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第十五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ppt

    • 资源ID:2432661       资源大小:1.20MB        全文页数:80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十五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ppt

    第十五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Inflation and Deflation),教学要求,通过学习本章,要求:1、掌握通货膨胀的定义、类型、衡量2、掌握通货膨胀的成因与社会经济后果3、掌握通货膨胀的治理对策,第十五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第一节 通货膨胀的定义和衡量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成因第三节 通货膨胀的经济后果及其治理第四节 通货紧缩,第一节 通货膨胀的定义和衡量,主要内容:一、通货膨胀的定义二、通货膨胀的类型三、衡量通货膨胀的传统指标四、核心通货膨胀率,一、通货膨胀(Inflation)的定义,通货膨胀是指在不兑换纸币制度和物价自由浮动的条件下,伴随着货币数量相对于真实产量的过快增加而出现物价水平全面、持续上涨的现象。,包括以下几个要点:,1、通货膨胀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是不兑现的纸币制度。2、通货膨胀产生的直接原因是货币供应量持续大量的超过货币需求量。3、通货膨胀的本质是货币贬值。4、通货膨胀的表现是物价水平全面而持续上涨。,二、通货膨胀的类型,1.按物价上涨的程度可分为,奔腾的通货膨胀,恶性的通货膨胀,爬行的通货膨胀,中度的通货膨胀,1)爬行的通货膨胀 Creeping Inflation:2%3%,物价上涨慢而稳,货币不会有明显的贬值。,2)中度的通货膨胀Moderate Inflation:5%10%,物价变化明显可以察觉。3)奔腾的通货膨胀Galloping Inflation:10%50%,通货膨胀在加速之中,人们的恐慌心理使通胀变得更厉害。通货膨胀已对经济产生不利影响。因纸币大幅度贬值,人们设法花去货币,储存商品,造成经济混乱。但还不至于引起金融崩溃和经济生活混乱。3)恶性的通货膨胀Hyper Inflation:超过50%,一般物价水平失去控制,经济处于失控状态。多见于战乱或大的政治动荡之后。目前公认的恶性通货膨胀在世界范围内只出现过3次。,第一次发生在1923年的德国,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德国的物价在一个月内上涨了2500%,一个马克的价值下降到仅及战前价值的一万亿分之一。第二次发生在1946年的匈牙利,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匈牙利的一个便哥价值只相当于战前的8281027分之一。第三次发生在中国,从1937年6月到1949年5月,伪法币的发行量增加了1445亿倍,同期物价指数上涨了36807亿倍。,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恶性通货膨胀,1935年法币开始发行,国民党政府过分依赖发行货币来为巨额的预算赤字融资,使法币不断加速贬值,至1949年完全形同废纸。且看100元法币的购买力:1937年 可买大牛两头1941年 可买猪一头1945年 可买鱼一条1946年 可买鸡蛋一只1947年 可买油条1/5根1948年 可买大米两粒 1949年5月只能买1粒米的千分之2.45。资料来源:石柏林著,凄风苦雨中的民国经济,2.根据市场机制的作用可分为:,公开型通货膨胀Open Inflation:政府对物价水平不加管制,物价由市场决定。隐蔽型通货膨胀Hidden Inflation指在集中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通过价格管制、定量配给以及其他的一些措施来抑制物价的上涨。这类通货膨胀不能通过物价上涨表现出来,只能以排队抢购、凭票购买等形式表现出来。,3.根据预期可分为:,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指通货膨胀过程被经济主体预期到了,以及由于这种预期而采取各种补偿性行动引发的物价上升运动。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指没有被经济主体预见的,在不知不觉中出现的物价上升。4.按通货膨胀的成因可分为: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及输入性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是通过通货膨胀率这一指标来衡量的。用来度量通货膨胀率的经济指标称为物价指数。,三、衡量通货膨胀的传统指标,三、衡量通货膨胀的传统指标,目前衡量通货膨胀率的指标主要有三种:1.消费者物价指数(comsumer price index CPI)2.生产者物价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 PPI)3.