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开放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doc
-
资源ID:2512533
资源大小:36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毕业设计(论文)开放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doc
引 言开放式教育是相对于封闭教育而言的开放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与人才培养模式,在实施中应强化四个基本特征:开放性、系统性、现代性、国际性。它强调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学校和教学为中心;采用各种教和学的方法和手段;取消和突破种种对学习的限制和障碍。开放式教学,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才是开放式教学的核心。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开放式教育的本质是每个人享有终身受教育的权利,不仅意味着对教育对象的开放,更重要的是教育观念、教育资源和教育过程的开放。它以“使学生主动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为指导思想,以学生的质疑、解疑为核心。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参与性和合作性,使学生的自主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发展。开放式课堂教学是针对传统式教育中以“课堂为主、教材为主、教师为主”的封闭性弊端提出的。在现代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开放式教学要摒弃传统式的、束缚学生个性发展的倾向,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是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互动的过程。并且吸取传统式教育中的各种教学模式的长处,结合现代开放式课堂教学的教育理念形成能够充分发展学生主动学习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它倡导“以学生的发展” 为本,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即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参与热情、同伴合作的行为表现,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是师生主题得以体现的主要活动。这种教学思想指导的课堂教学就是属于开放式课堂教学的范畴。第一章 小学数学课堂开放式教学的特点1.1 教学目标更加多元化 教学目标的设定一般都是严格按照教学要求设定的,它注重对知识记忆、理解与运用的考察。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对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多元化有了越来越多的认识。要知道教学过程不一定要拘泥于教学目标,可以适当地根据课堂进行的情况,随时调整,修正教学目标。学生也可以参与教学目标的设定,而不仅仅是教学目标的被动接受者,从而更加适合学生的发展。一堂课的教学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机械装置”,教学目标应该服从于鲜活灵动的教学过程,设定灵活多元的教学目标,使得课堂教学过程生动、想象,不缺乏新颖性。这样才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1.2 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和谐自古以来,教师都是知识的占有者,传授者,是真理的化生,他们高高在上,神圣不可侵犯;而学生则是只是的被动的接受者,只是教师命令的服从者和接受者。他们就像两条不想交的平行线。根本谈不上平等,更不用说平等的交往,对话与合作了。但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开放式课堂教学中,师生是平等的合作的关系。在开放式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和民主的关系。教师应具有宽容的精神,对学生正确的言行举止抱有一种理解和尊重的态度为学生学习,主体发挥共同营造了一个宽松、愉悦、适宜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环境和氛围。1.3 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我们今天所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这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1.3.1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概括地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具体地说,它具有一下几个方面的特征: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感情的投入,学习过称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感情体验;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1.3.2 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爱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过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活动的互动;期望所有的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于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的途径。1.3.3 探究学习 所谓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试验、操作、调查、欣喜搜集与出力、表达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将这些教学方法合理的运用到小学数学课堂中去,充分发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开放性。从本质上讲,积极的学习方法是以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为宗旨的。教师引导学生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得课堂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体发展。1.3.4 学习内容更加丰富,新颖当前的课堂教学内容无缘于学生的感性体验。其本质特特征在于过分依赖书本知识,作为教师,不能“愚忠”于教材,而应该理性地“吃透”教材,创造性的“活”用教材,贬低书本的用处是愚蠢的。然而,同时应该承认,书本有它的局限性。过分的强调书本知识,往往会束缚我们的思维,成为我们思考和想象的枷锁。在开放式的课堂教学理念当中,学习内容不再拘泥于书本知识,学生在课课堂中就有机会接触和理解自然与社会。课堂中给学生以生活经验,为学生提供足够展现他们天性的生活空间。开放式教学最根本的体现,就是“教学社会化和生活化”。把社会引入课堂,把课堂通入社会。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教学内容的现实性和应用性,要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开放,向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要以学生熟悉的情况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对教材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加工,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和问题,选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兴趣材料,把活动中的鲜活题材引入数学课堂教学中,赋予教材内容以新的活力。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感受到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数学就在自己的周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第二章 开放式教学要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做到以下几点2.1 创设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 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包括开放型的师生关系和开放型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要使学生喜欢数学,就应该努力创设一种民主、宽松、和谐、友好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彻底放松的心理氛围下形成了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促使他们积极主动的思维,展开想象,产生自觉参与的愿望与充分表达自己想法的情感。