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拣儿童多处行——让精读课文成为习作教学的沃土 论文.docx
只拣儿童多处行让精读课文成为习作教学的沃土摘要:为切实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和认知特点以及发展的需要,努力积极寻找一套科学的,实用的习作方法,渗透语文要素,引导学生个性化性的解读每个单元的精读课文,激发学生的表达和习作能力。让习作单元的精读课文成为学生习作教学的基础。关键词:习作教学方法精读课文语文要素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习作的要求不但强调了口头表达能力还特别强调了书面表达能力,也就是习作练习。小学中高年级教材围绕观察、写人、记事、想象等关键语文要素,编写了八个单元。要真正落实这些要素,无疑对老师来说很难,这就要我们研磨一些好的策略.而现在对习作单元的教学主流呼声便是走进自然,融入生活,观社会百态。这确实非常好,用眼睛去观察大自然的一草一叶、四季变化;用心去感受周围生活的一人一事,喜怒哀乐;这可以为我们写作积累第一手材料,但如何将自己所看到、听到、感受到的,变成一篇有思想有美感的文字,于是老师便使出浑身解数,收集资料,整理范文劳心劳力.记得冰心曾化用过前人的两句诗,变换过的诗是这样的:“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出行”习作何不是这样,与其绞尽脑汁苦寻课外范文材料,不如看看孩子们,去的最多的地方、最美的地方,哪里便是他们灵感的来源,思想的聚集地,而这里便是每个单元的精读课文.一、独上高楼明要素定重点人物描写一组刷子李作为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两篇精读课文,作者围绕嘎子和小胖墩摔跤的精彩动作、样子健美的身体、严监生垂死挣扎的神态,突出了人物描写的主题,本单元语文要素是学习描写人物基本方法,并初步运用人物的基本方法,具体表现人物的特点。习作要求从不同的方面选取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特点.据此进行课时分配:第一课时重点解决对文本的整体感知,感知人物的特点,并辅之以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特点,领悟文中用动作、语言、心理、外貌,这些方法迁移练写。二、衣带渐宽分环节解难点本单元习作除了要通过精读课文渗透语文要素外,还要注重分布课时难点,从而确定两课时的教学环节。第一课时第一步:先从课文整体感知入手、体会课文围绕“人物”写了他们什么特点。第二步:围绕人物选择了哪些典型的事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人物的特点。围绕人物选择典型事例感知人物特点。1 .小嘎子和小胖墩比赛摔跤,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机敏富有心机)2 .严监生临死时人惦记节省灯油: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吝啬)3 .曹小三观察师傅刷墙,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百来,悠然摆去,如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技艺高超)第三步:走进学生自己的生活,选择班里的一位同学某件事猜猜人物的特点.第一课时偏重整体感知,领悟如何选取典型事例,体现人物特点。这个写作能力从精讲到练习形成一体。下面我选取了班级几个同学所写的片段进行展示:甲同学:有一次妈妈正在烧菜,厨房里的盐没了,就让看书的爸爸赶紧到门口的小超市里买,结果回来时爸爸手里拿的是白糖,可把妈妈气坏了。(粗心爱看书)乙同学:运动会上说时迟那时快,我的同桌摔倒了,但他还是爬了起来,像一只起飞的雄鹰,继续飞翔着。(意志力顽强)。选用典型的示例,因为写人物和事情是分不开的,只有在事情中人物才能展现出自己独特的一面,也就是人物特点,所以习作时应该好好选择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典型事情,这一点从几位同学的习作片段中已得到展示。但很明显,有事情、有特点,语言却不够灵动,事情显得不够具体,没有画面感,那怎样才能像小嘎子那般灵动,严监生那般有画面感,这就是接下来在第二课时着重和学生一起分析欣赏。通过仔细观察,运用动作、神态、心理等写人的基本方法来达到语言灵动活泼,画面感生动的语文要素要求。