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三心”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docx
用“三心”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对于刚入小学的孩子来说,小学生活充满新鲜、好奇,大部分学生不懂礼仪,不懂学校规章制度,良好的行为习惯还没有养成,还属于启蒙阶段,因此增加了班主任的工作难度。我觉得做好班主任启蒙工作,用“三心”对待小学生。一、耐心细致,“保姆式”对待新生教育学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这就需要足够的耐心。从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开始。比如写字的姿势,要求学生做到“三个一”:一是要求学生眼睛离书本一尺、二是胸脯离桌边一拳、三是手指离笔尖一寸的正确做法。刚开始本班的一个叫小杨的同学还不会执笔,我就利用课堂书写练习和课后时间不厌其烦地手把手地教会他写字。同时,我时时注重培养新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教他们朗读课文时做到不丢字、不添字、不唱读,不用手指一个字一个字地指着读,要连贯地读。要求学生不随吐痰、丢纸屑;不随地小便,便后要冲水、洗手;每日进行个人卫生检查等。耐心、细致地教育引导,使一年级新生很快就适应了新的环境,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二、诚心诚意,与学生成为朋友诚心诚意,可以让学生觉得你是真心地关心他,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同时,他们犯了什么错误,也就容易接受你的教育,很快地加以改正。这种诚心,有对学生思想形成的正确引导,更有对学生生活上实实在在的关心。诚心是做好工作的基础。在平时的工作中发现了学生的错误,坦诚地和他交流,学生是能够接受的。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工由于长期受“师道尊严”的影响,教师总是站立在高高的讲台上传道授业,大部分学生对老师畏而远之,师生之间感情淡薄,有部分学生还对老师产生逆反心理,继而对老师的教导阳奉阴违,甚至当面顶撞,“破罐破摔,我任班主任期间,为了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坚持“课堂上我是你们的老师,课后我是你们的朋友“,经常与学生推心置腹地谈话,营造一种民主平等的氛围。比如找学生教育谈话,为学生搬一张座椅,甚至为学生端一杯开水,有时还轻轻地拍一下肩膀,说几句宽慰爱护的话,让学生有说话的机会,用心倾听学生的心声,这样就可以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尤其是对待留守少年儿童,为了弥补他们缺乏的亲情之爱,我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儿女一样,用爱心和真心去对待他们。我走近学生,和学生亲切交谈,聊学习、聊生活、聊亲人无所不谈;课余,我和学生一起说,一起笑,一起参加体育活动,不分彼此,其乐融融。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由于我对学生怀着深深的爱,对他们谈笑风生,循循善诱,因此,学生不再有躲闪的眼神、胆怯的声音。对老师有看法,敢于大胆提出;自己有困惑,敢于请求老师帮助解决;对于老师的批评或建议,能乐意接受。这些看似小事,却是浓浓的师生情的最佳体现。“严是爱,松是害”,在对学生关心爱护的同时,也不忘对他们严格要求。我班制定了严格的班级文明公约,在班宣读、张贴后,师生一起严格遵守。因此学生乐意与我交朋友,喜欢和我讲心里话和悄悄话。三、精心呵护,努力转化后进生不管是优秀生也好,所谓的差生(暂时的后进生)也好,都需要别人的赏识。差生最忌老师歧视他们,他们需要老师的关怀和鼓励。爱和信任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班主任以爱和信任的眼光,哪怕仅仅是投向学生一瞥,心灵也会感光显影,映出美丽的图像。每个人都是有自尊心的,差生也不例外。转化差生不是只靠无休止的批评,不是反复写检查,更不是对他们实行变相体罚,而是给予更多的关心、爱护。尊重他们的人格,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决不能采取冷漠和歧视的态度。动辄训人、惩罚往往使差生产生逆反心理,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事与愿违,适得其反。抓住后进生的“闪光点”,对他们启发引导,用爱心去感化他们。如我曾接到一个乱班,一提到这个班大家都觉得头痛,因为班里的后进生太多,班风、学风差。接到这个班后,我首先向原来的科任老师了解情况,然后去家访。通过全面地调查了解,发现本班学生情况是男生人数多于女生人数,而且大部分是农村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监管。