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优质课比赛听课体会汇编.doc
难舍最后一幕-听市优质课比赛体会 渐入深秋,橙黄橘绿,在这一年之中的最美时光,临沂市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就这样轰轰烈烈的与10月20日在临沭县开始了。作为临沭县的一名教师,能参加这次的听课活动,真是甚为荣幸。此刻我想,这不仅是对我们临沭教育事业的一个肯定,也是对我们临沭教师水平的一个考验。欣喜之余,对于我这个带了十年语文教学的乡镇教师来说,的确是很难得的一次学习的机会。说实在的激动的一夜未睡好觉,一早便爬起来不到7点半便赶到了进修附小合堂教师静候讲课的教师来上课,好早早一睹他们的风采。 八点讲课准时开始了,随着教师激情洋溢的课堂,我的心情有先前的激动慢慢恢复了平静。一天七节课下来,真是累与喜、惊与奇并存。累的是我的脑子转的不够快,喜的是我今天的收获丰厚;惊的教师们先进的教学方法,奇的是一年的光景教师的教学方法竟有如此的变化。我只想说如果再不跳出井沿来看看,整天闭门造车,真就像那坐井观天里的青蛙一样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天了。对于今天的听课我仅谈四点感受。仅是我个人的观点。 感受之一教师个人的素质 这七堂课中让我看到了上课的那些老师从容不迫的教学风度和丰富生动的教学语言,这些深深地折服了我,更感觉到要提高自身素质,赶上新课程改革步伐的紧迫性。 当我听着七位教师的课时,她们的语言亲切和蔼,它能带领学生一起走进文本,引出狭小的课堂,深入人的心灵深处。比如在阅读指导课感恩母爱这一课中,李艳老师教师就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当那扣人心弦的过渡语言一再渲染时,我看到在坐的学生对母亲的爱真是溢于言表,一个个都深深的感动着,为学生理解感恩一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修老师课前那幽默的交流。(学习动物的叫声)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积极的学着各种动物的叫声。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也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为文本的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还有官亚琼老师在讲坐井观天时几笔就画出的简笔画,不仅吸引了学生的眼球,而且使学生再学习起来更深入了。几位老师评价学生的语言也是那么贴切、适时、到位,这些激励的语言没有任何浮夸之气,听起来顺耳、自然,连我都觉得内心深受鼓舞、激励,别说孩子了,我想在以后自己的课堂上,也要让我的学生感受到这样的语言。把那些俗气的“真棒、真厉害”等类的浮夸词语统统扔掉。感受之二自读开放引导的课堂。 新课标中说到:学生的自读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师的引导调控是第二位的。着眼于学生自主发展的阅读教学,应该是一个“先学后教、先读后导、先放后扶”的过程。”我想,刘明轩老师所执教的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教学过程就是这种教学模式的一个充分展现吧。在品读一环节中刘明轩老师完全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比如:作者是通过那些事来说明另辟蹊径的?让学生拿出事先老师给准备好的表格,自行填写,然后同桌交流,全班交流。我想这不仅是让学生自读自悟,同时也是一种开放的引导节省了时间,将自主的权利完全交给了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感受之三有效的延伸,这几节课教师都非常注重学生体验性的培养。每节课的巩固延伸看的出,都是老师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的。都一定的实效性,而不是简单的一个摆设。比如: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引导学生如果遭受失败你会想什么?这就是结合课文让学生更深层次的感悟本节课所受到的启示。母鸡一课延伸是一举两得,让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习的方法写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不仅使学生巩固了本课的写作的方法,还通过写作学以致用。还有其它的几节课亦是如此,看来巩固延伸不再是课堂一带而过的摆设,而是真正发挥了奇效。让课内外真正结合起来。 感受之四在这几课上,老师们运用多媒体课件,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以跨越时空的非凡的表现力,大大增强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至今还激动着的感恩母爱一课中播放的满文军的母亲就是这样,当时听着听着,心里一酸眼泪都快掉下来了。