国内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GDP deflator),1.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亦称生活费用指数。CPI是度量不同时期消费者为生活消费所购买的商品和劳务价格的变动程度的价格指数。该指数包括商品价格和劳务价格两方面内容。CPI的编制通常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公式,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常常通过抽样调查方式得到,而权数为该商品或劳务在消费者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在美国构成该指标的主要商品共分八大类,其中包括:食品酒和饮品、住宅、衣着、教育和通讯、交通、医药健康、娱乐、其他商品及服务。在美国,居民消费指数由劳工统计局每月公布,有两种不同的消费物价指数。一是工人和职员的消费物价指数,简称CPI-W。二是城市消费者的消费物价指数,简称CPI-U。,从2001年起,我国采用国际通用做法,逐月编制并公布以2000年价格水平为基期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作为反映我国通货膨胀(或紧缩)程度的主要指标。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统计局城调总队负责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编制及相关工作,并组织、指导和管理各省区市的消费价格调查统计工作。我国编制价格指数的商品和服务项目,根据全国城乡近11万户居民家庭消费支出构成资料和有关规定确定,目前共包括8大类,251个基本分类,约700个代表品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就是在对全国550个样本市县近3万个采价点进行价格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国际规范的流程和公式算出来的。具体内容分为八大类。,中国CPI各类产品和服务比重,中国CPI各类产品和服务比重(2011年),我国CPI构成和各部分比重,2011年最新调整为 1.食品 31.79%降低2.21%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3.75%降低0.25%3.居住 17.22%提高4.22%4.交通通讯 9.95%降低0.05%5.医疗保健个人用品 9.64%降低0.36%6.衣着 8.52%降低0.49%7.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 5.64%降低0.36%8.烟酒及用品 3.49%降低0.51%,CPI的优点,CPI的优点是资料容易收集,能够直观反映消费者的价格负担,并且可以每月公布一次,较快地反映价格趋势。许多国家直接把消费者物价指数的上涨幅度等同于通货膨胀率。缺陷:范围较窄(不能反映各种资本品和中间品的价格变动趋势),2007与2008年各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2009年和2010年消费者物价指数(CPI)2009年 2010年,2011年 2012年,2.生产者物价指数(PPI),该指数是根据企业所购买的商品的价格变化状况编制,反映了包括原材料、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在内的各种商品的批发价格的变动指数,可以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情形。优点:能灵敏地反映企业生产成本的变化。不足:没有将各种劳务价格包括在内。生产者物价指数是测算价格变化的指标,该价格是制造商和批发商在生产的不同阶段为商品支付的价格。这里任何一点的通货膨胀都可能最终被传递到零售业。毕竟,如果销售商不得不为商品支付更多,那么他们更乐于把更高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3.GDP平减指数(GDP deflator),GDP平减指数是衡量一国在不同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水平变化程度的价格指数。它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与按固定价格(基期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按固定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100,所谓按固定价格计算,实际上是指按照某一基期年份的价格进行计算。如某国2007年的GDP按当年价格计算为65000亿元,按2000年的价格计算为44800亿元,令2000年的价格指数为100,则2007年的GDP平减指数为(65000/44800)100=145,它表示和2000年相比,2007年的物价上涨了(145-100)/100=45%。,统计范围:包括一切产品和劳务,也包括进出口商品,能全面反映一般物价水平的趋势(优点)。不足:资料搜集难,一年只能公布一次,不能及时反映物价的变动趋势。