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五级上册《雨水对土地的侵蚀》教学设计.doc
-
资源ID:2425378
资源大小:16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教科版小学五级上册《雨水对土地的侵蚀》教学设计.doc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雨水对土地的侵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地泥土带走,是土地受到侵蚀; 2、在实验中发现侵蚀使地表的地形地貌发生改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模拟实验探究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2、能够用文字、图画记录实验结果,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来描述实验中的现象 3、能够对实验及过做出自己的解释,在小组内交流结果和想法 4、能够在小组的共同努力下设计模拟实验,探究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学习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关注自然界的侵蚀现象 教学重难点:在实验中发现侵蚀使地表的地形地貌发生改表 教学具准备: 地形实验箱、铁架台、雨水模拟器、水瓶、记录纸、面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科学课中的实验要求大家要学会观察,下面我们做个小实验,看谁的观察最仔细 2、出示面粉装置,用滴管在空中向面粉滴水。 3、师:你都看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模仿的是大自然中的一种什么现象? 4、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雨水对土地有什么样的影响。 二、新授 (一)预测雨水对土地的影响 1、师:现在请大家观察,我们今天实验的土地是什么样? 2、学生观察回答 3、师:请大家预测一下,雨水对这样的地形可能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将你们的预测记录下来。 4、小组讨论并记录 (二)设计模拟实验验证推测,得出概念 1、师:怎样验证你们的推测? 2、学生讨论本组的验证方案 3、师:今天我们做的是什么类型的实验?你们观察我们的实验材料模拟的是自然界中的哪些因素? 4、学生观察回答 5、师:出示实验要求:A、雨水降落的地点不要变;B、模拟土地的实验盒保持静止状态;C、雨量要均匀,模拟器中的水不要超过水线;D、小组分工明确,团结协作,实验结束讲记录整理完成。 6、学生分组实验并记录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 7、学生汇报 8、小结:雨水降落到地面时的力打散并溅起地表的土壤微粒,雨水在流动时携带走这些土壤微粒,这就是侵蚀。 9、师水有什么变化? 10、学生回答: 11、小结:雨水一部分被土地吸收,一部分在地表流动,叫径流。 (三)用概念验证,形成初步的观念 1、师:通过实验我们知道雨水和径流会对地形造成影响,在自然界也确实发生着这种现象。出示黄土高原的图片 2、师:你能不能分析一下这种地形形成的原因? 3、小结:水是地球上重要的物质,它不仅对生物的生命有着重要作用,也是造就地表丰富形态的主要自然力,水是怎样创造出了其他地形,我们将在后面继续研究。 教学反思: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是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一课,本课是在学生了解地球表面的形态类型、了解地表发生的一些物理变化的基础上,对地形的形成原因和过程作进一步的探究。 在教学的导入阶段,教师演示用滴管在空中向面粉堆滴水的实验,通过学生的观察和质疑,使学生了解到水从高处向底处降落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引力的影响,会对面粉产生冲击力,从而使面粉飞溅,在观察的基础上,将这个现象迁移到自然现象下雨的情景中,使学生感受到雨在降落的过程中,也有力量,这个力量将会对地面产生影响,以此揭示出本课的课题。通过这个实验的导入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让学生初步感知模拟实验是我们研究自然现象的一个常用的研究方法,为后面学生的自主研究奠定基础。 本课的教学思路是按照现象概念观念这个思维方式编写的,因此在认识了雨水有力量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对影响的结果进行预测,并引导学生自己设计研究方案,使学生亲身体验探究的完整过程,在设计、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研究计划,体会探究的过程的复杂性和重复性。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到实验材料与自然界因素的联系,加强学生对模拟实验的认识。在学生利用实验材料探究过程中,教师利用相机将学生的实验过程记录下来,并及时地展现在全体学生面前,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梳理自己的实验记录,而且在汇报交流的过程中,避免了空谈的弊端,可以让学生对雨水对土地的侵蚀一目了然,进而自然而然地得出侵蚀这一科学概念。 在学生理解侵蚀概念后,通过对黄土高原这一具体地形的分析,将概念进一步升华,在辨析的思维过程中,使学生形成科学观念自然界中流动的水会对地表造成侵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