕带动长长的线绳和线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飞跑,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线端,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终于,他气喘吁吁地抓住了细绳,脸上现出得意和满足的神气。启发说读:这是一幅感人的画面,刘老师故意撒脱手,纸燕带动长长的细绳和线拐在地上飞跑,刘老师(指名读),刘老师拖着残疾的腿,奋力追赶着,他可能这样想(指名说),可能这样想(指名说),还可能这样想(指名说)同学们心疼老师,想这样做(指名说),想这样做(指名说),他却喊着(指名读)多么(指名说),多么(指名说),多么(指名说)的刘老师啊! 交流讨论:“刘老师抓住撒脱的线绳,脸上现出得意和满足的神气。”刘老师抓住的仅仅是线绳吗? 师:读了这段话,你读出了怎样的一位刘老师?(相机板书:顽强、执著) 4、师:刘老师拼搏顽强的意志,热爱生活的执著震撼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走进刘老师的内心世界,朗读第7至第8自然段,记住这动人的场面。5、口语交际:面对这样的意志顽强,充满阳光,热爱生活的刘老师,你想说些什么?6、激情朗读:(屏显):刘老师啊,虽然您是一位(身体残疾的)老师,但是您(阳光自信、顽强执著),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 板块三、体悟课题的蕴意 1、师:读了刘老师那一个个感人的故事,眼前浮现出刘老师那一幕幕动人的画面,在作者的心灵深处,刘老师“依旧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跃、旋转,永远表现他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热爱”,他“用那双写了无数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 此时,我们怦然心动,不由得与作者一起从内心深处发出了这样的呼唤(齐呼):“刘老师啊,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 2、学生讨论: 我们的心一直被刘老师感动着。刘老师的哪些精神震撼了你?刘老师放飞的仅仅就是一只只风筝吗?刘老师的理想是什么?(刘老师的理想就在他放飞与追逐的风筝里,对命运的挑战与抗争,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刘老师的理想就在他旋转的拐杖里,对生活的执著与追求,对学生的奉献与关爱。)以“理想的风筝”作为课题,有什么含义?(风筝寄托着刘老师对事业和生活的热爱与追求,身残志坚的他,为我们树立了战胜困难的路标,为我们播下了一颗颗理想的种子,在我们心中腾起了一只只理想的风筝。) 3、拓展升华: 师:苏叔阳爷爷是刘老师放飞的一只风筝,虽然作者在自己人生的经历中屡遭挫折,不管是“文革”期间受到非人的迫害,还是身患癌症,15年多次手术,但他仍顽强地生活、工作,积极乐观地享受生活的每一天,以打不垮的苏叔阳为主题,说一说苏叔阳爷爷与命运抗争的故事(课前布置收集素材) 。师:残疾的刘老师身体是孱弱的,但他的意志是坚强的,是值得敬重和传承的。在2007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上,下肢瘫痪的李丽获得感动“中国十佳人物”的称号。组委会在给她的颁奖辞中这样说:“残疾打不垮,贫困磨不坏,灾难撞不倒,坚强和她的生命一起成长,身体被命运抛弃,心灵唱出强者的歌”如果请你给刘老师写一段颁奖词,你会怎么写?请拿出笔来写下感动的话。 23、孔子游春【文本解读】孔子游春本课是一篇游记,是描述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带着弟子到泗水河畔游春,巧借河水教化弟子的生动一课,表现了孔子对弟子的关心,洋溢着师生间浓浓的情谊。孔子乘“泗水河正涨春潮”之际,适时组织弟子“游春”,并以“水”为话题,叙物明理、润物无声,善教至极;随后与弟子弄琴唱和、“手舞足蹈”、情浓至极,文章意境深远,发人深省,回味无穷。文章共17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部分来理解:泗水春景观水悟道河畔娱乐畅谈志向。【目标预设及分析】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成语的意思,并任选其中两个成语造句。2、体会第8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话所蕴含的道理。3、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间浓浓的情谊。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2、8自然段。【资源利用】论语,孔子图像,课后练习【课时分配】三课时【预习作业】1、朗读课文。2、自学生字,查工具书理解生词。3、提出问题。【教学构想和建议】第一课时一、名言导入,揭示课题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同学们知道这是谁的名言吗?2、孔子是什么人?你们还知道他的哪些名言?3、揭示课题: 孔子游春二、初读课文1、自学课文。(1)提出自学要求: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通每句话。用“”画出本课中的成语,用“”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体会它们的意思。(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适时辅导有困难的学生。三、检查自学效果。(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2)指名说课文中的成语有哪些。出示成语:桃红柳绿 意味深长 司空见惯 情不自禁温文尔雅 深思熟虑 从容不迫 手舞足蹈(3)指导书写生字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引导评价,适当范写。