这一播放学生的思维就像开闸的水一样源源不断的流了出来。我想多媒体的使用不仅优化了课堂教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能使教师更好的把握反馈信息,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不管是新课,新知识的学习,还是巩固练习等都采用多媒体课件形式贯穿于整个课堂,环环相扣,真真实实地辅助了整节课的教学。 总之,这次外出听课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而顿悟,积淀教学素养。今天的课虽然已经结束了,但是那一幕幕场景似乎还在我眼前,教师那一声声激情洋溢的激发语似乎还在我耳畔回响。真是幕幕新颖,声声动情。直到课都结束了,人们纷纷走出教室,我才意识到精彩的演绎已经结束了。这时真让我想起了京剧大师梅兰芳的一句话:“不看别人的戏,就演不好自己的戏。”虽然戏已落幕,我想今后它将会照亮我的舞台,紧接着就是我拉开序幕好好演绎我自己的戏了。 实实在在读书 扎扎实实写字“枣庄市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听课心得 今天有幸参加了在薛城双语实验小学举办的枣庄市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活动,听了位老师的课,感受颇多。最大的感触是在这些课中很难找到过去所谓的“亮点”,取而代之的极“普通”的读书与写字指导。优质课已向现实生活中的教学走近,成为了指导现实教学的一面镜子,真的是“观之无趣,食之有味。” 一、弯下腰来倾听学生读书 1、留给学生大量读书的时间 在以前的优质课评比中,执教老师精心设计自己的每一句过渡语,每一个环节,备教案成了“背”教案,生怕忘记了哪一句话,课上往往是老师牵着学生走,怕学生回答“出了格”。但是从今天听课来看,并没有找到几句精彩的过渡语,也没有了过去的“做秀”。课堂上,几乎所有的教师都尽可能地让学生多读书、多交流, 读书贯穿了整个教学中,李老师在教学识字时,简简单单的几个词串,就几乎引导学生读了一节课,很多学生在课上就能将课文背诵下来。让学生和听课老师在美美的读书声中不知不觉地度过了一节课。 2、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在学生大量阅读的基础,几位老师不约而同地都渗透了读书方法的指导。“请自己读一读课文,注意把长句子多读几遍。”“想知道老师为什么读这么好吗?那是因为老师在读书时边想画面边读。”“谁能读出丹顶鹤的颜色美?”“你读得慢一些会更好。”“请你看着画面再来读。”“你还可以加上动作来读一读。”“谁能读出小鸟的心情”看,老师们多么注重指导学生读书呀!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边想像画面边读书,边读书边标出重点语句,这些都有利于指导学生读好书。 3、注意了对学生读书的评价 让我记忆犹新的是老师们对学生读书的评价,一句句鼓励的话语,一个个赞扬的语句,如清泉流水,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印在听课老师的脑海。听,“读得多好啊,谁还能读得比他强?”“我们中国的景美,词美,同学们的读书声更美!”“老师真喜欢你们这列小火车!”“第二遍读得就比第一遍好多了。”“你的杏花读得真美”二、静下心来指导学生写字 阅读和写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几位老师注重指导学生识字、写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1、教师范写 老师很注意把黑板上的字写得漂漂亮亮,给学生做个样子。执教云房子的两位老师在板书课题里就强调“房”字的写法。李老师在范写“岛”时,觉得写得不是太满意,又范写了一个。很多老师在自己范写时,注重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眼睛看、大脑想、伸出手指跟着写。 2、学生描红 学生借助课后练习中的描红,认真写。写字中随时指导:“却”的单耳刀要写得低些,“造”的走之儿要托住里面的告,“岛”里面的山要露出半个,“及”的第二笔是横折折撇等等。写字中还提醒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并进行展评。 薛法根老师说过: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学语文。公开课必须为所有教师能运用、理解和效仿。本次优质课评比的确本着这一想法,实实在在读书,扎扎实实写字。借用几句诗来表达此次听课感受:“山一程,水一程,心弛神往新课程;山一程,水一程,追寻语文教学有效性。” 真实,是课堂存在的根基,有效,是课堂生命的真谛。 4月2日我有幸去常熟石梅小学参加了“苏州市优质课评比”听课活动, 其中,夹竹桃、长征这两堂课,教师对文本的理解都较深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吧。 