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节能减排我们共同的责任.ppt

    • 资源ID:2435550       资源大小:3.20MB        全文页数:100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节能减排我们共同的责任.ppt

    节能减排-我们共同的责任工作学习交流,二0一0年八月十二日,交流的内容 一、为什么要节能 二、为什么要减排 三、我国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的情况 四、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情况 五、对中交建设集团开展节能减排的建议,一、为什么要节能(一)全球的能源状况及分布 世界能源消费量持续增长。根据统计,1973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量仅为57.3亿吨油当量,而2007年已达到111.0亿吨油当量。在30多年内能源消费总量翻了一番,年均增长率为1.8%左右。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将于2010-2035年耗掉80%,还有40年可用;而天然气和煤,从现在算起:天然气只能再用50-60年,煤可再用119年左右。,全世界剩余石油探明可采储量中,中东地区占63.3%,北美洲占5.5%,中,南美洲占8.9%,欧洲占9.2%,非洲占8.9%,亚太地区占4.2%。全世界煤炭剩余可采储量中,欧洲、北美和亚太三个地区是世界煤炭主要分布地区,三个地区合计占世界总量的92%左右。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中,中东和欧洲两个地区占世界总量的75.5%,而其他地区的份额仅分别为5%-7%。,(二)我国的能源状况 1、能源产量不断增加 煤炭产量已多年位居世界第一,2008年达到27.9亿吨,是1949年的87.2倍和1978年的4.6倍。石油和天然气产量稳步增长,2008年全国原油产量1.9亿吨,是1949年的1627倍和1978年的1.8倍,居世界第五位。2008年天然气产量达到760.8亿立方米,是1949年的6849.1倍和1978年的5.6倍,居世界第九位。,2、我国油气煤资源并不丰富 石油和天然气探明可采储量分别只占世界总量的1.3;煤炭探明可开采储量1145亿吨,占全球煤炭探明总储量的13.9%。人均化石能源资源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08年中国化石燃料的储采比:石油为11.1年、天然气为32.3年、煤为41年。我国并非是“地大物博”!,BP世界能源统计2010发布2009年全球煤炭数据如下:2009年,全球煤炭产量为69.41亿吨,同比增长2.4%。其中,中国煤炭产量占全球煤炭产量的比重为45.6%。2009年,全球有10个国家煤炭产量超过亿吨,(10个国家产量合计为62.12亿吨,占全球煤炭产量的89.5%)。其中:中国31.65亿吨;美国9.73亿吨;印度 5.58亿吨;澳大利亚4.09亿吨;俄罗斯 2.98亿吨;印尼2.53亿吨;南非 2.50亿吨;德国1.84亿吨;波兰 1.35亿吨;哈萨克斯坦1.02亿吨。,3、我国能源逐年消耗量(标准煤)78年 5.71亿吨 98年 13.22亿吨80年 6.02亿吨 99年 13.38亿吨85年 7.67亿吨 00年 13.86亿吨90年 9.87亿吨 01年 14.32亿吨91年 10.37亿吨 02年 15.18亿吨92年 10.92亿吨 03年 17.49亿吨93年 11.59亿吨 04年 20.32亿吨94年 12.27亿吨 05年 22.47亿吨95年 13.11亿吨 06年 24.63亿吨96年 13.89亿吨 07年 26.56亿吨97年 13.78亿吨 08年 28.50亿吨 09年 31.00亿吨,全国消耗总量从1978年5.7亿吨标准煤到2008年28.5亿吨标准煤,2008年是1987年的5倍,增涨400%。2009年BP,全球煤炭消费量为66.74亿吨,同比减少0.2%。其中,中国煤炭消费量占全球煤炭消费量的比重为46.9%。(31.3亿吨)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9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为31.0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6.3%。2009年全国煤炭消费量为30.2亿吨,比上年增长9.2%。2007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已经超过欧盟27国。,4、我国能源消费结构 2008年中国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煤品燃料占70.2,油品燃料占18.8,天然气占3.6,水电6.6,核电0.8%。2008年世界能源平均消费结构中:煤品燃料占29.3,油品燃料占34.8,天然气占24.1,水电6.3,核电5.5%。化石能源的碳排放系数都很高,但煤炭的排放系数约为2.66吨二氧化碳/吨标准煤,而天然气为1.47吨二氧化碳。,世界能源的三次大转型及趋势:第一次:由薪柴为主向煤转化,1850年薪柴占80%、煤占20%、油气为0。第二次:1920年,薪柴占20%、煤占65、油气为15%。第三次:1990年至今,油气占60%、煤占30%、非化石能源占10%。到2030年,油气和煤各占30%、非化石能源占40%;到2100年,油气和煤各占20%、非化石能源占60%。,5、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 目前我国的总体能源利用效率为左右,比发达国家低约个百分点。与发达国家相比,每单位能源消耗所创造的GDP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4左右。获得同样单位的GDP,中国的能耗是欧盟的7.77倍。