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运动系统.ppt
第一章 运动系统,运动系统,骨骨连结骨骼肌,第一节概述,第二节 骨 学(一)、骨的分类(二)、骨的构造(三)、骨的理化性质,(一)、骨的分类 成人有骨206块。其中有200块属于运动系统。,(1)、长骨 长骨呈长管状,有一体和两端.体又叫骨干,内有空腔称骨髓腔。两端膨大的部分叫骺,往往具有光滑的关节面,由关节软骨覆盖。骨干与骺接连的部分称干骺端,幼年时期,长骨的骨干与干骺端之间夹有一层具有分裂增殖能力的软骨细胞构成的骺软骨或骺板,它使长骨不断加长。成年后骺软骨骨化,原骺板处仅遗留下一条线形的痕迹称骺线。骨表面的小孔称滋养孔,有血管及神经通过。,长骨的形态,(2)、短骨 短骨能承受较大的压力,多成群分布在承受重量且运动较复杂的部位。一般呈立方形(3)、扁骨 呈板状,多分布于颅和胸等处常构成骨性腔的壁,有保护腔内脏器的作用。,(4)、不规则骨 多分布于身体的中轴,外形不规则。有些不规则骨内具有含气的腔称含气骨,含气骨内的空腔称为窦。,(二)、骨的构造1、骨的基本构造 每一块骨都由骨质、骨膜、骨髓等构成,并有神经和血管分布。在骨的关节面上有透明软骨构成的关节软骨覆盖,而且大部分骨都有关节面,所以部分教材也把关节软骨归入骨的基本构造。,(1)骨质 骨质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骨密质致密坚硬,由骨板层构成,位于骨的表面;骨松质由许多片状和杆状的骨小梁交织成网,呈海绵状,构造疏松,位于骨的内部,骨松质的腔隙内充满了小血管和红骨髓。颅盖骨分内、外板,外板较厚而坚韧,富有弹性;内板较薄而松脆;两板之间的骨松质称板障。,(2)骨膜 骨膜 是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的纤维膜,包裹除关节面以外的整个骨面。含丰富的神经、血管和淋巴管,对骨的生长、发育、营养和骨折的愈合有重要作用。,(3)骨髓 骨髓为柔软而富有血液的组织充填于长骨骨髓腔和骨松质的腔隙内,分为黄骨髓和红骨髓,红骨髓有造血功能,黄骨髓是脂肪组织.骨松质内含有红骨髓,并保持终身;骨髓腔内在5岁以前是红骨髓,5岁以后是黄骨髓。,(三)骨的理化性质 骨中含有有机质和无机质,有机质主要为骨胶原纤维和粘多糖蛋白,在成人约占1/3,使骨具有弹性;无机质为无机盐类主要为磷酸钙、碳酸钙和氯化钙等,在成人骨约2/3,使骨质坚硬。小儿的骨无机质含量较少,有机质相对较多,因此弹性较大而硬度小,不易发生骨折而易发生变形老年人的骨则相反,有机质较少而无机质相对较多,故易发生骨折。(四)骨的X线解剖,二、各论(一)躯干骨(二)上肢骨(三)下肢骨(四)颅 骨,(一)躯干骨 1、躯干骨的组成 2、椎骨vertebrae 3、胸骨sternum 4、肋骨ribs,1、躯干骨的组成 成人躯干骨包括24块椎骨、1块骶骨、1块尾骨12对肋和1块胸骨。共51块。主要分布于颈部和躯干,构成躯干的的基本轮廓。,椎骨的组成 椎骨在幼儿期,总数为3334块.成人一般为26块.颈椎 7块 分离椎骨24块 胸椎 12块(可动椎、真椎)腰椎 5块 骶骨 1块(5合1)融合椎骨2块(不动椎、假椎)尾骨 1块(34合1),2、椎骨(1)(分离)椎骨的一般形态前体后弓中为孔,加上七突是椎骨。前 体椎体vertebral body 后 弓椎弓vertebral arch 中为孔椎孔vertebral foramen 上、下关节突各一对 七 突 横 突一对 棘 突一个,前体椎体 位于椎骨的前方正中,呈短圆柱状。