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doc
-
资源ID:2511093
资源大小:179.50KB
全文页数:7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最新新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doc
第4单元 图形的变化折一折,做一做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通过“折一折,剪一剪”“猜一猜,剪一剪”“画一画”和图形分类等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观察、欣赏民间艺术的剪纸作品,以及服饰、工艺品与建筑等图案,感知显示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情感与态度: 感知显示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教学重点:认识对称现象。教学难点: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教学用具:剪纸艺术作品,绘画颜料,白纸,剪刀等。教学时间:1课时课堂类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组织活动,揭示课题1.教师动手操作,学生认真观察。(1)教师取一张白纸、对折。(2)在白纸的一边画上一个图案。(如图1)在图案中,添加彩色(或其他比较明显的颜色)颜色。(3)把白纸沿原来的折痕对折,并用力按一按,使这个图案印到白纸的另一边上。整个过程,要让全体学生看得清清楚楚,然后把它贴在黑板上。说说这图案有什么 特点?(沿中线(对称轴)左右两边图形是一样的。)这是图形,都是“对称图形”(板书:对称图形)二、认识对称图形1.展示民间剪纸艺术。(出示课本上剪纸图)2.学生动手操作。(1)各人取出一张纸,对折,并画上图案(参照课文)。(2)用剪刀剪下图形,再打开。(3)告诉学生,这样的图形是对称图形。3.认识对称轴。(1)告诉学生,刚才对折时出现的折痕,是这幅图的对称轴。对称有什么功能呢?(2)把图形沿着对称轴对折,发现对称轴左右两边的图形完全重合。(3)让学生自己试一试。4.猜一猜,剪一剪。(课本27页的下半页部分)三、课堂活动1.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图形是对称的?让学生互相说一说,在这样交流中,能进一步感受对称图形在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2.练一练第1.2和3题。五、作业设计1.给对称图形打“”。2.找一找哪些字是对称的。6 8 H M 责 文 育教学反思:玩一玩,做一做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够自己动手解决图形或平移或旋转的运动问题。过程与方法: 结合游戏活动,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情感与态度: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认识平移或旋转现象。教学难点: ,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教具准备:课件、圆形、正方形硬纸板、三角形、火柴棍、竹蜻蜓教学时间:1课时课堂类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小朋友们喜欢玩各种各样的游戏棋,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棋类商店看看,知道这是什么棋吗?二、 动手操作,探究新知活动一 玩一玩,华容道1.教师介绍华容道游戏的由来。师:华容道是个非常有趣的游戏,发明的人受到三国故事华容道的启发,制作了这个游戏棋。了解故事。华容道的玩法介绍。游戏规则:4个人物只能横向或纵向移动。谁来演示?(板书:左右、上下)(1) 分组活动。(2)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2.练一练:超级小司机谁知道是什么意思?(前进、后退)3.列举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升国旗、缆车你还知道哪些?4.小结:玩一玩的台式,发现了物体可以上下、左右、前进、后退,真有数学的眼光。活动二、做一做,制作陀螺1.任选一个喜欢的图形,制作陀螺2.自己选择图形,制作。3.反馈。转一转,发现了什么?4.列举生活中物体旋转的样子。5.对比小结。这些运动和棋子运动一样吗?用手势做一做。活动三、做一做,竹蜻蜓1.介绍竹蜻蜓。演示玩法。2.放飞竹蜻蜓。观察竹蜻蜓翅膀是怎样飞的。3.介绍书上的竹蜻蜓,回家做竹蜻蜓。三、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在玩中学习,在完整感受了物体的运动,希望你们带着一双数学的眼睛去发现玩中的数学,玩中的乐趣,玩中的美。教学反思:第五单元 25的乘法口诀数松果(5的乘法口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经历编制5 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使学生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初步体会口诀的优越性。2.过程与方法:掌握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教学重点:掌握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具准备: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课堂类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出示下面各题,指名口算,并把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3+3+3 = 2+2+2+2+2= 4+4+4+4= 7+7=二、学习新知。