与先进国家水平相比,我国火电供电能耗约高22.1,吨钢能耗约高9.8,每吨电解铝电耗约高9.7,每吨水泥能耗约高43,每吨乙烯能耗约高61.7,每吨纯碱能耗约高20,目前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相当于发达国家20年前的水平。提练技术水平低。(交通),(三)能源的安全性 许多人至今犹记,大庆人当年喊出的那句“把用洋油的帽子扔到太平洋里”的豪迈誓言。随着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从1 9 9 3 年起,我国由石油输出国变为进口国。2008年中国进口原油1.7888亿吨,进口成品油3885万吨。我国原油进口依赖度已超过了50%的石油安全的极限。,现在我国探明的石油储量,按照现在的统计数据只够用11.3年时间。现在我国汽车拥有量只有每千人50辆,欧洲、日本是每千人550辆,美国是每千人780辆,我们还不到他们的1/10。交通要发展!经济要发展!全球的石油探明的储采比只有40年时间,10年以后、40年以后,还有没有石油买?我国经济是否还要发展?交通运输体系还是否要运转?我们的生活品质是否还需提高?没有能源我们怎样保障?!,(四)能源的经济性 看三次石油危机 第一次石油危机(1973-1974):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欧佩克为制裁西方,联手削减石油出口量。石油价格暴涨引起了西方国家的经济衰退,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4.7%,欧洲下降2.5%,日本则下降了7%。国际油价从每桶3美元涨到12美元。,第二次石油危机(1979-1980):伊朗爆发革命,随后伊朗和伊拉克开战。第二次石油危机也引起了西方主要工业国的经济衰退,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3%。石油日产量锐减油价骤升,从每桶14美元飞涨到近40美元。第三次石油危机(1990):1990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次年1月,美国对伊拉克开战。油价一路飞涨。三个月的时间,从每桶14美元突破40美元。,2005年8月,曾一度突破每桶67美元;2005年8月30日达到70.9美元一桶,已超过了人们“斗胆预测”的极限;2007年最高油价99美元;2008年1月2日,国际原油价格突破100美元大关,突破了所有人的心理防线;2008年7月11日,原油最高点达到147.25美元,为历史最高价格。但是这是最高价吗?,2008年中国进口原油1.7888亿吨,比上年增长9.6%;价值129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2%。同期,中国进口成品油3885万吨,比上年增长15%;价值3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2.7%。这就是为什么要节能!,二、为什么要减排(一)温室气体 瑞典科学家1896年发现,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有一种特殊作用,能够使太阳能量通过短波辐射达到地球,而地球以长波辐射形式向外散发的能量却无法透过温室气体层,这种现象被称为“温室效应”。人为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占77%,甲烷占14%,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和六氟化硫等占9%。,19902004年,全球主要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了24%;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0.74度,预测未来100年将继续上升1.16.4 度。中国近50多年来(1951-2008年)地表平均气温升高约1.3度,2007年是自1951年有系统气象观测以来最暧的一年。有关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未来的气候变暧趋势可能进一步加剧,2020年中国年平均气温将升高1.32.1度,2050年将升高2.33.3度。,排放的加剧,欧洲阿尔卑斯山的冰川面积比19世纪中叶缩小了1/3,可能将在2050年前消失殆尽。非洲最高山乞力马扎罗山的冰川消融速度更为惊人,1912年至今,其山顶的冰冠缩小了80。北极冰层在过去的50年中已变薄40。“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的冰川消减速度近年来呈加速趋势,预计到2050年冰川面积将比现有面积减少28,到2090年将减少到现有面积的50。,青藏高原升温比其他地区更为显著,2008年之前的47年间,西藏年平均气温大约相当于全国增温率的4倍以上。喜马拉雅山脉已成为全球冰川退缩最快的地区之一。长江正源沱沱河的发源地,姜古迪如冰川近40年最大退缩距离超过1200米;长江源的最大冰川,岗加曲巴冰川最大退缩 距离超过4000米。,青藏高原-亚洲水塔、万河之源 黄河、长江、恒河、湄公河、印度河等7条亚洲主要河流发源地,流域人口13亿人。我国境内冰川储存的静态水资源约相当于5条长江,每年提供的融水量相当于1条黄河。我国80%以上的冰川面积在青藏。,1980年2007年北极冰层面积变化,根据航太总署卫星资料,现在的冰层比50年代低了五成。,2007年冰层面积创历史最低点,融化速度惊人!,一户人家经历的两个冬天。上图2006年2月10日;下图2007年1月12日。,这张拍摄于02年2月17日的卫星照片显示了一块估计重达50亿吨的冰雪区域从南极大陆解体,分散成数以千计的冰山的情景。这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一个惊人结果。尽管南极考察的科学家早在4年前就预测到这块面积为3250平方公里、200米厚的冰雪区域将解体,但是没有料到它会解体得如此之快。,北极冰面消融,北极熊生存受威胁,全球温度变化,(二)将产生的的严重后果 1、北极海底甲烷将会释放 气温上升导致北极冰盖融化,北极海底甲烷就会释放出来并进入大气,在这一海域,30年前北极海底甲烷可以在海下360米处稳定存在,而现在要到400多米深处才能稳定存在。