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二级数学上册第一、二、三、四单元先学后教教案.doc
-
资源ID:2425728
资源大小:280KB
全文页数:8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数学人教版二级数学上册第一、二、三、四单元先学后教教案.doc
二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案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教材分析通过第一学期“比长短”的学习,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米和厘米是两个最基本的长度单位,如果学生对这两个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较鲜明的表象,就可以正确运用它们进行估测或实测,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比如,学生形成了1厘米、1米实际长度的表象,就不至于产生“1米10厘米”的错误,才有可能利用表象进行一些简单的估测,如估计窗的宽和高约是几米。反过来,学生在进行实际测量的活动中,也能进一步加深和巩固有关长度单位的观念。线段的概念与直线有着密切的联系,但直线的概念比较抽象,教学时无法借助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因此教材在这里不教学直线,只教学线段,采取给出线段直接描述的方式说明什么是线段。教学目标一、知识点: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二、能力点:1、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三、德育点:1、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树立自信心。 2、养成认真、一丝不苟的好习惯。教学重点1、 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2、 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 教学难点1、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2、建立长度观念,会初步的估量物体的长度。教学时间 4课时第 一 课时 长度单位厘米 教学内容第12页和做一做的第13题。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物体应该用相同的工具来量。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物体应该用相同的工具来量。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教具学具 1角硬币,曲别针,小刀,正方体木块若干个,铅笔,三角形。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板书课题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长度单位”(板书课题)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礼物,就放在盒子里面,想知道是什么吗?请把盒子打开,拿出来相互看一看,并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学生打开盒子观察并进行交流)二、出示目标师: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齐读):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物体应该用相同的工具来量。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过渡:怎样实现这个学习目标呢?靠大家自己学,怎样自学呢?请齐读自学指导。三、自学指导怎样用不同的实物测量数学书的短边的长?通过测量你们发现了什么?四、先学教师请学生挑出一件自己最喜欢的物体,摆一摆数学书的短边是几个物体的长。(学生动手操作,并汇报测量结果)师:难道你们数学书的短边不一样长吗?请动手比一比。(学生相互动手比数学课本并回答“一样长”)师:一样长的边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不一样呢?生:因为量书时用的东西有的长,有的短。师:如果都用同样长的工具来测量,结果会怎样呢?请小组再用正方体摆一摆,数学书的短边是几个小正方体的长呢?五、后教(学生动手操作并分小组汇报,使学生知道,如果都用同样的物体量书的短边,得到的结果相同。)1用学具量长度不同的边。(教师出示数学课本和文具盒,并演示用曲别针测量书的短边,用小刀测量文具盒的长边。) 测量后教师问发现了什么(小刀比曲别针长,文具盒的边比书的边也长)。师:如果把小刀换成曲别针,让我们来看一看会出现什么情况。 (教师演示用曲别针量文具盒的过程,让学生知道文具盒的长度比书的短边多用了6个曲别针。)小结:我们通过动手实践和观察,知道了量物体应该用相同的工具。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快又对!六、当堂训练课本第2页做一做1、2、3题。第二课时 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教学内容:第3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第2、3题。教学目标:1、通过量一量,认识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体会1厘米的实际长度。2、学会用厘米作单位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教学重难点: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教具学具刻度尺,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若干个),纸条,图钉。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板书课题)二、出示目标师: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齐读):1、通过量一量,认识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体会1厘米的实际长度。2、学会用厘米作单位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过渡:怎样实现这个学习目标呢?靠大家自己学,怎样自学呢?请齐读自学指导。