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洪湖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文本.doc

    • 资源ID:2512879       资源大小:390.50KB        全文页数:5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洪湖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文本.doc

    洪湖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文本第一章 总 则 1.1 为适应洪湖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城市建设提供管理依据,特制定本城市总体规划。 1.2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适用于市域范围,其它部分适用于市区规划范围。 1.3 本规划为洪湖市规划建设指导性文件,经批准后具有法律效力,任何单位和个人应遵循本规划。 1.4 规划依据 1.4.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1.4.2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建设部(1995年); 1.4.3 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72010年); 1.4.4 荆州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五”规划 1.4.5 洪湖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年) 1.4.6 洪湖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62010年) 1.4.7 洪湖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五”规划 1.4.8 洪湖市关于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几点意见 1.4.9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建设部 1.4.10 1:10001:50000地形图 1.4.11 国家、省、市其它相关法律、法规 1.5 修编重点 1.5.1 建立完善的市域城镇体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5.2 根据新的发展要求和机遇,重新论证城市性质,预测城市规模。 1.5.3 开拓新的城市发展空间,组织城市空间结构形态。 1.5.4 改善城区生态环境,构筑现代化中等城市生态框架,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 1.5.5 结合天仙赤一级公路兴建,建立现代化区域综合交通体系。 1.6 规划期限 近期20022005年,远期20062020年。 1.7 城市规划区界定 本次规划区分三个层次,即市域,城市规划控制区,市区。 1.7.1 市域 为全市行政区域,用地范围为2519平方公里。 1.7.2 城市规划控制区 包括新堤办事处全部以及滨湖办事处及乌林镇域部分用地范围,用地面积约200平方公里(其中有39.4平方公里水面)。 1.7.3 市区 为新堤办事处主城区以及滨湖、石码头和金湾三个城市组团。 第二章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2.1 市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2.1.1 发展战略设想 (1)对外开放战略 以华中特大城市武汉为依托,多层次全方位对外开放,主动接受武汉、岳阳等城市产业辐射,促进洪湖市的经济发展和资源开发。逐步实现与国际市场基本接轨。 (2)整体推进战略 以洪湖市区为中心,以环湖经济圈、西部产业群和沿长江经济带为重点,带动整个市域的经济发展。以交通为轴线,开发沿路(江)地带,规划中的天仙赤一级公路和汉洪一级公路沿线及长江沿岸开发条件优越,实施对这些地区重点开发建设,以带动新一轮经济的发展。 (3)城镇化战略 形成由“市区中心镇一般建制镇”构成的城镇体系格局。加快城镇化进程,加强中心集聚,改善乡镇分散格局,使乡镇工业化和城镇化相结合,完善基础设施网络。 (4)产业结构调整战略 全面加快工业化进程;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强化农业基础;大力提高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构成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商贸、旅游为后发的产业格局。 