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三级上册第八单元备课《献出我们的爱》 .doc
-
资源ID:2426893
资源大小:14.5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三级上册第八单元备课《献出我们的爱》 .doc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备课献出我们的爱1.设身处地地换位思考是理解人物的好方法。本组课文中人物都是随着情节的展开有变化,所以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理解人物的心理,可以创设情境,换位思考。2.注重同学之间的交流。从课后思考题的设置,我们就可以发现,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我们要引导孩子互相交流自己的所思所想。正所谓“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流后,我们都拥有两种思想。”为今后的学习中能更好地合作、探究打下良好的基础。3.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本组是上册书的最后一个单元,往往在最后的一个单元,总要让学生运用一些阅读的方法更独立地进行阅读思考。课后的要求也很简单,以交流和讨论为主。4.习作:自由习作建议要写新鲜的,不要重复过去的内容。二总而言之教学中应该关注的几方面内容:1.朗读与默读并重。默读的训练始终是我们关注的重要能力之一。默读的训练要有耐心,不可能一步到位。矛与盾的集合蜜蜂课后这样表述:我默读了几遍课文,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或做了一个怎样的实验?大家应该关注这样的表述默读了几遍。是说明学生的无声语言与思维要想同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是要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练习的。在中年级,不应该特别强调默读的速度,倘若过于重视速度,会造成孩子走马观花、不求甚解的阅读习惯,反而得不偿失。2.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要巧借文本个性在教材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课文是很有特点的,即所谓的“文本个性”。只是教师如若缺乏对文本的钻研,那就会熟视无睹,会错失训练的时机。当然,教师如若缺乏训练的意识,缺乏对训练有效性与否的反思,那么,就不能在中年级学生能力的启蒙实践期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一:摘句串联法散文秋天的雨,文章很有特点,且不说作者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就文章构段就很有特点前几段都是总分的结构,最后一段是对全文的总结。那么,我们依据教材自身的特点就应该引导学生发现这样的构段规律,并借以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从而轻松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一位教师如下教学: 出示每个自然段的第一句: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秋天的雨,是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一遍遍地诵读,体会到五句话连起来就像一首小诗,一首赞美秋天的诗。与课文对照,发现了什么?(这是每段的首句,每段的内容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教师以这样“摘句串文”的方式,很轻松就理清了文脉,同时为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奠定了情感的基础,激发了学生积累富有意蕴美的散文语言之热情。一项训练就这样在“诗”一样的情境中落实了。理性与感性的完美结合!方法二:以问促思法这种方法应该是老师们最经常使用的常态方法。对于写人、记事等文章都比较适用。同是秋天的雨一课,另一位教师如是教学:·请一组的同学开火车朗读课文,每人读一段,其他同学思考:秋天的大门打开了,为我们带来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出文章的思路:五彩缤纷的颜料好闻的气味动植物准备过冬的信号(颜色)(气味)(声音)文章就是从这三方面写出了秋天的美好。同样是秋天的雨一课,同样要借助文本训练学生把握主要内容,方法是不同的,可却“殊途同归”。实现了教学目标的达成。3.理解词句的训练倒掉鞋子里的沙子于永正老师曾经讲过倒掉鞋子里的沙子的故事。中年级最为重要的理解方法就是联系(或联系上文,或联系下文或联系语境)但总归是要在学生的思维里建立联前想后的能力,准确把握词义的能力。三年级的阅读教学应该十分关注低中年级的衔接,应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那么,如何能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如何理解词语?如何理解段落?如何整体把握?这些都是提高理解力所必须跨越的障碍。需要我们进行逐项的训练。4.段的训练阅读教学中加强,习作练笔要跟进。(1)段意的训练。(2)特殊的段式,这样就有了句与句之间的关系问题。三年级主要是总分关系、分总关系、总分总关系、并列关系。(3)练习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这样的训练应该是习作的基本功,让学生有这样的意识,一段有个主要的意思。5.加强语言实践善于从课文中提炼表达方法。(1)让“我的发现”与课文与单元建立起联系,所以教师要按单元进行备课。(2)教师要善于从课文中寻觅语言的借鉴点、训练点。6.习作先入格,再出格。课标对第二学段(34年级)的习作要求提到:不拘形式的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三年级的学生习作面临的主要困难是: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转换问题。由于词汇、句式、表达感受、布局谋篇等的积淀所限,孩子的表达应该是在写好一个习作片段。学生要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得以准确地表达,须经历观察形成表象,展开思维、产生联系,提取词汇,运用句型,形成内部语言等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所以,在阅读教学中,中年级应该发掘和利用教材资源,将读与写紧密地结合起来,对于提高学生书面语言的运用意义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