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从“文眼”入手》.doc

    • 资源ID:2423501       资源大小:15.50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从“文眼”入手》.doc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从“文眼”入手课堂不再是春意盎然的课堂,学生不再是兴致勃勃的学生,老师不在是慷慨激昂的老师,面对枯燥乏味的问题化课堂教学模式,让我不禁去思考,去疑问,去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应该怎样改,怎样变,怎样适应学生?如果抓住文中的一个词语,围绕这个词语把课文串起来学习,教师教得思路清晰,深情并茂;学生学得轻松明朗,入情入理。这根主线或是课题或是文中的某个词或是文中反复出现的一句话,能牵一发而动全文,能制约全文,挈领全文。这样的词或句我觉得应该叫文章的“文眼”。因此,在教学中,我也试图学着抓“文眼”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从课题中找“文眼”,顺藤摸瓜,水到渠成:  很多课文的课题其实就是文章的眼睛、窗户,更像隐藏在树叶丛中的瓜果。只要顺着“文眼”这根藤去搜索,一定能摘到丰硕的果实。例如:我在教爬山虎的脚这课时,我觉得这篇课文的文眼就是“脚。”上课时,我问学生:“脚大家太熟悉不过了,谁有脚?”学生说:“人有脚。”“还有一些动物也有脚。”我又问:“你能画出人或者某些动物的脚印来吗?请上台来画画。”有的画了人的脚印,有的画了小鸡小鸭小马小狗的脚印。于是,我话锋一转,说:“请同学们读课题爬山虎的脚,你们见过吗?”同学们有的说:“没见过。”有的说“见过爬山虎,但不知道它还有脚呢!”“是啊,爬山虎是一种植物,植物也有脚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想想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脚的样子像什么?颜色是怎样的?并画出爬山虎脚的简图。”学生很快结合课文和画图,了解了爬山虎脚的基本情况。我接着又说,其实爬山虎的脚跟人的脚一样,也是会走路的。那么它到底是怎样走的呢?你能从文中找出答案吗?学生很快用自己的话说了爬山虎的脚是怎样一脚一脚在墙上爬的以及它的变化。学生这样学起来,无须老师口干舌燥地讲解,自己去体会,自己去感悟,学得更踏实。尤其是,课文的一二自然段描写了爬山虎叶子的美丽。怎样导到学习爬山虎叶子上来呢?刚才不是有同学说见过爬山虎,但不知道它还有脚吗?于是我就问学生:“是什么原因让我们难以发现爬山虎的脚呢?”学生说:“是爬山虎铺得均匀的层层叠叠绿得发亮的叶子挡住了爬山虎的脚。”“是啊!这么美的叶子我们来美美地读读。”这篇课文,围绕“脚”这个“文眼”展开教学:脚的样子脚的颜色脚的变化脚隐藏在叶下。学生学起来思路清晰明朗,老师教起来教得轻松自如。真的是顺藤摸瓜,水到渠成啊!二、从课文词语中找“文眼”,画龙点睛,激发兴趣:   课文的有些文眼在课文的一个词语中,找准这个词语,会牵一发而动全文,抓住这个“词眼”,就如同画龙点睛,通篇活泼生辉。例如:长城这课,当时,我们在第一次集体备课时,发现设计的教案虽然很好,但总觉得缺一根主线。能不能像周丽老师那样,在文中找一根主线,把课文串起来呢?我仿佛通读课文,发现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咦!“奇迹”这个词岂不是串起文章的一根主线嘛?它不就是引领全文的“文眼”吗?课文就这样开头:“同学们,课文最后一自然段说长城是一个伟大的奇迹,那为什么说长城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呢?请自由读课文,在文中找出答案,并说出你的理由。”于是学生纷纷读文,说远看长城怎样怎样,近看长城又怎样怎样,踏上长城又是怎样一番滋味。就像满头蓬乱的头发,因为有了“奇迹”这个“词眼”,让学生一下子梳理得顺溜光亮。这样不但可以加快教学的节奏,加大教学容量,还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还能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从课文句子中找“文眼”,导读蓬勃,深挖内涵:   有些课文中的“文眼”,不只是一个词,而是一句话。透过这句话可以窥视文章全部的内在气息,映照出整个作品的精神风貌。抓住了这样的句,子,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的感悟、想象,才能使学生的情感和语言文字的内在情感水乳交融。因此,抓住文眼,就等于抓住了理解全文的钥匙。每次听周丽老师的课,总发现他围绕文中某个句子,竟能把全文串起来导读,读得一边比一遍深刻,一遍比一遍富有情感。因此我也试着这样找句子,来引领全文,导读全文,果然,学生读得声情并茂,学得深刻仔细。例如:教呼风唤雨的世纪这课,课文的第一自然段“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我觉得这句话就是课文的“文眼”,围绕这个句子,我说:“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有的学生说:“因为20世纪,人类已经登上月球,潜入海底,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我接着用手指着那句话:“所以说”学生顺着我的手指读出“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有的学生又说:“因为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我又指着黑板上的那句话导读:学生感情递进“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还有的学生回答:“因为20世纪,人类实现了古代神话中的顺风耳千里眼腾云驾雾的梦想,幻象纷纷变成了现实。”“所以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这样,学生对第一段这句话,由毫无情感的朗读到赞美,到惊奇,再到赞叹。感情层层递进,对课文的了解层层深入。理解了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之快之大。激发了学生对科学技术创造的兴趣。   综上所述,教师的教不在于倾筐倒箧,全盘授予,甚至越俎代庖。而在于精讲点拨,找准教法,循循善诱,授之以渔。我以“文眼”为突破口,体现以学生为主题,以老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收到了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良好效果。我们应当很好地去探索。

    注意事项

    本文(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从“文眼”入手》.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