北极海底至少蕴藏着四千亿吨的甲烷,如果甲烷完全释放并进入大气足以杀死每一个人!甲烷的释放是“正在滴答出声的定时炸弹”,2、臭氧层消失 全球变暖导致臭氧层损耗比估计快3倍。臭氧层对人体有益,它们可以阻挡、吸收和反射大部分紫外线,让紫外线不再对人体有害。可以说,没有臭氧层就没有生机盎然的地球。如果臭氧层被破坏,紫外线就会长驱直入,造成皮肤癌、基因突变等一系列问题。,3、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暴发 热浪、雪灾、台风、水灾、旱灾、地震、海啸,美国东部海岸地区极端天气的数量在过去60年中就增加了42%。未来气候将会更加极端。地质学家解释说,气候暖化直接导致冰帽融化,这将释放出在地壳中被抑制的压力,一立方米冰的重量接近一吨,而一些冰层的厚度会超过1000米。当这些重量因融化而除去后,地壳就会弹回到原来的形状,引发极端气象和地质事故。我国气象灾害占自然灾害总数的70%左右,每年受灾及次生、衍生灾害人口达4亿人次,年均经济损失约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3%。,4、未来疫情频繁 全球暖化导致未来疫情频繁。加拿大研究员说,全球气候暖化,不独影响天气和环境,季节气温变化和雨水分布,还会影响人类健康,因为流行病菌的数量和生存空间都会大增。全球暖化造成气温和湿度升高,温度湿度升高会助长蚊子、细菌、跳蚤、老鼠生长或使它们死亡。会大大增加瘟疫爆发的机率。存活了近14万年的病毒毒株,都会在冰层中蛰伏,等待冰层消融的时机彻底释放,并向人类世界传播。,5、南北极磁场颠倒 人造卫星收集的最新资料证明,地球磁场已出现数个大洞。科学家分析后认为,这标志着此前预测的南北两极大翻转即将开始。地球零磁力下的时候所有动物,包括人类的免疫系统将大为降低;地球的外壳会发生更多的火山喷发地震,泥石流等现象;地球磁气圈将被减弱,来自太阳的宇宙辐射就会增大,最终可能对人类造成辐射灾难;一些小行星将朝地球方向飞来;地球的重力也会发生变化。,6、欧洲将退回冰河期“后天”如果有大量的淡水注入洋流,稀释了它的含盐浓度,它的密度就不足以令其下沉,而洋流也将因此被切断。当这种热盐循环被打断时,由于没有来自赤道的足够的热量,北大西洋周围地区都会经历一个气温下降的过程,地球的其他地方则继续变暖。科学家认为,下一个即将出现的冰河期,英国的平均温度可以下降到零下二十一度。2008年1月的我国冰雪灾害就是,大气环流的组合性异常等造成。,7、导致海平面上升 南北极地冰山的大幅度融化,可能导致海平面上升6公尺,一些岛屿国家和沿海城市将可能淹于水中,其中包括纽约、东京、悉尼、孟买和上海等在内的国际大城市。30年以来,我国沿海海平面总体上升了9厘米,上海上升了11.5厘米。到2050年,上海海平面将较1990年上升70厘米,如果上升65厘米,按照历史最高潮位推算,海水将淹没包括上海在内的长江三角洲和江苏省沿岸13%的土地。,马尔代夫,2009年10月17日,马尔代夫首次在下召开内阁会议。,位于意大利北部的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之城。近年来由于城市不断下沉,加之气候变化的影响,这座城市正面临着居民大幅减少,以致消亡的威胁。,为此,该城部分居民2009年12月14日为威尼斯举行了具有象征意义的城市“葬礼”,以引起世人的关注。,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是二氧化碳。人类就要消灭这个罪恶根源二氧化碳!可悲的是,人类发现,根本没法消灭它。因为我们生命的延续:呼吸要产生二氧化碳,吃饭、穿衣要产生二氧化碳;出行、娱乐会产生二氧化碳;任何经济生产无一例外地(烧煤、烧天然气、石油)都要生成二氧化碳。不产生二氧化碳人类将无法生存!只有减少排放!,(三)世界及中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2001年为28亿吨,2005年为53亿吨,而2006年全球排放量为300亿吨。据世界能源委员会统计,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占全球总排放量的13.5%。荷兰研究机构“荷兰环境评估局”称,2006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2007年两国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2007年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总的276亿吨之中,中国为67.2亿吨,远超美国的59亿吨。,排名前五的中国、美国、欧盟、印度和俄罗斯占了总排放量的71%。而中国的人均排放量为5.1吨,仅占美国人均19.4吨的约四分之一。国务院新闻办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称,从一九五0年到二00二年,中国化石燃料二氧化碳排放只占同期世界排放量的9.3%,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第92位。,中国区域内的排放总量呈由东部沿海向中部和西部地区递减的趋势,总体形成内蒙古河北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的高排放连绵带和珠三角高排放区。而就排放强度(单位GDP的排放量)来说,则表现出西北和西南地区高,而中东部地区低的特征,东南华南沿海一线的排放强度明显处于全国较低的水平。2006年中国各省区人均CO2排放量(排放量/人口数量)处于前五位的是内蒙古、宁夏、上海、天津和辽宁,其中内蒙古的人均排放量为11.95吨/人,而海南省的人均排放仅为0.93吨/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1950年排放0.79亿吨,占世界排放量的1.31%;1990年排放量31亿吨,占世界排放量的14.4%;2008年排放量62亿吨,占世界排放量的20.7%。1990年以来中国新增能源消耗占世界的40%,其中中国新增煤碳消耗量占世界新增的70%这就导致世界新增温室气体排放量中,中国新增部分占50%。