2.1.2 发展目标和水平 (1)发展目标 根据洪湖市“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规划纲要及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至2020年,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总量水平 洪湖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总量水平 2.1.3 人口城镇化水平预测 洪湖市人口及城镇化水平预测一览表 2.1.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指标 2.2 市域城镇发展战略 2.2.1 城镇发展总体思路 城镇发展总体思路为:中心带动、点轴发展,西优东拓、梯度推进,整体协调、持续发展。 2.2.2 城镇发展战略措施 (1)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城乡居民点建设一体化,人口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城镇工业小区集中、耕地向种植大户集中。 (2)加快市域中心城市发展:继续扩大中心城市规模,使之成为功能完善,经济实力较强,具有吸引力和辐射力的中等城市。 (3)培育地方特色中心镇:将府场、瞿家湾、峰口、新滩、培育为地方中心镇,进行重点发展,促使乡镇经济相对集中,使之成为服务周边乡、镇的小区域中心。 (4)努力提高中心城镇建设水平,加强工业小区和居住小区建设,扩大中心城镇规模,规划期末,中心城镇都要建成城镇气息浓厚、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对人们安居乐业有吸引力的多功能的地域中心。 (5)扩镇并乡,加快集聚,改变目前城镇小、散、弱的状况,根据镇乡之间联系紧密程度、资源共享情况,进行城镇地域群体组织,合理调整乡镇行政区划。 2.3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2.3.1 城镇体系总体框架 洪湖市域城镇体系总体框架为依托市域公路网络形成的“三级城镇结构,三片经济区域,点轴发展形态”的总体框架。 (1)三级城镇结构:“形成市域中心地方性中心镇一般建制镇的城镇等级体系。 (2)三片经济区域:组织中部环湖综合发展区、西部工贸经济发展区、东部农贸经济发展区的经济职能分区。 (3)点轴发展形态:以洪湖市区作为核心,并沿天仙赤一级公路组织市域一级城镇发展轴;依托汉洪省道一级公路和长江沿线形成市域二级城镇发展轴。 2.3.2 城镇体系职能等级结构 (1)等级结构 一级市域中心城市:洪湖市区。 二级地方性中心镇:府场镇、瞿家湾镇、新滩镇、峰口镇。 三级一般建制镇:龙口镇、万全镇、汊河镇、曹市镇、戴家场镇、螺山镇、燕窝镇、沙口镇、黄家口镇、乌林镇、老湾乡、小港农场、大同农场、大沙湖农场。 (2)规模结构 一级市域中心城市:洪湖市区近期人口规模为19万人,远期成为26万人口的中等城市,城市用地规模近期为人均90平方米,远期按人均95平方米控制。 二级地方性中心镇:峰口、府场、瞿家湾、新滩镇片区中心镇人口规模都发展到25万人的中等小城镇规模,有浓厚的城市氛围,城镇用地规模近远期分别按人均90平方米和95平方米控制。 三级一般建制镇:龙口镇、万全镇、汊河镇、曹市镇、戴家场镇。螺山镇、燕窝镇、沙口镇、黄家口镇、老湾乡及三个农场镇区人口规模发展到0.51.5万,有一定的城市气息,城镇用地规模按人均8590平方米控制。 规划近期城镇常住人口为37.3万人,建成区占地34平方公里;远期城镇常住人口55万人,建成区占地50平方公里。 为配合东隔堤防洪工程建设,考虑人口安全转移和城镇化发展相结合,东隔堤6个闭合圈内人口城镇化水平按5055%计,6个闭合圈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为城镇人口的一部分应考虑迁入洪湖市区。 (3)职能结构 综合型城市洪湖市区,从城市发展的战略定位是:鄂中地区重要的工业和风景旅游城市。 工交商贸型城镇:峰口镇、万全镇、汊河镇、新滩镇。 旅游工贸型城镇:瞿家湾镇、乌林镇。 工业商贸型城镇:府场镇、戴家场镇、曹市镇、龙口镇、黄家口镇、螺山镇。 集贸工业型城镇:沙口镇、老湾乡、龙口镇、燕窝镇及三个农场。 2.3.4 城镇体系空间结构 规划期采用“点轴发展”和“极核重点发展”的城镇体系空间布局战略,并形成包括大多数城镇在内的两级发展轴带。 (1)一级城镇发展轴带:为天仙赤一级公路沿线,经过洪湖市区、峰口镇、汊河镇、万全镇等大小4个城镇。 (2)二级城镇发展轴带:为汉洪省道一级公路沿线和长江沿线,螺山镇、洪湖市区、老湾乡、新滩镇、龙口镇、燕窝镇6个城镇。 (3)核心与节点:核心为洪湖市区,节点为片区中心镇。 城镇体系规划一览表 2.3.5 市域内必须控制开发的地域 1.风景名胜区 市域内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处:瞿家湾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处:新堤主城区西部的湘鄂西烈士陵园;瞿家湾明清一条街;清末文学巨子刘心源的故乡; 主要风景名胜区: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的发迹地;乌林镇的乌林三国古战场遗址;新时器时代村落遗址。 2.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范围为洪湖及沿湖的8个乡镇,渔场组成,以东南西北的洪湖围堤为界,西与监利县接壤,面积约为371平方公里。 3.水源保护区为烈士陵园处取水口上游1000米和下游100米的范围内。 4.市域内基本农田保护区:按洪湖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执行。 2.4 市域基础设施规划 2.4.1 综合交通规划 (1)公路网规划 市域交通主干道由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组成的一环二轴的主干线系统,即环城公路、南北向天仙赤一级公路及东西向汉洪一级公路。天仙赤一级公路,已列入“十五”规划,并修建乌林赤壁大桥。汉洪省道规划全线达到一级公路标准。环城公路规划为二级公路,近期完成西段建设,解决洪湖市区的过境交通问题。 城镇间联系通道,由现状和规划的市道组成,路基宽1218米,路面宽1015米,远期建成二级公路。 中心村与城镇之间的联系道路,由路基宽810米,路面宽67米的硬质三级公路组成,规划每个中心村一般要有两个对外出入口。中心村通往基层村为四级砂石路及以上道路。 市域对外交通主要出入口,有白庙、乌林、新滩三个一级公路出口;有螺山省道出口;有府场、瞿家湾的市道出入口。 (2)航运规划 航道整治:疏浚整治长江航道及内荆河部分水域较浅的河段。规划期末将洪湖港建成鄂中地区重要的以物资中转、运输、贸易为主,多功能、现代化的综合性港口。 改善目前沿江、河码头的条件,提高装卸能力。 2.4.2 防洪排涝规划 (1)配合流域防洪工程,疏浚城区段内荆河道及其它河流渠道,降低河床水道洪水位。 (2)防洪标准远期东隔堤及三峡工程建成后达100年一遇防洪标准。 (3)修建东隔堤,确保东隔堤西片区域防洪安全。 (4)东隔堤以东地区修建城镇防洪堤,形成6个闭合圈,即乌林、老湾乡、龙口、燕窝、新滩、黄家山6个闭合圈;确保洪水不侵入各闭合圈。圈内规划兴建6处排涝站。 (5)根据市域防洪专业规划,提高电排站装机容量。 2.4.3 水资源及城镇供水 (1)市域水资源需求量预测 水资源需求量总计为9.56亿立方米。 (2)水量平衡 市域内水资源量约为19亿立方米,水资源可保障工农业及人民生活用水。 (3)城镇供水 规划远期建制镇自来水普及率达100%,根据各城镇发展规模和产业结构,水源以长江及湖泊水库为主,水厂远期规模规划如下: 2.4.4 城镇排水规划 (1)中心城区:规划老区采用截流式合流制,新区采用雨污分流制,污水采用集中处理,污水集中处理率要求达到80%,工业企业废水应自行处理达标后排放,雨水依地势就近排入水体。 (2)府场、瞿家湾、峰口镇为洪湖市工业城镇,有较多的工业废水,规划老区采用截流式的合流制,新区采用合流制,工业废水要求处理达标后排放,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60%。 (3)龙口镇、新滩镇、乌林镇、曹市镇、汊河镇为二、三级城镇。其工业性质不以污染性工业为主,规划老区采用截流式的合流制,新区采用雨污分流制,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50%。 (4)其余乡镇规划采用合流制的排水体制,生活污水集中排放,作为灌溉用水,污水处理采用简易氧化塘的方式。 2.4.5 供电规划 规划期内,市域供电电压等级为220KV、110KV、35KV、10KV等,供电电源220KV由省网提供,220KV高压走廊留40米,110KV高压走廊预留25米,10KV线路逐步实现电缆化。 规划220KV变电站2座,110KV变电站7座,35KV变电站8座,形成以220KV为核心,110KV为网架,35KV为骨架, 6-10KV为支架的供电格局,规划要求逐步改善现有电网结构,提高供电质量和可靠性。 2.4.6 电信邮政规划 规划城镇电话普及率达到40部/百人,农村电话普及率为15部/百人,全市交换机容量为28万门,移动通信应加快建网步伐,实现市域100%覆盖率。 规划增设邮政、电信分、支局。 2.4.7 广播电视规划 (1)2020年全市有线电视覆盖率达100%,城镇有线电视入户率达100%。有线电视专用网内播出节目60套,广播节目5套以上。 (2)按一地一网的建设原则,实现全市有线电视主干网络联网。 (3)将城镇和重点城镇广播电视传输网络逐步改造为宽带多频双向传输网络,形成图象、文字、语音、数据传输于一体的信息高速公路网。 (4)提高电视台、电台节目制作水平,逐步建成设备齐全、水平较高的电视、电台演播中心。 2.4.8 消防规划 规划在市区设立一处二级消防站,建立消防指挥中心。府场、瞿家湾、龙口、新滩设置三级消防站,城区及各镇区应按消防规范布设消防栓,城区及各乡镇水厂应24小时确保消防用水及水压要求。 2.4.9 抗震规划 洪湖为地震烈度六度区,城镇一般建筑按六度设防,重要建筑按7度设防。 2.5 市域旅游发展规划 2.5.1 目标定位 以鄂、湘旅游为主的国内客源市场,以洪湖水乡天堂、湿地生态和革命历史文化为主题,以水乡风情、野趣、休闲渡假为特色,使之成为长江旅游线上和国内重要的休闲度假胜地。 2.5.2 旅游总体发展思路 坚持一个主题,突出二个品牌,建设三个景区,培育四条旅游专题。 一个主题:洪湖生态旅游。 二个品牌:洪湖,蓝田。 三个景区:洪湖湖滨休闲观光景区;蓝田农业生态度假旅游景区;乌林三国文化旅游景区。 四条专题旅游线路:湖水乡情和湖滨度假旅游线,湘鄂西革命历史教育旅游线,蓝田生态农业观光与湖泊生态考察旅游线,乌林三国文化旅游线。 2.6 社会设施规划 2.6.1 科技、文化、体育设施 (1)规划在市区配套完善青少年宫、文化馆、电影院、图书馆、体育中心、展览馆、科技信息中心、广播电视演播中心。 (2)中心镇配置图书室、科技站、文化馆、体育运动场馆、电视台、广播站、电影院。 (3)小城镇配置科普文化站、图书室及体育运动场、游泳池、电视台、广播站。乡集镇设科普文化站、广播站。 (4)大力提倡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人均公共体育用地应达到0.30.5平方米,争取中心镇及建制镇50%达到省体育先进镇标准。 2.6.2 教育设施 (1)大力普及九年义务制教育,扩大中心小学规模,原则上不少于24班,在规划期内,逐步撤并村小,扩大完小,按服务半径调整城镇现有小学。 (2)大力发展高中段教育,加强设施改造。 (3)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建好成、职教中心。 (4)力争与省内高校合作创办高等教学机构,共同培养地方急需各类管理、科技人才。 2.6.3 卫生设施 (1)市区形成医疗、预防、保健、科研配套,技术比较先进的医疗卫生中心。 (2)建立全市现代化急救、灾情、疫情信息通讯网络,加强传染病和地方病监控。 (3)二三级镇配设的医疗卫生设施应逐步完善,并强化妇幼保健、卫生管理等职能,重点完善中心镇中心卫生院的设施和技术力量,增强对周边地区服务功能。 (4)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以创建卫生城镇为重点,农村以改水、改厕为重点,全面提高城乡环境卫生质量。 2.6.4 福利设施 (1)市区新建老年服务中心,社会福利院,加强社会保障福利设施建设。 (2)中心镇逐步建设老年服务中心,配设老年公寓,完善现有的福利院,提高供养条件和水平。 (3)建制镇规划设置中心福利院或“老年之家”,逐步淘汰规模小、质量差的村办福利院。 2.6.5 殡葬事业 规划在各乡镇利用荒坡地设置公共墓地,集中建成布置有序、庄重的花园式公墓。 2.7 环境保护规划 2.7.1 环境保护措施 (1)加强各城镇环境监控管理,建立环境目标责任制,加强地方环境法规,加强环境行政执法。 (2)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污染物的排放从浓度和总量上加以控制,制定削减计划,实行限期治理,逐步把污染负荷控制到总量要求之下。 (3)加强污染源的监督管理,新建、扩建和改建项目,从实行“总量控制”、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排污许可证等制度入手,严格控制能耗物耗大、污染严重的新建项目建设;建立环境准入和淘汰机制,坚决关闭国家明令禁止的“十五小”企业,坚决防止污染向乡镇转移,调整产业结构,建立新型产业体系。 (4)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从排污费等规费征收入手,全面推动城市污染集中治理设施建设。提高居民环保意识,构筑公众环保监控网。 (5)合理调整功能布局,改变目前乡镇企业布局分散、污染控制难的局面,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控制发展。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对布局不合理、污染严重的小砖瓦、小水泥、小化工等企业予以搬迁。 加强防护绿地和道路绿化建设,以减少工业废气、噪声及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2.7.2 环境综合整治 (1)水环境综合整治 重点保护市区、中心镇等水厂饮用水源,对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的污染企业要限期搬迁。