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建筑声学基本知识-2009版.ppt
第三篇 建筑声学,第11章 建筑声学基本知识,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声学建筑的发展历史,掌握建筑声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声音的计量单位,了解人的听觉特点。教学重点:建筑声学的特点,计量单位,听觉特点。教学难点:计量单位,听觉特点。本章主要阅读文献资料(要求有3本或3篇以上):1、柳孝图 著建筑物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6月版 2、刘加平 编建筑物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3、秦佑国王炳麟编建筑声环境(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8版,引言 一、建筑设计与声学设计的关系:相辅相成:,首先,为了满足声学的新的特殊要求-建筑师创造新颖的方案,从而得到卓越的建筑造型和音质效果;,其次,原先建筑的声学效果不佳-通过声学家的改造而突破困境。例:皮尔斯学校体育馆,专家讲评 马大猷院士:一座厅堂要达到良好的音质效果,需要水平高的建筑师和声学家的密切配合,并创造性的发挥水平。建筑师要懂得一些声学并尊重声学家,声学家要懂一些建筑并尊重建筑师。,建筑声学 研究与建筑环境有关的声学问题的科学:它的基本任务是研究室内声波传输的物理条件和声学处理方法,以保证室内具有良好的听闻条件以及在何种因素下,可产生最理想的音乐状态。研究控制建筑内部和外部一定空间内的噪声干扰和危害。即:厅堂音质设计 建筑环境噪声控制,宋的“勾栏”,著作:礼仪大射仪:西周,通过乐队的合理排列达到良好效果.列子:能吸声的帏帐,余音绕梁,能反射的围墙.栏杆.后汉书:(缇室)律吕学,1、中国:殷代的“宛丘”,二、观演建筑的形成与演变:,汉代的“观坛”,隋唐的”戏场”,明清的以庭院围廊环绕戏台为基本形式,建于1737年意大利那不勒斯的圣卡洛剧场(标志演员与乐队的分离),中世纪的教堂,后期还有会议室,20世纪,现代声学的建立(建成于1900年的美国波士顿音乐厅,世界上第一个经过计算的音乐厅).赛宾公式的提出使厅堂声学从原来的推测领域解放出来,成为工程科学中的一门系统分支学科.,文艺复兴时期的旅馆庭院式剧场(例:建于公元1600年的英国的环球剧场),19世纪开始对新型观众厅进行探讨(建于1876年德国的费斯特施皮尔剧场,采用扇形观众厅平面),2、西方:公元前7世纪古希腊的露天剧场(例:建于公元前350年的埃比道拉斯剧场),建于1618年意大利帕尔马的法内斯剧场(标志着剧院形式完成了向箱形舞台的演进过程),二、观演建筑的形成与演变:,古罗马圆形剧场(例:建于公元50年的马奥郎日剧场),三、现代建筑声学的发展过程:1、1895年赛宾开始研究“混响”(哈佛大学的Fogg艺术博物馆礼堂1900年的波士顿音乐厅)。,2、二次大战后:哈斯效应、早期声与混响声的声能比、清晰度、重心时间、侧向反射声的作用、双耳效应等.电声系统延长RT、声学建筑的造型变化;,3、20世纪70年代:声场计算机数字仿真技术;多功能厅,4、20世纪末至今:对人听觉的生理、心理机制的研究,到20世纪30年代,努特生的建筑声学和莫尔斯的振动与声的发表,标志着建筑声学已初步形成一门学科。二战后到60年代,以建筑声学理论来指导建筑设计中的声学设计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依林混响公式、声学缩尺模型、室内波动声学;,第3.1章 声音的基本知识,1 声音与声波的基本概念 一、声音、声源、声波 1、声音:人耳所感觉到的弹性介质中的振动或压力的迅速而微小的起伏变化。,2、声源:振动的物体。(点声源、线声源、面声源),3、声波: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声源产生振动时,迫使其周围的空气质点往复移动,使空气中产生在大气压力上附加的交变压力,这一压力波成为声波。