表面为薄层骨密质,内部为骨松质。,后弓椎弓是附在椎体后方两侧的弓状骨板。可分为 椎弓根:与椎体相连的较细部分(上下切迹)两部分 椎弓板:椎弓后部的板状结构。椎间孔相邻椎骨的椎上、下切迹围成 的孔,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中为孔椎孔 是每个椎骨前面的椎体和 后面的椎弓两部分共同围成的孔 椎管vertebral canal所有分离椎骨的椎孔叠连起来,围成的骨性管腔,其内容纳有脊髓和脊神经根等。,棘 突:单个,双侧椎弓板在七 后正中线汇合而成。横 突:两个,发自椎弓根突 与椎弓板的连结处。关节突:发自椎弓根与椎弓 板的连结处。,(2)各部椎骨的特征 颈、胸、腰椎 骶骨和尾骨,颈、胸、腰椎形态比较表,第一颈椎:寰椎(前后弓、两侧块)第二颈椎:枢椎(齿突)第七颈椎:隆椎(大椎),临床辨认椎骨数目 和针炙取穴的标志。,(3)骶骨sacrum 略呈倒置三角形。其底向上,底的前缘(盆面)向前突出称岬,尖向下接于尾骨。两外侧面上部有耳状面。前面中部有4条横线,横线两侧有4对骶前孔。背面后正中线上有骶正中嵴,其两旁有4对骶后孔。骶前后孔分别有骶神经前支和骶神经后支通过。骶管纵贯骶骨中央全长的管道,向上续于椎管,向下开口形成骶管裂孔。骶管裂孔两侧有向下突出的骶角。(4)尾骨 为三角形的小骨块,通常由4个尾椎融合而成。,3、胸骨 胸骨可分为胸骨柄、胸骨体和剑突三部分。胸骨角胸骨柄和胸骨体结合处形成一突向前方的横行隆起。其两侧平对第2肋,向后正对第4胸椎体下缘水平。是计数肋的重要体表标志。,4、肋 有12对,由肋骨和肋软骨构成。(真肋;假肋;浮肋;肋弓)每一块肋骨可分为中部的体 及前、后两端。前端接于肋软骨。后端有肋头、肋颈、肋结节 肋体扁平,有内、外两面及 上、下两缘,内面近下缘处有肋沟,有肋间血管和神经。肋体后部曲度最大的部位称肋角。,(二)上肢骨上肢骨的分类、名称和数目 上肢骨左右各有32块,双侧共有64块。根据其是否连结于躯干骨可分为两类上肢带骨:肩胛骨和锁骨,左右各一 肱骨左右各一块 自由上肢骨 桡骨和尺骨左右各一 手骨左右各27块,1、上肢带骨(1)、锁骨:位于胸廓前上部两侧的颈根部,分胸骨端、肩峰端和锁骨体。锁骨内侧2/3凸向前,外侧1/3凸向后,中外1/3交界处较薄弱,易发生骨折。,(2)、肩胛骨 三角形的扁骨,位于背部外上方(胸廓后外侧),介于第27肋骨之间。有三缘、三角、三窝和两面。,前面观:,后面观:,2、自由上肢骨(1)肱骨 上端:一体两端 体:下端:,右上肢肱骨(前、后面观),肱骨头,大、小结节,大、小结节嵴、结节间沟,外科颈,三角肌粗隆,桡神经沟,肱骨小头,肱骨滑车,内、外上髁,尺神经沟,冠突窝,鹰嘴窝,一体 上端:桡骨小头、桡骨颈、桡骨粗隆 体:三棱柱形两端 下端:桡骨茎突、腕关节面、尺切迹,(2)桡骨radius,(3)尺骨ulna 上端:滑车切迹、鹰嘴、冠突一体 桡切迹和尺骨粗隆两端 体:上部三棱柱形,下部圆柱形 下端:尺骨头、尺骨茎突,右上肢桡尺骨(前后面观),(4)手骨 腕骨一侧有8块,分近、远侧两列排列。从桡向尺侧:舟月三角豆,大小头钩。掌骨一侧有5块 指骨除第一指(拇指)只有两节外,每一节均有三节指骨,(三)下肢骨 1、下肢骨的组成 2、下肢带骨 3、自由下肢骨,下肢骨的组成 下肢骨左右各有31块,双侧共有62块.