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商业秘密的管理.ppt
1,专题二 企业商业秘密的管理,2023/2/19,第二讲,引例,史上著名的十大商业间谍案“力拓案”定性只是商业秘密不是国家机密钟晓渝委员:降低侵犯商业秘密获罪门槛,主要内容,2.1国内企业商业秘密管理的现状与问题诊断分析2.2企业应对商业秘密采取“合理的保密措施”2.3企业内部商业秘密的管理2.4企业商业交易中的商业秘密管理2.5企业对商业秘密的管理与授权使用2.6商业秘密泄露与获取方式2.7企业商业秘密保护的主要方式2.8企业高管在日常活动中的商业秘密保护2.9反情报商业秘密的积极型保护,细化,商业秘密的保护商业秘密的管理商业秘密的危机处理,三、商业秘密的保护基础,导入 网络安全公司Websense在美国所统计的数字:“90%的企业在去年遭受过黑客攻击;30%的对等请求是下载内容;1/3 的公司网络上有间谍软件;45%的 IT 经理曾经报告公司网络感染了病毒;70%的因特网内容流量发生在上午九时到下午五时的工作时间。”,三、商业秘密的保护基础,1、商业秘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可口可乐的“神奇”配方,三、商业秘密的保护基础,2、商业秘密法律保护保护的基础,诚实守信的信念,激励机制,交易成本,四、商业秘密保护的适用,商业秘密保护和专利权保护比较,(一)商业秘密与专利的区别,(二)商业秘密保护的优势和劣势,1、优势:(1)保护对象的广泛性:技术信息、经营信息都可以受到保护;(2)期限优势:商业秘密保护的期限不确定;(3)地域优势:商业秘密无地域性特征;(4)保密优势:商业秘密是不公开的,专利是公开的。(5)可以保证技术信息不向竞争对手公开。(6)无需履行法定的程序和手续。,2、劣势:(1)无排他性:如果第三人合法发现了某项技术信息,商业秘密持有人不能对其加以干涉;(2)反向工程:指通过技术手段对从公开渠道取得的产品进行拆卸、测绘、分析等而获得的有关技术信息。由于反向工程的前提是对产品的合法取得,其揭破、分析、模仿均属于合法竞争,为法律所保护,商业秘密权利人无权干涉。,(三)商业秘密保护与专利保护的选择,选择标准,(1)反向工程难易度,(2)科研成果价值的期限长短,(3)能够获得专利的可能性高低,(4)经济价值大小程度,商业秘密,专利,(四)商业秘密与专利权对技术的共同保护,(1)权利人选择将核心的不便于公开的技术方案作为技术秘密保护,对于次核心或者边缘的技术方案作为专利保护;维护竞争优势(2)权利人选择将核心的不便于公开的技术方案作为专利保护,对于次核心或者边缘的技术方案作为技术秘密保护。,商业秘密保护的风险,1 权利人必须采取有效的保密措施。2 权利状态不稳定。3 独占性较差,不能对抗独立开发出同一技术、知识的第三人。4 举证的困难。,到底选择商业秘密保护还是专利保护?,选择保护方式时应考虑的因素,1 该技术秘密获得专利保护的可能性。2 该技术秘密的特点,如技术成果是否容易被破解。3 该技术秘密的商业前景及其生命周期。4 所属专业领域的现有技术水平及发展预测。5 该技术秘密在企业中的地位。,商业秘密保护与专利保护需综合运用。,商业秘密保护的主要法律途径 商业秘密是一种无形财产,目前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主要有以下四种法律途径1 合同法保护2 侵权法保护3 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4 刑法保护,侵犯商业秘密罪立法滞后影响知识产权保护,五、商业秘密的泄露与获取方式,“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能陷也。又誉其矛: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韩非子,“在美国,企业间谍战全面爆发,现在是大公司偷小公司,小公司偷大公司,人人都在互相偷窥。”美国著名安全问题专家贝奎,时代杂志 市场竞争迫使每个公司都竞相收集情报,但问题在于如何区分合法研究和不道德甚至是非法活动之间的界线。众所周知,破门而入是非法行为,但详细研究公开资料并不构成违法。,企业如何防范商业秘密泄露,商业秘密权的内涵 权利人对商业秘密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权利成为商业秘密权。