,如果不加节制:到2030年中国总能耗将达60亿吨标准煤,即使考虑核能与可再生能源能达到的规模,化石能源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将超过100亿吨,占届时气候变化所约束的世界排放总量的40%以上。这是全球不可接受,也是非常害怕与担心的问题。按照他们的逻辑,中国会走发达国家的老路,去掠夺世界资源。虽然我们提出了更要看历史、看累计排放量、看人口,提出了奢侈性排放与生存性排放的问题等。,但是我国的一些经济指标已经高与京都议定书附件I确定的部分发达国家和市场经济转型国家的指标;我国人均排放量也已经超过世界的平均排放水平;(位列30)加上美国奥巴马政府更加重视气候变化,美欧的对抗相对趋缓,压力向我国转移;温室气体减排问题越来越与国际贸易挂钩,美欧都在酝酿对进口产品加征碳关税;给我国定位于“先进的发展中国家”;想打破“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可量化的相对减排义务。,(四)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1979年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开始呼吁保护气候;1988年是真正敲响全球气候变暧警钟的一年;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通过了以发达国家承诺20082012年量化温室气体排放义务为核心的京都议定书;2005年年底正式启动了“关于2012年后应对气候变化安排”的国际谈判;2007年4月,联合国安理会有史以来第一次专题讨论气候变化问题。2009年12月7日,哥本哈根大会。,1、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是1992年5月22日联合国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的公约,于1992年6月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发大会上通过。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也是国际社会在对付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国际合作的一个基本框架。,公约于1994年3月21日正式生效。目前已经有190多个国家批准了公约,这些国家被称为公约缔约方。中国于1992年6月11日签署该公约,1993年1月5日交存加入书。公约由序言及26条正文组成。这是一个有法律约束力的公约,旨在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和其他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的排放,将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使气候系统免遭破坏的水平上。,公约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规定的义务以及履行义务的程序有所区别。“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公约要求发达国家作为温室气体的排放大户,采取具体措施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以支付他们履行公约义务所需的费用。发展中国家只承担提供温室气体源与温室气体汇的国家清单的义务,制订并执行含有关于温室气体源与汇方面措施的方案,不承担有法律约束力的限控义务。,2、京都议定书 1997年12月11日,第3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京都召开。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它规定从2008到2012年期间,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2,其中欧盟将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加拿大削减6。,其目标是“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进而防止剧烈的气候改变对人类造成伤害”。于1998年3月16日至1999年3月15日间开放签字,共有84个国家签署。中国于2002年9月3日通过签署京都议定书。,条约规定,它在“不少于55个参与国签署该条约并且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签署国家在1990年总排放量的55%后的第90天”开始生效。这两个条件中:“55个国家”在2002年5月23日当冰岛通过后首先达到;“55%”的总排放量在2004年12月18日俄罗斯通过了该条约后达到。条约在90天后于2005年2月16日开始强制生效。,遵守“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参与国达成了以下共识:无论从历史上还是现在来看,发达国家都是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排放量还是很低的;发展中国家的排放控制应该和他们的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中国、印度以及其他的发展中国家目前被京都议定书豁免,是因为没有在工业化时期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并造成当今全球的气候变化。有人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也是最不平等的公约。,3、哥本哈根会议 2009年12月7日,为期两周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开幕。