一、教师语言具有艺术的魅力当我听着这两位教师的课时,我想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两位老师那亲切的教态,严谨的教学语言,层层递进的教学环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怪,整堂课上时时让我们欣赏到了孩子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的动人姿态。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而孩子们的“情”一旦激发,他们口中的答案必将是一个个预想不到的惊喜。“激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二、自读感悟、开放引导的课堂让人耳目一新 新课标中说到:学生的自读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师的引导调控是第二位的。着眼于学生自主发展的阅读教学,应该是一个“先学后教、先读后导、先练后训、先放后扶”的过程。”我想,陆老师所执教的夹竹桃一文的教学过程就是这种教学模式的一个充分展现吧。在这课中,为了体会夹竹桃的韧性,教师采用了“从文本自身入手,紧扣关键语句设计回环再现的朗读来突破这一教学重点。首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划出能体现夹竹桃韧性的词句,学生很快地找到了。又让他们细细品读,从“悄悄地”“一声不响”读出了“韧性”就是默默无闻的奉献。从“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无日不迎风吐艳”读出了夹竹桃的坚强,花期长,从“一直一直无不奉陪”中体会出了夹竹桃生命力顽强,从而感受到“韧性”就是坚强,就是默默地奉献,就是坚持不懈。教学到这里,学生对夹竹桃的韧性已有了初步的了解,于是,教师再抓住关键句“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设计了回环朗读,让文本不断地再现,让学生走进作者的心灵,一起去感受,领悟到作者对夹竹桃可贵韧性的那种发自内心的赞美之情。三、处理、把握教材的方法十分独到 三位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有其独到之处。就拿七律长征这一课来说,吴老师找准了切入点,引导学生围绕“难”字展开教学,从而给了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极大空间,学生的回答有理有据、精彩纷呈;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字、词,让学生以读为主,力求通过个性阅读,引导学生读中学文,读中生悟,由悟生情。教师从课始到课终,始终把学生置于主动、自动、互动的平台之上,以读代讲,让学生去自读自悟,读出层次、读出韵味。突出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中,教师正确对待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既注重传承祖国的语言文字又关注学生的体验和发展,如:对“寒”字的生成、理解。通过学生交流课前查阅到的资料和课上播放影像资料等手段,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课文的理解减缓坡度,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做好铺垫,使得学生对一些重点字词的理解能水到渠成。一日听课所得又岂止以上几点,但我想,光是这几点,是我要用很多的时间才能深刻领悟的。 总之,这次外出听课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而顿悟,积淀教学素养。虽不能成为名师名家,但也会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有幸参加了3月20日、21日在南海实验学校举行的“浙江省东南沿海地区首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这次的南海之行让我收获颇多。 这次,我总共听了9堂不同风格但又特别精彩的语文课,分别是南海实验学校余 斐老师上的二年级画 风、黄岩实验小学牟海军老师上的三年级去年的树 、奉化实验小学四年级郭 昶老师上的寓言二则、温州实验小学杨显攀老师上的五年级半截蜡烛、岱山实验小学吴静娜老师上的四年级普罗米修斯、椒江人民小学潘海燕老师的五年级桥 、平阳昆阳二小李上岳老师上的五年级杨氏父子 、舟山一小洪淑艳老师上的四年级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宁波实验小学黄铁成老师的四年级普罗米修斯以及语文特级教师孙建锋老师的2堂展示课伟大的人有两颗心,还听了3堂专家点评课。两天的时间可以说是安排得满满的,从早上8点开始听课,一直到中午12点半才吃午饭,下午1点10分又开始听课一直到5点半结束。虽然比较累,但是一想起此行的收获,又非常感谢这些上课的老师。 这次的课堂教学展示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上课老师都追求了一种简洁的课堂教学,没有像以前那么华丽的课件包装了,只有一些朴实的幻灯片,有的老师甚至连幻灯片都不用,比如说杨老师的文言文杨氏之子,就只是把课文抄在黑板上,一手刚劲有不力的粉笔字让听课老师赞不绝口,而且他大气、自然、睿智的教学风度也让听课老师们折服,在他的教学中根本没有很做作的字词解释,整堂课就是那么的流畅、生动,本以为,让五年级学生学习文言文该是一件多么枯燥乏味、深奥的事情,可是听了李老师的课以后,觉得原来让小学生学习文言文并不难,而且学生也很喜欢,一点都不吃力。