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练习课》教学实录及反思.doc

    • 资源ID:2509370       资源大小:21.50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练习课》教学实录及反思.doc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练习课教学实录及反思一、谈话引入。师:同学们认识我吗?生:不认识师:是的,因为我们是第一次见面。那我先自我介绍一下,这是我的名字(课件出示):刘士锋。大家读一读,然后从右往左读一读。【生读】师:那这样读的话,我肯定不答应,因为那不是我的名字了。出示:临沂第四实验小学,这是我的工作单位,大家也从右往左读一读。【生读】师:那老师再说一个,大家再从左往右读一读:我吃鱼。生:鱼吃我。【生笑】师:本来吃鱼是件很好的事情,可是从右往左读,就变得比较恐怖了,呵呵,看开这些句子从左往右读和从右往左读,所表达的意思是完全不同的。出示要求:把下面这几句话,分别从左往右,从右往左读一读。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歌唱家在家唱歌。艳艳红花随落雨 雨落随花红艳艳。【生读,并有学生小声表示:都一样呀】师:像这样的句子如果去找还能找到很多,它们很奇妙。它的奇妙之处就在于:我们从左往右读和从右往左读,都能明白它所表达的意思,而且意思完全一样。二、练习探索出示:由而这种语言现象想到数学中的乘法算式。     24×21     62×13如果从右往左读,得到什么样的算式【生读,课件出示】24×21  ? 12×2462×13  ? 31×26师:很显然,从左往右读和从右往左读,得到的两个算式看起来是不想等的,因为因为都变化了。那它会不会和刚才的句子一样,结果相等呢?这个我们目前还不知道,但是我们数学上可以计算,在算之前大家可以猜一猜,看一看,估一估,它们会不会相等。【学生思考,有些同学举手,也有些同学小声说不可能相等】出示要求:先估计是否相等,再精确计算验证师:先写你的结论,如果认为它相等,就写“是”,不相等就写“否”。然后精确计算验证。【学生进行计算验证】师:谁能把你的结论说给大家听听,为什么?生1:我刚开始认为它们不相等,因为它们的数字都发生了变化,可是我经过计算发现两边算式的结果是相同的,所以我认为它们是相等的。生2:我开始就认为它们是相等的,经过计算证明我的想法是正确的。师:这个挺有意思的,从左往右读和从右往左读等到的两个算式不同,但是积却是相等的。我们再来试试看。出示:36×84 从右往左读  48×63      26×93             39×62它们的积会不会也相等呢?重复刚才的做法,先写结论再精确计算验证。【学生汇报结果,经过计算两边算式的积也是相等的】出示猜想:有人猜想:任意的两个两位数相乘,从左往右读和从右往左读,得到的两个算式的积相等。 (稍作停顿)出示要求:你认为这个猜想对不对?为什么?每个同学先安静思考,做一做,再说出自己的结论与理由。师:能看明白吗?如果看明白了,就开始做。【学生进行探索】汇报:生1:我认为这个猜想不对,因为我举了一个例子:31×10,从右往左读就得到了1×13,它们的结果不相等。生2:我也认为这个猜想不对,我举的例子是:21×31=651,而从右往左读得到的算式是13×12=156.生3:我举的例子是:48×56=2688,另一个算式是65×84=5460,所以我认为这个猜想不对。师:我想同学们都有了自己的结论,这个猜想不对是毫无疑问的了。那同学们都是进过了计算的?生:是师:那我们不去计算能不能知道两个算式的结果是不同的呢?我们以48×56和65×84为例,你有什么好办法?【学生思考】生1:可以,第一个算式的个位是8和6,6×8=48,积的末尾是8,而第二个算式的个位是5和4,4×5=20.积的末尾是0,所以它们不相等。师:听懂了吗?生:听懂了。师:我也听懂了,如果积相等,那么它们的末尾的数应该是相同的,我只看个位就可以了。你的想法非常好。生2:第二个算式的两个因数都比第一个算式的两个因数大,所以它们的积不相等。生3:我用的是估算,第一个算式可以估算成:50×60=3000,而第二个算式估算成:70×80=5600,所以不相等。师:大家听明白了吗?要想证明结果是不同的,我们有很多的办法可以解决。计算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但是算之前最好先看一看,不算,更能显示我们的智慧。师:刚才我们否定这个说法,大家都举了一个例子。为什么我们只举一个例子就可以了呢?生:因为它说的是任意。师:她就说了两个字“任意”,任意什么意思?生:随便师:随便什么意思?那就是任意了,就是在这么多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中随便找出一个来,从左往右读和从右往左读得到的两个算式的结果就应该是相等的,很显然是不对的。出示:在数学上,我们要否定一个说法,只要举一个反例就可以了。师: 能看明白吗?我相信很多同学也明白了什么叫反例。出示:在两位数乘两位数中,有些算式从左往右和从右往左读得到的两个式子的积相等;有些不相等。 师:现在的说法对了吗?我们找不相等的算式已经找到了很多,现在老师给大家增加点难度,找一找相等的算式。出示要求:每个同学独立思考,安静的找一找相等的算式。学生汇报:第一类:11×11    22×22第二类:22×33第三类:23×32师:还有不同类的吗?【学生没有举手的】师:像我们刚开始做的36×84,24×21 这样的式子 ,看来不太好找。生1:老师,我发现了一个规律,就是把24×21,分别乘2,等到的48×42就可以。生2:我也找到一个12×63=36×21三、总结延伸师:你很厉害,有了自己的发现。那这样的规律对吗?我们现在还不好确定。但是我们坚信它是有规律的,但是这个规律目前我们还不知道。因此,需要我们去发现,去验证,课下请同学们继续探索。教学点评:这节课由特殊的语言现象引出数学问题,将一节枯燥的计算练习课融于数学规律的探索中,练习是目的,找规律是手段。