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小学美术课程目标.doc

    • 资源ID:2422689       资源大小:57.50K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小学美术课程目标.doc

    小学美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      一、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阶段目标      本标准的阶段目标具体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加以描述。      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 欣赏·评述 综合·探索      第一 学 段 (12 年  级)      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像、创作、表演和展示。      第二 学 段 (3 4 年 级)      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 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第三 学段 (5  6  年  级)      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第四学段 (7 9 年  级)      有意图地运用形、色、肌理、空间和明暗等美术语言,选择恰当的工具、材料,以绘画和雕塑等形式,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了解主要的设计类别、功能,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多样与统一等组合原理,利用媒材特性,进行创意和设计,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      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初步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尊重人类文化遗产,能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短评述。      调查、了解美术与传统文化及环境的关系,用美术的手段进行记录、规划与制作;通过跨学科学习,理解共同的主题和共通的原理。      三、内容标准      内容标准是本标准中最具体、丰富的部分,为了便于阅读,对其基本特征和结构作如下说明:      本标准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分成四个学习领域,即“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学习分成四个学段,即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第四学段:79年级。      四、内容说明      本标准的四个学习领域,在比例上不作具体的规定,各地可根据情况灵活安排。各学习领域分别由标准、教学活动建议和评价建议三部分组成。标准是课程总目标的具体化,体现出与总目标的对应关系。教学活动建议针对标准提出一些更为具体的、可操作的内容和学习方式。这些具体的内容和学习方式具有可选择性,各地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和采纳其中的建议,实施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向目标发展。评价建议则提出检测标准达到程度的要点。总之,目标、内容、学习方式和评价四方面构成了美术教学的完整过程。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说明      “造型·表现”领域是指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造型是具有广泛含义的概念,但在本学习领域中指的是运用描绘、雕塑、拓印等手段和方法,创作视觉形象的艺术创作活动。表现则是通过美术创作活动来传达观念、情感和意义的过程。造型与表现是美术创造活动的两个方面,造型是表现的基础,表现是通过造型的过程和结果而实现的。本学习领域在低年级阶段强调感受、体验和游戏性,看、画、做、玩融为一体,模糊学科门类界线。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学习的深入,美术学科知识的轮廓将逐渐适度地显现。      通过“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活动,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      第一,       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空间、明暗、质感等基本造型要素,并能运用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对比与和谐、多样与统一等组织原理进行造型活动,激发想像力和创新意识。      第二, 通过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第三, 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设置“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旨在突出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淡化过于强调学科特色的倾向。本学习领域不是以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而是要贴近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主动寻找与尝试不同的材料,探索各种造型方法;不仅关注学生美术作业的结果,还要重视学生在“造型·表现”活动中参与和探究的过程。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说明      “设计·应用”领域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交流信息,美化生活及环境,培养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本学习领域中“设计”一词包括与学生生活有关的现代设计基础和传统工艺。      通过“设计·应用”领域的学习活动,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      第一,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并运用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有目的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第二,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合理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活动,提高动手能力。      