1.创创设数松果情境,导入新课。2.提出问题,探究新知。(1)看着主题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个松果?)(2)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那可以怎样数呢?1,2,3,4,1个1个地数。55,105,155,205,连续加5算出得数。5,10,15,20,5个5个地数。(3)大家的数法真多,你喜欢哪一种数法?为什么?(4)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吗?生答师板书:1×5=5 2×5=10 3×5=15 4×5=205×5=25 6×5=30 7×5=35 8×5=40 9×5=45(5)你知道这些算式表示的意义吗?(6)刚才我们根据松果的排数,写出了这些乘法算式。看着这些算式,你有什么想法?(算式和得数都有一定的规律。)(7)你能记住这些算式吗?动脑筋想想,然后4人小组商量一下,看谁有好办法记住这些算式和得数。(学生讨论。)(8)利用口诀顺口、方便。1个5是5,为了记起来顺口,编成口诀是:“一五得五”。你们能编出下面的口诀吗?如果有困难,可以先看图数一数有几个5,再根据乘法算式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能编几句就编几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编制口诀,组织汇报,教师将相应的口诀卡片贴在黑板上。)三、巩固练习。(1)教师和学生对口令记口诀。(2)任意两小组“开火车”背口诀。(3)同桌一人说口诀,另一人口答相对应的两道乘法算式。(4)自由读口诀,比一比,谁能最先背出口诀。四、课堂总结。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有哪些进步? 在实际生活中,你发现有哪些问题可以用5的乘法口诀来解决?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做家务(2的乘法口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掌握2的乘法口诀,会用已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 结合“摆筷子”的具体情境,经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教学重点:探索编制2的乘法口诀,掌握2的乘法口诀,会用2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利用数学的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课堂类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在家里会做家务吗?(投影仪出示主题图)2.星期天,家里来了好多客人,爸爸妈妈都忙着招待客人,烧菜、做饭,小明也过来帮着做家务活,你们看小明在做什么呢?3.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做家务(摆筷子)”这一情境来学习2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做家务)二、操作探究,学习新知。1.看图说一说。(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小明摆碗筷这幅图,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同桌互相说说,再汇报。)(2)请同学们看看小明是怎样摆筷子的呢?你们能帮助小明把其余的筷子摆好吗?2.摆一摆,数一数。(1)请每位同学用小棒代替筷子摆一摆。想一想:共要摆几次。(9次)要求边摆边说:一双筷子有2根,2双筷子有4根(2)学生自己动手摆,边摆边说。(学生活动,教师指导帮助,请个别同学示范。)(3)你摆了几双筷子?共几根?你是怎样数的? (4)比一比看谁数得又对又快!(有的学生一根一根地数:1,2,3,4,18根;有的学生两根两根跳着数:2,4,6,8,18根。)先让每个学生看着摆的小棒与同桌互相说,然后全班闭着眼睛说,小组内说,个别说。3.填一填。(用小黑板出示这个表格)几双筷子 1 2 3 4 5 6 7 8 9几根筷子 2 4(1)观察思考。这个表格表示什么意思?(2)试一试。独立把书上的表格填完整。(3)你填的数是几?为什么填这个数?说说你的算法。4.试一试。(1)根据表格写乘法算式。1双筷子2根也就是几个2?(1个2),那么1个2是2,用乘法算式表示,你们会吗?(同桌交流、汇报。老师板书:1×2=2。)2双筷子呢?(2个2)2个2是4,用乘法算式来表示又是怎样的呢?(交流、汇报。老师板书:2×24。)同学们很聪明,那你们能根据表格写出3双、4双、5双9双所对应的乘法算式吗?(2)根据乘法算式,编一编乘法口诀。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学了5的乘法口诀。想一想,5的乘法口诀是怎么编的呢?你们能根据这9个乘法算式编出对应的2的乘法口诀吗?(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3)交流订正。让个别学生说说他们的想法,其他小组同学补充,根据学生的回答按顺序写出乘法口诀。(4)学生齐读乘法口诀。同学们真不简单,自己编出了“2的乘法口诀”;仔细观察,同桌讨论“2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学生口述发现的规律,老师用彩色粉笔圈注。)5.读一读、记一记。(1)按顺序齐背。(2)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对口令。