课堂上教师惜言如金,看似冰冷的课堂背后却是学生火热的思考,教师每一句话好像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一个石子激起的涟漪一样,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给孩子们创造了更大的思考空间,一节课学生被数学内在规律存在的奇特的美深深吸引着,全身心投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大胆的猜测和合理的解释是培养数学思维的重要的两个方面、在数学上要否定一个结论只要举一个反例就够了,这一重要的判断思维方法、估算、积的正确性判断方法这些学生终身受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在本节课上得到适时恰当的渗透,赋予了计算课以更高的价值,感觉是一节有内涵丰富、越品越有味道课。这节课给我们的启示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被激起来的标志不只是来自课堂上表面的热热闹闹,真正对学生学习兴趣起长远作用的而是来自数学知识本身内在的美。教师要用智慧的眼光挖掘数学内在美,引领学生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使学生快乐主动的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教后反思:在南京第一次听到朱乐平老师讲这节课的时候,就在脑海里流下了深刻的印象,一节本来枯燥的练习课,竟然被朱老师上的如此精彩!在自己临摹了这节课后引起了更多的思索:1、“热闹”与“安静”的取舍。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室里一片寂静,学生都在聚精会神地进行紧张的思考。教教师要珍视这样的时刻。课堂上应当经常出现这样的寂静。”因为安静是学生独立思考的保障,在安静的环境下,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思维连贯。但是一直以来我们看到的听到的一些公开课的课堂中小组合作讨论仿佛是必须的,一有问题就让学生讨论,课堂上热热闹闹,给人以这样的假象: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高涨。但这热闹的背后却留下了很多的“后遗症”,好多同学根本就在这异常热闹的气氛中被遗忘了,一节课下来根本就没有学到什么知识,还没来得及思考,“尖子生”就已经把结果给说了出来,于是老师就按照自己的预设继续进行了。课堂需要安静,也需要热闹。当热闹成为一种浮躁的时候,这种热闹不要也罢。还是让学生安安静静的在教室里,安安静静的听讲,安安静静的思考,安安静静的练习吧。这节课中我没有安排学生讨论,而是更多的让他们去安静的独立思考,在自己的基础之上去解决问题,就是读题也是轻声的读,整个的课堂显得十分的静谧。而正是这静静的气氛,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时间有机会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最终获得数学知识。事实证明看似冰冷的课堂却让每一个学生都经历了思考的过程,有了自己的收获。2、“猜想验证”维持学习兴趣的支点。著名科学家牛顿有句名言:“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现和发明。”猜想验证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正如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所说:“真正的数学家常常凭借数学的直觉思维做出各种猜想,然后加以证实。”以前我们在上练习课时通常采用的是由易入难,层层递进,一题又一题,学生在枯燥的算式中穿行,往往学生的兴趣不能得以维持,让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猜想数学知识形成的一个重要过程和方式,学生在验证猜想的同时要运用许多的事实去证明,而且小数量的题目不能验证猜想的正确性,所以学生在验证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去思考不同的题目,在高涨的热情中做了许多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练习,一切尽在不言中,却收到了奇特的效果。3、找准教师和学生的定位。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数学学习需要个体的理解与体验,学生主动参与的程度越高,参与的积极性越大,效果越好”。可是我们总是在不经意间剥夺了学生思考,表达的机会,总是急于把结果告知学生。在这节课中教师的发言并不多,很轻松,所有的猜想、验证都是由学生来解决,学生也拥有充分表达自己想法的时间和空间。当学生回答后,我都没有立即做出评判,而是问:大家听懂他说的意思了吗?如果学生没听懂,那就让学生再重复一遍。对于问题的出示,我也是问:你能看明白吗?如果明白了就开始做。这样,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扎实,这正是课堂民主的本质表现。不足之处:与朱老师相比,教学智慧还需加强,根据学生的表现即时调整课堂教学的步骤;课堂语言略显啰嗦,不够精炼;课堂等待不够,个别环节的处理过于急躁。 

    注意事项

    本文(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练习课》教学实录及反思.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