,有119位国家元首、4000名联合国代表、10000多名代表、937个联合国相关机构、1069个媒体,共计46000人注册与会。期待将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期待着这将是继京都议定书后又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球气候协议书,将对今后的气候变化走向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背景错综复杂,交锋惊心动魂,过程跌宕起伏,成果来之不易,意义重大深远。,中国否决了:在1990年基础上,2050年全球减排50%;发达国家减排80%的全球减排目标。1990年全球排放二氧化碳210亿吨,到2050年只能排放105亿吨二氧化碳。2009年中国就约排放75亿吨二氧化碳,2050年全球只能排放105吨.?!!,(五)我国自身的发展需要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第二位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中国是一个气候条件复杂、生态和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发展中国家。不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能源环境问题是21世纪人类共同面临的巨大挑战。能源问题,不仅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也已经成为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因素及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要高度关注能源和环境问题,更要高度重视全球气候变化。这就是为什么要减排!,三、我国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的情况(一)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 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既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国自身的发展需要。中国是一个气候条件复杂、生态和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发展中国家。,2007年10月15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2009年3月20日,胡锦涛等中央政治局常委参观2009中国国际节能减排和新能源科技博览会。,2009年9月22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胡锦涛总书记还强调了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应坚持的四项原则:履行各自责任是核心,实现互利共赢是目标,促进共同发展是基础,确保资金技术是关键。,2009年6月5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暨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发展改革委关于2008年节能减排工作进展情况、2009年工作安排以及应对气候变化有关工作情况的汇报。并强调了中国政府的基本态度。,2009年11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决定到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和行动。,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节能减排问题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让我们的祖国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突出抓好工业、交通、建筑三大领域节能,继续推进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建设。,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和持久战,以工业、交通、建筑为重点,大力推进节能,提高能源效率。,今年是“十一五”节能减排的攻坚决战之年,要完成全国“十一五”节能目标任务非常艰巨。4月28日,国务院召开第109次常务会议专题研究节能减排工作,提出了八项政策措施;5月4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通知;5月5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各地各部门采取铁的手腕,下更大的决心、花更大的力气、做更大的努力,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二)我国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取得的成绩 中国政府提出在“十一五”期末,比2005年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的约束性指标,对节能减排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条件。“这个目标实现预计将减排二氧化碳15亿吨。这是欧盟对京都议定书承诺的5倍。“十一五”前四年,我国节能减排取得重要进展,单位能耗累计下降14.38,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累计分别下降13.14和9.66。