包含内容:1使用权 2转让权 3公开权 4申请专利权 5获得荣誉权 6经济收益权 7有限禁止权 8其他,侵犯商业秘密权的法律责任 刑事责任 行政责任 民事责任,商业保密的法律尴尬: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商业秘密泄密情形,1、内部人主动泄密,内部窃取,跳槽泄密,保密措施不当,出版泄密,总工程师带走核心技术涉嫌泄露商业秘密,天津离职员工涉嫌侵犯商业秘密被起诉,2、外部人窃密,收买内部人策略,偷梁换柱策略,直接测探策略,间谍策略,4名跳槽员工窃商业机密被判刑 案件惊动公安部,培训业首曝商业间谍案管理大师余世维遭千万索赔,具体策略收买内部策略直接刺探策略偷梁换柱策略(虚假记者 虚假联营)假道伐虢策略(借权手段 借助第三方 借势政府)“间谍”策略(网络渗透 搜集分析垃圾 勾结复印打字社),“一杯咖啡”击退商业窃密者,潜在商业秘密泄密者身份,商业秘密泄露途径1、商业秘密泄露的内部途径常见商业秘密的泄露的内部途径:人才流动泄露商业秘密;兼职工作泄露商业秘密;为了私利泄露商业秘密;接待参观泄露商业秘密;企业内部职工保密观念淡薄泄露商业秘密;发表学术论文,做产品介绍等泄露商业秘密。2、商业秘密泄露外部途径常见商业秘密泄露的外部途径:离退休职工被另一个单位聘用泄露商业秘密;社会专家、社会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技术交易市场,专利代理所,广告商,新闻机构,印刷机构等)泄露商业秘密;政府业务部门、银行、税务等部门泄露商业秘密;产品销售商、材料供应商、废品回收商泄露商业秘密;企业周围居民泄露商业秘密;公司职员朋友等泄露商业秘密;检垃圾者,小偷等泄露商业秘密。,商业秘密获取手段常见商业秘密获取的手段:利用涉密人员的利益心;利用涉密人员的虚荣心;利用涉密人员的反叛心理;利用涉密人员的爱好;利用涉密人员的情感;抓住涉密人员的把柄;对涉密人员进行恐吓;伪装商务人员、在职人员的朋友等进行探密。,商业秘密获取的主要方式,既然是科学,就是合法获取商业秘密的途径与方式有:重视商业情报的获取设法避开商业秘密的法律情报网,商业情报合法获取的主要途径:,反向工程通过招聘获得商业情报通过目标公司第三方获得有关商业情报选择合适的情报咨询公司提供,(一)商业秘密管理方案的建立首先企业要根据实际,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系统的商业秘密管理方案。这个方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确定本企业商业秘密的范围并加以分类;2、确定保密责任及管理人员;3、对于商业秘密文件施以标记;4、保护商业秘密的措施或安全系统的作用;5、如何处理商业秘密与职员的关系;6、定期确定商业秘密的内容。7、如何以较低的风险向企业外部人员披露某些商业秘密;8、如何处理主动向企业提供商业秘密的情况。,六、商业秘密的管理,(二)、商业秘密的定密定密就是根据一定的程序,对商业秘密的权益、密级、保密要点、保密理由、保密范围和保密期限进行确定。1、定密的作用(1)定密是将商业秘密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的必要前提,没有定密的信息不属于商业秘密,其不受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保护。(2)定密是商业秘密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定密,确定商业秘密对权利人安全和利益的重要程度,并确定秘密的保密措施。,(二)、商业秘密的定密,2、定密的程序定密程序如下:(1)信息发明人提出保密建议,提交保密建议书。建议书包括:A、商业秘密的名称,秘密发明人,发明性质,权利人,发明时间,正在使用的部门或岗位等;B、商业秘密的完整内容(包括组成完整内容所涉及到的非商业秘密内容);C、秘密的创新点性,要保护的秘密要点;D、保密理由;如秘密的先进程度,秘密的独有程度,秘密的用途(作用)和发展前景(或指导意义),秘密获得的难易程度,竞争对手对该秘密的需要程度,秘密对企业利益和安全影响程度等。E、定密建议,如密级、保密范围、保密期限。,2、定密的程序,(2)对建议进行审查信息发明人提出并报送建议后,由企业秘密评定机构根据企业商业秘密管理办法对信息进行评价。如是否为商业秘密,商业秘密的保密价值(保密价值表现为该信息是否关系到权利人的安全与利益。利益包括直接的经济利益、间接的经济利益和潜在的经济利益;安全则表现于对企业现在和将来竞争的优势),商业秘密的密级,保密方案(制定该商业秘密保护部门、保护手段、保存方式、保护人员以及涉及商业秘密的岗位和人员的保密权利、义务和责任),保密期限等进行确定。