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银联移动支付技术规范的介绍.ppt
,Welcome to HUAWEI Technologiespresentation,关于中国银联移动支付技术规范的介绍,2010年5月,技术管理部,一、关于移动支付技术标准工作背景二、关于移动支付业务和技术架构三、关于移动支付技术标准体系四、关于移动支付技术标准的主要内容五、关于移动支付技术标准工作计划六、关于标准产品化及试点推广七、与标准规范相关的关键问题,纲 要,一、移动支付技术标准工作背景,背 景当前的问题:产品形态和技术路线多元化,缺乏统一的业务技术规划,缺少覆盖支付全流程的整体解决方案。主要遵循现有金融标准,由于移动支付业务的特殊性,对金融应用提出了新需求。前期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平台接口标准、UPcard标准,但随着业务快速发展,在非接接口、多应用管理、卡片管理、支付安全标准等方面有待补充、完善移动支付产业联盟:根据2009年技术专家委员会的要求,中国银联联合成员银行、通信运营商、芯片厂商、智能卡厂商、方案提供商、终端厂商等40多家单位组成,近期目标是建立移动支付标准体系,补充、完善各项移动支付技术标准。,一、移动支付技术标准工作背景,移动支付技术标准工作组会议情况会议安排:2010年3月8日-3月10日,中国银联培训中心会议形式:封闭会议,就8个领域18个议题分别研讨参会单位:人民银行、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以及移动支付产业主要卡片生产企业、手机终端生产企业、第三方服务商;中国银联、银联商务、检测中心及开展移动支付业务的银联分公司 会议成果:确定了移动支付技术标准体系、各项标准的主要内容、标准工作计划及工作机制,也就产业各方共同关心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关解决思路,一、关于移动支付技术标准工作背景二、关于移动支付业务和技术架构三、关于移动支付技术标准体系四、关于移动支付技术标准的主要内容五、关于移动支付技术标准工作计划六、关于标准产品化及试点推广七、与标准规范相关的关键问题,纲 要,二、移动支付业务和技术架构,移动支付主要业务功能 现场支付:支持金融支付账户的现场非接支付,银联已从2009年开始推动收单机构进行非接受理网络的改造工作,但支持13.56MHz的支付手机尚未得到广泛应用。远程支付:支持金融支付账户的远程支付,通过银联移动支付平台,按标准化的远程支付及空中圈存接口,已可实现空中圈存功能。商圈浏览:支持WAP门户、手机客户端、STK菜单几种交互方式,即支持服务提供商接入银联商圈平台进行商品浏览、金融支付,也支持第三方商圈直接发送订单到银联平台,实现订单支付。OTA下载:通过将手机终端远程连接到OTA平台,实现应用下载、空中个人化、空中开卡等功能,即支持运营商针对通信应用的OTA服务,也支持银行针对金融应用的OTA服务。,移动支付相关平台建设移动支付平台:支持GPRS连接方式的远程支付、空中圈存等业务。OTA平台:支持金融应用的空中开卡商圈平台:支持第三方商户接入和用户浏览商品服务信息 上述各平台,在支付环节功能上将全面支持远程支付及空中个人化、空中圈存等移动支付业务基本需求。,二、移动支付业务和技术架构,移动支付相关产品研发卡片产品:在试点阶段,包括非接智能SD卡、ISIM卡、双界面SIM卡、SWP-SIM卡。手机终端产品:受市场需求量和成本的影响,目前手机终端还没有主流的SWP/NFC手机,标准工作组正在联合相关单位组织对各种手机终端产品的解决方案进行研究,以得出较可行的解决方案。应用软件产品:银行、银联或运营商与第三方服务商合作开发了移动支付客户端软件、STK应用软件,但手机应用软件的支付安全性没有统一的规范,应用过程中用户安全信息存在泄漏的风险。