加强对地下水的开采管理。疏浚淤积的河道,改善河网配水;完善城市排污管网体系,加强城市生活和工业截污管网建设,改善局部水环境。 (2)空气环境综合整治 城镇建成区实行严格的烟尘控制办法,达到烟尘控制区要求。 控制SO2排放量。积极推广使用天燃气和轻质燃油锅炉、逐步禁止生活锅炉燃烧散煤;提高城市气化率,逐步实现以天燃气、液化气、轻质柴油为主要燃料。 加强城镇建筑施工的管理,提高绿化率;加强汽车尾气管理,推广无铅汽油的使用。 (3)城市噪声防治 加强城市路网建设,提高路面质量,城区逐步实现禁鸣汽车喇叭;加强机动车的维修管理,减少机动车的整车噪声;加强道路绿化,以减少交通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加强城市建筑施工噪声的管理,控制夜间建筑施工。 加强生活噪声的监督管理和污染治理,减少娱乐服务行业的噪声污染;合理规划布局城镇集贸市场。 (4)城镇固体废弃物综合整治 加强城镇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建设,对有毒害的废弃物实行定点无害化处理。改善居民燃料结构,减少生活用煤产生的垃圾;推广净菜上市,减少生活垃圾。 提高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特别是工业废弃物。 对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建议采用厌氧消化法处置。 2.8 绿地系统规划 2.8.1 规划市区公共绿地远期达人均10平方米,绿地率35%,日化覆盖率45%。绿地以建设水乡旅游城市为目标形成点成面的绿地系统。 2.8.2加大中心镇公共绿地建设,远期人均公共绿地达7平方米绿地率35%,绿化覆盖率45%。 2.8.3保护洪湖湿地。 第三章 城市发展战略 3.1 区域定位 3.1.1 洪湖市是全国重要的湿地生态城市; 3.1.2 洪湖市是武汉市经济辐射圈内重要的资源型城市; 3.1.3 洪湖市是“两湖”平原经济协作区的重要城市; 3.1.4 洪湖市是我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3.2 城市发展总体思路 根据洪湖市区位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城市建设基础,制定城市发展的总体思路为:外部拉动、内部集聚、功能整合、环境优化。 3.3 城市经营策略 按照城市发展的总体思路,提出城市经营策略如下:建设交通、促进流通、培育市场、盘活土地。 第四章 城市性质和城市规模 4.1 城市人口规模 近期城市人口(2005年):19万人; 远期城市人口(2020年):26万人。 4.2 城市用地规模 近期2005年城市建设用地17.1平方公里,人均90平方米; 远期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24.7平方公里,人均95平方米。 第五章 城市总体布局 5.1 城市发展方向 近期城市优先向西发展,金湾组团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一个中心、三个组团的城市格局;远期向北、向东扩展,进一步完善城市结构。 5.2 城市空间结构 本次规划提出“一个中心、三个组团,沿江靠湖,全线贯通”的城市总体空间结构。 一个中心:即新堤主城区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三个组团: 金湾组团:市域重要的旅游服务基地休疗养中心。 滨湖组团:市域水产养殖及加工基地,物流中心。 石码头组团:城市工业基地及仓储码头区。 沿江靠湖:依托市域旅游经济带及旅游基地的建设,城市的发展沿江靠湖,通江达湖。利用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塑造具有滨湖、滨江特色的水乡旅游城市。 全线贯通:依据洪湖旅游规划,利用滨湖景观路及天仙赤一级公路形成城市外环路,将主城区与各城市组团贯通,形成城市经济增长带。 5.3 城市组团 5.3.1 组团结构与职能 新堤主城区: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信息中心和商贸中心。其中内荆河以西老城区为全市政治中心、商贸中心及市场群;内荆河以东为城市文教、科研、体育中心及高新企业用地。 金湾组团:位于中心城区西侧,靠近金湾渔场和洪湖大湖,是市域重要的旅游服务基地,休疗养中心及高尚社区。规划有通航至大湖茶潭岛与瞿家湾的水上航线。主要规划为旅游服务用地、科研用地和高级住宅用地。 滨湖组团:位于中心城区北侧,是洪湖市区北大门,有天仙赤公路直接通往仙桃和武汉,是洪湖市域水产养殖基地、加工基地及水产物流中心。规划为二类工业用地、市场用地和对外交通用地。 石码头组团:位于中心城区东侧,有汉洪公路通往乌林、武汉,是洪湖市主要工业基地和仓储码头。