如果课堂气氛过于沉闷、严肃,教学过于死板、教条,就会抑制学生的积极性,阻碍学生的思维。因此,在开放式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倡导一种师生地位平等、关系融洽,没有精神压抑、轻松活泼的教学和学习环境。所以要求老师在教学中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用商量的口语与学生展开讨论。如我们在引进新知识“有余数的除法”时,先向学生提出下列问题:“有15个苹果和4个小朋友,你们想一想则样把这些苹果分给这4位小朋友才是公平分配,没人应该得几个?”可能有写同学先想到的是平均分;但平均分后还剩下怎么办?这时就可以揭示本节课的内容。可见这种教学方法非常巧妙地创设了开放性的引入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能从自己的不同想法中自觉地进入了新知的探索。2.2 组合开放的课堂教学内容数学远离生活是目前教材的一大弊端,然而不少教师却非常尊重教材,恨不得将教材“复制”“粘贴”到学生的头脑中。教学内容的封闭,学生学得枯燥无味,所以,教学内容应该从封闭走向开放,师生都应是教材的创作者,教学过程也应成为教学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数学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为学生喜闻乐见;才能使我们的数学教学更好地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切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出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才能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从而对数学产生亲近感。例如,在学生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后,设计了这样的教学内容:某公司最近要设计一种新规格的硬纸箱,你能设计出最好的方案吗?由于“条件的开放,策略的多样,结论的多变”,给学生以很大的思维空间,在整个设计活动中,教师没有要求学生回答用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能拼成多少个不同的长方体,而学生为了能设计出多种不同的长方体纸箱,自发地思考着这个问题;教师没有要求学生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而学生为设计出材料最省的方案而自觉地进行着表面积的计算;教师没有要求学生寻找当长方体体积不变时,长、宽、高怎样变化使长方体表面积最小的变化规律,而学生寻找长方体纸箱最小的表面积的观察比较中自己发现了新的知识规律,学生在整个方案设计活动中切切实实地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充满数学,数学实在有用,而这,源于教学内容的开放。2.3 实施开放的课堂教学过程理想中的数学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是师生生命中精彩的篇章,是演绎生命华丽乐章的地方。数学教学的真谛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正如加里宁所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的教与学,贯穿着思维的运动,学习数学,就是学会用自己的脑子去思维,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反思问题。2.3.1 学生自学思考 “自学”,即学生自己看书、理解教材,教师指导学习的方法;找出重点划下来,发现疑问做标记。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让学生看书思考,不仅给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为下一步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可以使学生养成勤思善学的良好学习习惯。 2.3.2 小组内交流,质疑,解疑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小组内交流划出的重点,互相质疑,解疑,把没有解决的问题记下来。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每个人都要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起到交流互补的作用,激发深入转眼钻研的意向。同时这样做,又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的精神。2.3.3 小组间质疑解疑 首先,由学生把小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板书到黑板上,并由学生按 课本内容先后编上序号。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都有很强的表现欲望。让学生上台板书自己的问题,正给了他们表现才能的机会;由学生按课本内容先后编上序号,加深了对教材知识体系的进一步认识。其次,教师组织全班同学共同解决黑板上的问题,形成组间解疑。在此期间,对每一个问题全班同学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举例说明自己的观点,甚至可以辩论。2.3.4 巩固练习 在学生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可以适时地穿插一些不同形式的基本练习,以加深学生对重点、难点内容的理解。同时,有些问题怎么解释也搞不清楚,但如果通过举例子或巧妙的练习,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悟出其中的“奥妙”。 2.3.5 看书小结 经历了前面几个阶段之后,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时再回过头来去细读教材,对有些问题会有一种恍然大悟之感,从而促进知识的进一步内化。让学生小结,既可以使学生学到的知识系统化,又使学生体验到了自行获取知识的成功感。2.3.6 课堂检测 课堂检测,既是对本节课的一次系统总结,又是对本节教学目标完成情况的检查,以便及时反馈补救。使用这种教学方法,注重课堂40分的教学效果,一般不再或很少布置除课外阅读、课外讨论之外的作业。 以上六个环节,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应按照教材内容的特点、教学目的和班级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体现出开放式的特点 。2.4 设计开放的课堂教学题型现行教材中的习题大多数“条件齐备”,问题单一,结论单一,导致学生的学习只停留在“知”的层次,不能达到“活”的层次。这样学生的思维不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不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为此,进行开放练习,能发散学生思维,变原来枯燥乏味的数学练习为学生感兴趣、肯动脑的数学活动。2.4.1 合理的设计开放题(1)条件开放。小学生所做的习题大多数条件是不多不少的,这样就会造成学生解题“定势”,不利于学生灵活分析问题、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而在设计练习时,如果隐蔽一些条件或者是多给一些条件,就会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合理解决这一问题。(2)问题开放。设计开放性性的问题,能给学生提供多角度、多侧面去思考、去探求问题的情境,能增大学生思维空间和创造空间,激活学生主体思维。同时,这样能使学生在一次次的设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习兴趣。(3)结论开放。进行答案固定的或答案唯一的练习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此,要设计一些答案不固定的或有多种解法的“开放”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不同方位去思考解决问题,以发散学生思维,激励学生创新。(4)方式开放。传统的练习方式是单一的学生书面作业,这在培养学生的能力方面有着明显的局限性。不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也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此,开放练习方式,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操作、实验、度量、测算等方式来解决问题,有利于体现数学的应用和实用性。