根据其是否连结于躯干骨可分为两类 下肢带骨:髋骨:左右各一 股骨:左右各一 自 由 胫骨左右各一腓骨左右各一 下肢骨髌骨:左右各一足骨:左右各26块,1、下肢带骨 髋骨 髂骨 坐骨 耻骨,外侧面:髂骨-上部,体和翼,髂嵴,髂前、后、上、下嵴,髂结节,内侧面:髂骨-髂窝,弓状线,耳状面,髂粗隆,外侧面:坐骨-后下,分体和支,坐骨棘,坐骨大、小切迹,坐骨结节,内侧面:坐骨,外侧面:耻骨-前下,分体和二支,,内侧面:耻骨-髂耻隆起,耻骨上、下支,耻骨梳,耻骨结节,耻骨嵴,耻骨联合面,耻骨联合,闭孔,2、自由下肢骨(1)股骨 位于大腿部,是全身最长的骨。上端:股骨头、股骨颈、大转子、小转子、股骨头凹;体:臀肌粗隆、粗线;下端:股骨内、外侧髁、股骨内、外上髁,右侧下肢股骨(前后面观),(2)、髌骨 略呈倒置的三角形,上宽下窄,前面粗糙,后面为关节面。是全身最大的籽骨。,(3)胫骨 上端:胫骨内、外侧髁、胫骨粗隆 体:前缘即胫骨前嵴 下端:内踝、内踝关节面、腓切迹,(4)腓骨 上端:腓骨头、腓骨颈;下端:外踝、外踝关节面,右下肢胫腓骨(前后面观),(5)足骨 跗骨:7块 一二三楔骨骰内足上距下跟后出头。跖骨:5块 趾骨:十四块,除第一趾只有两节外,每一节均有三节趾骨,足弓,(四)颅骨 1、颅骨的组成、数目 2、脑颅骨 3、面颅骨 4、颅的整体观 5、新生儿颅的特征及生后的变化,1、颅骨的组成、数目 成人颅骨由脑颅骨和面颅骨两部分组成,除舌骨和下颌骨外,都借软骨或缝牢固地结合在一起,彼此间不能活动 面颅骨:15块,位于前下部。脑颅骨:8块,位于后上部。,2、脑颅骨 数目和名称 枕骨、额骨不成对 筛骨 蝶骨 颞骨成 对 顶骨,(1)额骨扁骨,位于颅的前上份 额鳞 分 眶部 鼻部,(2)、筛骨:筛骨在蝶骨的前方及左右两眶之间,构成鼻腔的顶及侧壁和颅腔的底。在额状切面上呈“巾”字形,分为3部。筛板:主要结构有鸡冠和筛孔(有嗅丝通过)。垂直板:自筛板正中向下突入鼻腔,构成骨性鼻中隔的上部。筛骨迷路:有上、中鼻甲,外有眶板。,(3)、蝶骨 位于颅底中央,分体、大翼、小翼和翼突4部 蝶骨体:位于中间,内有蝶窦;上有蝶鞍,中央凹为垂体窝。蝶骨小翼:与体交界处为视神经管;与大翼交界处为眶上裂。蝶骨大翼:自根部向后外有圆孔,卵圆孔,棘孔。翼突:从体和大翼相交处向下伸出的突起;有内侧板和外侧板之分。,(4)、颞骨:分为3部分。鳞部:外耳道上方的鱼鳞状骨片;有向前伸出的颧突,其根部下面的深窝为下颌窝,窝的前缘向下突起,叫关节结节。鼓部:位于鳞部下方和乳突前方,从前、下、后包绕外耳道。岩部:三棱锥形,尖端有三叉神经压迹;后面中央有内耳门;下面中央有颈动脉管外口,其后有颈静脉窝,外口后外有茎突;后份扩大下垂为乳突,茎突与乳突之间有茎乳孔。,(5)枕骨:呈勺状,分四部。,(6)顶骨:四边形扁骨,3、面颅骨 数目和名称 鼻骨、泪骨、颧骨、和下鼻甲 成对 腭骨 上颌骨 下颌骨 不成对 犁骨、舌骨,(1)、下颌骨:马蹄形,分一体两支。体:有上、下缘,内、外两面之分;有颏隆凸、颏孔和颏棘。下颌支:冠突、髁突,二者之间有下颌切迹,髁突上端有下颌头,其下为下颌颈;还有下颌角;下颌支内面中央有下颌孔。,(2)舌骨:位于下颌骨后下方,呈蹄铁形,(3)、上颌骨:位于颜面中央,分1体和4个突起。上颌体:分为前面、颞下面、眶面及鼻面。四个突:额突、颧突、牙槽突、腭突,(4)、腭骨:位于上颌骨的后面,呈“L”形,分水平板和垂直板;构成骨腭后1/3和鼻腔外侧壁后部。,(5)犁骨,(6)鼻骨(7)泪骨(8)下鼻甲(9)颧骨,4、颅的整体观,4、颅的整体观(1)、颅顶(即颅盖)(2)、颅后面观 颅顶内面观(3)、颅内面颅底内面观 颅底外面观(4)、颅的前面(5)、颅的侧面,(1)、颅顶(即颅盖)从前向后观察有三条缝:冠状缝额骨和枕骨之间的横位 的缝.