三大物价指数比较(P288),三大物价指数比较,四、核心通货膨胀率(不讲),(一)传统指标的不足1.受局部物价影响大2.无法准确预测3.不能识别供给冲击的通货膨胀,(二)核心通货膨胀率的特征,1.强调通货膨胀中稳定和最具持续性的部分2.主要反映公众预期和经济活动的需求压力3.有利于提前识别,提高货币政策效率,(三)核心通货膨胀率的度量,1.剔除法2.统计法修削平均法加权中位数法,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成因,一、需求拉上论二、成本推进论三、结构性通货膨胀和输入性通货膨胀,一、需求拉上论,概念:所谓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Demand-Pull Inflation),是由于商品与劳务的总需求量超过了社会潜在产出水平(总供给量)从而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的现象。(或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是由于商品市场上的过度需求拉上的。)该理论将通货膨胀解释为“过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商品”。,1、凯恩斯的需求拉上论,凯恩斯认为,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是由于总需求的过度增加所造成的,但社会总需求的增加,是否会引起通货膨胀,还需视供给的情况而定。这里会出现三种情况:(1)大量失业和资源闲置时,总需求增加不会导致物价上涨(2)接近充分就业,货币供给使总需求和物价上升(3)充分就业时,过度总需求导致物价等比例上升,(1)如果社会上存在着丰富的还没有被利用的资源和大量失业,总供给弹性很大,这时即使货币量增加使总需求提高,但生产可以扩大,因而物价不会上涨。(2)在经济扩张到了一定阶段,以致有些资源和技术变得稀少的情况下,这时生产扩大会使工资和边际成本增加,物价水平将会上涨。但由于这时生产仍然有所扩大,致使物价上涨幅度将小于货币数量增加的幅度。这时货币供给增加所形成的过度需求一方面使产出增加,另一方面又使物价逐渐上升,这被称为“半通货膨胀”(semi-inflation)。(3)在达到充分就业的条件下,由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而引起需求的增长,遇到了没有弹性供给,物价将随着货币数量的增加而成比例上涨,这时便出现了“真正的通货膨胀”(true-inflation)。,C,AS,E,D,B,A,AD,5,AD,4,AD,3,AD,2,AD,1,Y,1,Y,2,Y,3,Y,f,Y,P,1,P,2,P,3,P,4,P,O,需求拉上通货膨胀,图中,横轴代表国民收入,纵轴代表价格水平,AD为总需求曲线,AS为总供给曲线。当总需求曲线由AD1移到AD2时,国民收入由Y1增加到Y2,物价P1保持不变。这是由于存在大量失业和闲置资源所致。此时处于上述第一种情况。此后,货币供应量继续增加,总需求进一步增至AD3、AD4,国民收入相应增加至Y3和Yf,而价格水平也相应提高至P2和P3,国民经济处于上述第二种情况,即“半通货膨胀”状况。当国民收入增至Yf时,经济已处于充分就业状况,此时,如果继续增加货币量使总需求增至AD5,导致价格水平上升至P4,而国民收入不再增加,形成真正的通货膨胀。,(二)货币数量说的需求拉上论,传统货币数量论认为充分就业状态下,货币数量导致了一般物价水平等比例增加。现代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数量增长率超过产出增长率就一定会引起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三)导致需求上升的具体因素,实际因素凯恩斯消费倾向加强和投资增加商品、劳务净出口的增加政府支出货币因素货币学派货币当局为追求某种最终目标而持续采取放松银根的政策持续的财政赤字,并增发货币,向央行借款或发行公债外资的流入,二、成本推进论,1、定义:成本推进通货膨胀是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由生产要素价格(工资、租金和利率等)上涨,致使产品成本上升,从而导致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2、类型(成本上升的原因)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该理论认为由于存在强大的工会力量,当工会迫使厂商提高工资,并使工资的增长率高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时,会导致生产成本提高,进而导致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后,工会又会要求进一步提高工资又会对物价产生压力,称为“工资物价螺旋上升”。,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这一理论认为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在于不完全竞争。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垄断企业为了获取更高的垄断利润,可以控制和操纵价格,使价格上涨的速度大大超过生产成本增长的速度,导致一般物价水平上涨。