在这节课中,很明显,从导入由生活的“饭否”“吾等”到课终的学生脱口的“善哉”以及改文一做法,已经充分看出了孩子对于古文充满了浓浓的兴趣。既然小学阶段重在培养兴趣,如果这一目标做到了,难道就永远停留在这一水平,而不去攀取另一高枝吗?从李老师的设计上,有对课文的理解,对课文人物的感悟,内容很丰富,但我们并未看出孩子消化不了,相反孩子学得兴趣盎然。课设计的层层引入让我很是欣赏,课堂上,李老师所表现的睿智与大气之外,也透着浓浓的韵味。感觉一些男老师的课上得都很幽默、大气,再看女老师们,自己用了很足的感情,可学生的情感不见得被调动,看来,男老师们上课是用智慧在调动情感,而女老师则是用情感在调动情感。听孙建锋老师的课是种享受,是领略知识,分享教学的喜悦。 孙老师给予孩子是让他们学会自信,从课始,一个哈佛大学毕业生,因为内向缺少自信,美国当局拒绝签证,继而在一系列训练后,即学会抬起头来,眼睛平视,大声说话,学会自信,女孩在第三次顺利签证,孩子们在一遍遍读中挺直了腰板,同时在课堂的展示中,很多孩子回答得很精彩,这无疑有着课前催化作用。以至一位叫邱浩成的男孩子在孙老师问“赵承熙杀人是不是对的?”这一问题抛出的时候,他竟一人认为是对的,如果教师没有学生主体意识,我想这么一个场合学生恐怕因为全部学生与自己意见不同而不会这么坚定地举着手,这是一份自信,也是一份勇气!孩子阐述:赵承熙是因为太爱女友,在不理智的情况下,才杀人的,我们每个人都有不理智的时候,设身处地地想想,他的杀人举动不完全错。这样一说,竟然又有十几个学生站起来支持“赵承熙杀人是对的”观点,全班哗然,听课的会场也哗然。碰到这点,我们也许会手足无措,也许会在糊里糊涂中将自身的观点强压于学生。但孙老师没有,他立即让孩子们展开了辩驳。与此,又令我们惊讶的是,一般站出的是正反两方,而这课堂上竟又多了个中立方,而且也仅仅是一个叫沈博驰的孩子。在正饭方唇枪舌剑中,正方的梁哲浩说:在法律面前不会去想你理不理智,很多时候,人们都是因为在不理智的情况下而犯罪的。给课亮出了一道更为精彩的风景。而整个过程中,做为主导的孙老师说得很少,他只是在这节课中不经意地将孩子们的智慧结晶进行穿针引线,却又足见课堂精彩背后他的睿智。孙老师让保持中立观点的沈博驰最后发言,当老师问他听了这么多同学说了自己的观点后,你肯定有很多话要说,学生冒出来的却是这样一句:终于轮到我了!让我们一惊,却让我们同时感叹,“终于轮到我了,无疑是孩子的最真实的想法,让孩子有想说的欲望,想表达的冲动又无疑是这口语交际课的教学成功所在,也更是一份自信让这位孩子在听了正反两方的辩驳后能始终站到底,坚持自己的观点。孩子这样说反方说赵杀人是因爱生恨,爱本来是自私的,他在不理智的情况下采取的行动,不完全错;正方说尽管是因爱而生恨,却也不因去杀了条生命,虽不完全对,却也不值得,也是不完全,所以我的观点是不完全对,不完全错,中立。确实,从这一课的导向来说,我们不能一味地将其定为对或是错,说对是对其结果价值定位的错误,说错的是原离宽容理解的指向。将中立者放于最后陈述,让课在最后的观点上有了归宿,似无意却见匠心所在,教师的又一巧妙处理。有人说,教师因学生而精彩,是的,事实也确实如此,这节课因为学生的精彩而更加亮丽了,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学生精彩的背后有着教师设计的精彩,有着教师一直以学生为主体这一理念把握的精彩,有着教师无痕的课堂机智处理的精彩! 只是听了这堂课以后,也有一些迷惑:比如一定要引导学生说"以牙还牙",几乎是在老师的逼迫下,学生很不情愿地说出了几近残忍的报复办法;再比如说,在学生"杀人有理"的论调抛出之后,缺乏有效的引导,该生从头至尾以胜利者的姿态展示,最终名字高居"最高,最显眼"处,教师是否可以反问一句:那么,你有没有想过无辜被杀的32人,他们也都有心爱的人和爱他的人,你凭什么剥夺他们爱和被爱的权利?打着"爱"的旗帜,泻自己一己之私愤,这种思想不引导怎行? 拣拾在语文的路上 温州市第五届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听课有感很喜欢陈道明为利郎商务男装做的广告,尤其是那则广告词:简约而不简单;忙碌而不盲目;放松而不放纵;取舍之间彰显智慧。其实,我们的语文教学何尝不是如此追寻的呢?2007年4月,我有幸参加了温州市第五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优质课展示评比听课观摩活动,10多节素妆的语文课向我们展示了语文教学的行进方向。执教老师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扎实的基本功和朴实灵动的教学风格,将语文演绎得异常美丽智慧。现截取几个教例来谈谈我对语文教学的思考:思考一:“简约而不简单”语文学科内容包罗万千,它上至天文下至地理。面对如此丰富的教学内容,我们的语文教学应守住底线:学语习文。综观这10多节课,目标简约、内容简洁、环节简要、方法简化,充分展现语文教学的简洁美。于永正老师曾说:“教语文其实很简单,要简单地教。怎样教语文?两个字:读、写。说得稍微复杂一点是四个字:多读多写。”