矢状缝两侧顶骨之间的缝人字缝枕骨和两侧顶骨后缘之 间的缝,(2)、颅后面观:枕外隆凸,颅前窝颅中窝颅后窝,(3)颅底内面观,额嵴、盲孔、鸡冠、筛板、筛孔垂体窝、视神经管、颈动脉沟、眶上裂、破裂孔、圆孔、卵圆孔、棘孔、鼓室盖、三叉神经压迹、,枕骨大孔、舌下神经管、枕内隆凸、横窦沟、乙状窦沟、颈静脉孔、内耳门,颅底外面 颅底凸凹不平,前部有上颌骨的牙槽和硬腭骨板,后部的中央有枕骨大孔,它的两侧有枕髁。枕髁根部有一向前外开口的舌下神经管外口。枕髁的外侧有颈静脉孔,孔的前方有颈动脉管外口。颈动脉管外口的后外方有细长骨突称茎突,茎突的后外方有乳突。茎突和乳突之间有茎乳孔。茎乳孔前方大而深的凹陷为下颌窝。下颌窝前方的横行隆起称关节结节。枕骨大孔的后上方有枕外隆凸。,(3)颅的前面 由大部分面颅骨和少部分脑颅骨构成,并共同围:眶 骨性鼻腔 鼻旁窦 骨性口腔,眶 容纳眼球及其附属结构。呈四面锥体形,分底、尖,上、下、内、外侧四壁。眶上缘:有眶上孔或眶上切迹。眶下缘:有眶下孔。上 壁:有泪腺窝 四 下 壁:有眶下沟壁 内侧壁:有泪囊窝.外侧壁:有眶上裂和眶下裂,骨性鼻腔 前口是梨状孔,后口为鼻后孔,做一个正中矢状切面,鼻腔内有骨性鼻中隔,现示外侧壁的内面观,侧壁上有鼻甲和相应的鼻道及窦的开口,鼻旁窦 鼻旁窦或称副鼻窦,是鼻腔周围颅骨内与鼻腔相通的含气空腔,共有上颌窦、额窦、蝶窦和筛窦四对。,蝶 窦蝶筛隐窝 后组上鼻道 筛 窦 前组 中组 额 窦中鼻道 上颌窦,鼻旁窦的通道,(4)颅的侧面:外耳门、颧弓、下颌窝、关节结节、颞窝、颞下窝、翼腭窝、翼点,5、新生儿颅骨颅囟、前囟、后囟,第二节 关 节 学,总 论,一、骨连结的定义和分类 骨与骨之间的连结装置称骨连结。根据形态结构和功能的不同,人类的骨连结可分为直接连结和间接连结两类。,二、直接连结 两骨间借纤维结缔组织、软骨或相连,其间无间隙,不能活动或仅有轻微的活动。可分为纤维连结、软骨连结和骨性结合三种。,纤维连结 缝:两骨间借很薄的纤维结缔组织相连。典型的有颅骨的缝连结 韧带连结:连结两骨的纤维结缔组织比较长,形成韧带或膜,如棘突之间的棘间 韧带、胫腓骨的骨间韧带、前臂骨间 膜等。,软骨连结两骨间借软骨相连,有缓冲震荡的作用。分:透明软骨结合:如蝶枕结合,长骨的干与骺 之间的骺软骨 纤维软骨联合:典型的有椎体间的椎间盘和 耻骨间的耻骨联合。,骨性结合多为纤维连结或软骨连结发生骨化而形成。典型的有骶椎间连结融合骨化后形成骶骨,以及成年人坐骨、耻骨和髂骨之间的连结。,二、间接连结 间接连结又称关节(或滑膜关节),其特点是两骨借膜性囊连结,两骨间有腔隙;有较大的活动性。关节主要包括两部分 1、基本结构 2、辅助结构,(一)、关节基本结构 是每个关节必有的结构,包括三种:关节面: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软骨 外层纤维膜(纤维层)关节囊 内层滑 膜(滑膜层)关节腔由关节囊滑膜和关节软骨共同 围成的密闭窄隙。腔内呈负压。,(二)、关节的主要辅助装置 韧 带:位于关节周围或关节囊内的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关节盘与半月板:是位于两关节面之间的纤维软骨板。关节唇:附着于关节窝周缘的纤维软骨环。,(三)、关节的运动 沿冠状轴屈、伸 沿矢状轴内收、外展 沿垂直轴旋内、旋外 两轴和三轴关节还可做环转运动,第二节 躯干骨的连结(一)、椎骨间的连结(1)椎体间的连结:椎间盘是连于相邻两椎体之间的软骨连结,由外周环状排列的纤维软骨环和内部胶状的髓核两部分组成,有连结椎体、承受重量、减缓震荡和增加椎骨活动范围的作用。