第三,了解艺术形式美感及其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      第四,养成事前预想和计划的行为习惯以及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      在义务教育阶段设置“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形成设计意识和提高动手能力。因此,在这一学习领域的教学中,应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避免学科知识专业化倾向。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社会,加强趣味性、应用性,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创造欲望。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说明      “欣赏·评述”领域是指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除了通过欣赏获得审美感受之外,还应用语言、文字等表述自己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的感受、认识和理解。      通过“欣赏·评述”领域的学习活动,学生应该达到以下目标:      第一,激发参与“欣赏·评述”活动的兴趣,学习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      第二,逐步提高视觉感受能力,掌握运用语言、文字和形体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的基本方法,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      第三,逐步形成崇尚文明、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教学,应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努力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克服以往以教师讲述为主的弊端,积极探索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同时,着重培养学生掌握美术欣赏最基本的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和评述的能力,并以此作为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      应该说明的是,评述并非是一种高不可攀的行为,其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并具有不同的程度(例如学生在一起谈论艺术就是评述的一种方式),每个学生都可以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作出自己的评述。      “欣赏·评述”教学也可以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艺术与社会、艺术与历史、艺术与文化的关系,涵养人文精神。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说明      “综合·探索”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它分为三个层次:融美术各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欣赏·评述”)为一体;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综合;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三个层次之间又有着不同程度的交叉或重叠。      通过“综合·探索”领域的学习活动,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      第一,了解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差异与联系,学习灵活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设计探究性活动的方案,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并以各种形式发表。      第二,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发展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开阔视野,拓展想像的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教学,要求教师寻找美术各门类、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连结点,设计出丰富多彩的“综合·探索”领域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研讨和探索,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美术与其他学科、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跨学科学习活动。第一学段(12年级)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教学活动建议      · 在美术游戏中体验各种绘画工具和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认识常用的颜色。      · 在美术表现活动中,大胆地采用各种造型方式,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 尝试使用各种线条、形状和色彩进行绘画表现活动。      · 通过各种方式的实物拓印,产生肌理,获得视觉和触觉的感受。      · 用黏土等可塑性材料,通过揉、搓、压、捏、切挖和堆塑等方法进行简单器皿和动物形象的造型。      · 用单色、彩色纸材以及废旧画报、挂历,采用折、剪、撕、拼贴等方法进行平面造型,表现生活中观察到的事物或想像中的事物。      评价建议      · 是否对美术课感兴趣。      · 能否通过绘画或拓印等形式,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感受。      · 能否动脑筋用可塑性材料,制作简单的物体或动物形象。      · 是否认识常用颜色。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教学活动建议      · 以游戏的方式,观察和触摸各种实物,进行感官体验,并作简单的组合造型。      · 用自然硬质媒材或人工硬质媒材,通过拼摆、粘接、堆积、组合等技法进行造型游戏。      · 以游戏的方式,用单色或彩色纸材,采用折、剪、撕、拼贴等方法进行以平面造型为主的练习,感受材料特性及其与设计的关系。      · 安全地使用材料和工具。      评价建议      · 是否对学习活动感兴趣。      · 是否在作业中表现出大胆的想像和创新。      · 是否对媒材特性有大致的了解,能选择媒材进行造型制作。      · 能否安全地使用材料和工具。