(突出字的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及笔顺)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四、默读课文:1、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大体上写了几部分内容?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三部分内容:泗水春景孔子论水师生论志向)五、选择你所喜欢的那一部分,读给同桌听。六、作业1、练读课文。2、抄写生字词及本课中的成语。第二课时一、复习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可以分为几部分?二、精读课文1、反复轻读课文,找出你感受深的句子。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3、全班交流:出示: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1)自由朗读。(2)引导学生谈感受:这段话美在哪儿?写出了什么?(3)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是她( )的( )( )是她( )的( )( )是她( )的( )(4)指导朗读这一段话。(5)齐读这一段话。(6)练习背诵这一段话。(7)泗水春景这么美丽,所以孔子带弟子到河边游玩。齐读第一自然段。出示:孔子凝望看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1)自由读,思考:这一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2)水与真君子之间有那些相似的地方?孔子让学生看水的目的是什么?(3)对于大自然中的水你还有其它感受吗?(4)指导朗读这一段话。(5)齐读这一段话。(6)练习背诵这一段话。(7)孔子能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看出如此深奥的道理,你对这位大教育家有何评价?(8)分角色朗读39自然段。四、作业1、背诵课文第1、2、8自然段。2、将第2、8自然段末尾的省略号换成与上文有密切联系的具体句子第三课时一、复习指名背诵课文第1、2、8自然段。二、继续精读课文:出示:子路是个急性子,老师的话音未落就开了腔:“我愿意把车马、衣服拿出来跟朋友一块儿享用,就是用坏了,穿破了我也不会在意。朋友之间就应该有福同享嘛。”温文尔雅的颜回经过深思熟虑,从容不迫地说;“我希望成为个不为自己表功的人。”(1)自由读。比较子路和颜回的性格有什么不同?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2)分角色朗读这两段话。(3)讨论:子路和颜回的性格你欣赏谁,不欣赏谁?(4)孔子对子路和颜回的志向持什么态度?(5)出示挂图:请同学们说说图上画了哪些景物,图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6)分角色朗读课文1017自然段(7)孔子让学生在游玩中谈志向,你对这位大教育家又有何评价?三、小结:1、泗水春景、孔子论水、师生论志向这三部分内容是怎样融合在一起的?2、谈谈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收获?四、指导造句:本课中有不少成语给文章增添了魅力现在请同学们任选其中的两个造句:桃红柳绿 意味深长 司空见惯 情不自禁 温文尔雅 深思熟虑 从容不迫 手舞足蹈1、同桌交流、讨论。2、指导造句,评议。3、把句子写下来。五、作业:1、按课文内容填词,并熟记这些词语。桃( )柳( ) 草色( )( ) 波( )起( ) 不知( )( )奔( )不( ) 司( )见( ) 绿( )如( ) 温( )尔( )深( )熟( ) 耳( )听( ) 不自( )( ) 手( )足(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仿写。水 ,是 ,它好像 。水没有 ,或 或 , , ,它好像 。水 , , ,它好像 。万物入水,必能 ,它好像 。板书:23、孔子游春有德行有情义看水、议水有志向真君子善施教化弟子言志 有福同享 不好表功【相关资料链接】 孔子(约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是我国春秋末期的大思想家、大政治家、大教育家。他开创的儒家文化,是华夏民族传统文化的主体和核心,深刻地影响和塑造了中国人的文化思想和国民性格。孔子一生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其博大精深的文化思想中蕴涵有丰富的水文化因子。孔子通过对水的观察、体验和思考,或从社会、历史的层面,或从哲学思辩的角度,或从立身教化的观念出发,来阐发对水的深刻理解和认识,进而以此来把握、认识人生、社会和自然世界的规律。孔子有句名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论语·雍也)水为何被孔子这样的智者所乐呢?究其原因,不仅是因为水的各种自然形态不论是波平浪静还是汹涌澎湃,不论是涓涓细流还是浩浩荡荡,不论是清水一泓还是烟波浩淼,都能让孔子这样的智者流连忘返,赏心悦目。同时,水还能洗掉人们身体和心灵的污垢,让人的身心保持一种净洁清明的状态。关于孔子乐水的事实,在许多历史典籍中都可以找到记载。论语·先进告诉我们这样一件事:一天,孔子饶有兴致地问围坐在自己身边的几位得意弟子的志向,子路、冉有、公西华纷纷慷慨陈词,表达了自己不凡的理想和追求。惟有曾点(曾皙)与众人的志向相左:“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意思是说,当春天来了,穿上舒适的春装,相约上五六成年人,六七少年人,结伴到沂水里去游泳,然后在凉爽宜人的舞雩台上吹吹风,大家悠哉游哉地玩个痛快,之后高高兴兴地唱着歌回家。这番话显得很没有抱负,没想到却得到了夫子的赞同:“吾与点也!”意思是说我赞同曾点的想法呀! 孔子的“乐水“,还表现在他偶尔也把失意之情寄托于水波之上“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的感慨就可说明这一点。人生在世,不如意之处十有八九。怀有大济社稷苍生宏志的孔夫子,学识渊博,道德高尚,而他所开创的儒家学说,在当时的社会确有广泛的影响,享有很高的声誉。24、明天,我们毕业【文本解读】本文通过作者对六年学习生活以及成长历程的回顾,抒发了对母校、老师和同学的眷恋之情。