,连结椎体:前纵韧带and后纵韧带,(2)椎弓间的连结 黄韧带 棘上韧带连结椎弓 项韧带 棘间韧带 横突间韧带,(3)关节 关节突关节 椎骨间关节 寰枢关节 钩椎关节 寰枕关节非椎骨间关节 骶髂关节,特 殊 关 节 寰枢关节包括3个关节:两侧有寰枢外侧关节,相当于其它椎骨间的关节突关节;中间有寰枢正中关节。钩椎关节在下5个颈椎体之间,由椎体上面两侧缘向上突起的椎体钩与上位椎体下面两侧缘的陷凹构成,关节的周缘有滑膜囊包绕,2、脊柱的整体观和运动(1)、组成:由24块分离椎骨、1块骶骨和1块尾骨,借椎间盘、韧带和关节连结而成。(2)、整体观:侧面观察有四个生理性弯曲:颈、腰曲凸向前,胸、骶曲凸向后。相邻上、下两椎弓根之间有23对椎间孔。(3)、功能 支持体重、保护脊髓和运动。,(1)、组成(2)、整体观(3)、功能,(二)、胸廓(1)、组成 胸廓由12个胸椎、1块胸骨和12对肋借关节和韧带连结而成。(2)、形态成人胸廓圆锥形,上、下口,横径、左右径(3)、功能 保护功能,胸式呼吸。,二、颅骨的连结:有直接和间接连结两种颞下颌关节:组成:下颌头和下颌窝构成。特点:关节囊松弛,属联合关节,有关节盘。运动:开口、闭口,前进和后退,侧方移动。,第三节附肢骨连结一、上肢骨的连结 1、上肢带 胸锁关节 连结 肩锁关节 喙肩韧带 肩关节和肘关节2、自由上肢 桡、尺骨间连结 连结 手关节,1、上肢带连结(1)胸锁关节 由锁骨胸骨端与胸骨柄相应的切迹及第一肋软骨的上面共同构成。关节囊内有关节盘。(2)肩锁关节,2、自由上肢连结(1)肩关节 组成:肩胛骨关节盂、肱骨头 特点:关节头大,关节盂小而浅,有盂唇 关节囊薄而松弛,囊内有肱二头肌长头腱通过 关节囊的上(喙肱韧带)、前、后部都有肌和肌腱跨 过,前下壁较薄弱 运动:屈、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环转,(2)肘关节组成:肱尺关节、肱桡关节和桡尺近侧关节特点:3个关节包在一个共同的关节囊内,关节腔相互通连;关节囊的两侧有韧带加强-有桡、尺侧副韧带桡骨头的环状关节面有桡骨环状韧带包绕。运动:屈、伸。还参与前臂旋前、旋后运动,(3)桡、尺骨间连结 前臂骨间膜 直接连结 组 桡尺近侧关节 成 间接连结 桡尺远侧关节 运动:是和肱桡关节同时运动的联合 关节,能使前臂旋前和旋后。,(4)手关节 A:桡腕关节:又叫腕关节。桡骨下端的腕关节面和 组成 尺骨下端的关节盘与“舟、月、三角”的近侧面 特点:尺骨不参与桡腕关节的组成 运动:屈伸,收展和环转。B:其他关节 腕骨间关节、腕掌关节、掌骨间关节 掌指关节、指骨间关节。,二、下肢骨的连结 下肢(1)髋骨与骶骨的连结1、带 骨盆 连结(2)髋骨间连结(3)髋骨与脊柱间的韧带(1)髋关节2、自由下肢(2)膝关节 连结(3)小腿骨间连结(4)足关节,1、下肢带连结(1)髋骨与骶骨的连结 骶髂关节、骶结节韧带、骶棘韧带、髂腰韧带(2)髋骨间连结:耻骨联合,骨盆 组成:由骶骨、尾骨及左、右髋骨借关节和韧带连结而成。分部:骨盆由岬向两侧经髂骨翼、弓状线、耻骨梳、骶结节至耻骨联合上缘的界线,分为大骨盆(假骨盆)和小骨盆(真骨盆),有上、下口之分,其间为骨盆腔,2、自由下肢连结(1)髋关节组成:股骨头和髋臼特点:髋臼深并且髋臼唇发达;关节囊紧张而坚韧,前、后所到达位置不同;囊外前壁、前下壁和后上壁均有韧带;囊内有股骨头韧带。