生产要素推进原材料、能源等。,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AS,供求混合推进说,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纯粹由需求拉上或成本推进所引起的通货膨胀是不常见的。长期以来,现实的通货膨胀,大都是由需求与供给这两方面的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即所谓“拉中有推,推中有拉”。通货膨胀过程可能从一般的过度需求开始,过度需求引起物价上涨,从而促使工会要求提高工资率,这样成本推动力量就会发生作用,引起更大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从成本方面开始,加之需求和货币收入的增加,对通货膨胀推波助燃。,三、结构性通货膨胀与输入性通货膨胀,含义结构性通货膨胀是指在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平衡状态下,由于经济结构方面的原因所引起的物价持续上涨。输入性通货膨胀是指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由国际经济交往而导致的通货膨胀。主要内容(一)需求移动型通货膨胀(二)小国开放型通货膨胀,(一)需求移动型通货膨胀,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由于消费者偏好的改变,一部分需求转移到其它生产部门,而劳动力及其他生产要素却不能及时转移,这样需求增加部门的工资和产品价格上升,而需求减少部门的工资和产品价格具有一定的刚性,未必相应下降,因此物价总水平普遍持续上涨。,(二)小国开放型通货膨胀,该理论认为开放经济中的“小国”是世界市场上价格接受者,它的经济可分为“开放经济部门”和“非开放经济部门”。当世界市场的价格上涨时,开放经济部门的产品价格会随之上涨,使开放经济的工资相应上涨,从而非开放经济部门的工资也必然向其看齐,引起非开放经济部门的生产成本上升,其产品价格也必然随之提高,最后导致“小国”全面的物价上涨,发生通货膨胀。,第三节 通货膨胀的社会经济后果及其治理,一、通货膨胀的社会经济后果二、通货膨胀的治理,一、通货膨胀的社会经济后果,(一)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实际上就是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对于这个问题,经济学界存在着激烈的争论,主要有三种观点:1.促进论认为通货膨胀具有正的产出效应,能促进经济增长。2.促退论认为通货膨胀具有负的产出效应,会阻碍经济增长。,3.中性论认为通货膨胀对产出和经济增长既无正效应,也无负效应。由于公众预期,在一段时间内他们会对物价上涨做出合理的行为调整,从而使通货膨胀各种效益的作用相互抵消,因此通货膨胀对产出、对经济增长既不会促进,也不会损害。我国大部分经济学家都认为,通货膨胀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只存在于开始阶段极短的时间内,从长期来看,通货膨胀对经济危害性极大。,(二)收入再分配效应,通货膨胀时期,名义货币收入和实际货币收入之间产生差距。只有剔除物价影响,才能看出人们实际收入的变化。由物价上涨所造成的收入再分配,就是通货膨胀的收入再分配效应。,1.对浮动收入者有利,对固定收入者不利,浮动收入者,其收入上涨如果在企业价格水平和生活费用上涨之前,则会从通货膨胀中得到好处。例如产品价格上升得比工资和原料价格上升快,企业主就能从通货膨胀中获得好处,增加利润。对固定收入阶层来说,实际收入因通货膨胀而减少,生活水平必然降低。哪些人属于固定收入阶层呢?最为明显的是那些领救济金退休金的人、白领阶层、公共雇员以及靠福利和其他转移支付维持生活的人。他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所获得的收入是固定不变的。近年来,西方政府试图用增加福利的办法来抵消通货膨胀对社会保障接受者不利的再分配效应。,2.对实际财富持有者有利,对货币财富持有者不利,实物财富包括不动产、贵金属、珠宝、古董、艺术品,在通货膨胀时期价格上涨;而货币财富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债券,其实际价值因物价上涨而下降。因此,通货膨胀会降低储蓄倾向。3.对债务人有利,对债权人不利 债务人获得货币进行即期使用,提高购买;待其偿还时,由于通货膨胀,同量货币的实际购买力已经下降。通货膨胀靠牺牲债权人的利益而使债务人获利。如果通货膨胀被预期到,在借贷合同中附加通货膨胀条款,则这种再分配效应就不存在了。,4.对政府有利,对公众不利,实质上是政府对所有货币持有人的一种隐性征税,即通货膨胀税。同时,政府通过发行公债和采取累进税制来降低实际债务、增加收入。(三)通货膨胀与就业(不讲),“通货膨胀税”指政府通过创造货币而增加的收入,这被视为一种隐性的税收。当政府通过增发货币来对赤字融资时,实际上就是凭空发行钞票来支付政府所购买的商品和服务。这将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并使公众原有的货币贬值,公众因此而损失的购买力即为政府的通货膨胀税收入。,二、通货膨胀的治理,虽然通货膨胀有不同的原因,但都会破坏正常的经济秩序。特别是在发生严重通货膨胀时,会使货币功能丧失,对经济产生巨大危害。