第二课时首先围绕精读课文里所展示的几个精彩人物展开讨论,为什么能将小嘎子写的那般机灵,富有心机,严监生写得如此吝啬,刷子李技艺如此高超,仿佛他们就在我们的眼前,老师相机出示课件,将上节课课文里三个人物片段里有关动作、神态、心理的词语去掉,再让学生前后对比一下,人物形象感受的不同,学生很自然地发现原来表示动作、神态、心理的词是如此的重要,一切灵动,一切充满画面感,皆因有了这些神奇的词语的神助攻,才给我们带来一段心灵的神奇之旅,否则一切都是枯燥的,没有生机的。在老师这样的引导下,接着让同学们再回头评价一下自己上节课所写的人物,可采用学生互评,写出不足之处,并分析原因。这时候学生会发现,昨天还光彩照人的爸爸,我的同,今天一下子暗淡无光,是什么原因,不用多说,此时无声胜有声,孔子云:“不愤不启不俳不发”教师在此相机出示人物描写方法,能让作文熠熠生辉,光彩夺目,抓住这个节点,让学生在上节课的基础上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二次升格,同学们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并不是让教师把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机械的简单的传达给学生,而是要学生在自己内心去构建一个完善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在合作中学习是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它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等,作用是传统教学方式不能替代的,这个环节目的是让学生合作学习,互相评价,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对比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人物描写方法的重要性。学习的效果当然也就事半功倍。现将两位同学的作文升格后展示如下:甲同学:爸爸恋恋不舍地放下书,换鞋、下楼,等他回来时,我傻眼了,妈妈让他买的是盐,他手里拿的却是白糖,可把妈妈气坏了。爸爸一个劲儿的向妈妈点头哈腰,赔不是:老婆大人,对不起,对不起,都怪我,我去买盐时,净想着刚才看的书了,一不小心拿错了,我这就去换,这就去换乙同学:运动会上说是迟那时快,我的同桌摔倒,可他手一撑,脚一踮,猛地爬了起来,右脚顶着前脚后跟,膝盖一弯,稳稳的蹲了起来,两只手按在地上,身体微微前倾,顿时像插上了翅膀的雄鹰周围的同学也欢呼起来,有的跟着陪跑起来。非常明显,这一次这几个同学的习作片段有了质的飞跃。如甲同学描写爸爸的片段通过“恋恋不舍”“放”“换上”“一个劲点头哈腰”“我这就去换",我这就去换”这一系列动作、语言描写,立刻让画面活了起来,让一个“爱看书粗心的爸爸”跃然纸上。而乙同学就更妙,不仅加入了一系列动词,还写了观众的反应,这就是侧面描写,从而将这个同学的顽强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第二课时着重领悟习作的表达方法,领悟不同的描写方法,会让画面灵动,人物特点更加形象立体。三、蓦然回首目标竟在灯火阑珊处两节课的习作教学概括如下四个部分:从整体上把握单元主题;从精读课文中领悟单元要素;围绕主题选择典型事例;习得方法凸显人物特点。在紧凑的教学过程中,由“扶着学生走”到“放开学生走”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儿童是创造产业的人,不是继承遗产的人。”在课堂中教师充分利用精读课文具体化加以理解吸收,更好的让学生学以致用,让生活成为依托,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运用已掌握的基本方法,灵动的智慧的练习人物描写。可以描写你所熟悉的一个同学。这一单元的教学,教师非常自然地将语文要素很好的渗透到课文之中,避开了很多学生在习作是选材跑题、偏题的问题,学生这两节课非常完美的创造性地完成了单元习作目标。习作单元中的精读课文支撑着习作、表达功能,教学中可以这样完善:(1)立足主题要素,结合习作要求,完成课后练习。(2)放眼整体精准把握重点难点。(3)用精美课文表达的独特性教会学生表达习作。将有深度、有广度、有温度的阅读和习作结合起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完美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而这一切达成希望更多老师“只拣儿童多出行,定能解得春何在"。让精读课文成为习作教学的沃土!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吴怀美.把握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要点J.江苏教育.2020,第8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