一个叫小彬的同学,其祖父、祖母对他特别溺爱,因而养成了唯我独尊、任性固执的个性。我又仔细观察这个孩子,发现其有两个“闪光点”:一是喜欢为别人做事;二是重感情。于是我因势利导,引导他为学校为班级做好事,尽量多表扬少批评。同时我在生活和学习上也十分关心他,帮他补习知识。并及时家访,向他家长汇报点滴进步,要求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小彬同学感受到集体和老师对他的关爱,逐渐进步。于是我就让他当小组长,让他带领其他同学进步,期末考试,他还取得良好的成绩。又如,小陈同学由于家庭穷苦,母亲有残疾,小小年纪要做许多家务,因此上学经常迟到,科任教师不明情况要批评他,班干部要指责他,慢慢地性格变得古怪、孤僻了。我了解情况后,及时伸出爱的双手,经常买些学习用具送给他,还发动附近的学生帮助他做些家务,用爱心抚平了他受伤的心灵。从此,他渐渐地变得开朗起来,慢慢地找回了自信,不但上学不会迟到,而且还是比较早到校的同学之一。对于后进生,对其既严格要求,又循循善诱,使后进生对学习充满信心。实践证明,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老是批评差生这个缺点那个缺点,不如赏识差生一个闪光点。班主任工作是一项艰巨细致而又伟大的工程。只有耐心细致,才能教育引导好低年级的学生,只有诚心诚意,才能成为学生的朋友,并乐意接受教诲,只有精心呵护,才能扬起后进生前进的风帆。小学班主任如何有效实施德育管理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能够帮助学生健全思想认识,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与道德品质。小学生正处于思维、认知、观念萌芽的阶段,因此也是开展德育管理的关键时期。小学班主任要做好学生学习、发展的引路人,紧扣新时代的新理念,优化德育管理的方式和路径,制定合理的德育方案和计划,充分发挥出德育管理的积极作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最终才能让学生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同步发展。一、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都尚不成熟,因此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产生消极的情绪以及各种心理问题,甚至做出错误的行为。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小学班主任应当在关心、爱护每个学生的基础上,注重和小学生的沟通、交流,和学生做朋友,即时、充分地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当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情绪状态和具体变化,从而能够找到针对性地辅导策略,打开学生的心扉、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自觉接受班主任的教育和引导,最终提升德育的实效性。有一次,中午放学,笔者走进一家商店,打算买些牛奶,发现斜前方有几名学生互相推操着逃离,似乎在躲什么。笔者抬起头发现这几名学生似乎是本班的学生,看到这一现象,笔者开始思考是不是自己的教育模式存在问题。所以,笔者转变以往的教育管理方法,加强与学生的日常交流。笔者会寻找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课间发现学生在讨论天气时,笔者会从天气的冷暖变化引入地球的公转,还可以从保暖德育教育,感受父母在生活中的付出。通过日常生活的交流,笔者与本班学生之间的感情愈发融洽,在校园外学生们见到笔者后,也不再像之前那样闪躲,而是融洽地与笔者打招呼。二、注重优秀班干部的培养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是实现班级自主化、民主化管理的途径,同时也是更进一步推进德育管理工作高效开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小学班主任要树立民主化的管理理念和思想,转变“独断”“专制”的管理方式,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来选拔班级班干部,或者是采用轮值制度来让每个学生都有当选班干部的机会,真正实现班级的民主管理,这样能够保证学生在参与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自觉树立起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激励学生完善和提升自己,形成良好的观念和认识。例如,班主任不能无时无刻都在教室,班级偶尔会发生一些小摩擦或扰乱课堂秩序的现象,基于这一问题,笔者制定了班干部辅助管理的决策。首先,笔者会从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中选拔学习代表,根据学生排名情况拟选出三名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三人轮流负责课堂学习的监督以及作业的收发。