规划为二、三类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和对外交通用地。 5.3.2 组团规模 新堤主城区:用地规模为19.95平方公里,规模人口21万人。 金湾组团:用地规模为0.47平方公里,规划人口0.5万人。 滨湖组团:用地规模为1.9平方公里,规划人口2.0万人。 石码头组团:用地规模为2.38平方公里,规划人口2.5万人。 第六章 主城区规划 6.1 规划结构 依据城市总体布局结构及城市组团职能分工,新堤主城区形成“一轴、两心、一带”的规划结构。 “一轴”:即由文泉大道、丰收渠构成的城市东西向发展轴,城市文教、体育中心和新技术产业中心。并分别向东、西扩展,延伸到金湾组团和石码头组团。 “两心”:即现状已初具雏型的内荆河两侧老城区行政、商业中心和内荆河东侧的城市文教、体育中心和新技术产业中心。 “一带”:即沿内荆河两侧城市特色风光带。以临江的荷花广场为起点一直向北延伸至城市外环。沿河两岸进行用地调整,大面积设置滨河绿带,疏通沿河路。 6.2 城区用地功能组织 表6-1 主城区用地职能分工一览表 6.3 居住用地 以建设多层住宅为主,坚持居住相对集中的原则,使住宅建设量与人口容量相协调,提高城市土地效益,努力为城市居民创建优美、舒适、安全、方便的现代生活居住环境。在加强新居住区规划建设的同时,加快旧城改造,对城市主城区进行用地转换,增加第三产业用地,增加城市公共活动空间,创造良好的城市居住环境。集中紧凑地组织生活居住用地,提高城市居住区综合开发率。按住区建设原则,根据居民生活层次不同需求,配置各级公共服务设施,注重各项市政设施配套,增加绿地指标,提高环境质量。规划期末2020年,居住用地612.6公顷,占建设总用地24.8%,人均23.56平方米。 主城区生活居住用地布局: (1) 按城西北区、城西南区、城东北区、城东南区四片居住用地空间分布,城西南区人口密度偏大,城东南区、城东北区人口密度相对偏低,城西北区建议低密度开发。 (2) 加快城区村庄改造及旧城改造步伐,提高土地使用效率,适度控制生活居住用地总量的增长。 (3) 按住宅需求确定新建住宅所需用地,采取“不饱和供应政策”,主要应通过用地置换,在旧城区外围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城市住宅新区。 (4) 提高城市房地产综合开发率和城市住宅成套率。 (5) 按国家标准,有计划、有步骤的建设城市居住区和居住小区,配套完善居住区级公共服务及市政设施,增加绿化面积,提高环境质量。 6.4 工业用地 6.4.1 规划期末2020年,工业用地392.7公顷,占城市建设总用地15.9%,人均15.10平方米。控制主城区工业用地规模,对严重影响主城区环境的工业规划予以拆迁,严格控制工业类别,并在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之间设置绿化隔离带。 6.4.2 发展和完善城东工业区,在洪湖经济开发区的基础上建设高新技术产业中心,进一步大规模发展石码头工业区。 6.4.3 城西北区以柏枝集团为基础建设一类工业区,并在排水闸河东侧规划水产工业园,城东通过现有工业协调整合,在文 大道两侧形成大兴工业园区。城东北区原有的洪林村工业组团通过用地置换,迁往大兴工业园区。 6.5 仓储用地 规划期末2020年,仓储用地123.5公顷,占城市建设总用地5%,人均4.75平方米。 6.5.1 城东北区仓储区:结合大兴工业园的开发建设以及便捷的公路联系配套,二、三类工业区建设产品存储仓储区。 6.5.2 城东南区仓储区:在乌林大道南侧沿沿江东路建设,结合长江水运码头,建成原材料、产品储存仓储区。 6.5.3 滨湖仓储区:位于滨湖组团,作为滨湖组团水产贸易中心和物流中心的仓储用地。结合仙洪公路形成储存流通仓储区。 6.5.4 石码头仓储区:位于石码头组团,配套石码头工业区和水运码头,建设以物资中转为主,物流中心仓储用地。 6.6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根据主城区规划结构及地形地貌特征,充分利用现有公共设施进行改造,健全建立城市公共中心体系。在各个居住区、居住小区及居住组团配套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形成遍布全市的公共服务设施网络。规划期末2020年,公共服务设施用地471.8公顷,占城市建设总用地19.1%,人均18.15平方米。 6.6.1 城市中心 城市中心由城市行政中心、商贸中心、文教中心、体育中心、旅游及休疗养中心组成。其中城市行政中心规划在园林路西、新堤大道两侧,规划用地面积60公顷;城市商贸中心规划布局在宏伟路以西、赤卫路以北、园林路以东,爱国路以南街区,规划用地面积60公顷;城市文教中心规划布局在文泉路以北、茅江大道以东区域,规划用地80公顷;城市体育中心规划布局在文泉路以北、茅江大道以东区域,规划用地30公顷;城市旅游及休疗养中心规划布局在金湾组团滨湖大道以东区域,规划用地面积50公顷。 