累计节能约4.5亿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1亿吨。,2006年-2009年关停小火电6006万千瓦、炼钢落后产能6038万吨、水泥落后产能2.14亿吨。在财税、价格、金融等方面,加大对服务业发展的支持。2009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2.6%,为中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比重最高的一年。,毫不手软,四、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情况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和服务性行业。改革开发以来,我国交通运输快速发展,基础设施规模不断扩大,网络布局结构逐步完善,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运输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安全保障能力有效增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初具规模。,在交通运输快速发展进程中,也面临着巨大的能源、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和挑战。交通运输能耗,即占全国总能耗的8%,而石油及制品消耗则约占全国的34%,(其中:公路运输占51.6%左右,水路运输占17.3%左右,航空运输占9.7%左右,铁路运输占17.2%左右,其他4.2%。),2007年全球交通运输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占全球排放的27%,其中:公路运输为21.3%、水路运输为3.3%、铁路运输为 1.9%、航空运输为 0.5%。交通运输行业作为我国节能减排的重点行业之一,其节能减排工作成效影响着“十一五”两个约束性目标的实现。交通运输发展面临的能源挑战和环境污染等瓶颈约束仍在持续增大,但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仍有很大的挖潜空间。,(一)我部党组的行动 5月5日,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结束后,部党组迅速传达学习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温家宝总理重要讲话;于5月6日就向全行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完成今年节能减排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5月14日在武汉召开了“车、船、路、港”千家企业低碳交通运输专项行动启动仪式,向全社会提出了“节能减排、低碳交通、我们共同的责任”的倡议,这些行动是各有关部委中行动最快的部门之一,这不但在全社会树立了良好的交通形象,更为确保完成今年节能减排重点工作任务赢得了时间。,2006年成立了由李盛霖部长为组长相关司局领导组成的交通运输部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调整强化了我部能源管理办公室节能减排的职责。为进一步加强交通节能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制定了公路水路交通节能中长期规划纲要、公路水路交通实施办法、关于交通运输行业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的意见、公路水路交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交通业的若干意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公路水路交通发展政策和制修订了一系列公路、水路节能技术标准等。,落实了节能减排重点项目补助资金 从以前年度港口建设费已完项目结余中安排资金9187万元,用于“车、船、路、港”千家企业低碳交通运输专项行动重点节能减排项目专项补助。对青岛港、上海港务集团、天津港、盐田国际、广州港、大连港、厦门海天7个港口的267台轮胎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进行改造,部补助资金约为6007万元。对上海港集装箱码头、深圳蛇口集装箱码头、连云港港散货码头3个港口进行岸电工程改造,部补助资金约为3180万元。,(二)各级交通部门及交通企业的行动 在我部高度重视并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的引导和影响下,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交通运输企业进一步提高了认识,均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在全行业形成了良好的节能减排工作氛围。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制定出台了山东省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考核办法(试行);贵州、湖北、四川、河北等省交通运输厅召开了贯彻落实“车、船、路、港”千家企业低碳交通运输专项行动会议,要求所有交通运输企事业单位制定自身的节能减排目标和任务;,湖南省交通运输厅印发2010年全省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要点;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印发了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方案的通知并制定了实施方案;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