三、自学指导1、观察刻度尺,看看它上面都有什么?2、在刻度尺上找到“0”,它在什么位置,表示什么意思?3、刻度尺上还有那些数字,是什么意思? 四、先学1认识尺子。教师请学生拿出尺子看一看,能发现什么(数字、刻度线、cm),教师介绍刻度线和“cm”;并向学生说明“厘米”是一种长度单位。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1)认识1厘米有多长。师:你认为还有从哪个数字到哪个数字中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呢?在你的尺子上找出1厘米给你的同桌看一看。(小组活动)五、后教1、感知厘米有多长。测量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的长。感知1厘米有多长(教师带领学生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夹住小正方体,右手慢慢把它拿走,告诉学生拇指与食指中间的空隙大约是1厘米,并让学生把它记在脑子里)。闭上眼睛想想1厘米有多长。睁开眼睛比画一下1厘米大约有多长。2、寻找生活中的“1厘米”。学生自己寻找生活中的“1厘米”。(自由活动,可以用尺子量,也可以目测)汇报交流。3用厘米测量物体的长。师:请同学们拿出黄色纸条,试着量一量它的长是几厘米。(动手测量之后,让学生在展台上演示,并说出测量的方法。同时教师提醒学生,在测量时,要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师:请同学们用这个方法,再量一遍黄色纸条的长。六、当堂训练1进一步掌握用尺子测量物体的方法。处理课本练习一(第6页)第1题。2通过学生用长度单位(厘米)量物体的实践活动,来体验用厘米量物体的过程。处理课本练习一(第6页)第23题。(学生自己量,之后同桌互查,小组交流)七、回顾整理,反思提升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先让学生总结,教师最后进行归纳)(1)要知道物体的长,可以用相同的物体量。(2)要知道物体的长,可以用尺子量。(3)用尺子量物体时,要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课前调整:第三课时 认识米、用米量教学内容课本第4页。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2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3能合作测量出整米长度的物体;教学重点掌握1米的实际长度。教学难点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教具准备 1米的直尺、折尺、卷尺,绳子。 教学过程:一、 板书课题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米、用米量”(板书课题)。二、出示目标师: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齐读):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2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3能合作测量出整米长度的物体;过渡:怎样实现这个学习目标呢?靠大家自己学,怎样自学呢?请齐读自学指导。三、自学指导 1、 量一量黑板有多长呢?用刻度尺量方便吗?也不容易得出结果。那么该怎么办呢?2、观察这把米尺,它的每两个刻度之间是多长?四、先学 (一)量一量黑板有多长呢?瞧!这样用刻度尺量太不方便了,也不容易得出结果。那么该怎么办呢?(用更长的尺子量)用这把尺子试一试看,这是一把米尺。(板书:“米”)在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者距离,例如,教室有多长,通常都是用比厘米更大的长度单位“米”。(二)感知米的实际长度1观察这把米尺,它的每两个刻度之间是多长?(10厘米,也就是说米尺以10厘米为单位)2观察自己的1米卷尺,看看和教师米尺的刻度是不是一样的?3那么1米到底有多长呢?(1)用直尺在黑板上画1米长的线段。(2)用直尺比一比从地面到讲台的什么地方的高度是1米。(3)两只手臂展开,用卷尺量一量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4)两个人互相量一量身高,从地面到身体什么部分是1米。(5)用米尺量1米长的绳子。(应该注意什么问题?)4以小组为单位在讲台上量出2米长、3米长的绳子给大家看一看。五、后教1那么今天我们学习的米和昨天学习的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2这条是1米长的绳子,请你用以厘米为单位的刻度尺量一量,看看它有多少厘米?3小结:1米也就是100厘米。(板书:1米=100厘米)4. 用卷尺量较长的物体或距离5. 出示卷尺。介绍:这是在测量比较长的距离时用的卷尺。它可以量很长的物体和距离。6用卷尺量物体的方法:在用卷尺量物体的长度时,一定要从物体的一头开始,拿住卷尺一端,对齐要量物体的另一端,卷尺要放平拉直,再看另一端在尺子的什么刻度上,这样才能量出准确的长度。六、当堂训练1两个人相互量身高,是多少米多少厘米。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米或厘米。教室长6() 黑板长2( )小明身高124( ) 课桌长50( )七、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课前调整:板书设计1.认识米2.知道1米=100厘米3.用米尺量较长的物体4.估量物体的长第四课时 认识线段 教学内容课本5页及练习一第7、10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自己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和可度量。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教学重难点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教 法“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刻度尺,各种弯的、直的实物若干,如:牙膏盒、吸管、绳子等。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线段”(板书课题)二、 出示目标师: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齐读):1、 让学生自己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和可度量。2、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过渡:怎样实现这个学习目标呢?靠大家自己学,怎样自学呢?请齐读自学指导。三、 自学指导1、请拿出袋里的东西看一看、摸一摸,你发现了什么?2、请同学们再看一看,摸一摸那些直的东西除了直以外,你还发现什么?