6.6.2 行政办公用地 规划拟将现有的城市行政中心搬迁至园林路以西,新堤大道两侧的行政中心,集中布置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四大家用地及其市部委办局办公用地和城市行政广场。 2020年规划期末中心城区行政办公用地总面积为66.7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2.7%,人均行政办公用地面积2.57m2/人。 6.6.3 商业金融用地 规划主城区商业设施布局结构,除市级商贸中心外,在城西老城区形成“一纵三横”的布局结构,即宏伟路、玉沙路、爱国路、赤卫路。城东在现状基础上,形成“一纵一横”(文泉路和新丰路)的次级商业中心。主城区内小型商业街应在现状基础上有机整合,形成若干特色街、品牌街和专业步行街。 市区市场体系,在对现有六个专业市场进行调整,改造的基础上,在宏伟路北段、中段和南段各增一处综合水产、日用品市场;在茅江大道北端增设一处工业产品市场,在金湾增设一处旅游用品市场;在滨湖增设一处大型水产市场,在石码头增设一处工业品市场。规划期末,市区商业金融总用地为163公顷,占总用地的 6.6 %,人均用地 6.27平方米。 6.6.4 文化娱乐设施 规划拟在主城区西部围绕旧城区改造,在宏伟路建文化娱乐中心一处。另兴建洪湖市博物馆,总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占地面积为2.4公顷,位于主城区宏伟路与玉沙路交叉口。兴建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占地面积为0.9公顷,总建筑面积为600平方米,位于园林路西侧原址;改造扩建现状的影剧院,占地1.9公顷;另在城区东部结合文教中心和体育中心建设,设置高级综合性文化娱乐中心。2020年规划期末文化娱乐设施用地面积22.2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0.9%,人均文化娱乐设施用地为0.85m2/人,居住区和小区级文化设施按标准配置。 6.6.5 体育设施规划 规划在文泉大道旁以北,茅江大道以东征地6.6公顷建贺龙体育馆及体育场,体育馆占地4000m2,内设观众席位3600个,体育场容纳2万名观众。远期逐步形成大型综合性体育中心,使之具有承办省级专项运动会的能力。 6.6.6 医疗卫生设施规划 依据新的城市用地布局,远期按医疗卫生用地床位数5床/千人计算,市区需拥有座位1400张。近期拟在主城区西部、北部和东部各增设一所医院,并按规划要求设置居住区级医疗诊所。 2020年洪湖市市区医疗卫生设施用地总面积为34.6公顷,占总用地的1.4%,人均医疗卫生设施用地为1.33m2/人。 6.6.7 教育科研设施规划 市区中学规划按照每2.53万人一座的标准设置,每座中学的用地面积为2.53公顷来计算,远期中学数量为1011座。在调整现有的中学设施的基础上,规划按用地分区,在城区西部和南部和城区外围组团新增5所。 市区小学规划按照每1.52万人一座,每座小学的用地面积为1.52公顷计算,市区小学数量为1418座。在调整现有的小学设施的基础上,规划拟在城区西部、南部和东部和城区外围组团新建10所小学,使市区的小学总数达到14处。 另外,扩大目前洪湖市电大的规模,在文泉路以北、茅江大道以东预留高等教育规划用地。 2020年市区文化教育设施总用地113.6公顷,占城区总用地的4.6%,人均教育设施用地为4.37m2/人。 6.6.8 其它社会设施规划 规划拟在主城区增加社会福利设施,近期在主城区西部,位于新堤大道以南、玉沙路以北的建设一座老年公寓,占地面积为2.47公顷。 规划期内逐步按老龄化社会要求,加强社区建设,从医疗卫生、保健等方面为老人服务。积极发展城区各级社会福利事业,保留城镇内部宗教活动场所及宗祠等,并与居住小区的活动中心相结合,形成融宗教活动、人际交往于一体的活动空间。 第七章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7.1 城市对外交通 洪湖市区内主要以省道一级公路为主,以仙洪、汉洪、洪沙、浦洪等干线为骨架,结合水运联运,增设货运站场及物流中心。对外交通的组织方式突出外快内顺,形成完整的城市对外交通网络。避免过境交通穿越主城区。 7.1.1 根据洪湖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及全市公路网规划,将规划中的天仙赤一级公路由滨湖通过沙洪线接入石码头,形成城市东部外环路。景观道路由排水闸河经金湾洼沟延伸至滨湖,形成城市西部外环路,并与南部乌林大道一起形成贯通主城区与城区外围三个组团的城市外环。7.1.2 市区内主要交通性干道连接对外交通环线,保证内外交通连接的顺畅。 7.1.3 在原文泉路、乌林大道两处客运站基础上,在城西、滨湖各增设一处客运站。结合石码头水运码头、仓储货场和滨湖水产基地增设两处货运站场。 7.1.4 规划对外交通用地61.8公顷,占城市建设总用地2.5%,人均2.38平方米。 