召开全省交通运输系统节能减排电视电话会议,全面部署节能减排相关工作;重庆市交通委员会组织召开节能减排视频会议,推动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开展了“十二五”节能减排专项规划编制论证工作;海南省交通运输厅印发了海南省交通行业节能减排中长期规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厅下发关于对交通系统节能减排工作进行专项检查的通知,成立专项检查组,对交通系统节能减排工作进行专项检查;广东省交通行业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的建立研究在广州开题;部直属在京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节能减排活动;交通节能产品认证标识由中交(北京)交通产品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制作完成并正式启用。,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采取措施推进“车、船、路、港”千家企业低碳交通运输专项行动。在做好“油改电”的同时,研究并扩大“油改气”的实施范围和推广力度;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按照专项行动的要求,完善节能减排管理制度,加大科技创新,切实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上海港、招商局蛇口集装箱码头公司、连云港港、中海集团、中远集团、河北远洋集团等积极推进船舶靠港使用岸电;,苏州汽车客运集团结合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强燃油消耗统计考核工作,扩大油耗统计考核范围、有效降低了运行成本;吉林省长客集团组织全体管理人员和司乘人员收看“王静工作法”专题宣传教学光盘;贵阳市公交总公司实现1200辆公交车使用液化天然气;有的省还通过出租汽车行业协会、驾驶员协会等社团组织,开展驾驶员操作技能培训,大力推广节能驾驶经验。,福建省汽车运输总公司开展了2008年客车节油驾驶操作技能竞赛活动;山东交运集团实行“高速公路客运接驳站”服务模式,较好地解决了中小城市开通直达班车实载率低、经济效益不理想的问题;河北省道路运输管理局引导该省各驾校普遍实行模拟加实车训练。培训合格率提高15%,人均节油46.9公升;江西长运股份有限公司规定5年以上的营运客车必须更新,选购新车十分重视车辆增压、排气制动、风扇离合器发动机、缓速器辅助制动等节能配置,且全部客车实现了柴油化。,(三)交通运输行业已经开展的工作 在道路运输方面:一是建立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准入制度;二是我国实行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三是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研究部署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四是推广新能源公交车、混合动力出租车等;五是开展了调整道路运输结构,优化道路运输组织管理;六是开展驾驶员节能技术培训与竞赛。,在航运方面:一是加快内河航运建设,更好地发挥水路运输的运能大、效率高、节能、环保的优势。加快以长江黄金水道为重点的内河航运建设;二是在京杭运河完成船型标准化后,加快推进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工作;(已争取到国家预算资金10亿元)三是组织开展营运船舶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制订工作和船舶二氧化碳排放指数研究。,在港口方面:一是加强节能环保型港口建设;二是严格执行交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三是大力推广轮胎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油改电”;四是加强港口节能减排技术研究与交流和节能减排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五是研究实施船舶靠港使用岸电。,在建设施工方面:一是公路隧道的节能;二是服务区、收费站建设及运营的节能;三是温拌沥青低碳铺路技术推广应用。此外:开展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监测考核体系试点;开展了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示范活动;推广营运车船节能产品(技术)目录;探索开展交通运输节能产品认证工作。,(四)今年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的主要工作 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一是国务院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部门任务分解中,我部的一项重点任务是:以工业、交通、建筑为重点,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目前已被列为我部党组的一项重要课题,开展专项研究工作。今年要提出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的总体框架和战略思路;完成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的指导意见和交通运输行业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方案。