因此,为防止和治理通货膨胀,许多国家都采取一些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主要有:(一)需求政策(二)供应政策(三)收入政策(四)指数化政策,(一)需求政策,这一政策是针对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如果通货膨胀主要是由于总需求过度膨胀引起的,那么采取紧缩需求的政策就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一般,减少总需求的途径主要有紧缩货币和紧缩财政两种措施。1.紧缩性的货币政策(1)实质 控制货币供应量的过快增长,(2)途径(方法),(1)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再贴现率,以及在公开市场上出售债券。(2)中央银行可以提高基准利率。(3)法律手段、行政手段,2.紧缩性的财政政策,途径(方法)(1)增加税收。增加税收包括提高个人的所得税或增开其他税种,可使个人可支配收入减少,降低个人消费水平;而提高企业的所得税和其他税率则可降低企业的投资收益率,抑制投资支出。(2)削减政府支出,包括减少军费开支和政府在市场上的采购;(3)减少政府转移支出和社会福利开支,总结:,总之货币政策是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过多快增长,压缩总需求;财政政策则是直接影响政府、企业、个人的消费支出,压缩总需求,对于治理需求拉上型通胀较为有效。但如果力度和措施不当,必然会使生产下降和失业增加,使社会矛盾激化,因此,除需求管理外,政府还应采取其他措施治理通货膨胀。,(二)供应政策,主要运用刺激生产增长的方式来改善供给。例如美国1981年从压缩需求和增加供给两方面来治理通货膨胀。削减政府开支,以降低总需求。降低税率,减税可以提高人们的储蓄和投资能力。取消政府对工商界的不必要管制。限制货币量的增长率,压缩总需求。,(三)收入政策,收入政策,是指政府采取强制性(法律手段)或非强制性手段(说服办法),限制提高工资和获取垄断利润,抑制成本推进的冲击,控制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收入政策主要针对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特别是工资的提高。(1)强制性的工资价格管制。即是政府颁布法令对工资和物价实行强制性管制,甚至实行暂时冻结。(2)自愿的工资物价指导线。要求将工资与物价的增长率限制在劳动生产率的平均增长幅度之内,以限制工资物价的上升。(3)以税收为手段的收入政策。是指政府以税收作为奖励和惩罚的手段来限制工资与物价的增长。,(四)指数化政策,指数化是指将工资、利息、各种债券收益以及其他收入与生活费用指数(CPI)相联系,一律实行指数化,使各种收入随物价的变动而作出相应的调整,以抵消物价波动的影响,并且可以消除因通货膨胀所产生的分配不公和减弱政府实行通货膨胀的动机。收入指数化的主要措施有:1.债券(存款)指数化2.税收指数化3.工资指数化,1.债券(存款)指数化,政府和公司发行指数化的债券(indexed bonds)。可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不受非预期到通货膨胀的变动的影响,使债券易于发行。指数化以后,投资者所得利息与通货膨胀率一起变化,水涨船高,其经济福利跟无通货膨胀时完全相同。政府发行指数化债券的同时,银行存款利率也应该指数化。否则储蓄者将从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大量取款购买政府债券,影响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正常经营。,2.税收指数化,许多税收制度是在通货膨胀率很低的时候建立的。以后通货膨胀率上升,如果仍按原来的税收征税,就有可能违背征税的最初目的。例如调节收入分配、鼓励投资等等。许多国家的个人所得税是按名义收入累进计税的。通货膨胀的结果将把纳税人推到更高的纳税档次因而加重了纳税人的负担,并且使税收制度带有多变的倾向。,3.工资指数化,虽然在原则上对各种收入都可以应用指数化方法,但各国实际实行指数化的通常只有劳动收入。这反映了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地位,以及保护劳动报酬在社会和政治方面的重要性。工资指数化能够减少劳动收入的购买力的不稳定,保护劳动者的利益。数年以前,许多经济学家曾大力倡议这种方法。,结论:,总之,治理通货膨胀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不仅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是多方面的,而且其治理的过程也必然会牵涉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到各个产业部门、各个企业、社会各阶层和个人的既得利益,因此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治理对策。各国必须根据本国实际情况,从宏观经济大局出发,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治理,才能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我国的通货膨胀问题,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到整个40年代,中国的恶性通货膨胀在世界上曾是一个突出的典型。