运动:屈、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和环转。,(2)膝关节组成:股骨内、外侧髁,胫骨内、外侧髁和髌骨。特点:关节囊厚薄不一;关节囊内有前、后交叉韧带 内、外侧髁之间分别有内、外侧半月板;有翼状襞和滑膜囊运动:屈、伸,在屈膝状态下可作轻度的旋内和旋外。,右下肢前面观,右下肢后面观,右下肢前面观,右下肢前面观,右下肢后面观,右下肢上面,(3)小腿骨间连结 上端有胫腓关节,下端有胫腓连结(韧带连结),骨体间有小腿骨间膜。,2、自由下肢连结(4)足关节A:踝关节(距小腿关节)组成:胫、腓骨下端的踝关节面与距骨滑车构成。特点:有内、外侧韧带 运动:背屈(伸,足尖向上)和跖屈(屈,足尖向下)。(当跖屈时可作轻微的收、展运动)B:其他跗骨间关节、跗跖关节、跖骨间关节、跖趾关节、跖骨间关节和足弓等。,第三节 肌 学,第一节 概 述,一、肌的形态和构造 1、分类 根据形态分:长肌、短肌、阔肌和轮匝肌 根据位置分:头颈肌、上肢肌、下肢肌和躯干肌 肌腱:胶原纤维束,色白,强韧无收缩力 2、构造 肌腹:肌纤维,色红或淡红,有收缩力,二、肌的起止和作用 概念肌的起止点 一般规定 静力作用肌的作用(两种工作状态)动力作用,肌运动的三个规律 1、肌的起点和止点是相对的;2、肌中间跨越了一个或几个关节,所以肌的动力作用,与且只与它所跨越过的关节有关;3、肌的动力作用,实质上是肌纤维收缩使肌的止点(动点)沿肌纤维走行向肌的起点(定点)靠拢的运动。因此,从肌的起点、止点及肌纤维走行方向就可推断出肌的作用。,三、肌的配布及命名 配 布:拮抗、协同 肌的形态 肌的功能 肌束的方向命名原则 肌的起止点 肌所在的位置 肌的构造特点 肌头和肌腹的数目等,四、肌的辅助装置 浅筋膜 筋 膜 深筋膜:肌间隔,筋膜鞘,神经血管鞘,支持带 滑膜囊 腱 鞘,浅筋膜:居皮下,又称皮下筋膜,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内含脂肪、浅静脉、皮 神经和浅淋巴管等。深筋膜:又称固有筋膜。由致密 结缔组织构成,遍布全身,滑膜囊:为一密闭的结缔组织扁囊,有的独立存在,有的与关节腔相通。多位于肌腱和骨面之间。腱鞘:为套在长腱周围的鞘管,各论一、躯干肌二、头颈肌三、上肢肌四、下肢肌,一、躯干肌1、背肌: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 胸上肢肌:胸大肌、胸小肌、前锯肌2、胸肌 胸固有肌:肋间内、外肌3、膈 腹后群肌:腰大肌、腰方肌4、腹肌 腹前外侧群肌:腹直肌、腹内、外斜肌、腹横肌5、会阴肌,盆膈,颈肌,1、背肌(1)斜方肌 位置项部和背上部 起点枕外隆凸、上项线,项韧带和全部胸椎棘突 止点锁骨外1/3、肩峰和肩胛冈 全肌收缩肩胛骨向脊柱靠拢 作 用 上部收缩上提肩胛骨 下部收缩肩胛骨下降。,(2)背阔肌 位置背下部和胸侧部 起点下6个胸椎棘突和全部腰椎棘突、骶正中嵴和髂嵴后部 止点肱骨小结节嵴 作用使肩关节内收、旋内和后伸,当上肢固定时可上提躯干。,(3)竖脊肌(又称骶棘肌)位置脊柱两侧的沟内起点骶骨背面、腰椎棘突及髂嵴的后部 止点沿途椎骨和肋骨、乳突作用一侧肌收缩可使脊柱侧屈,两侧肌同时收缩可伸直脊柱和仰头,3、胸肌(1)胸大肌位置胸廓前壁大部起点锁骨内侧半、胸骨和第16肋软骨等处 止点肱骨大结节嵴作用使肩关节前屈内收和旋内,上肢固定可上提躯干,(2)胸小肌位于胸大肌深面,起自第35肋,止于肩胛骨喙突。(3)前锯肌起自上8或9肋骨外面,经肩胛骨前面止于肩胛骨内侧缘。