,二是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通知(国发201012号),国家发改委制定了主要任务分工方案,我部有3项牵头工作:1、严格执行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2、客车实载率低于70%的线路不投放新运力;3、推动公路甩挂运输。另有11项需要我部配合国家发改委、质检总局、国务院办公厅完成的工作。,三是我部2010年明确提出的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12项重点工作。部颁文件(交政法发2010126号),将任务明确具体地落实到了各司局)1、做好2010年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总体部署和“十二五”节能减排专项规划;2、组织开展“车、船、路、港”千家交通运输企业节能减排专项行动;3、推进节能减排监测考核体系建设;4、实施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和准入制度;5、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积极推动城市公共交通条例出台;,6、积极推进甩挂运输,优化运输组织,促进运力结 构调整;7、推广高速公路联网不停车收费;(ETC)8、加快发展绿色航运;9、做好国际航运船舶温室气体减排谈判工作;10、大力实施节能减排科技研发及成果推广应用;11、完善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节能评估与审查制度;12、做好节能宣传等相关工作。,(五)交通运输行业在“十二五”要实现的目标 主要指标为:与2005年相比,到2015年:营运车辆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下降10%左右(客车下降3%,货车下降12%左右);营运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下降15%左右(海洋船舶下降16%,内河船舶下降14%左右);港口生产单位吞吐量综合能耗分别下降8%左右;营运车船单位运输周转量CO2排放下降13%左右。力争在结构性节能和技术性节能两个方面取得显著效果,形成交通节能减排长效机制。,五、对中交集团节能减排工作的建议(一)已取得的成绩 近年来,中交集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中心,坚持开发和节约并举,节约优先,效率为本的基本原则;以建立健全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和强化节能减排监测监控为基础,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节约能源材料、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和淘汰落后生产力为重点,为实现节能减排管理目标奠定了基础。走出了一条有中交集团特色的节能减排发展新路子。,具体体现在:1、建立了节能减排三级分级体系。为实施能源消耗目标管理,建立健全分级领导体系、分级责任体系和分级监管体系,达到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节能减排组织体系。2、建立了节能减排考核奖惩体系。集团经过科学测算,将年度节能减排指标进行层层分解并进入生产经营责任书范围,使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情况真正纳入了所属企业负责人的任期目标,并将考核结果纳入企业负责人年度经营业绩考核,严格考核奖惩。,3、非工业企业综合能源单耗下降。上半年中交集团非工业企业万元营业收入综合能耗0.14吨标煤/万元,已提前完成了“十一五”节能减排的控制指标。4、有结构、技术和管理方面的节能意识。认识到:节能要靠三个方面来完成:结构、技术和管理节能。结构节能是长期的,管理节能是有限的,加快工业技术进步,大力推广节能先进技术,大幅度降低单位产品能耗,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工业节能的主攻方向。,5、有节能减排的资金投入。上半年,中交集团共投入节能减排技改资金1752万元,设立节能减排技改项目139项。6、高度重视设计节能减排工作。要求各勘察设计企业在设计工作中贯彻节能减排理念,积极推行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等节能减排技术及信息技术,实现资源综合调配、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从源头上实现节能减排。,7、及时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中交集团上半年淘汰各类设备301台套。一航局上半年共计报废126台套船机设备及仪器,新购置船机设备285艘台,投入资金37420万元。8、积极开展各项节能减排活动。参与国家发改委、国资委、交通运输部等14部委的联合发起的“节能攻坚、全民行动”为主题的节能宣传周活动;参与交通运输部“车、船、路、港”千家企业低碳交通运输专项行动。,9、做好“节能评估篇(章)”。积极开展并做好港口新(改、扩)建工程项目,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单列“节能评估篇(章)”工作。,(二)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1、把推进企业节能减排作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2、关注大事,尤其要关注年底在坎昆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3、要有一支高素质、稳定的节能工作队伍;4、确保统计的准确性、及时性;,5、科学地把好耗能设备的准入关;6、坚持持之以恒的信心与

    注意事项

    本文(节能减排我们共同的责任.ppt)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