四、先学1、感知线段的直师:请拿出袋里的东西看一看、摸一摸,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准备好的牙膏盒、药盒、直的曲的吸管、铅笔、绳子、铁丝等。学生汇报。师:你觉得桌子上哪些东西是直的?学生迅速找出自己认为是直的东西。师:请大家互相坚持谁拿对了,谁拿错了,并且互相纠正。2、感知线段的两个端点 师:请同学们再看一看,摸一摸那些直的东西除了直以外,你还发现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师:假如从铅笔的任意一端开始,摸到铅笔的另一端,我们就可以把其中的一端看作一个点,把另一端也看作一个点,我们把这两个点叫做端点。像书本的边、直的吸管那样都有两个端点。五、后教 1、师:请同学们在练习纸上按自己的想法把每两点连结起来。 教师在黑板出示:学生操作,指名把黑板上的两个点用线连起来。师:同学们画的这些线都有什么特点?学生汇报。师:大家说得好,请同学们看看、想想教科书第页“做一做”的图下面那句话和三条线。小结:我们就把像课本第5页中间的图叫线段,线段都是直的、有两个端点。比如书本的边、盒子的边、铅笔、直的吸管都可以看作是线段。学生找出身边的“线段”,并说一说、评一评。2、量线段和估线段 师:线段可以量度吗? 让学生量一量课本第页上面线段的长度,并说说量法。 小结量法:先把尺子上的0刻度对准线段的左端,再看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教师出示横、竖两条同样长的线段,请学生估计这两条线段哪条长、哪条短或者同样长呢? 学生自由发表想法。 学生通过用尺子量度,发现这两条线段是一样长的。 小结:不太长的线段通常用厘米和米可以量出它的长度。而生活中的线段有时需要估计一下,有时又要通过实践来得出正确的结论。另外,同样出的两条线段,往往人们会觉得竖放比横放长,这是视觉的误会,同学们在生活中要注意这个问题。3、画线段 教师让学生用手势表示3厘米大约有多长。 学生尝试画3厘米长的线段,并说出画法。 让几个学生演示怎样画线段,大家评价哪种方法好。 学生操作后汇报。 请方法好的学生再演示一遍,并边画边说。 教师出示断了3厘米多的断尺让学生讨论:怎样用这把断尺画出3厘米出的线段? 小组讨论,试画。 小组派代表汇报。 师:刻度尺有不同的标记方法,只要掌握画法就能准确画出线段。六、总结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七、当堂训练 完成第5页的做一做,用卷尺量一量周围环境,量跳远距离。课前调整:板书设计认识线段线段的特点(直直的,有两个端点)线段是可以量出长度的分辨线段画线段(注意画法,标出长度)作业设计教材第7页6、8两题第二单元 100以内加法和减法(二) 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会中算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编排的。主要包括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以及两位数加减法的估算等内容。 进位加法部分,教材共安排了两道例题,例1着重解决笔算加法写竖式时如何对位的问题,例2着重解决从个位加起的计算顺序问题。进位加法部分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如何向十位进位的问题,二是笔算两位数加法计算方法的总结。 两位数减两位数,学生在一年级已经有了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基础,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对于学生来说并不困难,所以教材只安排了一道例题,例题重点解决如何对位和计算顺序的问题。退位减法既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同时又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材安排了两道例题,让学生装在全面了解其计算过程和方法的基础上总结出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实际上是前面所学的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知识更新的综合运用,除计算顺序外没有多少新知识。本单元教材突出了单元知识的整理,在全面整理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安排了练习七,以全面巩固100以内加减法知识,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提高计算能力。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进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 2、通过学生对两位数加减估算方法的交流,体会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3、使学生会运用100以内加减法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教学难点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及加减混合的笔算方法。教学时间1、两位数加两位数4课时2、两位数减两位数5课时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课时4、整理和复习1课时5、我长高了1课时第 一 课 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 不进位加(一) 教学内容第8页例1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2、使学生能正确地进行竖式计算,提高计算能力;教学重点掌握竖式的结构和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笔算的计算顺序教 法“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学具准备小棒教学过程:一、 板书课题: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板书课题)二、 出示目标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2、使学生能正确地进行竖式计算,提高计算能力;三、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观察课本第8页参观博物馆的情景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中内容。请学生说说图中有什么,告诉了我们什么事。引导学生发现每班的人数和车辆的准乘人数。