(3)教师指表格中任一组信息,学生说口诀。三、巩固新知、拓展思维。1.游戏(对口令)。两道乘法算式与一句口诀对。如,2×3,3×2,对口诀二三得六。2.圈一圈。观察这些圈起来的数,你发现了什么?没有圈起来的数呢?3.比一比,看看谁最棒!每一个同学先独立完成第15页第3题。4.综合拓展题(15页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反馈订正,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四、课堂总结。请小朋友谈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间活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巩固5的乘法口诀,能够用5、2的乘法口诀计算乘法式题、比较算式与 数或算式与算式的大小、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过程与方法: 结合“课间活动”的具体情境,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活灵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巩固5的乘法口诀,能够用5、2的乘法口诀计算乘法式题、比较算式与 数或算式与算式的大小、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利用数学的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课堂类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 1.绘声绘色地讲童话故事。 2.出示主题图。比赛前,先带领学生复习的乘法口诀。二、摘桃比赛。 1.两名学生分别扮演大毛和二毛到台前比赛。其余学生在书上写得数, 跟同桌分别从两边算起,进行比赛。 2.每位同学与同桌交换“登山位置” ,再比赛一次。三、介绍乘法口诀。 让学生谈谈比赛的体会。师介绍:“乘法口决”是我们的祖先传下来的,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它读起来很顺口,使乘法算得又对又快。 学生自由读教材第35页”的内容,相互交流体会。 学生由此受到祖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并从中领略到数字的美,同时进行民族自尊、自强的教育。四、巩固练习。 完成“练一练”中的第1.3.4题。 1.第1题。 (1)读懂题目要求,看懂两幅图的图意。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3)集体交流与订正答案。 2.第3题。 (1)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你从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学生口头解答或在练习本上列式解答。 (3)交流。 3.第题。 (1)读懂题意。 (2)独立思考。 (3)小组内讨论。 (4)统一认识。 五、 小结:学生在小组内谈体会和收获。 六、作业。 第35页第2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需要几个轮子(3的乘法口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需要几个轮子”的具体情境,经历3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发展自主学习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怎样记住3的乘法口诀”的交流活动,体会记忆的策略,培养数感。情感与态度:会用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运算,解决生活中简单的乘法问题。教学重点:巩固3的乘法口诀,能够用3的乘法口诀计算乘法式题、比较算式与 数或算式与算式的大小、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利用数学的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课堂类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同学们,你们坐过三轮车吗?今天我们一起探索三轮车与车轮之间的数量关系,学习“3的乘法口诀”好吗?2.板书:3的乘法口诀。3.1辆三轮车有3个轮子,2辆三轮车有几个轮子呢?3辆呢?9辆三轮车有几个轮子呢?二、直观操作,解决问题。1.画一画、说一说。(1)你们能在这张草稿纸上通过画图来解决这个问题吗?如果一个方格表示一辆三轮车,在一个方格里,你准备画几个小圆圈代表它的轮子呢?请同学们来画一画。(学生画图,教师巡视)(2)同学们,同桌能互相说一说“2辆车有几个轮子吗?3辆车呢?9辆车呢?”2.填一填,议一议。(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每个同学都动笔把“填一填”下面的表格填完整。(学生动手填,教师加强巡视。)(2) “需要几个轮子”的答案,都可以从这张表格中找到。究竟需要几个轮子,取决于有几辆三轮车。(3)小组讨论一下,从这张表格中能发现什么规律?(4)小结:轮子随着车辆的增加而增加;每多1辆三轮车就要增加3个轮子。三、利用表格,编制口诀。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利用“表格”,独立完成口诀编制。(1)请同桌同学互相交换课本,互相检查,再读一读,看口诀编得顺不顺口。(2)展示一位学生所编的乘法口诀,让大家再读一读。2.乘法口诀会帮助我们做乘法运算,所以要把3的乘法口诀记牢。你是怎样记住3的乘法口诀的,有什么好办法?四、加强练习,熟练口诀。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独立完成“练一练”的第1.2题。