全文共9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写想到即将告别校园、老师和同学,心中涌起深深的眷恋之情。第二部分(2-7):写我们不会忘记母校,更不会忘记敬爱的老师。第三部分(8-9):写我们怀着美好的理想,想着蓝天飞翔,等到成为栋梁的时候,再来母校相聚,看望老师。明天,我们毕业课题明白如话,但是情感悠长。特别是一个逗号,值得品味。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把逗号去掉,或把课题改为我们明天毕业,进行对比,体会这个逗号表达了我们对母校的留恋与对明天的向往。开篇两个“告别”拉动了读者的情弦,心中的眷恋之情一涌而起。“眷恋”是全文的文眼,全文用一天的学习生活场景概括了六年的全过程,写到之处既熟悉又让人动情。眷恋校园生活,主要是三四小节,围绕“六年的学习生活,多像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这句话展开,分别写了清晨、早操、课堂上、中午、课外兴趣小组这些学习场景。这段文字描写的教育生活场景是充满理想色彩的,但对学生而言又是感同身受的。教学中可以抓住“博大精深”、“尽情吮吸”“精神财富”等词语,让学生通过回忆、体会学习生活的丰富多彩、绚丽多姿,激发学生对学习生活的热爱。眷恋老师,作者用了一系列饱含深情的抒情句子以排比的形式出现,如:是您是您是您;无论什么无论什么;您是您是您是流畅自如地赞颂了老师的呕心沥血,真挚地抒发了对老师的敬爱与感激之情。这里老师无需多讲,只需指导学生用饱含深情的语调反复朗读就能品出味来,悟出情来。可以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在六年中值得留恋和回忆的点滴,说一说写一写,升华情感。【目标预设及分析】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以读为主,读中感悟,引导学生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同学们对母校,对老师和同学的眷恋之情。3、引导学生学习文中的语言表达方式,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资源利用】学生在小学生活中的照片、撰写的小故事、补充习题p84【课时分配】三课时【预习作业】1、朗读课文。2、自学生字,查工具书理解生词。3、提出问题。【教学构想和建议】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阅读作品的同时,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能说出自己的体验。由此,调动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感悟文本,体会作者感情,理解文本中蕴涵的情感。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用诗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深切体会对母校、老师和同学的眷恋之情。同时依托教材,找准读与说、读与写的契合点,以情动人,课堂做到既发展学生语言,又能营造一个情感共生的课堂。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新词,会用“天真浪漫”、“凝聚”造句。2、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同学们,不久你们就要小学毕业了,你们将要告别美丽的校园、朝夕相处的同学,大家有什么感想?丁雪飞老师在小学毕业时感慨万千,包含激情的写下了明天,我们毕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1、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学习法进行自学探究。2、教师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三、合作学习,掌握新知。1、指名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价,结合正音。2、重点词语眷恋 憧憬 朝夕相处 博大精深 茁壮 矫健3、探讨课文段意。 四、练习朗读课文, 达到正确流利,并初步读出感情。 五、指导书写。1、找出左右、上下结构的字,比较个部分所占的位置。2、指名板演,评议。3、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六、作业。1、抄写文后第3题词语。 2、熟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精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母校生活的眷恋之情。2、抓住关键词、重点句的朗读、吟诵,领悟内涵,训练语感,理解语言,体会情感。3、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一些重点句子的意思。教学过程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和同学们继续学习明天,我们毕业二、新授:(一)是啊,一想到明天就要告别美丽的校园,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我们的心中就涌起了深深的眷恋之情。板书:眷恋 “眷恋”是什么意思?(二)在六年的小学生活中,作者最眷恋的是什么呢? 1、学生浏览课文,思考。 2、交流:五彩斑斓的学习生活 出示句子:6年的学习生活多像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 (1)指名朗读句子 (2)让我们展开这幅画卷,欣赏其中那一幅幅五彩斑斓的画面。仔细读读课文的第三小节,想想哪幅画给你的印象最深?你仿佛从画中看到了什么?交流、朗读。 每天清晨 (有了充满朝气的我们,可爱的校园便不再寂寞,到处都可以听到我们的欢声笑语,到处可以看到我们活泼欢快的身影。)早操 (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好好学习,所以,每一次的早操,同学们都是那么认真。) 上课铃响 (不管课间玩得多投入,铃声就是命令。只要铃声一响,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