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自由提问)如果学生提不出乘车问题,教师就提问: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四、先学:请学生说明自己的想法,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为什么?预计发生:生1:二(1)班和二(2)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师:为什么?生1:这两个班的人数合起来是66。师:你是怎样算的?说说算式。学生说,教师板书算式。由于学生能口算,教师板书得数。五、后教1、请学生说说口算时是怎样算的,说时边摆小棒边讲。师:像这样的算式,我们还可以用竖式计算。谁会写竖式?请学生写写看,师生对其写法进行评价。2、教师教写,边讲解边板书:先写“36”,在36的左下方写“+”,再写“30”,写30的时候要注意与36对齐数位,再写“”。计算时,把个位相加的数写在个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数写在十位下面。3、请学生自己写竖式,指名写在投影片上,集体订正。其他学生同位互查。4、讨论:列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六、练一练:用竖式计算。35+2= 26+30= 45+20= 86+3=七、总结:用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课前调整:板书设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一) 例1.36+30=66 想:个位(6+0=6) 36 十位(3+3=6) +30 合并6个一和6个 十合并起来是66 - 66作业设计拓展运用: 1、计算下面各题。 59+40 20+67 24+63 46+53 62+17 35+24 3+84 43+40 2、数学医院: 17+2019 50+26 42+372 1 7 5 0 4 2 + 2 + 2 6 + 3 1 9 7 6 7 2 3、老师有一位邻居小明非常喜欢运动,妈妈给他买了一双跑鞋、一个足球共用多少钱呢?一身运动服又用多少钱?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 不进位加(二)教学内容第10页 例2 做一做 练习二的1、2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加法;2、使学生能熟练地进行竖式计算;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熟练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学难点熟练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 法“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学 法合作学习法学具准备小棒教学过程:一、 板书课题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板书课题)二、 出示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加法;2、使学生能熟练地进行竖式计算;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三、自学指导师:上节课有的同学提出二(3)班和二(4)班也可以合乘一辆车,这节课我们来解决这个问题。 师:怎样能知道这两个班是否能合乘一辆车呢? (要知道两个班共有多少人?) 师:怎样列算式?四、先学下面自学开始,比谁自学后。1、请学生在小组里讨论怎样计算“35+34”,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是用摆小棒的方法还是用竖式计算还是口算。2、请学生说明自己的想法(1)先请摆小棒的学生讲 提问: 为什么把5根小棒和4根小棒和起来,3捆和3捆和起来?(2)再请列竖式的学生讲提问: 写竖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用竖式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 (3)请口算的学生讲。 提问: 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 口算时应注意什么?五、后教指名将题做在黑板上,其他学生做在书上。 集体订正黑板上的题目,进行评价。 同位相互检查,相互评价,六、练习:练习二 第1题:先请学生看图,说图意,再列竖式计算。第2题:笔算下面各题。学生将题目写在练习本上,同位相互检查。课前调整:板书设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二) 例2.35+34=69 35 个位:5+4=9,写在个位上 36 十位:3+3=6,写在十位上合并:9个一和6个十合起来是69 作业设计拓展运用: 1、“做一做”,图中有什么信息?根据信息提出问题。自己动手解决问题。 2、数学医院: 4 9 2 1 6 5 + 4 4 +3 9 + 3 5 8 3 6 1 0 0 说明理由。第三题个位和十位上的“0”是怎么得来的? 3、看谁加上一个相同的加数算得快。31+( )=( ) 54+()()()() 开放题:谁先正确算出五星表示的数,就奖励给谁。 2 4 7 3 2 + 6 9 + 9 + 2 8 + 6 + 9 4 8 6 6 0 5 5 9 9教学反思第三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 进位加教学内容第11页 例3 做一做 练习二 3、4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笔算方法; 2、使学生能熟练得进行进位加竖式计算;3、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重点熟练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学难点熟练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 法“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学 法合作学习学具准备小棒教学过程:一、 板书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板书课题)二、出示目标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笔算方法; 2、使学生能熟练得进行进位加竖式计算;3、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三、自学指导师:二(1)班和二(2)班可以合乘一辆车,二(3)班和二(4)班可以合乘一辆车,那么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意见。