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常常被许多新名词所迷惑:智慧语文、美丽语文、诗意语文让我们无所适从,茫然而不知前进的方向。其实,在教学实践中,只要抓住“读、写”这两条主线不放,按照教语文的规律去教语文,谁都可以把语文教好。以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为例,张百修老师设计的教学环节十分简要,首先整体把握德国人养花的特别之处;然后品读别人眼中花之美;接着研读自己看自己家的花;最后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表达感受,从而提升情感。每个环节中的教学安排富有层次,层层深入,甚至包括老师的教学语言都做了精心的预设。如写话感悟环节,老师避免了为写话而写话的设计,引导学生运用文中的词语,将这一篇小品文浓缩为一首诗,使他们在充分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感受德国奇特的景色和民族风情。整堂课节奏紧凑有序,收放自如,张弛有度。看似简单,实则不简单。再如李一锋老师执教的祖国,我终于回来了一课,老师从高处入手,引导学生实践感悟名人故事的阅读方法:记住名人记住故事记住言行思考再阅读。整堂课的设计十分简洁,学生肯定是学有所获的。众所周知,靠自己读书成长起来的学生,不但结实,而且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李老师的课可能上得没有什么“彩”,但他按照学语文的规律去教了。如果他能更清晰地了解学生现在在哪里,将到哪里去,并充分考虑学习形式,力求生动有趣,这课一定会大放异彩!我们提倡简单教语文,但是反对把它教得简单。老师不深入研读文本,不深入学生实际,浅尝辄止,这样只会把语文教得肤浅、教得无趣,教得低效。思考二:“忙碌而不盲目”透视当今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求全,内容求广,手段求新,人文提升求高举不胜举,语文味就在这样忙碌而又盲目的追求中丧失。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最佳场所,教师要以文本为载体,教学生学习语言,学作者是用怎样的言语形式来承载文本思想内容的,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丰富多彩、别开生面的言语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充满情趣的活动中感知、理解、内化和积淀语言。本次活动的课例,大部分老师教学的密度很大,有插入背景介绍,有进行角色转换,有拓展资料,还有练笔穿插,但是老师和学生在实践中忙碌得有价值、有意义。其中,以蔡利莹老师的课为典型。她从出示词语简要概括故事内容到从人物语言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坚定不移;从具体词句感受英雄所受的无尽痛苦到拓展雪来的赞美诗激情。整堂课设计精心,环环相扣,有指导简要概括,有抓关键词朗读体会,有教师旁白创设情景,还有启发想象练习写话教学安排十分繁重。但是在课堂上,我们看到的是老师围绕教学目标一次又一次带领学生品味语言,得言得意的实践活动。蔡老师说这次教学实践是从开始时处处留情到后来的情有独钟;从开始时的山穷水尽到后来的柳暗花明;从开始的误入歧途到后来的弃暗投明。可见,教师磨课的过程是忙碌的,但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厚实有效的。只有我们细心研读文本,精心思考问题,匠心设计路径,我们的课堂一定会充实而富有厚度,避免在忙碌中迷失自我。语文本身的博大注定着我们的课堂不会太轻松。但是,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明确目标,学会根据目标展开扎实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在忙碌中求发展,在忙碌中求收获。思考三:“放松而不放纵”自课程改革以来,沉闷的课堂一下子变得活跃了,学生也动起来了,但是这也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教师讲得少了,课堂价值取向不明了。语文课,应该拒绝浮华,努力做到放而有度,活而不乱。如古诗词教学,平常我们很容易将它教难、教深、教杂,或者将它教浅、教白、教简,从而使小学诗词教学未能达到其应有的效果。官正华老师的渔歌子一课教学,让学生在轻松自主的学习氛围中,很好地体现了小学古诗文教学的追求。他紧扣古诗文学习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理解词意,从而体会词人寄情山水、心志平和的思想情操。首先老师让学生猜一猜词人的名字是谁取的?在交流中了解了词牌名;在品味意境环节,老师先让学生找找词中的景物,发现景物的色彩,再让学生根据词语组合画面,最后引导学生看画想象: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老师给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让学生在诵读思考中玩味语言,感悟意境;最后,老师匠心独具,向学生出示了和答弟志和渔父歌:“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在学生通读的基础上,老师启发思考:据书法家颜真卿回忆,张志和钓鱼时鱼钩不放鱼饵,但是他说自己钓到了很多。