(3)商业秘密签批分管领导签署意见,确定定密时间。,3、定密方法(简易法)商业秘密的密级一般可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种。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确定企业绝密、机密和秘密的标准。如各级标准如下:A、绝密最重要的商业秘密,一旦泄露将使公司的经济利益和竞争优势造成特别严重的损害,包括但不限于:处同行业领先水平的技术及其资料;能够导致新技术突破的研究开发项目;比竞争对手占有绝对优势的生产技术、工艺流程、化学配方等;列入国家秘密的技术及其资料;B、机密重要的商业秘密,一旦泄露将使公司的经济利益和竞争优势造成严重的损害,包括但不限于:处同行先进水平的技术及其资料;比竞争对手占有一定优势的生产技术、工艺流程、化学配方等;能够反映公司的整体实力和竞争能力的技术及其资料。C、秘密一般的商业秘密,一旦泄露将给公司的经济利益和竞争优势遭受损害,包括但不限于:科研立项调研、新产品市场调查与分析、研究与开发计划等资料;工程记录、操作记录、生产记录、生产作业计划;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过程记录,包括研究开发人员的工作日记、试验记录等;,(三)商业秘密的标识商业秘密的标识也称保密标识,是用于区分信息是否为商业秘密与非商业秘密以及对商业秘密保密程度和秘密权利人进行的一种标志。商业秘密的标识是商业秘密管理重要的内容。1、商业秘密标识的作用商业秘密标识具有如下作用:(1)告知作用,告知员工和外部业务关系人某信息的密与非密性,如果为商业秘密,则员工和外部业务关系人负有保密的义务;(2)警告作用,警告接触该信息的人员负有保密义务,否则将承担侵权的法律责任;(3)权益主张作用,说明该信息是谁的商业秘密,对该信息权益进行主张;(4)举证作用,在追究泄密者或者侵权者法律责任时,可以证明权利人采取了合理的保密措施。一般来说,员工并不是对接触的任何信息负保密义务,只对标明为商业秘密的信息一般才具备秘密义务。如果信息没有保密标识,造成商业秘密泄露是单位的过失,由单位自己承担过失责任。,2、商业秘密标识的要求商业秘密的标识应具备如下三性:(1)保密标识应当具备显著性保密标识的显著性是指保密标识醒目,这就要求保密标识应标在显著的位置上,密级的字应印得适当的大些,同时可以根据密件的密级不同,分别用红色、黄色或者其他颜色进行标识。(2)保密标识应当具备识别性保密标识的识别性是指保密标识一看就让人明白,即从保密标识中一眼看上去就知道是否为商业秘密,商业秘密的密级、保密期限、是哪个单位的商业秘密等信息。(3)保密标识应当具备警告性保密标识的警告性是指在保密文件上印上警告字眼,如,在保密文件装订线附近用红色字印上“版权所有,不得复制”字眼,在文件内页用浅红色的字印上“版权所有,不得复制,公司”,且印得很大,作为背景,如果复制,就很容易分辨出是复制品。保密标识的警告性表现在:一是重申保密义务人承担保密义务,不得侵权,否则承担侵权的法律后果;二是防止权利人盗取密件。,3、商业秘密标识的内容 商业秘密标识的内容应当包括密级、保密期限、定密时间、权利人名称等。(1)密级,即商业秘密的秘密程度,是保密标识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常见的标识有“绝密”、“机密”、“秘密”等。(2)保密期限,即商业秘密的保密期限应当标明。有时国家秘密不标明保密期限,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秘密级的保密期限为10年,机密级为20年,绝密级为30年。企业秘密保密期限一般可定为秘密级为3年,机密级为5年,绝密级为10年。如果可能应制定解密的条件。(3)定密时间。定密时间是一项重要的内容,以表明权利人是何时主张该商业秘密的权利的,同时也是确定该商业秘密是否需要解密的重要依据。(4)权利人名称。权利人名称是技术秘密标识中不可省略的内容。如果企事业单位的商业秘密标识中不含权利人名称,则秘密一旦泄密,权利人就无法对该信息进行权益的主张。,标识图案示例:,(四)商业秘密的解密1、密级变更 密级变更实际上是按照定密的原则、方法和程序进行再定密,从而确定新的密级。2、解密商业秘密因以下理由而解密:(1)因定密不当而解密;(2)因定密理由不成立而解密;(3)因到了保密期限或者出现解密条件而解密;(4)因申请专利,专利局发出专利公告而解密;(5)因系统解密审查而解密。