,(4)肋间内、外肌 肋间外肌起自肋骨下缘,肌束斜向前下止于下一肋骨上缘。提肋助吸气。肋间内肌起自下位肋骨上缘,止于上一肋骨下缘。降肋助呼气。,四、膈向上隆起呈穹窿状的扁肌,位于胸廓下口的周缘和腰椎前面,有3起始部位:,周围为肌性部,中央为腱性部称中心腱 主动脉裂孔 3个裂孔 食管裂孔 腔静脉孔 作用主要的呼吸肌,4、腹肌(1)、腹直肌 位置腹直肌位于腹前壁正中线的两旁 起止起自耻骨联合与耻骨结节之间止于胸骨剑突及第57肋软骨的前面。全长有34条腱划。(2)、腹外斜肌:肌束由后外上斜向前内下,腱膜形成腹股沟韧带,在耻骨结节外上方,腱膜形成一小三角形裂隙称为腹股沟管浅环(皮下环)。,(3)、腹内斜肌:大部分肌束向内上方,下部肌束向内下方。其腱膜的下内侧部与腹横肌腱膜形成腹股沟镰(又称联合腱)。男性腹内斜肌最下部的肌束与腹横肌下部肌束一起随精索出腹股沟管浅环进入阴囊,包绕精索和睾丸而形成提睾肌。(4)、腹横肌:肌束向前内横行。腱膜下内部和腹内斜肌腱膜形成腹股沟镰。男性腹横肌下部的肌束参与形成提睾肌。,(7)、腹股沟管 为男性精索或女性子宫圆韧带所通过的一条裂隙,位于腹前外侧壁的下部,由外上斜向内下方,在腹股沟韧带内侧半的上方。管的内口称腹股沟管深环(腹环),管的外口即腹股沟管浅环(皮下环)。,(5)、腰方肌:位于腰椎两侧,起自髂嵴,向上止于第肋,(6)、腹直肌鞘 分前、后两层 前层: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腱膜的前层愈合而成。后层:腹内斜肌腱膜后层和腹横肌腱膜愈合而成。,(7)、白线,(8)、腹筋膜 腹浅筋膜:在腹上部为一层,在脐以下分浅、深两层,浅层含有脂肪称脂肪层(Camper筋膜),深层内有弹性纤维称膜性层(Scarpa筋膜)。腹深筋膜 腹内筋膜:贴附在腹腔和盆腔各壁的内面。腹横筋膜范围较大,二、头颈肌 面肌:枕额肌、孔裂周围肌 1、头肌 咀嚼肌:咬肌、颞肌,1、头肌(1)、面 肌(表情肌)A、枕额肌 覆盖于颅盖表面,故又称颅顶肌。帽状腱膜位于颅顶,连于前方的额肌和后方的枕肌之间,质地坚韧,以纤维束穿经浅筋膜和浅层的皮肤相连。头 皮颅顶的皮肤、浅筋膜和帽状腱膜合称头皮。,B、孔裂周围肌 眼轮匝肌、口轮匝肌、颊肌。多为皮肌,分布于面部孔裂周围。可分为环行肌(收缩关闭孔裂)和辐射状肌(收缩开放孔裂)两种。,(2)、咀嚼肌 作用均与咀嚼运动有关。A、咬肌 起自颧弓,向后下止于下颌角。B、颞肌 起自颞窝骨面,通过颧弓的内侧,止于下颌骨的冠突。C、翼内、外肌,2、颈肌(1)、颈浅肌群胸锁乳突肌 位置斜列于颈部两侧 起点胸骨柄前面和锁骨 胸骨端 止点颞骨乳突 作用双侧收缩,头后仰;单侧收缩,头歪向同侧,面转向对侧,(2)、颈中肌群:包括舌骨上肌群舌骨下肌群(3)、颈深肌群 前、中、后斜角肌 斜角肌间隙在前、中斜角肌和第1肋之间,形成三角形裂隙,有臂丛神经和锁骨下动脉通过。,三、上肢肌 三角肌1、肩 肌 冈上、下肌,大、小圆肌肩胛下肌 前群:肱二头肌、喙肱肌。2、臂 肌 肱肌,均为屈肌 后群:肱三头肌,为伸肌 前群:浅层6块,深层3块3、前臂肌 后群:浅层6块,深层5块 外侧群:鱼际4块肌4、手 肌 中间群:11块 内侧群:小鱼际3块肌,1、肩肌三角肌 位置位于肩部,呈三角形。起点锁骨的外侧段、肩峰 和肩胛冈 止点肱骨三角肌粗隆。作用使肩关节外展三角肌是肌肉注射的部位。,2、臂肌(1)前群 肱二头肌位置臂前部浅层,呈长梭形。起点长头起自肩胛骨关节盂上方 短头起自肩胛骨喙突止点止于桡骨粗隆,另有腱膜从肌 腱上分出并移行于前臂筋膜。