你能说说他钓到了什么?这样的教学设计迎合学生的实际,把学生自主学习和老师围绕着教学目标有效指导结合起来,让他们在自主充分的学习活动中体会到词的丰富意境和词人的品性。在这次所听的10多节中,我发现大部分老师的目标意识都很强,在教学中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同时努力发挥着自己的主导地位,一直向轻松有效的语文路上前进。思考四:“取舍之间彰显智慧”十几堂比赛课中,来自平阳的陈先松老师设计的鲁班学艺可谓特色独具。这是一篇长课文,足足有2700多字,共有20个自然段。怎样实施长文短教,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高效地学习这篇课文呢?陈老师在大型公开场合选择此文进行教学,着实让人眼前一亮。课始,老师在与学生亲切的交谈中机智地赠送名言:“天才=99%的汗水+1%的灵感”“成功=多读好书+少说废话”,并引出了课题;然后进入第二板块学习,让学生自由读课文3-6小结,谈谈体会,聚焦重点句:“学三个月,手艺扎在眼里;学三年的,手艺扎在心里。”从而初步感受鲁班是怎样学艺的。研读点落实在“磨”字上,问这个“磨”反复出现了几次?磨了多长时间?在学生初步感受后鼓励学生放手读其他语段,去探究、发现民间故事的语言特色、再通过读去品位民间故事的语言魅力;学习第三板块时,老师紧抓文本的语言特点,在充分引读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他在琢磨什么?琢磨出了什么?学生交流后,老师让学生再读中心句,谈谈自己的理解体会;最后,老师请学生谈谈对成功的理解,并提出希望:沿着成功定律一定会走向成功,但是要学会造福他人,感恩社会。这篇课文的教学点很多,陈老师在深入研读文本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原起点,大胆、睿智地对教材进行取舍,凸显深厚的语文功底。课堂上,陈老师紧紧抓住精神主线“成功”设计框架,以成功定律的解说为引子,到最后的感悟编写成功定律,充分体现教学的完整性和整体感。教学时扣一个“点”:以鲁班的话“学三个月的手艺扎根在眼里,学三年的手艺扎根在心里。”为球心展开教学。然后“从言悟行”,引入鲁班学习手艺的过程,在品味重点句后,再回到“球心”“学三个月的手艺扎根在眼里,学三年的手艺扎根在心里”。通过这样的反复引读,反复品味,使学生从中悟情感、明事理、得方法,加深对句子的理解,体会语言的魅力,从而得到更多的思想启迪,内化为自己的精神食粮,使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听罢,我不禁为陈老师的设计拍手叫好,他善于取舍,其间彰显教育智慧。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立足学生实际,用活教科书,不能光捧着教参研究,更多时,细读文本,发挥自己的能量,上出真正属于自己的、吸引学生的好课。这次听课学习,我收获挺多。首先,要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意识,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成长乐园;其次有切合学生实际的学习目标,是三维整合的,其中核心的目标是语文能力、学法和习惯;其三,充分考虑教学形式,打磨教学细节,让课堂情趣横生,使学生积极主动、全员全程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其四,学会自我修炼,夯实教学基本功。观山东省语文优质课评选心得 有幸参加了在泰安现代中学举行的山东省小学语文优质课的评选活动,4天时间内听了32节课,参赛教师们的精彩表现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尤其是他们独到的教学设计,幽默风趣的语言,和蔼亲切的教学态度让人赞叹不已。通过四天的学习,让我有了很多的收获,下面谈一下自己的感受。第一 教学课件制作精良,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本次参加讲课的教师所制作的课件大部分都是用幻灯片制作的,无论从课题材料的搜集上还是从视听效果上,都非常富有创意,如花似锦,引人入胜,而且大多数都引用了视频型的文件,既形象又生动。通过各种直观形象的图片和音乐帮助了学生加深对字词句以及课文得理解,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得牢固掌握。山东省实验小学王莹老师执教的火车的故事,就通过课件,利用网络世界,引导学生感受到了科技的发展,时代的气息。伴随教师详尽动情地解说,尽管面对的是一年级小学生,却也能跟随老师思路,认真地看着一幅幅画面,去了解火车的发展历史,感受到了祖国的伟大,整节课的课堂效果很好。第二 教师在“备学生”这一备课环节上做到了因人而异,因地制宜。教师备课的三个要素就是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和学法。