然后,笔者再从问题学生中选择班级纪律管理代表,问题学生通常喜欢在上课期间做一些小动作,尽管科任教师和同学提醒,但是他们还是会控制不住自己好动的欲望,而通过纪律管理代表的身份,他们会时刻叮嘱自己。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改善班级纪律,同时还能培养学生习惯的养成,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三、开展多样性的实践活动活动是开展德育管理的一种形式,能够赋予德育丰富的内涵和实际价值,让学生在参与当中产生更加深刻的体验,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所以说,小学班主任应从德育管理形式的转变出发,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说教模式当中,而是结合时代要求、学生需要来开展多样性的实践活动,并保证活动有丰富且深厚的德育意义,促进学生的主动、全面参与,在实践当中体会到道德的深刻内涵,逐步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转变不良的行为习惯,实现道德行为的优化和综合素养的提高。例如,对学生之间偶尔发生矛盾的问题,笔者做出了调整。笔者会选择在周五下午的某一节课作为班会时间,利用这段时间带领学生来到操场开展一项团队活动,如,“背靠背托球走”“两人三足”等游戏活动。在游戏活动中,笔者会刻意安排曾经发生过矛盾的学生组成小组,在游戏活动中,双方都努力的完成活动,相互配合,相互照顾,曾经互相看不对眼的学生会逐渐改善看待对方的态度。通过这些活动,能够调节学生的情绪,感受团队配合的力量,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四、基于生活细节发现德育德育不应该是某个独立的教学环节,而是应该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抓住生活中的各种时机和细节来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才能全方面促进学生道德认知和水平的提升。对此,小学班主任应该将生活作为德育的出发点,仔细地关注、观察学生生活中的微小细节,以此为契机来对学生实施德育,以小见大、由浅入深,实现对学生的积极引导,让学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规范自身言行举止,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这样才能够真正保证德育管理的科学与高效。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学生会出现随手丢垃圾的行为,看到学生的行为后,笔者会对其进行一些教育,告诉学生们地球现在遭受的破坏,让学生意识到随手丢弃垃圾的行为会对地球以及生态环境造成怎样的危害,通过德育教育的方式,改变学生乱丢垃圾的行为。综上所述,小学班主任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社会发展对教育的全新要求,肯定德育管理的重要性,并从德育管理的现状、问题出发,展开反思与探究,不断创新和优化德育管理的方式方法,以赋予德育管理新的时代内涵,落实全新的要求和目标,从整体上提升德育管理的质量,最终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双减”政策下乡村小学优化亲子关系“双减”政策在减轻乡村小学生负担的同时,也对小学校长、教师群体如何顺应政策变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小学管理层的校长更需要结合自身学校实际情况,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减负与提质增效相结合。与此同时,对于更好优化学生亲子关系也需要进行更多关注,从校长角度出发形成优化乡村小学生亲子关系的有效路径思考。一、从校长角度出发,“双减”下乡村小学优化亲子关系的实施原则作为小学管理层的校长,在“双减”政策之下优化乡村小学生与家长的亲子关系并不是随意而为的,而是需要遵循一系列基本实施原则,循序渐进原则、人文关怀原则、家校合作原则等都可以在推动乡村小学生优化亲子关系过程中发挥应有的辅助推动作用。只有如此,才能让“双减”政策实施与乡村小学亲子关系优化进行密切结合,不断发挥小学校长在其中的重要作用。(一)循序渐进原则不同于城市小学,乡村小学有很多学生属于留守儿童,家中父母外出打工,子女只能与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共同生活。对于这部分乡村小学生来说,子女与父母的亲子关系较为疏离。对于此,小学校长作为管理层需要顺应“双减”政策需要,积极围绕乡村小学实际情况,在循序渐进原则的实施下不断优化亲子关系,针对一定比例的留守儿童需要发挥校长的管理层作用,在强化学校与家长的线上联系上形成更多保障。以此拉进外出务工家长群体与留守家乡读书子女之间的亲情联系,循序渐进的优化留守儿童与务工父母的彼此联系。