2.完成“练一练”的第4题,同桌进行“过河”比赛。五、总结收获,体验成功。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谁愿意来说一说?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小熊请客(4的乘法口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掌握4的乘法口诀,会用已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 结合“小熊请客”的具体情境,经历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活灵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经历4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掌握4的乘法口诀。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利用数学的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课堂类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小朋友,喜欢看动画片吗?那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动画片吧!2.课件出示:小朋友们,你们好!我的生日马上就要到了,那一天,我想请大家吃果子串。可是我一个人忙不过来,你们能不能按照我的要求帮帮忙?我想给每桌小朋友串9串果子,每串请串4颗。二、探究新知。1.小熊想把4个红果串成一串,那么2串有多少个红果呢?3串、4串9串分别有多少个呢?你能用所学的方法列式解答,并编出乘法算式吗?(1)独立思考,填写表格。红果有几串 1 2 3 4 5 6 7 8 9红果有几个(2)小组交流填表结果和自己的思路。(3)小组派代表汇报结果。2.板书算式和口诀。3.帮助了小熊,你感到开心吗?4.请仔细观察你们串的果子,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5.你们会看着果子提问了吗?能不能把问题解决了?请四人小组试一试!6.请2个四人小组来汇报活动成果。7.谁来评一评,他俩说得怎么样?如果你们四人小组说得跟他们一样棒,请你送给自己一些掌声!你们小组有没有需要帮助的小朋友?你帮助了别人,你感觉怎么样?8.你有信心把个表格填对吗?给你3分钟时间。填好的小朋友,请你想一想,你是怎样知道答案的?(用数的,用加法,用乘法。)9.你们都很棒!看到这个表格,你能猜到今天我们学习的课题是什么吗?(板书:4的乘法口诀)有没有信心,通过自己的努力,编出4的乘法口诀?请打开书20页动手试一试。1 × 4 一四得四2 × 4 二四得八3 × 4 三四十二4 × 4 四四十六4 × 5 四五二十4 × 6 四六二十四4 × 7 四七二十八4 × 8 四八三十二4 × 9 四九三十六10.小熊也把口诀写出来了,你们写的跟它一样吗?请你大声读出来。11.谁来说说,编这些口诀时,你是怎样想的?12.请你把4的口诀读给同桌听,看谁能最快把乘法口诀背出来。13.谁记得这些乘法口诀?然后抽2至3人背一背。14.小朋友,你们观察这些口诀,相邻两句口诀之间有什么联系?相邻两个口诀之间相差4。15.你打算怎样记住这些口诀?(让学生讨论并汇报)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1.记忆口诀。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试一试。背好了请同桌互背;师生对口令;小组选代表比赛对口令,看谁说得又对又快。2.说一说。请你想一想,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4的乘法口诀解决?3.“练一练”第1题。学生理解题意,再独立完成,指名说说自己的想法。4.“练一练”第4题。此题也应先让学生弄懂图意,再独立填写算式,说说自己列算式的思路和算式的含义。5.“走迷宫”先算出每个算式的结果,小组合作找出规律,按规律走出迷宫。四、巩固练习,深化应用。1.看图,想一想,填空。一辆汽车有( )个轮子,乘法算式:_或_。口诀:_二辆汽车有( )个轮子,乘法算式:_或_。口诀:_三辆汽车有( )个轮子,乘法算式:_或_。口诀:_四辆汽车有( )个轮子,乘法算式:_或_。口诀:_2.实际应用有4条船,每条船只能坐4人,有15名学生能坐下吗?×=(人)五、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回家路上(25的乘法口诀的应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25的乘法口诀,能比较熟练地用口诀进行表内乘法的口算。过程与方法: 结合具体情境,逐步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活灵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灵活运用25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学难点:运用口诀解决数学问题,熟练掌握口诀。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课堂类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讲故事,展现信息。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动物学校去看一看(出示主题图)。真巧,正好赶上小动物们放学。他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蹦蹦跳跳地往家走。1.仔细看图,你能把看到的情景讲给大家听吗?2.自己在下面练习说一说。3.同桌互相说一说。4.指名说。二、利用信息 提出问题。1.