,公司内部内部商业秘密管理,1、商业秘密本身的管理 管理商业秘密本身的基本思路将商业秘密与外界进行隔离。,区域管理:严格的控制接触商业秘密的人数、重点部位的监控管理,电脑管理:密码、U盘使用、硬盘泄密,侵犯商业秘密真实案例分析,网络管理:互联网商业秘密管理、公司内部局域网商业秘密管理、Email(华为),BBS,公司内部内部商业秘密管理,2、员工商业秘密的管理,(1)强化员工保密意识,(2)与员工签订保密协议,(3)签订竞业禁止协议,(4)脱密期的运用,(一)保密协议,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应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保护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用人单位要求员工保守商业秘密:1、规章制度2、保密协议(明确员工保密范围、是单位采取有效措施的证明),初稿-商业秘密保密协议-20060813-岳修志,案例1华为公司员工秘密协议案例,案例2 东方微点公司与瑞星公司商业秘密案例,保密协议签订应该注意的问题,1、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密条款,也可以专门订立保密协议2、应当明确保密主体和保密义务;3、应当明确保密范围;4、明确违约情形及法律责任。,关于保密协议的重要提示,(1)保密协议不以支付保密津贴为对价(2)保密义务不以保密协议为前提,(二)竞业禁止,(1)含义:根据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劳动者在任职期间或离职后一定期限不得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用人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业务。也即”竞业禁止是指单位与知悉企业商业秘密的人员约定在解除劳动关系后一定时间内,被竞业限制人员不得在生产同一种核心技术产品且有竞争关系的其他单位任职,或者自己从事与原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一种核心技术产品的生产经营。“,签订竞业禁止协议的注意事项:竞业限制的时间不得超过三年。在竞业限制期间,单位应当向被竞业限制人员支付一定的竞业限制补偿费。竞业限制协议主要内容包括:(一)生产同一种核心技术产品且有竞争关系的企业范围;(二)竞业限制的期限;(三)竞业限制补偿费的数额及支付方式;(四)违约责任。竞业禁止的目的:一是防止员工离职带走原单位的商业秘密为另一单位服务;二是防止员工离职后另起炉灶,从事与原单位业务相同的经营或服务。,微软谷歌李开复竞业限制案,微软全球副总裁李开复决定离职,并宣布将出任Google全球副总裁及中国区总裁。这次跳槽立即引发轩然大波,微软以违反竞业禁止协议为由将Google和李开复一起告上美国法庭。法院应微软公司的请求,发布临时禁令,禁止离开服从属于中国的计算机搜索市场相关的搜索技术、经营战略、规划或开发工作,以及他在微软曾经从事的其他工作领域,Google和李开复还被紧张疲劳或盗用李开复在微软工作期间获得的任何商业秘密。这一裁决还禁止李开复鼓动微软的其他员工跳槽至Google。,石治勇:一起违反竞业禁止义务及侵犯商业秘密纠纷案件,(2)竞业禁止的一般内容:,1)在职期间不得在竞争企业兼职或任职;2)在职期间不得自行组建公司与雇主竞争;3)离职之前不得抢夺雇主的客户;4)不得引诱其他雇员离职;5)离职后的特定时间、特定区域内,不得开展与雇主竞争的业务或受雇于竞争公司。,(3)竞业禁止原则的运用条件:,1)竞业的认定:同类且有竞争关系2)受限制时间不能太长:一般不超过离职后3年3)不能适用全体员工4)应当给予适当合理的补偿,(4)竞业禁止补偿费,补偿费支付标准:没有现行规定,一般从约定。深圳:补偿标准一般为员工年收入的一半上海:补偿标准一般为员工年收入的20%30%给付时间:工资中发放or竞业禁止期间发放,北京首例涉外违反竞业禁止案开审英公司索赔23万,(四)脱密期的运用,(1)定义:脱密期也称“提前通知期”,指掌握商业秘密的员工在劳动合同终止前或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后的一定时期,这段时期企业可将上述员工调整到非商业秘密的工作岗位,变更合同内容,逐步使其淡忘所知道的商业秘密。待此期满,员工方可办理离职手续。