目前正在研究将支付安全功能集成为特定支付程序包,统一供第三方服务商调用。,二、移动支付业务和技术架构,一、关于移动支付技术标准工作背景二、关于移动支付业务和技术架构三、关于移动支付技术标准体系四、关于移动支付技术标准的主要内容五、关于移动支付技术标准工作计划六、关于标准产品化及试点推广七、与标准规范相关的关键问题,纲 要,三、移动支付技术标准体系,移动支付技术标准工作的基本共识符合国家政策及法律法规的要求符合金融行业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 在开放、平等、共赢的原则下,积极开放创新,产业链应用域的划分,三、移动支付技术标准体系,三、移动支付技术标准体系,产业链应用域的划分,相邻域之间接口的标准化 相邻域之间的数据交互接口做到标准化,每个域的参与主体仅需要按统一标准开发标准化的接口,即可以平滑接入下一级处理域,三、移动支付技术标准体系,每个域内部的标准化 厂商开发硬件、操作系统等基础平台,银行、运营商等客户单位基于这个平台开发自己的应用。应用层:各个客户单位遵循自己的应用标准,共同制定多应用管理和通信的标准 基础层:厂商定义自己的产品标准,但在安全性、关键指标、基本规格方面应遵循客户单位的统一标准,三、移动支付技术标准体系,三、移动支付技术标准体系,远程支付标准,手机终端标准,智能卡片标准,现场支付标准,受理终端标准,支付安全标准,辅助标准(标准化工作指南),移动支付技术标准体系,三、移动支付技术标准体系,现场支付标准:主要制定与卡片和终端型号无关的非接支付射频接口标准、与卡片形态无关的非接天线标准;远程支付标准:主要是银联平台、运营商平台及第三方商圈平台的对外接口,目前金融行业已建立了比较完备的远程支付标准;智能卡片标准:主要是卡片及其应用的标准,包括:与卡片无关的应用标准、芯片安全标准,关于卡片物理特性、电气特性的标准,下一步主要针对“一卡多用”建立多应用管理和通信相关标准,并针对各种非接卡片产品建立相关卡片标准;受理终端标准:非接读写器及受理终端标准,目前银联已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受理终端标准体系,三、移动支付技术标准体系,手机终端标准:手机终端的应用软件及终端平台相关标准,目前银联已建立了应用软件安全标准,通信运营商也建立了相应的手机终端标准,下一步主要针对SWP/NFC手机的多种实现模式开展研究;支付安全标准:系统和运营安全、应用安全、终端平台安全、加密算法安全、卡片、芯片安全等,下一步主要针对应用软件安全、芯片安全开展研究;辅助标准:卡片、应用、手机终端的检测标准,卡片管理的技术指南等。,一、关于移动支付技术标准工作背景二、关于移动支付业务和技术架构三、关于移动支付技术标准体系四、关于移动支付技术标准的主要内容五、关于移动支付技术标准工作计划六、关于标准产品化及试点推广七、与标准规范相关的关键问题,纲 要,适用范围适用范围:该规范对移动支付业务的产品、应用、安全等各应用领域提出了规范化要求。产品检测:后续还将联合银行卡检测中心等检测机构根据该规范对移动支付相关产品及从事移动支付业务的相关厂商开展检测和认证。适用对象:与中国银联移动支付业务相关的产品设计、研发、运维、集成等单位应遵循该规范。适用于从事银联移动支付业务的。,四、移动支付技术标准主要内容,与现有规范的关系与现有规范的关系:中国银联移动支付技术规范是一个覆盖了卡片、终端、后台处理系统等关键环节的规范体系,现有的技术规范是移动支付规范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后续工作:后续将逐步统一移动支付技术规范的命名规则,命名规则如下:中国银联移动支付技术规范 第部分 规范,四、移动支付技术标准主要内容,四、移动支付技术标准主要内容,主要内容非接触式接口和天线规范:主要定义手机支付产品与非接终端之间的非接射频接口及非接天线的规范。多应用环境的应用、管理和安全规范:主要定义了支持一卡多用技术的卡片多应用环境的多应用管理、安全。