据统计,上海从1937年6月到1949年5月,物价上涨3.681013倍(36807亿倍),每月平均上涨24.5%,每年平均上涨近14倍。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存在高度集中统一的行政管理,经济体系中的过度需求面对严格的计划价格管制,于是产生隐蔽性的通货膨胀,改革开放后,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期,中国经济几起几落,尤其是1988-1989年,全国零售物价指数分别达到18.5%和17.8%,而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却从1988年的11%下降到1989年的4%。经济体制改革后,物价持续上涨的事实推动了对中国通货膨胀形成原因的探讨,代表性的观点有:中国的需求拉上说,中国的成本推动为主说,结构说等。,相关链接:1.中国历年通货膨胀率(1980-2009),中国统计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我国5次通货膨胀高峰及其原因,(1)1980年的通货膨胀高峰(6%)第一,高额的财政赤字。不包括国债在内的财政赤字1979年为170.6亿元,1980年财政赤字为127.5亿元。第二,高额的财政赤字导致货币超额投放。货币流通增长率1979年为20.8%,1980年为22.6%。(2)1985年的通货膨胀高峰(9.3%)第一,信贷规模的膨胀。国家银行贷款余额增长率1984年为32.8%,1985年为23.9%。第二,信贷规模的膨胀导致货币超额投放。货币流通增长率1984年为33.1%,1985年为19.8%。,(3)1988年的通货膨胀高峰(18.8%),第一,政策调控导致货币超额投放。为了治理通货膨胀,1985年国家采取了较为激烈的紧缩政策,导致连续三年的经济疲软。为了启动经济,1988年货币流通量增长了31.8%。第二,通货膨胀预期导致消费者抢购,使消费需求膨胀,引起了较高的通货膨胀。,(4)1994年的通货膨胀高峰(24.1%),第一,政策调控导致货币超额投放。为了治理通货膨胀,1988年底和1989年初国家再次采取较为激烈的紧缩政策,并又一次导致连续三年的经济疲软。为了启动经济,1992年货币流通量增长了43.2%。第二,投资的高速增长导致货币超额投放。1992年以后,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的高速成长期,社会投资增长率1992年为8.3%,1993年为12.1%。,5、第五次通货膨胀发生在2007下半年到2008年上半年,这次通胀发生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国际收支持续大幅顺差的背景之下,外部冲击对国内物价波动的影响非常突出。从需求看,除表现为投资增长过快这一老问题外,2005年以来,外贸顺差持续大幅增长是当时需求拉动的主要特征。从货币供应看,由国际收支持续大幅顺差引发的货币供应也是主要渠道。从供给方面看,2007年国际粮食、石油等初级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导致国内输入型通胀压力迅速上升。从治理措施看,主要特点是内外兼治。对内采取上调准备金率等措施大幅对冲顺差投放的货币,对外采取加快人民币升值的办法对冲国内涨价。,第四节 通货紧缩,一、通货紧缩的定义三种观点:1、单一要素论:该观点认为,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表现为商品和劳务价格的普遍、持续地下降。主流观点2、两要素论:物价水平的持续下降和货币供给量的持续下降。3、三要素论:包括物价水平的持续下降;货币供给量持续下降;经济全面衰退。,特征:,物价(价格指数出现负值,并持续半年以上)美1929-1933年CPI分别下降2%,7%,17%,12%,平均每年下降8%;1933年与1929年相比,下降24.6%我国CPI:1997年10月开始下降,至1999.11持续20个月负增长;零售价格指数持续26个月负增长;生产资料价格指数持续29个月负增长。,二、通货紧缩的成因,(一)纯货币的通货紧缩理论(二)通货紧缩的金融结构理论(三)通货紧缩的经济周期原因(四)技术进步的通货紧缩效应(五)经济全球化的通货紧缩效应,一般解释:通货紧缩的成因,1、总需求不足引发通货紧缩因为总需求不足归根结底是由货币供给量减少或货币流通速度减慢引起的。2、供给过剩引发通货紧缩此处说的供给过剩是指商品和服务供给的绝对过剩,而供给的过剩会迫使价格下跌,最终引发通货紧缩。,三、通货紧缩的危害,(一)通货紧缩抑制社会总需求1.影响企业投资2.推迟消费支出3.降低货币存量及其流通速度(二)不利于生产的财富再分配1.不同经济主体的分配2.债务人与债权人的分配(三)通货紧缩会造成金融体系不稳定1.削弱银行体系2.恶化金融市场,四、通货紧缩的治理,(一)扩张性货币政策1.增加货币供应量2.利率政策3.信贷政策(二)扩张性财政政策1.削减税收2.加大公共工程支出3.加强各种社会保障体系(三)其他政策1.推行信贷担保制度2.货币贬值,本章结束,

    注意事项

    本文(第十五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ppt)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