教师:到底能不能呢?请同学们想办法算一算。请学生在小组里讨论怎样计算36+35,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用小棒、竖式或口算的方法。四、先学1、请摆小棒的学生说提问:6根和5根合起来超过10根怎么办?2、再请列竖式的学生说提问:6加5得11,怎么写?你认为应从哪一位算起?为什么?3、请口算的学生说提问: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口算时应注意什么?4、比较小结:和我们以前的两位数加两位数比,有什么不同?计算时要注意什么?五、后教指名做在黑板上,其他学生做在书上,边做边思考书上提出的问题。 订正时指名说“个位上6加7得(),怎样写?”“个位上6加4得(),怎样写?”六、练一练练习二 第3题请学生先用小棒摆一摆36+47怎样算,再列竖式计算。第4题:笔算下面各题。学生将竖式写在课堂练习本上,得数写在书上。组内互查、互评。七、总结:笔算进位加时应注意什么?课前调整:板书设计板书: 进位加 3 6 + 3 5 7 1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 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 先从个位加起,当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计算十位时记得加上进上来的数。 作业设计练习二第3、4题教学反思第一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教学内容第16页和第17页例1,练习三第1-4题。 教学目标1、由实际情境引出计算问题,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2、借助直观操作帮助学生理解不退位减的笔算算理,明确相同数位对齐,从哪一位减起,并能够正确计算。3、体现计算方法多样化。教学重点明确相同数位对齐,从哪一位减起的问题。教学难点明确相同数位对齐,从哪一位减起的问题。学 法合作学习法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怎样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小朋友,你们知道吗?2008年的奥运会在哪里举行?有4个城市提出了申请,经过国际奥委会成员投票,你看,这些城市各得了多少票?北京赢了!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进行爱国主义和好好学习的教育)二、出示目标1、由实际情境引出计算问题,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2、借助直观操作帮助学生理解不退位减的笔算算理,明确相同数位对齐,从哪一位减起,并能够正确计算。3、体现计算方法多样化。三、自学指导根据4个城市的不同票数,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四、先学(1)北京比多伦多多多少票? 56-22(板书)(2)北京比巴黎多多少票? 56-18(板书)(3)北京比伊斯坦布尔多多少票? 56-9=47(4)多伦多比巴黎多多少票? 22-18(板书)(5)多伦多比伊斯坦布尔多多少票? 22-9=13(6)巴黎比伊斯坦布尔多多少票? 18-9=9五、后教 1、教学例1北京比多伦多多多少票? 56-22等于多少?可以怎样计算?(1)50-20=30,3-2=4,30+4=34,用口算。(2)可以笔算试着列出竖式来。说一说列竖式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要对齐,可以从个位减起,也可以从十位减起)五、练一练1、练习三第1题先用圆片摆一摆,再列竖式计算,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2、第2题填在书上集体订正。3、第4题说说图意。树上有32个桃,摘了11个,还剩多少个? 口头列式。六、课堂小结在写竖式计算时,要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七、课堂作业练习三第3、4题 课前调整:板书设计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口算方法:先把整十数和整十数相减,再用个位上的数减个位上的数,最后把两者的差加起来笔算方法:由于是不退位减法,被减数上每个数位上的数字都比减数相应数位上的数字大,因此,只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直接相减,得数直接写在相应的数位上。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教学内容教科书P18-P19 例2、例3 教学目标1、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2、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的探索,切实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学习笔算减法。教学重点采用多种方式突破退位减法。教学难点采用多种方式突破退位减法。教 法“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学具准备小棒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上节课看到我们国家申奥成功,我们心中都无比的骄傲,还提出了一个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巴黎比北京少多少票?怎么算?(生列出5618)能用口算直接算出得数吗?不能口算怎么办?我会列竖式。聪聪遇到难题呢?个位上6减8不够减怎么办?你们能帮他想办法解决吗?二、先学1、小组交流。预测:(摆小棒、学具)派代表发言。 个位不够减,找十位借1个十后,是几减几; 十位退位后,是几减几。 强调竖式的格式。想一想:从十位减起方便吗?为什么要从个位减起?三、后教1、下面明明给大家出了一题,大家会算吗?出示5024=怎样列竖式?生回答,师板书。师:个位上0减4不够减怎么办?师;从十位退1后,个位是几减几。十位是几减几。同桌议一仪,让学生独立计算,交流算法。2、大家已经会计算两位数笔算减法了,能根据前面的计算过程总结出笔算减法的计算方法吗?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计算方法。谁能比较完整地说一说笔算减法都要注意什么?师:请大家想一想,笔算减法和笔算加法在计算方法上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哪些不同的地方?四、练一练1、 做一做2,独立完成,交流想法。2、有一些小动物他们也写了一些竖式,他们想请大家看看,他们做对了没有。3、 猜猜蝴蝶飞那朵花里4、 帮小鸡找妈妈。