弹性介质中传播的压力、应力、质点位移、质点速度的变化或几种变化的综合。note:声音传播需要传声介质。空气压力的起伏变化非常小。,二、波阵面、波长、声速,1、声场:有声波存在的空间。2、波阵面:在某一时刻,声波到达的各点的包迹面。3、球面波:波阵面为同心球面的波。(点声源)4、柱面波:波阵面为同轴柱面的波。(线声源)5、平面波:波阵面为与传播方向垂直的平行平面的波。(面声源),6、声 速:声波在传声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用C来表示,单位m/s。note:声速是振动状态传播的速度。声速与振源无关,与介质特性有关。固体中最快。声速与温度有关,7、波长,周期T,频率f:8、人耳所能感受到的声波在2020000Hz之间。低频125250Hz 中频5001000Hz 高频20004000Hz 超声波、次声波 频率在1004000Hz之间的声音波长在3.4m8.5cm,三、惠更斯原理:,1、声线:声波的传播路径,且与波阵面垂直。2、原理:在任一时刻,波阵面上的各点都可看成一个 发射子波的新波源。3、利用它可以解释声源的衍射、反射等。,2 声波的特征,一、声源的指向性:1、声源尺度比波长小得多时,可看成点声源,能量呈球状分布。2、声源尺度与波长比差不多或更大时,能量有方向性,呈不均匀分布。例:100 Hz3.4 m 10000Hz3.4 cm 3、频率越低,声源方向性越弱;频率越高,声源方向性越强。,二、声波的频率:1、纯音、复音、基音、基频、谐音、谐频。2、声调(音调)pitch tone:取决于频率、声压级、及其组成部分,听觉区别声音高低的属性,根据它可以把声音排列成从高到底的顺序。如,音阶;单位:mel(美)3、音色(音品)timbre:听觉区别具有同样响度和音调的两个声音所以不同的属性。反映复合声的特征,主要由频谱决定。4、频谱:把声音按频率大小依次排列起来而得到的图称为频谱。分为线状谱(乐音),连续谱(噪音),混合谱。(见后图),三、声波的衍射、反射、扩散、透射与吸收,1、声波的反射:符合反射定律 反射后声波特性不变 凹曲面聚焦 凸曲面扩散,三、声波的衍射、反射、扩散、透射与吸收 2、声波的衍射:,d 小孔处的空气质点可以一个新的声源,其包迹面为球面。,d 孔径处形成多个新的声源,因为没有中心,其包迹面较为复杂。,、有小孔的障碍板(d表示孔径 表示波长),、无孔障碍板,障碍板尺寸比波长大的多,部分反射,部分衍射,但会形成声影区。,障碍板尺寸比波长小的多,几乎不受影响。,3:声波的扩散 声波波长与界面相比差不多大。,4:声波的透射与吸射、透射:部分声能透过构件。、吸收:声波通过媒质,或射到媒质表面上时,声能减少的过程;通过一种介质时,将声能转换成其它能量的一种现象。、能量守恒:透射系数:反射系数:、吸声系数:,、隔声量R:,3 人的主观听觉特征,1、人耳的听觉范围:大小0dB130dB,频率2020000Hz 0dB:人耳有感觉 120dB:人耳感觉不舒服 130dB:耳内发痒 140dB:耳内会感觉疼痛 140dB:耳内出血 2、频率在5010000Hz的纯音,当声压超过50dB,人耳大致可鉴别1dB的声压级变化。,2、哈斯效应:如有两个声源发出同样的声音,在同一时刻以同样强度到达人耳,则声音呈现的方向大致在两个声源之间。如果其中一个声音略微延迟535ms,则听起来所有的声音似乎都来自第一个声源。如果延时在3550ms之间,则延时声源可以被识别,但其方向仍在未经延时的声源方向。只有当延时超过50ms时,第二个声源才能听到。人耳的这一听觉特性称为哈斯效应。,二、时差效应:(哈斯效应)1、经验证明,人耳感觉到声音的响度,除了与声压及频率有关外,还与声音的延续时间有关。,3、回声:人耳在听到直达声后,如果存在一个延时长于50ms,又具有足够强度的反射声,就会被感觉到是个回声。同时差和强度有关。50ms17m,、双耳对左右水平方向上的声音的分辨能力,比上下竖直方向上大的多。