作用主要为屈肘关节,长头协助屈肩关 节同时使已旋前的前臂做旋后运动,2、臂肌(2)、后群肱三头肌 位置臂后 长 头肩胛骨关节盂下方 起点 外侧头桡神经沟的外上方 内侧头桡神经沟的内下方 止点尺骨鹰嘴 作用伸肘关节,长头可使臂后伸。,3、前臂肌(1)前群 肱桡肌、旋前圆肌、浅层6块 桡侧腕屈肌、掌长肌、指浅屈肌、尺侧腕屈肌 拇长屈肌 深层3块 指深屈肌 旋前方肌,3、前臂肌(2)、后群 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浅层6块 指伸肌、小指伸肌 尺侧腕伸肌 旋后肌深层5块 拇长、短展肌,拇长伸肌、示指伸肌,4、手肌(1)外侧群:又称鱼际 浅层:拇短展肌、拇短屈肌、深层:拇对掌肌、拇收肌(2)内侧群:又称小鱼际 浅层:小指展肌、小指短屈肌,深层:小指对掌肌(3)中间群:有11块:4块蚓状肌、3块骨间掌侧肌、4块骨间背侧肌,四、下肢肌 前群:髂腰肌、阔肌膜张肌1、髋 肌 后群:臀大肌等 前群:缝匠肌、股四头肌2、大腿肌 内侧群 后 群: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 前 群3、小腿肌 外侧群 后 群:小腿三头肌 足背肌4、足肌 足底肌:内、中、外三群,1、髋肌前群:髂腰肌、阔肌膜张肌后群:臀大、中、小肌,梨状肌,闭孔内、外肌,股方肌等,(1)前 群:腰大肌:起自腰椎体侧面和横突,髂腰肌 止于股骨小转子。髂 肌:起自髂窝,止于股骨小转子。作用使髋关节前屈和旋外。阔肌膜张肌 起止起自髂前上棘,止于胫骨外侧髁。作用屈髋关节。,1、髋肌(2)后群 臀大肌 位置臀部皮下起点髂骨外面和骶、尾骨的后面止点股骨的臀肌粗隆和髂胫束作用伸和旋外髋关节,1、髋肌(2)后群臀中、小肌 均起自髂骨外面,臀中肌掩盖臀小肌。两肌止于股骨大转子。有外展髋关节的作用股方肌 梨状肌 起自骶骨前面,止于股骨大转子。使髋关节外展和旋外。闭孔内、外肌,2、大腿肌(1)前群 缝匠肌 全身最长的肌,有屈髋关节和膝关节的作用,并使小腿旋内。,2、大腿肌(1)前群 股四头肌“股浅内外直,股深中间肌”位置大腿前面,全身体积最大的肌 股直肌起自髂前下嵴 起点 股内、外侧肌分别起自股骨粗线内、外侧唇 股中间肌起自股骨体前面 止点止于胫骨粗隆 作用 主要是伸膝关节,股直肌还可屈髋关节,2、大腿肌(2)后群股二头肌“股二头肌在外侧,半腱半膜在内侧。”位置大腿后面外侧 起点长头起自坐骨结节,短头起自股骨粗线 止点止于腓骨头 作用伸膝关节,股直肌还可屈髋关节半腱肌:止于胫骨上端内侧。半膜肌:止于胫骨内侧髁后面。,2、大腿肌(3)内侧群 位于大腿内侧,有耻骨肌、长收肌、股薄肌、短收肌和大收肌共5块。作用:使髋关节内收,3、小腿肌(1)前群:从胫侧腓侧:胫骨前肌、拇长伸肌、趾长伸肌、第三腓骨肌(2)外侧群:腓骨长、短肌,3、小腿肌(3)后群:小腿三头肌 位置小腿后面浅层 腓肠肌内、外侧头分别起自 起点 股骨内、外侧髁的后面 比目鱼肌起自胫、腓骨上端的后面。止点三者以跟腱止于跟骨结节。作用屈距小腿关节和膝关节。,4、足肌足背肌:有2块。拇短伸肌和趾短伸肌。内侧群:3块:拇展肌、拇短屈肌和拇收肌 浅 层:趾短屈肌。中间群:中间层:后方有足底方肌,足底肌 前方有4条蚓状肌。深 层:有3块骨间足底肌及 4块骨间足背肌。外侧群:3块:小趾展肌、小趾短屈肌、小 趾对跖肌。,That all for this course!,Good Luck To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