金融应用规范:主要定义了远程支付应用对金融应用的特殊要求。与应用无关的卡片规范:主要定义不同形态卡片产品的基本指标、传输协议及工作模式切换等。,四、移动支付技术标准主要内容,主要内容数据短信接口规范:主要定义远程支付中通过数据短信接入银联短信转换平台的接口。卡片管理实施指南:主要定义了对移动支付卡片的整个生命周期管理的引导性要求,并在附录部分提出了对现有卡片管理的改进建议。测试方法:上述标准制定过程中,银行卡检测中心也参与了标准内容的研究、讨论,并同步考虑相关测试路径和方法。待上述标准出台后,将联合检测中心制定测试方法,开展对移动支付产品的检测认证。,四、移动支付技术标准主要内容,编制过程第一阶段:2010年2月-3月 与产业各方充分交流,初步确定移动支付技术标准体系及各项标准的主要内容;第二阶段:2010年3月8日-10日 召开移动支付技术标准工作组会议,确定了移动支付技术标准体系、各项标准的主要内容、标准工作机制及工作计划;第三阶段:2010年3月中旬-4月中旬 各专项工作组负责单位牵头完成标准初稿,并在工作组内部征求意见,组织落实相关意见后,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提交中国银联统一汇总整理;,四、移动支付技术标准主要内容,编制过程第四阶段:2010年4月中旬-6月初 中国银联就移动支付技术规范向产业各方广泛征求意见,如有必要,就一些特定问题组织专题讨论,落实相关意见后,形成标准送审稿;第五阶段:2010年6月初 提交银联技术管理委员会审批,并在审批通过后组织发布相关规范。,四、移动支付技术标准主要内容,一、关于移动支付技术标准工作背景二、关于移动支付业务和技术架构三、关于移动支付技术标准体系四、关于移动支付技术标准的主要内容五、关于移动支付技术标准工作计划六、关于标准产品化及试点推广七、与标准规范相关的关键问题,纲 要,尽快完成标准编写工作:目前已完成标准初稿编写及针对银行、运营商、相关领域主要厂商的征求意见工作,正在组织落实相关意见,预计于6月初形成送审稿,并提交相应主管部门发布。积极推进移动支付标准升级工作:积极与金标委、信标委等主管单位沟通,共同推动相关标准升级为行业标准,同时,结合移动支付国家标准任务,推动相关标准升级成为国家标准,五、移动支付技术标准工作计划,尽快推动技术标准的产品化:联合产业链各方加快推动技术标准落地,尽快推出符合技术标准要求的标准产品,配合市场部门开展标准产品的试商用,尽快将标准推向市场,并推动相应业务规则的创新与完善不断完善平台功能:密切关注市场发展动态、满足新产品的需求、积极采纳新技术,针对移动支付发展的新状况,不断完善银联现有系统建设,五、移动支付技术标准工作计划,一、关于移动支付技术标准工作背景二、关于移动支付业务和技术架构三、关于移动支付技术标准体系四、关于移动支付技术标准的主要内容五、关于移动支付技术标准工作计划六、关于标准产品化及试点推广七、与标准规范相关的关键问题,纲 要,非接接口:第1部分规定了卡片与终端应遵循的非接接口规范;卡片产品:第2部分规定了多应用环境,第4部分规定了各类与应用无关的卡片规范;移动终端:关于近场通讯技术的研究报告提出了一种多卡多用的SWP/NFC手机终端方案;与银联处理系统的接口:CUPMobile核心功能规范、数据短信接口规范等规定了卡片接入银联处理系统的接口和流程卡片管理流程:第6部分提出了对卡片管理流程的引导性要求,六、关于标准产品化及试点推广,一、关于移动支付技术标准工作背景二、关于移动支付业务和技术架构三、关于移动支付技术标准体系四、关于移动支付技术标准的主要内容五、关于移动支付技术标准工作计划六、关于标准产品化及试点推广七、与标准规范相关的关键问题,纲 要,收单主体卡片管理电子凭证安全基础管理,七、与标准规范相关的关键问题,33,谢谢 谭颖Phone:50362808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