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论文:浅谈“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doc
-
资源ID:2421239
资源大小:5.44M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小学数学论文:浅谈“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doc
浅谈“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活力”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要保证学生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充分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轻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充满活力呢?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一、让学生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人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人的能力并不是靠“听”会的,而是靠“做”会的,只有动手操作和积极思考才能出真知。因此,我们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听客”和“看客”,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动口、动手、又动脑,亲身参与课堂和实践,包括知识的获取、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全过程。要强调凡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由教师提出;凡能由学生解答的例题,不要由教师解答;凡能由学生表述的,不要由教师写出。数学课堂不再是过去的教师“一言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主动参与、积极引导、耐心辅助,与学生平等合作、努力探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地把学生解放出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例如,在教学“角的度量方法”时,我首先请学生仔细观察一下自己手中的量角器,看看10度、30度、45度、60度、90度、120度的角有多大?然后,学生同桌之间合作,体会交流。这样,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思考和探究空间,使这几个特殊的角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表象。接着课件出示下面两个角,(这两个角的图教师先准备好,每个小组一张), 然后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请学生测量这两个角的度数。(教师自己巡视指导,并告诉学生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随时提问。)最后,请学生交流汇报自己小组的测量方法。教师并进行点拨:量角器上有两排刻度,上面一排刻度适合开口向左的角,下面一排刻度适合开口向右的角。测量角的度数关键要做到三重合:(1)角的顶点和量角器的中心点重合。(2)角的一条边和量角器上的0刻度线重合。(3)角的另一条边和量角器上的哪个刻度线重合,这个刻度线所指的度数就是角的度数。这样,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不但培养了学生自己探究问题的能力,真正体现人人参与,人人是学习的小主人,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二、营造轻松、愉悦、和谐的数学课堂环境愉悦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是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前提和关键,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只有心理安全才能导致心理自由,也才能导致学习的创造性”。小学数学课堂必须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构建和谐的课堂,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学习,学生才能乐意学习数学。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环境与学生学习有着必然的联系,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学习的思维处于最佳的状态,而紧张的课堂气氛难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在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下学生的学习热情才会高涨,课堂参与积极性才会髙。所以,要想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其主体地位,必须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而要唤醒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营造平等、民主和和谐的课堂气氛。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能真正把教师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把学生转变为真正学习的主人。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必须用 “情感”为教学开道。夏丐尊曾经说过:“教育之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以教师首先要爱生,这种爱是多方位的。既有生活上关怀学生的冷暖、喜恶之爱,更有学习上了解学习情况,填补知识缺陷,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而不轻易否定,恰当指引,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到老师既是良师,更是益友。例如:在教学“乘法估算”这一课时,我借助计算机出示:一组秋天的迷人景色和欢闹的游乐场。然后说:“树叶在阳光下飞舞,大地披上了金色的纱衣,秋天的景色多美呀!游乐场里好不热闹!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感受?你想做些什么呢?(分别请几位学生说一说)接着,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学校准备组织同学们去秋游,秋游前,想不想到超市选购些食品带着?你打算带多少零花钱去选购?请写在卡纸上。(分别请几位学生说一说,再把你带的钱数和同桌说一说)然后,再出示:超市场景。师:让我们去超市看看吧!(计算机出示:饮料、小食品、水果的图片和价格)根据你们准备的零花钱,打算买些什么,大约要花多少钱?估算一下,你准备的零花钱够吗?(学生进行口头估算,并反馈。然后,小组内交流各自的购买方案,如果出现购买零食太多的情况,适时进行教育),最后,自然地引出课题,进入新知的学习。由于上述导入的秋游是学生熟悉的活动,也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时下正值秋季,学校纷纷组织该项活动,以至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再说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购买这些食品,有基本的估算购买能力,让学生独立估算,是因为学生已有较多独立购买小食品的经验;运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的积淀,引发他们的购物智慧,为后面的新知探究进行铺垫和孕伏,让学生组内交流,互相了解学习别人的购物方案,完善自己的购物方案,同时满足了学生说的欲望,获得了心理上的愉悦。三、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孩子各种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若能利用生活中恰当的情境赋予知识鲜活的灵魂,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提出趣味性、探究性的问题,常常能诱发、培育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学习,这样,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中,可以“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同时,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学习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可以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1、创设情境,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材图文并茂,色彩鲜艳,有一大部分插图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内容。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插图对学生进行各种教育,不仅学生容易接受,也易于理解。例如:在教学“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时,我利用实物投影出示课文中的插图,创设了同学们进行环保活动的情境(出示插图):师:看,同学们正在干什么?(生:参加“学校环保月”活动)师:为了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美丽、整洁,使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我们学校把十月份定为学校环保月。出示:(1)学校共有576名学生,每18人组成一个环保小组。可以组成多少人? (2)十月是学校环保月,共收集了930节废电池,平均每天收集废电池多少节?怎样列式呢?学生通过观察图画,马上列出了算式。这样利用插图创设情境,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既形象又直观,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潜移默化的环保教育。有时课堂上还可以采用做游戏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这样在玩中学,这是每个小学生都喜欢的。2、适当设疑,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小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教师应抓住这一特点有意设疑,故意把一些数学知识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如:在教学“商不变的规律”时,出示题目:(125×16)÷(25×16),我说:“老师能直接口算出商是5。”有的学生不相信,进行笔算,结果答案正确,我趁势又问:“你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注意力一下子转移到了老师这儿。3、引导竞争意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小学生都是争强好胜的,教师应创造一个能让学生百家争鸣,各抒己见的宽松的学习环境,在竞争之中,寻找自我价值的体现,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的内驱动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抓住契机,尽量给学生一些表现自己的机会,尽好引导者的职责。如:我在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新课时,给学生写了一道有几种解法的应用题,故意告诉学生解法多种,看谁想的方法多,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提上来了。4、联系实际,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生活是思维的源泉,新数学教材的基本特点之一就是密切生活与数学的联系。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寻找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将学生熟悉的蕴含着数学知识的生活实例引进课堂,就能使学生亲身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身边到处存在着数学问题”,可有效地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并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1亿有多大”这一课时,我首先采用课前谈话情境导入的形式,播放学校校园图片。然后引言:(1)我们班有多少学生?(2)全校有多少名学生?(3)估计舟山市有多少名学生?(4)猜想全国有多少名学生?这样,通过让学生观看、倾听、回答问题,来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掌握数学,探索真实世界中的数学,启发学生善于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接着,再提问学生: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亿”做单位的数据呢?(交流信息)接下来给学生提供大量的网上资源,如:第13亿个小公民诞生等;近期的人口、金融、天文、地理等方面的信息,并提示课题:看到“1亿”这个数字,有什么感想?1亿到底有多大呢?通过阅读信息,交流信息,使学生感受到“1亿”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存在着,它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从而对1亿有一个表象的认识。所以,我们数学教师应多从生活中“找”数学素材和多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找”数学,“想”数学,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总而言之,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不再是封闭的知识集中训练营,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折射出“高智慧学习”方式和能力的一面镜子,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使课堂越加变得绚丽多彩,这才是真正的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