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2.小组合作写出所提的问题看哪一小组提的问题最多,同时找一组学生到黑板上书写所提问题。船上有几只小动物? 4×4=16(只)河里有多少条鱼? 3×4=12(只)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5×3=15(只)草地上一共有多少多花? 2×6=12(朵)岸上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 3×3=9(只)3.同学们真聪明,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那么你们会解答吗?三、运用信息 解决问题。1.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看哪个小组解决的问题最多。2.你解决了哪些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的?3.有没有不会解决的问题?4.同桌合作,你问我答。四、联系生活 拓展应用。1.基本应用。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中的13题。(第2题组织学生交流时,让学生讲清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列出算式。)2.拓展应用。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教室,你能否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请你喜欢的同学帮你解答问题。(引导学生应用口诀解决现实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也便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乘法口诀,自觉地记忆口诀。)五、走出课堂,感受数学的价值。1.在我们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在商店中你留心看就会发现很多的乘法问题。2.出示一箱酸奶,谁能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3.下课后,请同学们走出教室,到我们的教学楼内找一找、到操场上找一找;放学后,我们走出校园到大街上找一找、到商场中找一找你一定会有许多欣喜地发现。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练 习 三(复习25的乘法口诀)教学目标:1.通过15的乘法口诀和15乘法口诀以内两个数相乘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2.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口诀的排列规律,能发现其中积相同的部分,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3.创设情境,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竞争能力。教学重点:巩固乘法运算。教学难点:发现乘法口诀的排列规律,能发现其中积相同的部分,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课堂类型:练习课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25的乘法口诀。1.口算。2.把口诀补充完整。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提供数学信息。(1)老师星期天去超市,观察了一些商品的价格,请同学们看。(老师边往黑板上贴图片,边让学生说出图片上商品的名称和价钱。)(2)这样贴,好不好?为什么?那应该怎么办呢?谁能帮帮我?(把它们整理整理,归归类。)(3)请一名学生到黑板前,对贴在黑板上的图片进行整理。2.提出数学问题。(1)看着黑板,同学们能提乘法问题吗?(2)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二、游戏。(采用比赛形式).先由学生独立完成,同桌相互检查。.集体交流、反馈。.评一评:哪个小组完成最好,并给这个小组一颗星星。.请小朋友说说怎样读表内乘法。.对口令,同桌相互提问。.卡片抢答。(完成练习一第题)三、数学活动。.出示卡片,用“开火车”的形式,说出乘法口诀。.找朋友,用数学语言描述题中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小组合作、汇报成果。(完成第题)四、游戏。.谁能说说青蛙的形状。.播放歌曲数数歌片断。.独立填写第题。.小组相互检查。.集体交流反馈。(完成练习一第题)五、找座位。.“找新家”活动,将算式写在卡片后,让学生扮演小动物上台“找新家”。.对号入座。悄悄的坐上,然后说明原因。六、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教学反思:整理与复习教学目标: 让学生对自己在本阶段所学的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及情感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与反思。教学重点:复习本阶段所学的知识的技能。教学难点:对本阶段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与反思。课堂类型:复习课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师;在最近的一段时间里,大家学会了很多东西,我们一起来整理一下,看看你都学会了什么。好吗?二、解释运用,建立模型 1.你学到了什么?(出示44页主图) 师;今天,老师带着小朋友们去果园游玩,找找看果园里有没有我们学过的知识,好吗? 