本次听课在“备学生”这一环节上尤为突出,因为教师使用的学生都不是自己所教的学生,所以在这一环节上更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基本上每一位老师在正式上课之前都和学生进行短暂的交流,有的老师是让学生熟悉一下周围的环境,谈谈自己的感受,有的是让学生做个有趣的游戏或比赛,有的是让学生介绍自己美丽的家乡景色,这样就放松了孩子紧张的心情,拉近了师生之间得距离,使学生感觉尤为亲切。聊城市京华小学蒋凤玲老师以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根据老师所说词语,表演不同的笑和“呆若木鸡”“唉声叹气”“捶胸顿足”这几个动作,学生们对此很感兴趣,纷纷要求表演,非常踊跃,这样课堂气氛一下子就热烈了起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被激发出来,有利于教学任务得继续进行。第三 教师语言精炼,语言的魅力不可忽视。课堂中,老师的每一句话都显得非常重要,不仅要明确主要意思,还要准确到位,最重要的是要对学生具有影响力和感染力,也就是所谓的语言魅力。一句话从两个不同的人口中说出来,它的力度是不同的,这就需要人为的发展,主动的学习、探究。在青岛市实验小学刘佳佳老师执教的七律 长征一课中,在向学生讲授红军是如何飞夺泸定桥时,他用富有激情的语言,向学生叙说着战士们渡桥时的情景:“面对如此危桥,蒋介石已派重兵把守,后面的追兵也快到了。这时,22位勇士爬上了这个铁索桥。20米,一位战士中枪了;40米,一位战士掉入了湍急的河水;80米,又一位战士牺牲了,此时后面的战士会怎么想?(学生不约而同的说一定要报仇)90米,敌人更猖狂了,他们甚至放火烧桥;100米勇士们终于到达了对岸,带着满腔的愤怒与仇恨,他们与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搏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场面?这是一场什么样的战斗?22位勇士仅用了两个小时就飞夺了泸定桥”这个片段中,教师在描述战士们渡桥时的距离时,相同的句式并没有显得罗嗦,而使文章的感情又进一步的升华了,孩子们心中充满了对敌人的仇恨和对战士们的敬佩之情,这时的语言魅力已经展露无遗,正是他的语言技巧,让孩子们整节课都激情高涨,正是他的语言魅力,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第四 注重拓展实践开阔视野。只有视野开阔、宽广了,才会让思想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小学阶段,孩子们精力旺盛,小脑瓜机灵、敏锐。强制性、机械性的学习,让他们对学习兴趣淡薄。根据语文科目的特点,可以借助课外读物来增强孩子们的语文知识素养,这时正确的引导与推荐显得尤为重要。在名师们的课堂中,他们为孩子们准备了五花八门的精神大餐,又均与他们所教授的课文有密切的关联。如:临沂市田娜老师在教授完人物描写一组一课后,向孩子们推荐了曹雪芹的红楼梦;济宁市的一位老师在教授卖火柴的小女孩后,向孩子们推荐了安徒生童话;在让孩子们完成学习任务后,从读中开阔视野,激发创作灵感。总之,每堂课细细的听下来后,感觉每位授课教师都煞费苦心的作了周密而细致的准备,所以每堂课都有很闪光的亮点供我们参考、学习、借鉴,当然有比较就会有鉴别。所以我会把其中的精华加以吸取,尝试运用到以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来逐步的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通过本次学习,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做为一名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利用新课改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它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展示自我的平台。总之,平时一定要多学习新课改理念,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授课能力,多听同任教师的课,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争取在以后的教学中取得好成绩。新课标颁布以来,为促进新的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各地举办了各种形式的优质课评比活动。这些优质课在课程目标、教学观念、学习方式方法及角色转换方面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一改往日的一言堂,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原则,从教师讲学生听的"讲堂"变成了人人讲人人听的"学堂",让学生以主人的身份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就课型而言,把讲授型变成讨论型、自学总结型、诵读评价型、发问评点型,让学生在活泼多变的课堂上,在真实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去探讨,去感悟,去体验,而不是让学生死板地去记抽象的结论。