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活动建议            · 走出教室,观赏校园和所在地区的景色。            · 欣赏自己和同学创作的美术作品。            · 了解、欣赏我国民间美术作品,感受造型和色彩的特点。            · 通过观摩录像、画册,对中外优秀的卡通艺术形象进行欣赏和讨论。            · 欣赏描绘不同季节的中外美术作品。            · 到阅览室翻阅画册、学生读物或观看学生美术作品,找出最喜爱的一件作品,并说明理由。            · 欣赏民间玩具的造型与色彩,展示自己收集的民间玩具。            · 欣赏木偶戏和皮影戏的人物造型,通过录像或实地观看木偶或皮影戏的表演片段。            · 欣赏中外画家描绘儿童生活的美术作品。            · 欣赏大自然美丽的山川、动植物图片。            评价建议            · 是否对自然或美术作品感兴趣。            · 能否以积极的态度参与欣赏活动。            · 能否用简单的词语表达自己对自然和美术作品的感受。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像、创作、表演和展示。            教学活动建议            · 利用各种材料特点,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表现出自己的想像,创作出艺术作品,并发表自己的感受。            · 结合语文、音乐等学科内容进行美术创作,共同设计、布置学生美术作业展览或美化教室。            · 根据儿歌、童话设计和制作头饰或面具等,并表演舞蹈、童话剧等。            · 用各种材料制作小型商品,并布置成小小超市或集市,模拟商品交易过程。            评价建议            · 是否积极地参与造型游戏活动。            · 是否对身边能找到的媒材的形、色感兴趣。            · 是否对材料进行了联想。            · 是否积极地动脑筋,结合语文、音乐等学科内容灵活地利用媒材进行创造。            · 能否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感受。            · 能否在活动结束时进行收拾整理。            · 能否与同学合作。第二学段(34年级)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            教学活动建议            · 学习原色、间色、冷暖色等色彩基本知识,体验色彩的表现力,并有目的地加以运用。            · 通过对自然物或人造物的拓印以及颜料的滴洒等方法,了解不同的肌理效果。            · 通过绘画、拼贴、堆积和组合等手法进行造型活动,积累视觉和触觉经验。            · 对水性颜料、毛笔和宣纸等材料作多种尝试,开展趣味性造型活动。            · 围绕一定的主题,描绘生活中有意义的事。            · 按自己的想法反映周围的事物,表达自己的兴趣与愿望。            · 用纸版印制的方法,表现自己喜欢的事物或人物。            · 用日记画的形式,记录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情感。            · 进行初步的写生练习(包括人物头像和全身、玩具等),表现人物或物体的大体特征。            · 用各种易于加工的雕刻、塑造材料,制作简单的立体或半立体造型。            评价建议            · 是否对美术课感兴趣。            · 是否认识原色、间色、冷暖色,并能调配出间色。            · 能否大胆、创造性地表现自己所见所闻和所想所感。            · 能否用绘画工具进行简单的写生,表现出物体和人物的特征。            · 能否动脑筋,用不同的材料制作简单的立体或半立体造型。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教学活动建议            · 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通过描绘、拼贴、堆积、组合等手法进行简单的造型活动,获得视觉和触觉经验。            · 用平面或半立体的形式,将动物与人物等不同类别的形象组合在一件作品中。· 制作简单的彩塑及脸谱。            · 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通过植物籽粒、纤维线材、纤维织物等材料的平面拼贴进行造型设计。            · 用撕、剪、刻、折、卷曲、插接、粘接等基本技法,进行立体、半立体纸工制作。            · 利用多种媒材,如蛋壳、羽毛、废包装盒、秸秆等当地媒材制作作品。            评价建议            · 能否在设计制作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            · 能否大胆地进行想像,并表达自己的创意。            · 能否有序地进行设计与制作活动。            · 能否注意设计与功能的关系。            · 能否安全地使用材料和工具。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活动建议            · 欣赏画家创作的、学生感兴趣的和易于理解的美术作品,对作品进行简单的形式分析。            · 以调查、汇报的方式,让学生欣赏所在地区有特色的建筑,了解其艺术形式的特点和功能。            · 欣赏情节性较强的中外美术作品,认识该类美术作品的特点。            · 举办小型的展览活动,向同学们介绍自己收集的美术作品或印刷品。            · 认识常用图形符号的特点及作用,欣赏与分析其创意。            · 欣赏民间年画、传统纹样、木雕,了解民间艺术中的象征和寓意。            · 观赏一组民居图片,分辨出南北方民居及其在造型上的不同特点,并思考它们与环境、气候的关系。            · 在相关的音乐情境中,欣赏一组表现山、水(如山林、小溪、泉水、江河等)的中外美术作品,感受不同的情趣和境界。            · 欣赏中外面具艺术。            评价建议            · 是否对欣赏活动表现出一定的热情。            · 能否以独立和合作的方式,对美术作品的形式进行初步的探讨。            · 能否用恰当的词语、短句等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            · 是否具有收藏艺术品或印刷品的爱好。            · 能否识别常用图形符号。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教学活动建议            · 根据各种材料特点,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像,创作出艺术作品,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和对他人作品的评价。            · 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讨论并选定设计方案,布置学生美术作业展览,美化教室或学校环境。            · 根据童话故事或某一情境设计、制作简易木偶、乐器、皮影等作品,并表演舞蹈、童话剧和皮影戏,举行集体生日庆祝等活动。            · 采用拼贴、简易沙盘等方式设计、制作现在或未来的学校、村庄、公园、游乐场的地图或模型。            · 设计制作家电、家具等模型,模拟商品交易,或用这些作品布置成家庭室内设计模型,进行展示,并对作品的效果作出评价。            评价建议            · 是否积极地参与造型游戏活动。            · 是否对媒材的形与色感兴趣,发现并收集身边可以用于造型活动的废旧材料。            · 是否对材料进行了联想。            · 是否积极地动脑筋,结合语文、音乐等学科内容灵活地利用媒材进行创造。            · 能否大胆地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和对他人作品的意见。            · 能否对活动进行预先准备,并在结束时进行收拾整理。            · 能否与同学合作。第三学段(56年级)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教学活动建议            · 用自然物或人造物的不同肌理,通过拓印或剪贴,制作各种图形。            · 学习简单的中国传统绘画方法,体验笔墨趣味。            · 学习简单的绘画构图方法、简单的透视知识以及结构比例知识。            · 结合传统艺术中的色彩运用方法,学习对比、调和等色彩知识。            · 学习漫画和卡通的表现方法,进行绘制实践。            · 学习泥塑、纸雕等方法,制作作品。            · 初步学习计算机辅助绘画的方法。            评价建议            · 是否初步认识形、色、肌理和空间等在造型活动中的作用。            · 能否尝试运用中国传统绘画的方法进行表现。            · 能否在自己的作品中体现事物的比例关系。            · 能否在造型活动中初步运用构图知识。            · 能否用近大远小或平行透视的规律,初步表现空间关系。            · 能否在造型活动中运用色彩的冷暖、对比与和谐的知识。            · 能否运用所学过的美术知识大胆地表现周围的生活和环境。            · 能否大胆地用图像和立体造型的方式表达个人的思想和情感。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教学活动建议            · 学习设计基础知识,为社区或村庄、学校、运动会、文娱活动以及节庆等设计制作标志。            · 学习简单的图案基础知识,并进行装饰应用。            · 用软、硬泡塑材料(聚苯乙烯)以及塑料瓶、废旧织物、废包装箱等媒材,进行玩偶、生活实用品、交通工具模型、兵器模型等的设计制作。            · 与同学合作,进行风筝的扎、糊、绘全过程的制作,并进行放飞活动。            · 与同学合作,选择适宜的媒材,制作校园、社区或村庄局部的平面图或模型。            · 用计算机或其他手段进行书籍封面、文体活动海报的设计。            · 学习陶艺的制作方法。            评价建议            · 是否在设计活动中表现出创意。            · 能否在作业中有意识地运用一些形式原理。            · 是否具有有序的工作方法。            · 能否利用媒材的特性进行简单的加工。            · 能否用口头语言和短文的形式,对自己的和同学的作业进行评述。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教学活动建议            · 以讨论、比较等方式欣赏中外优秀美术作品,领略不同的艺术风格。            · 介绍一件优秀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体验美术与生活的关系。            · 以参观、讨论等方式,欣赏校园和社区的景观设计。            · 通过参观或观看录像、图片等,欣赏雕塑和现代工业产品,感受不同材质的美。            · 鼓励学生从课本中选一件最喜欢的作品,通过查阅资料,向同学介绍欣赏作品的心得。            · 通过实地参观或观摩录像,欣赏不同材质的建筑物的门窗、墙壁和屋顶等。            · 将若干雕塑作品的图片,按时间顺序进行排列,区别雕塑作品的时代特点。            · 介绍一位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 欣赏我国的石窟艺术。            评价建议            · 是否具有民族自豪感,乐于了解人类文化艺术的成就。            · 能否通过讨论和写作,表达对美术与生活、环境以及与其他学科关系的浅显认识。            · 能否运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描述美术作品和表达自己的感受。            · 是否知道我国和世界的一些著名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教学活动建议            · 结合传统节日,创作、设计和制作平面或立体的美术作品,体会美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 配合班队活动以及学校的艺术节、运动会等活动进行策划、制作与展示。            · 编写自己喜爱的剧本,设计、制作服饰、皮影以及相应的布景或道具,进行表演。            · 调查、了解社区或村庄的历史,从美术设计的角度,为自己所在的社区或村庄的未来发展作规划、设计并制作模型。            · 运用平衡、运动、光、电等科学常识,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设计并制作出简单而有创意的立体造型或生活用品。            · 使用摄影机、摄像机收集素材,利用计算机等手段进行美术创作和展示活动。            评价建议            · 是否积极地参与探究性的活动。            · 能否用文字、图像形式记录调查结果。            · 是否积极地动脑筋,以美术与其他课程的知识相结合的方式,提出自己的方案。· 在制作过程中,是否积极地动脑、动手。            · 在讨论中,能否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 能否与同学进行良好的合作。            谈美术教育与儿童人格的完善和发展 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小学美术教育的目的是:通过美术教学,向学生传授浅显的美术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造型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爱国主义情感和良好的品德、意志;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美术教育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坚强的意志、高尚的情操具有重要意义。美术教育的功能显示在对人的智力、能力的开发。