让学生观察图,明确图意 师;来到果园里,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3排果树,每排有8棵。 生2: 师:大家观察得很仔细,那么,你们能根据这幅图,提出哪些问题呢?请小朋友们小组讨论一下,提完后想一想,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哪些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 生小组讨论。 反馈。 2.我的成长足迹。 师:在这段时间里,小朋友们觉得自己长大了吗?如果是,你愿意和大家说一说,在数学方面,你觉得最骄傲的自豪的事吗? (让学生自由说一说,也可以将自己最满意的作业、作品展示给大家看。)三、解释运用,巩固练习 1.乘车游戏。(练一练第1题) 师;今天,老师准备带着大家乘车去森林公园游玩,老师给每个小朋友一张车票,小朋友们要找对车才能去游玩 。 师:车票老师都藏在课本的第一题中,找到的小朋友就可以开始了,我们比一比,看谁先上车? (生独立完成,后反馈) 2.运木头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可真厉害!都很快地上车了。我们的目的地森林公园到了。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一头大象和一头小象。 生2 师:既然大家观察得这么仔细,老师就要提一个问题了,你知道“大象一次运几根木头吗?” 生:大象一次运10根木头,因为2×5=10(根) 3.可爱的昆虫。(练一练第2题) 师:接着我们一起去昆虫园看看有什么可爱的昆虫好吗? 师:我们来到了昆虫园,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4只蝴蝶。 生: 师:真棒!大家也能学着老师这样提问题吗?(能) (生小组讨论,后反馈)四、小结 师:今天,小朋友们的表现老师很满意,大家不但在课上找到了很多的数学问题,而且还将自己最值得自豪和骄傲的事说给其他小朋友听,真不错。五、作业 完成书本知识。教学反思:巩固应用 教学目标: 让学生对自己在本阶段所学的知识技能、教学思想和方法及情感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与反思,并在具体的情境中轻松地解决问题。教学重点:对本阶段所学的知识进行统一的复习。教学难点: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轻松地解决问题。课堂类型:复习课教学用具:投影仪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 师:今天是小冰的生日,我们一起去看看他是怎样过生日的好吗?二、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1.商店购物。(练一练第4题) 师:小冰生日这天,他请了好多的小朋友来做客。这不,一大清早,他就和妈妈和来到商店购物了,我们一起去瞧瞧,商店里有什么呢? 生1:我看到商店里有苹果汁、有饼干、有生日蛋糕、有汽水和面包。 生2: 师:两位同学都观察得很认真。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我有12元钱,可以买几饼汽水呢? 生:可以买6饼。因为12÷2=6(饼) 师:那买3饼苹果汁够吗? 生:够。因为12÷3=4(元)12÷4=3(瓶)或34=12(元)4×3=12(元)。 师:除了这些外,12元钱我还能买哪些食品呢?买多少?请大家小组交流一下,看看哪一组买的食品样式又多,数量又多? (小组讨论,后反馈) 2.排座位。(练一练第5题) 师:小冰和妈妈接受了小朋友们的提议,他们很快买完东西回家了,我们再到小冰的家去看看,接着发生了什么事,好吗? 师:妈妈和小冰回家后不久,客人们就到了,于是他们准备给客人排位子。请小朋友认真观察图,看看他们是怎样安排的? 师:请一位同学来说一说第一幅图,他们是怎样排的? 生:有两绛张桌子,每张坐4个小朋友。 师:那第二幅图呢? 生:把2张桌子并成一张桌子,就坐6个小朋友。 师:从1张桌子并成1张大桌子,人数有什么变化? 生;增加了2人。 师:老师现在就要提个高难度的问题。如果把3张桌子并起来能坐几个人呢?4张呢?5张呢?请小组之间讨论这个问题,然后再把下面的表格填完整。 (生互动活动,后反馈) 3.智力测验。 按规律写数。 师:他们玩的第一个游戏是按规律写数。先请同学们观察数的规律,可以小组讨论。然后试一试,填写一填。(学生讨论,后反馈) 机灵狗探险。 师:他们玩的第二个游戏是机灵狗探险。也请小朋友观察图中画了什么,说了什么。然后试一试。走一走。(学生讨论,后反馈)三、小结 师:今天,我们看了小冰过生日,小朋友们能说说,你有什么收获吗?四、作业 复习本单元的知识。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试卷测评)第三课时(教学内容:试卷讲评)期中复习计划一、 复习各单元知识点,对知识进行归类总结。第一单元: 100以内连加连减口算、列竖式计算方法。第二单元:1.人民币的分类。 2.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3.购物方法。 4.人民币加减法。第三单元:1.乘法的意义。 2.乘法各部分的名称。 3.用乘法解决问题时数数的方法。 4.用乘法解决问题。第四单元:1.轴对称图形。 2.平移和旋转。第五单元:1.25的乘法口诀。 2.乘法口诀编制。 3.乘法口诀解决问题。计划课时:2课时二、 试卷测评及讲评(2份试卷)计划课时:4课时第六单元 测量教室有多长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厘米,体会1厘米的实际长度,会用尺子中的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过程与方法: 经历用不同标准测量同一物体所得长度不同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情感与态度: 学生在亲身经历的活动过程中,体会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用自己的活动建立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理解。