但是优质课评比中也存在一些弊端, 我们有必要静下心来重新研读新课标,对优质课评比进行反思。 一、优质课评比中存在的一些弊端 1.教材的把握和处理肤浅化。 高中语文教学要有一定的深度,对文本必须认认真真地钻研,实事求是地解读,深入细致地鉴赏,恰如其分地评价。再以此为基础进行深化或者生发,切不可脱离文本架空分析,去寻求表面上的热闹。 如果文本的主旨、意蕴很明白,可以从阅读和写作的方法入手,传授学生一种终身受益的读书、写作方法,切不可无论任何文章,一律品味语言或联系现实进行拓展,看似热闹,实则舍本逐末。如一位教师教学赤壁赋),整整一堂课,除了开始请一个学生读过一遍课文外,就是全班学生"穿越时空隧道"与“苏轼”对话"。二十儿个学生,你方说罢他登场,没有一个"论域"、没有一个话题,海阔天空、信马由缰。热闹是热闹了,热闹过后呢?我们称这一类课为"课堂虚假的繁荣",目前这种"语文课"好像有了一种流行趋势。这种引导学生脱离文本、信口开河、夸夸其谈、标新立异、哗众取宠的教学,培养的只能是一种肤浅、浮躁的学风。 2教学过程的表演化。 一节课只有 45分钟,而教师必须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的素养和能力,最大限度地刺激和征服评委,导致许多教师从导语到课件、板书、结束语都精确化、程序化了,整堂课硬逼着学生朝预先设定好的凝固的目标和计划进行,学生无丝毫发挥的空间,并且模仿名师教学的痕迹也很重。看上去,教师文采斐然,一切皆在掌握之中,实际则是一 种作秀,像戏剧表演早已程序化。这样的课堂缺少开放性和个性,其真实性和创新精神也荡然无存。 纵观历年的优质课评比,我们能清晰地看到语文教学模式的演变。仅以武汉为例,先是模仿魏书生的点课式,接着便是模仿宁鸿彬的板块教学模式,再接着便是模仿洪镇涛的品味语言,直到现在的拓展迁移式。在这些模式的演变中,我们看到的是教师对教学形式的生硬模仿,整个教学过程毫无创新和个性可言。只要知道当时哪位名师最红,便可知参赛教师的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模式,更有甚者,甚至连提什么问,谁答都能看出,整个教学就像工业流水线上的产品,完全是对流行教学模式的拙劣模仿。 3.教学手段的形式化。 新课标提倡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和科技传媒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这本是一件好事情,但实践中却往往走向了一个极端。 现在的公开课、优质课已经到了无多媒体不上课的地步。有些地方甚至将课件精美与否作为评价公开课、优质课优劣的一个主要标准,这实在是有点本末倒置。君不见现在许多根本不需要运用课件的文章,教师也会将板书、练习题甚至课文在多媒体上展示出来,再生硬地加进一些音乐和图片,似乎这样一来课就"优质"了。其实讲授一课,需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采用何种教法,这既取决于课文的体裁、性质、内容,也取决于教师的素养、兴趣、爱好、性恪和能力。不是每一种体裁、每一种课型都一律需要多媒体,也不是每个教师都要采用多媒体教学。切莫将我们的关注焦点投放在那些无生命的生硬物品上,教师的素养、能力、情感、意识才是决定学生未来的不可替代品。 4教学技巧的低幼化。 新课标倡导"对话式"教学,强调教学是师生之间、生师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一种互动过程, 打破了以往那种教师一人独霸课堂、学生被动学习的沉闷气氛。但是现在的一些公开课、优质课却一改过去的"满堂灌"为"满堂问"似乎这样就体现了新课标的互动性,实际上导致提问低幼化、媚俗化和评价简单化的趋势。 语文课堂上的答问应该充满智慧,遗憾的是有些教师的问题提得肤浅、琐碎、频繁,甚至很媚俗。如公开课、优质课竟然时时可以听到"是不是" "对不对"“好不好”诸如此类毫无意义的简单问话和"你在童年时期做过什么恶作剧?能不能把你做过的恶作剧讲给大家听听? "你最喜欢那个明星?" 等这一类媚俗的问题。课堂气氛是活跃了,但学生的回答多简单、多调侃,而教师又不注意引导,甚至还附和学生,使学生的价值观和情感取向发生了严重的倾斜。在什么地方提问、提什么样的问题是需要老师精心考虑的。孙绍振教授指出:“文章有矛盾的地方就是我们需要思索和探讨的”,也就是说我们要在文本中找出"矛盾"理解有障碍的地方,在此设问,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课堂上教师的点评应该实事求是, 有针对性地进行鼓励和引导,而非一味地迎合学生,评价"不能只是"好好好"而应该敏锐地抓住学生思维的角度、回答的侧重点进行引导恰到好处的点评,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生的思维是纯真的、开阔的,他们回答的问题有时是我们未曾预想到的,此时我们不能单纯盲目地说“好”,更不能轻易否定学生,打击学生,而应注重学生思维方法和角度的启发,并以此来"点拨"、"激发"、"评价"、“交流”引导学生对文本"赏"前发文、 "赏"中发问、"赏"后发问,组织学生合作探究,注重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