人的智力、能力是人格品质的集中反映,是人们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一方面,美术教育可以提高儿童的智力因素,即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审美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参加美术活动对培养儿童的非智力因素有着更重要的作用。通过美术课教学,能够使学生形成善于观察、做事细致认真、乐于体验生活、接近社会实际的个性特征。当前,素质教育就是要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而美育是完美人格得以成立的基础。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应当针对知识、教育的科学内容给予学生艺术的训练,使学生智力得到发展的同时,情感方式、表达方式也得到相应发展,使学生的人格全面完整的发展。如何在美术教学中促进儿童人格的发展和完善,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一、重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促进人格的高尚、完整美术学科对学生实施美育主要指进行审美教育。世界上各种物质形态各有其美点,美术作品形态、形式、风格不同,其美点也各异。其中美术教学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对自然物、人物形态美的认识,培养学生认辨美术作品的能力,提高敏锐的审美感知,可以让学生们感到风景画、花鸟画中也有着自然与人的生命的存在,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学生才会以更大的热情追求美、创造美,成为有健全人格的新人。1、培养儿童的美感和审美情趣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孩子的全面的智力发展。美术教育就是以形象为手段,技术是孩子对美的发现,目的是让儿童最大限度地释放生命的灵性。因此,只有提高儿童的审美感受,才能完善儿童的人格发展。儿童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带有直觉性,虽然还很幼稚、肤浅,但已有了初步的审美意识。他们喜欢色彩鲜艳、形象夸张的事物。我们可利用周围现实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打动儿童的心灵,如:利用自然界、社会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向儿童进行美的启示和教育,让孩子在色彩缤纷的世界中,初步感受美。初升的太阳,绚丽的晚霞,葱郁的树木,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引导孩子发现蕴藏在其中的自然美和艺术美,体味点线面、色彩,韵律和节奏。并为儿童创设一个充满艺术美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使美的感受性得以深化,演化为自身对美的事物的追求与表现,因而变得更富有人性。并通过各种不同的美术活动,使儿童把自身对美的体验和真实情感倾注在艺术创作之中,从中体味现实生活的美好,这种创造对儿童来说是很快乐的。 2、加强欣赏教学,重视审美能力的培养 欣赏教学对培养青少年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鉴赏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审美思维的建立,主要来源于人们对美的鉴赏,而不是单纯的某种艺术技巧的实践。单纯的某种艺术技巧的训练与作为情感复杂的审美思维活动的欣赏其价值是无法比拟的,尤其是在中小学教育中,美术欣赏更是显示了它的地位的重要性。然而,目前对欣赏教学还不够重视,方法和形式也不够丰富多彩,现在应该从形式到内容,从时间到空间加以扩展。二、关注学生、因材施教、凸显个性、均衡发展,全面提升人格魅力赫伯、里德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启发培养人的个性,顺应儿童自然本性的发展。"美术教育是表现内心的艺术,儿童通过视觉艺术这一形式来表示个人的感受,从中体验到快乐、成功、确定自身内在的本质和价值。美术活动为儿童提供了自我表现的最佳形式。教师应形成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利用现有的课程,创造性的教学形式,在尊重儿童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尊重每一儿童的这一权利,并给予被承认的快乐。使儿童增进自我了解,自我肯定从而促进其自我成长。为了让学生能凸显个性、各有所长,我在教学中努力做到:(1)重视学生感受和体验的独特性;(2)鼓励学生创作方法的独特性;(3)注意对学生辅导的针对性;(4)注重对学生评价的激励性。在美术课上,教师应该更活一些: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去找答案,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教师要勇于多讲一些问题,不段启发孩子的想象、感受、判断等意识,用美术自身的独特价值去和谐多彩的人生。三、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健康的人品,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创造性并不是一种神秘的高不可攀的品质,它内在于儿童的本性之中,事实证明,儿童的想象力在某些方面体现出的创造性、奇异性并不比成人逊色,相反,随着逻辑思维的发展,这种具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反而褪色了。而美术活动则可以通过各种创造性活动,来使这种创造性得以实现。小学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向学生传授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虽然是美术课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更应注重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的体验,尤其是创造力的培养。可见,美术活动将儿童带入一个异彩纷呈的美的世界,使他们从感受领悟中体验,创造中获取实现自我生命的潜能、生命的智慧、生命的价值、生命的乐趣,获取真、善、美的人格素质的熏陶和锤炼。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多的让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合作”等当代社会的基本要求,应该更关注人的精神、个性、感受。因此,在美术教学中,要有意培养儿童良好的个性品质,这包括:1、要有坚韧的进取精神。孩子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是积极的、大胆的,有时也会遇到意外的困难,这时教师要鼓励应到孩子勇于面对困难,与孩子一起探索,找到克服困难的方法,培养孩子不怕苦,不受失败的干扰的进取精神。2、乐观真实的心态。儿童画画是真实的表现自我的过程,在画中,他们表现出他们思想、感情和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教师要肯定孩子表现真实的自我,告诉他们,可以通过绘画表现自己高兴的愉快的事,或委屈的难忘的事。这样,儿童

    注意事项

    本文(小学美术课程目标.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