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难点:在活动中让学生用自己的活动建立对人类已有数学知识的理解。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课堂类型:新授课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师:同学们,我们上学时每天都在教室里学习,你知道我们的教室有多长吗?我们应该怎样测量我们教室的长度呢?学生可能会说:看一看有几把尺子长。看看有几本书长。看看有多少个脚印长。师:同学们想到的方法可真多呀!二、自主探究1.小组合作,选择一种测量工具,量一量,填一填。完成教材49页表格。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组织学生交流一下各小组测量过程及结果。只要学生说出的方法正确、切实可行就给予肯定。2.测量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师:你觉得测量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什么?如何才能使测量的结果比较准确呢?师生总结三、总结提升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呢?到底是不是只有使用相同的测量工具,测量的结果才有可能相同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作业设计:测量自己卧室的长度。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桌有多长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对1厘米的印象。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会使用刻度尺测量较小的物体的长度,同时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情感与态度: 学生在亲身经历的活动过程中,体会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用自己的活动建立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理解。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初步建立对1厘米的印象。难点:能刻度尺测量较小的物体的长度。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时间:2课时课堂类型:新授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问题情境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测量的相关问题。课件出示:教材51页第一幅图。师:为什么同样长度的课桌,这两个同学测量的结果却不相同呢?学生思考,汇报。二、自主探究1.认识刻度尺。师:现在我们认识一下简单的测量工具刻度尺,请大家都拿出尺子,认真观察一下,然后再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后交流汇报:直尺上有小格,有数字0、1.2.3还有cm等。师:尺子上的“厘米”就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一个长度单位,用字母“cm”来表示。1厘米有多长呢?直尺上从0到1的这一段长度就是1厘米。你还能再直尺上找到哪段1厘米的长度呢?启发学生找一找,说一说。如直尺上从3到4这段长度就是1厘米等。师:请同学们找出几种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品。手指的宽度、图钉的长度、订书钉的长度等。师:我们已经认识了1厘米,2厘米有多长呢?请同学们在直尺上找出2厘米的长度,然后用手比一比。学生观察直尺,交流。如直尺上从0到2的长度是2厘米,从3到5的长度是2厘米。2.用厘米测量。师:请仔细观察图中铅笔的长是多少?它们这样测量对吗?说一说测量物体长度时应该注意什么、课件出示:教材51页第三幅图。生交流汇报。3.量一量、画一画。师:同学们,我们通过直尺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厘米,请大家用直尺测量教材第51页最下面的线段,量一量它有多长。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注意了解学生的测量方法是否正确。师:你能不能借助直尺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呢?注意线段有两个端点哦。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展示画图结果,可以与同桌比比看画的是否正确。三、总结提升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了1厘米大约有一个手指那么宽,并且知道了测量较短的物体要用“厘米”做单位,还学会了测量物体的长度,注意测量时要从0刻度量起。板书设计:第二课时练习设计:教材第52页1. 估一估,量一量。先估计,再测量。2. 画一条长8厘米。3. 说一说各是几厘米。4. 思考:怎样用下面的“断尺子”画出一条长6厘米的线?教学反思;1米有多长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使学生知道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测量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