与此同时,针对父母在家的乡村小学生,小学校长同样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秉承边了解、边优化、边调整、边反思的亲子关系优化过程,让循序渐进的科学优化举措能够作用于“双减”政策下乡村小学亲子关系优化工作之中,展现出应有的举措科学性价值。(二)人文关怀原则人文关怀原则同样必不可少。在“双减”政策之下,作为乡村小学管理层和决策者的小学校长需要不断优化亲子关系探索实施路径。在此期间对广大小学生给予人文关怀。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小学校长需要引导小学各年级教师、班主任利用学校学习生活时间对留守儿童在学习与生活遇到的困难予以关怀,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他们度过困难、解决困惑。对于子女与父母共同生活的乡村小学生而言,无论是小学校长,还是小学班主任、教师同样需要一视同仁,发挥学校教育优势,给予小学生群体学习生活层面的多元化帮助,与家长一起呵护学生成长,尤其在“双减”政策之下,小学校长可以组织体育教师和其他各科教师开设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那些下午放学、家长不能及时接走的学生可以在学校快乐游戏、快乐生活,也可以组织多元化的亲子活动,让人文关怀落实到亲子关系的不断优化过程之中,看到孩子们青春洋溢的笑脸。(S)家校合作原则从校长角度出发,在“双减”政策下不断优化乡村小学的学生与家长的亲子关系,离不开家校合作原则的实施与贯彻。在“双减”政策的新变化情况下,乡村小学生的亲子关系优化并不拘泥于某个学生,而是需要呈现出学校层面的亲子关系整体优化上。正因为如此,小学校长需要从学校角度出发突出学校教育优势,完善家校合作机制,优化家校合作方式,强调家校合作评价反馈,使得亲子关系的改善能够以班级为单位在班主任、各科任课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从学生到家长的亲子关系沟通,再从家长到学生的亲子关系落实,从而通过家校合作的良性影响使得“双减”政策下的乡村小学亲子关系优化能够展现出双向化发展趋势,让“双减”政策实施过程中留下的大量学习闲暇时间被亲子关系所填充,让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与亲子关系质量增强彼此结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校家庭的生活学习环境氛围。二、“双减”政策下乡村小学优化亲子关系的有效路径(一)帮助家长审视自身行为,搭建亲子桥梁在“双减”政策实施情况下,小学校长需要从学校管理层的角度出发帮助家长审视自身的亲子行为,尤其需要帮助那些常年在外打工家长能够站在子女的角度思考问题,积极搭建亲子关系的良好桥梁。一方面,强化家园合作原则的贯彻,让家长获得如何优化亲子关系的专业知识,让知识带动实践行为,帮助家长有效审视自身行为。另一方面,强化家校之间的实践工作经验共享,使得家长能够在学校的帮助下在亲子关系工作开展中不断反思、不断调整,使得亲子关系桥梁搭建作用得到淋漓尽致发挥。(二)引导学生领悟家长不易,夯实亲子基础小学校长从学校管理层角度出发,还需要积极引导学生感受家长的工作不易,尤其要引导留守儿童真正了解在外务工父母的不容易,帮助他们养成正确的心理状态,客观看待家长外出务工带来的经济利益,带有必要的感恩之心。虽然父母不能陪在身边,但也可以利用多元化、便捷化的线上沟通渠道强化与父母的亲子关系。亲子关系的构建不仅仅需要从家长到子女建立联系,更重要的是,还需要从子女到家长建立联系,只有双向奔赴才能真正夯实乡村小学亲子关系事实基础。在此期间,还需要把“双减”政策内涵与家长和学生进行思想贯彻,让“双减”政策的理念优势同样作用于乡村小学亲子关系优化过程,形成必要的理论基础保障。(S)发挥学校教书育人作用,护航孩子成长在“双减”政策之下,作为乡村小学管理层的校长不仅需要帮助家长审视自身的行为,引导学生领悟家长不易,更需要发挥学校教书育人的作用,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亲子关系的优化构建,其实不仅仅是家长和学生的事情,学校校长、班主任、教师等不同主体同样需要发挥中间桥梁作用,将教书育人的核心理念与“双减”政策的理念优势作用其中,发挥好自身的润滑剂作用,当学生与家长之间存在亲子关系紧张问题时需要发挥循序渐进的人文关怀作用,摆事实讲道理,从学生认知和家长认识两方面双管齐下,帮助双方认清亲子关系的真谛,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辅助作用。三、结语现阶段来说,“双减”政策的贯彻落实不仅减轻了乡村小学的学生学习负担,而且还会积极优化亲子关系提供了更多时空可能。学生的学习负担减轻了,闲暇时间增多了,为他们更好的与家长沟通,尤其与在外务工父母沟通形成了更多保障。基于此,在乡村小学内部,无论是校长,还是班主任、任课教师都需要立足教书育人的核心作用,把握“双减”政策优势,从帮助家长审视自身行为,搭建亲子桥梁;引导学生领悟家长不易,夯实亲子基础;发挥学校教书育人作用,护航孩子成长等入手,为积极优化亲子关系出谋划策,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