人在安静和无回声的环境下:水平方向1-3的变化;竖直方向10-15 的变化;、扬声器的声音和我们用一只耳朵的听音很相似,叫单耳听闻。而我们习惯以双耳听闻,声音到达双耳的响度、音品和时间各不相同,由于这些差别使我们能辨别不同地点的各种声音的每一声源位置。并将注意力集中于这些声源。,三、双耳效应:(听觉定位)1、在正常情况下,人们靠双耳听到的时间差、强度差、和位相差,来判断声源的方向和远近,并确定声源的位置。我们把这种能力,称为“双耳效应”或“方位感”。2、时,强度差起主要作用。时,时间差起主要作用。,四、掩蔽效应:1、概念:人耳对一个声音的听觉灵敏度因为另一个声音的存在而降低的现象。即,由于某一个声音的存在,要听清另外的声音必须把这些声音提高(把这些声音的可闻下限提高),这种现象叫掩蔽。2、低频声容易掩蔽高频声;被掩蔽声和掩蔽声的频率相近,掩蔽量最大;掩蔽声的声压级越大,掩蔽量越大。,3、噪声对语言的掩蔽,即使听阈提高,也对语言清晰度有影响。语言可懂度最重要的频率在800-2500Hz;噪声声压级超过语言级10-15dB:必须全神贯注;20-25dB:完全听不清。4、利用掩蔽作用:在噪声的商场,用音响系统的乐音来掩蔽顾客喧闹的噪声。,五、识别声音的三要素:声音三要素:声音的强弱、音调的高低、音色的不同。声音的强弱:可由声强级或声压级表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音的频率,频率越高,音调越高。还与声音的声压级和其组成成分有关。音色的不同:音色是反映复合声的一种特征,主要由复 合声中各种频率成分及其强度决定,即由 频谱决定。,4 声音的计量和表示,一、声压 P,声强 I,声功率 W 1、声压:指某瞬时介质中的压强相对于无声波时压强的改变量。单位 Pa,有效声压级:某段时间内瞬时声压的平均值。,2、声强: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声音传播方向上单位面积的平均声能通量。单位。公式:I=W/S W:声能 S:面积 自由声场:r:球面距声源中心的距离。,3、声压与声强的关系:P 有效声压 空气密度 C 空气中的声速 介质的声阻抗率,4、声功率:指声源在单位时间内向外辐射的声能。单位w 声功率与电功率的区别。各种声源功率。,二、级的概念与声学量表示:1、听觉:听力范围 2020000Hz 对于f=1000Hz的声音,听闻下限,听闻上限,,2、人耳对声音感受的变化度,近似与声压、声强数值的对数成正比。、贝尔(BL):以10倍(即相对比值为10)为一级划分;分贝(dB):工程上常用贝尔的十分之一作单位。、声强级:声压级:声强级 基准声强,其值为。,、声功率级:基准声功率,,三、声压级的叠加:1、声强叠加:(代数和)2、声压叠加:(均方根值)3、声强级、声压级叠加时:、假设,有m个等声压级的声音叠加时,其总声压极为、不相等声压级叠加,当有两个不同的声压级时,设 其总声压级为:Note:1)声强级、声功率级的叠加同理;2)查表法:先把声压级数值按顺序排列;再依次叠加。,四、响度级:1、响度:听者判断声音强弱的属性,根据它可以把声音排列成 由轻到响的顺序。单位,宋song note:1)、响度是人们反应声音大小的主观量;声强、声压是客观量。2)、声压越大,声音越响,但不成正比。,2、响度级:如果一声音与已选定的1000Hz的纯音听起来同样响,那么这个1000Hz纯音的声压级值,就定义为待测声音的响度级。note:响度级为40方时,响度为1宋。响度级每增加10方,响度增加1倍。,3、等响曲线:1)、每根曲线表示响度相等。(以1000Hz纯音的响度为标准)2)、人耳听觉灵敏区域在20005000Hz。3)、频率高的声音并不一定响。,4、计权网络与声级计:dB(A),dB(B),dB(C),dB(D),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培养文学情趣;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鼓舞我们前进。,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