7.2 城区道路系统 7.2.1 规划原则 (1) 合理区分道路功能、等级,建立通畅的城市路网系统,提高城市道路通行能力; (2) 解决好动态交通和静态交通的关系; (3) 在路网上为城市远景发展提供向外延伸衔接条件,有利于主城区的人流、物流的快速疏解; (4) 从努力提高城市环境品质出发,道路线型,断面设计,广场设置注重实现城市风貌与城市特色。 城市道路网等级技术指标参照国家规范,并依据洪湖市区城市总体布局,至2020年道路网各项指标为:人均干道面积1013m2/人,干网密度不低于2.4Km/Km2。 7.2.2 规划布局 (1) 路网形式 确定市区路网结构形式为方格网加环路布置方式。城市主城区及各个组团各自建立相对独立完善的方格路网系统,市区内环路主要解决主城区各功能区的衔接,外环路主要解决跨区、过境交通联系,方格网路主要用于解决各城区内部交通。 (2) 道路等级划分 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结合城市总体布局及现状道路确定市区城市道路为3级,即: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 (3) 主次干道规划 主干道是城市道路网络骨架,是连接主要分区之间的交通干线,以交通功能为主,承担城市主要客货流量。本次规划确定远期规划主干道为34条,总长为70.76Km。主干道形成三纵三横的骨架。其中三纵为茅江大道、宏伟路、州陵大道;三横为文泉路、新堤大道、乌林大道。主干道间距取400-800米,道路红线分三级50米、40米和30米。 (4) 次干道规划 次干道是城市主干道与支路之间车流、人流的主要交通集散道路。远期规划次干道共41条,次干道间距取300500米,道路红线分四级40米、35米、30米和25米。 (5) 规划道路广场用地345.8公顷,占城市建设总用地14%,人均13.30平方米。 7.3 城市静态交通规划 7.3.1 停车场规划 规划在城市入口和城市中心地段大型人流、物流集散地设社会停车场共13处。 城市大型公共建筑及居住小区停车场地按规划指标处理。 7.3.2 城市广场规划 依据城市总体布局,除荷花广场外,规划在城西行政中心、内荆河两岸、金湾组团新增城市广场5处。 7.4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 根据城市总体布局,按各区用地规模和人口规模,对居民出行量进行预测分析,规划远期城区公共汽车线路7条,近郊路线3条,通往大湖的旅游专线1条,规划设1处公交总站,三处公交分站。 第八章 城市绿地景观规划 8.1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8.1.1 规划原则与目标 依据洪湖市城市性质,结合市区自然环境条件及现有绿化基础,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宗旨,以改善和优化城市生产、生活环境和投资环境为目标,结合城市生态系统,加大城市外围大绿化环境,依托城市河网水系,加速城区绿地建设,提高公共绿地指标和绿化水平,争取在规划期内,把洪湖市建设成为水网纵横、林木成网具有滨湖、滨江特色的水乡旅游城市。至规划期末各项绿地规划达到如下指标: (1) 公共绿地 近期(至2005年)人均6平方米。 远期(至2020年)人均10平方米。 (2) 绿地率 近期(至2005年)绿地率25%。 远期(至2020年)绿地率35%。 (3) 绿化覆盖率 近期(至2005年)覆盖率38%。 远期(至2020年)覆盖率45%。 8.2 绿地体系建设 洪湖市绿地体系由点面绿化、滨河绿化、环状绿化体系、生产防护绿地体系四个层次组成。 8.2.1 点面绿化是由各级城市公园和小型公共绿地组成。 城市公园:市区内规划建设大中型城市公园10处,保证每一个片区组团内部至少有一座公园,服务半径为800米的步行距离,并通过生活性绿色通道相连接。 小型公共绿地:小型城市公共绿地按规划分区分块统一布置,建设30处小型绿地,每处面积为0.25公顷。 8.2.2 滨河绿化 滨河绿化是市区绿化体系的一大特色,在内荆河两侧拟规划带状休闲绿地,强调自然景观与游乐功能的有机结合。 市区内结合内荆河,排水闸河,电排河及长江干堤在其两侧50米范围内规划滨河绿地。 8.2.3 环状绿化体系 规划沿城市内环路两侧各设30米宽绿带,在城市外环路两侧各设50米宽绿带,规划在新堤大道、文泉大道、茅江大道、乌林大道、宏伟路道路红线以外控制3040米的绿带。主城区内部沿赤卫路、人民路、玉沙路、州陵大道等主要生活性道路两侧,控制1520米的绿化带。 8.2.4 生产防护绿地体系:主要做好工业区防护林的控制与湖滨、江滩绿化体系的建设。工业区防护林应按各类工业防护要求严格控制,不得更改其属性。湖滨江滩可结合滨湖湿地保护区规划,进行大面积生态绿化建设,形成城区外围的绿色屏障。高压线防护绿地按

    注意事项

    本文(洪湖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文本.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