,(2)关于脱密期的法律规定,劳动部关于企业职工流动若干问题的通知第二条规定:用人单位与掌握商业秘密的职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商业秘密有关事项时,可以约定在劳动合同终止前或该职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后的一定时间内(不超过六个月),调整其工作岗位,变更劳动合同中相关内容。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劳动合同可以对掌握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劳动者要求解除劳动合同的提前通知期,作出特别约定。提前通知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在此期间,用人单位可以采取相应的脱密措施。,(3)适用脱密期的注意事项,1)员工的工作岗位必须涉及商业秘密2)脱密期需要双方约定3)脱密期长短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一般不超过6个月)4)脱密期间员工仍与单位有劳动关系,享有员工待遇。,案例:,姜某系某化工公司工程师,与公司签订有无固定期劳动合同。工作中,姜某参与了公司的一项新工艺流程设计,公司于是要求姜某签订协议。协议中约定:姜某在工作期限内应对公司的技术秘密予以保密;姜某如要解除合同离开公司,则必须提前六个月通知公司,公司将采取调离其原岗位另行安排工作的防泄密措施;姜某因任何原因离开公司,应在离开后三年内不得前往与公司有竞争关系的单位工作;公司同意按月支付姜某一定数额的津贴。经协商一致,双方签署了上述协议。,数月后,姜某因个人原因申请辞职,公司要求姜某继续工作六个月,公司将对其重新安排岗位,并再次提醒姜某在六个月后不得到有竞争关系的单位工作。姜某认为这份协议过于苛刻,且对其今后就业极为不利,于是要求公司取消有关“离开公司后三年内不得前往与公司有竞争关系的单位工作”的协议规定。公司认为协议经双方协商同意并已签字,履行保密义务是员工的职责,因此拒绝了姜某的要求。姜某不服,双方于是发生劳动争议。,姜某认为:自己在离开公司时提前六个月通知,公司可以马上调换其岗位以保护公司的技术秘密;自己离开公司后,不再接触公司的技术秘密,因此,公司再规定自己在离开后三年内不得前往与公司有竞争关系的单位工作,限制了自己的就业权利,违反了劳动法的规定。公司认为:姜某在公司工作期间所接触的技术均是公司的核心机密,协议经双方协商同意签订,公司已按月支付了保密津贴,姜某现在反悔没有依据。问:用人单位能否与涉密的劳动者签订协议约定脱密期又约定解除合同后的竞业限制期?,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约定竞业限制的,不得再约定解除合同的提前通知期。”根据以上规定,提前通知期和竞业限制不能同时约定。本案中,在保密协议中,既规定了竞业限制期,又规定了提前通知期,对劳动者的择业权作了过度的限制,违反了劳动法规的相关规定。因此,公司在保密协议中约定了姜某的竞业限制期,就不得再约定解除合同的提前通知期,双方的解除合同提前六个月通知的约定不能产生法律约束力。,结论:,另外,商业交易中也需要对商业秘密进行管理,七、商业秘密危机的应对,1、起诉侵权人的举证方向,侵权人,商业秘密的有效性,不正当手段获取,遭受的损失,2、接触加相似减合法来源的举证原则,是指拥有商业秘密的原告,提供证据证明被告与其商业秘密有“接触”,并且又证明被告使用的被控信息与其商业秘密“相似”,除非被告有相反证据证明其掌握的信息具有合法的来源,否则法院将认定被告以不正当手段获取商业秘密。,相关法律规定:,关于禁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若干规定 第五条第三款:权利人能证明被申请人所使用的信息与自己的产业秘密具有一致性或者相同性,同时能证明被申请人有获取其商业秘密的条件,而被申请人不能提供或者拒不提供其所使用的信息是合法获得或者使用的证据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根据有关证据,认定被申请人有侵权行为。,“接触”:接触的可能或接触的条件;“相似”:达到实质相似的程度;“合法来源”:自己独立开发、从其他权利人处获得、公共信息处知悉等合法来源。,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