2.4.2 开放题应具有以下特点(1)现实性 作业练习设计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与生活环境的联系中寻找例子,让学生在现实情境和已有的生活经验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亲近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学问,让学生感到现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运用数学。 例:“应用题”铅笔钢笔练习本橡皮每支1元每支10每本2元每块1.5元 小华买了2支钢笔,1本练习本和1块橡皮问:1.小芳花多少元? 2.小芳付了50元,应找回多少元? 3.小芳剩下的钱还可以买哪些物品(直到剩下的钱不够再买东西为止),她又花去多少元? 这样开放式的作业,有利于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在练习中体验数学自身的魅力。只有把作业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利用身边的事物巩固新知,才能丰富学生的知识,从而减轻学生学习数学的恐惧心理,产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2)趣味性 学习的最好兴趣是对所学材料产生兴趣,兴趣愈浓,求知欲就愈强,善于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同时,结合他们已有的知识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作业,能让学生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新、奇、趣的开放式作业,有助于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使他们想学、爱学,学有收获。 例:“行程问题”作业设计:动物运动大会上,兔子和公鸡进行50米赛跑。兔子每秒跑5米,公鸡每秒跑4米,起跑时,兔子漫不经心迟疑了一下,请你猜猜谁得到冠军?为什么? 这样开放式的作业设计,能引起学生的新奇感,使学生乐意做,有利于学生活学、好学,发展创新思维。 (3)探究性 作业的设计还应努力体现“从问题情境出发,建立模型,寻求结论,应用和推广”的基本过程,必须改变传统的机械模仿及大量演练习题的做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设计探究性问题,给学生提供探究规律、寻求结论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去发现,使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得以体现。 例:“小数乘法”作业设计:数学中有许多奇特的现象,比如有的等式中两个数相同,这两个数的和或差等于他们的积。 例如:1.25×5=1.25+5 7×0.875=7-0.875 1.5×31.5+3 3×0.75=3-0.75 这样的开放式作业,以灵活的方式,让学生进行独立探索,多向思考,为学生提供了充分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发现意识。 (4)实践性 数学思维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维往往从动作开始。动手操作最容易激发儿童的求知欲,作业设计要为学生多创设动手操作活动,让他们动手剪剪、摆摆、算算,加大接受知识的信息量,使之在操作实践中实现知识的“再创造”。以动促思,以思促乐,叩启学生创新思维的心扉。 例:“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作业设计:“一根28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聪明的小朋友,请你动手试一试,你能围成几种不同的长方形,它们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呢?” 新课程注重实践。布置丰富多彩、开放的实践性作业,不仅能巩固课堂教学成果,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点燃他们的创新火花,还能引导学生想创新、爱创新、会创新,让具有不同水平、不同方法、有个性的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思维。 (5)挑战性 作业设计要多样灵活,学生好奇心强,对单一的作业不感兴趣。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设计符合学生的兴趣特点,具有挑战性、延伸性的作业,给学生以活的知识,体现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的思维得以深化。 例:“百分数应用题”作业设计: 张勤是某大学经济系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同时有三家商务公司愿意录用他,合同期为4年,三家公司工资如下: 甲公司:年薪3万元,一年后,每年加薪2000元; 乙公司:半年薪1万元,半年后按每半年增长20%; 丙公司:月薪2000元,一年后每月加薪100元。 张勤选择哪家公司? 这样的作业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单纯的做几道同样的应用题更有挑战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第三章 在开放式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3.1 因势利导在组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不要忽略了学生自身的自觉性,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出正确的引导。3.2 收放自如 在开放式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恰当地进行开放式的课堂教学,处理好“放”和“收”的关系,同时也要加强教师自身的课堂调节和课堂驾御能力,能创造性的使用教材。3.3 随机应变在开放式课堂教学是动态发展的,是适时变化的,要知道开放式教学在课堂上没有固定不变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所以教师应该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3.4 尊重学生在组织开放性活动时要尊重学生具有想象性和创造性的观念,对学生提出又价值的意见,避免对学生的行为作完全肯定的评判。结 论总之,开放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中,无论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还是教学结果上都是在重视基础知识学习的前提下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是自主学习能力、质疑解疑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使得学生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发展更加完善。所以我相信“开放式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将会被普遍的应用,它体现着“教为学服务”的观点,能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它将是新世纪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是课堂教学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教育教学的历史上留下重要的一页。致 谢经过这几个月的忙碌,毕业已经接近尾声,由于经验的匮乏,对于毕业论文的设计难免有许多考虑不周全的地方,如果没有徐厚生老师的督促指导,想要完成这个设计是难以想象的。在这里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徐厚生老师。您平日里工作繁多,但在我做毕业设计的每个阶段,从查阅资料到设计草案的确定和修改,中期检查,后期详细设计等整个过程中都给予了我细心的指导。除了敬佩徐老师的专业水平外,他的治学严谨和科学研究的精神也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并将积极影响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参考文献:1谭顶良.学习风格论J.江苏基奥约出版社,1995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J.北京示范大学出版社,20023严先元.课程实施与课程改革J.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4张慧雅.新课程改革实施中课堂教学的开放性J.现代小学教育.20045李铭心.数学教育学J.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46戴再平.“问题解决”,奠宙编“学教育学导论” J.江苏育出版社,19987傅海伦.问题情境与数学问题解决.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