课前调整:板书设计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 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应先从个位上的数字减起,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字小于减数个位上的数字,这时候要从十位上退1在个位上当10,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个位上相减的结果写在个位上,十位上相减的结果写在十位上。 作业设计拓展运用:1、做练习三第7题。2、数学门诊: 4 7 8 0 6 4 9 0 2 8 5 1 2 3 1 7 2 9 3 9 3 1 8 7 教学反思第三课时: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 教学内容课本23页 例4 做一做 练习四第1-3题。教学目标使学生学会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重点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解题方法教 法“自主探究”教学模式。一、创设情境,板书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作一次全校性的卫生评比,结果公布出来了,同学们迫不及待地去看,你们能在这黑板上看到结果吗?请同学们看课本23页第一幅图画,下面一段给树挡住了,看不到,你们能根据这幅图找出各班的成绩吗?二、出示学习目标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通过观察、操作学会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计算方法。师:要达到学习目标,离不开同学们认真看书自学,同学们有信心达到学习目标吗?(有)三、出示自学指导在图上同学们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知道什么?(学生回答)(1)二(1)得了16面小红旗;(2)二(2)班比二(1)班少3面;那么我们就可以求出哪个班的人数?因为二(2)班比二(1)班少3面,可以用减法算出二(2)得的小红旗数。四、先学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看书自学。师巡视,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看书自学。2、你能说了别的班得多少面红旗吗?3、“做一做”五、后教1、同学们都喜欢运动,老师知道有个体育用品商店正在搞促销活动,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第23页“做一做”)师:优惠就是便宜的意思,也就是比原来钱少。你能算出现在足球、蓝球、排球的价钱吗?(学生计算,集体订正)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问题,全班解快)六、总结。同学们,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课前调整:板书设计 运用两位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1. 求比一个数多几:例如求比6多5的数是多少? 列式为 6+5=112. 求比一个数少几: 例如求比9少5的数是多少? 列式为 9-5=4教学反思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第一课时:连加、连减 教学内容课本26、27页 练习五第3题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笔算连加、连减的方法,能正确地笔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算式。教学重点连加、连减的笔算方法教 法“自主探究”教学模式。一、 板书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连加、连减”(板书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掌握笔算连加、连减的方法,能正确地笔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算式。师:要达到学习目标,离不开同学们认真看书自学,同学们有信心达到学习目标吗?(有)三、 出示自学指导1、两个竖式一起时怎么算比较简便。2、连加、连减式题怎么算?四、先学让我们先来看一副图,谁能来说一说画面中说了些什么?你说的真好,这么热的天,小朋友们正帮老伯伯摘西瓜呢。瞧,第一组28个,第二组34个,第三组23个。根据这些信息你想到哪些数学问题?由学生独立计算一步计算的笔算。这有个问题要我们求三组一共摘了多少个西瓜?这怎么算呢?五、后教三个数字连加,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谁来说一说,你打算怎么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并指导笔算书写格式。比较两种方法,你发现了什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用你喜欢的方法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小东买书记,又是一个周末,小东去了新华书店,你们周末去哪了?他买了些书,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先是买了本 ,是24元,又买了本30元,再买了本18一共用了多少元?算式怎么列?如果要笔算,怎样计算?让我们来试一试。六、当堂训练师:下面就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吧!比谁字体端正,并能做全对。作业:课本27页“做一做” 板书设计 连加与连减两个数相加的和,与第三个数 相加,叫做连加。两个数相减的差,与第三个数相减,叫做减法。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加减混合教学内容课本28页 例3、练习五2、4、7题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正确地笔算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算式。教学重点加减混合运算教 法“自主探究”教学模式。一、 板书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加减混合”(板书课题)二、 出示学习目标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正确地笔算100以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