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论文:浅谈小学数学草稿本的有效使用.doc
-
资源ID:2421212
资源大小:24.5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小学数学论文:浅谈小学数学草稿本的有效使用.doc
老师,你关注学生的草稿本了吗? 浅谈小学数学草稿本的有效使用摘要:新课程标准要求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研究。在教学实践中最能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的载体就是草稿本。因为草稿本满载着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痕迹。正如日本教育家多湖辉所说:“草稿纸是思考过程的履历表。”然而,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学生草稿本的使用却一直没有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学生随意打草稿,视“草”如草。这直接影响着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和学习成绩的提高。本文试图就关注学生的草稿本使用这一话题围绕“为何要关注”“如何关注”和“何时关注”三方面,初浅谈谈如何关注小学数学草稿本的有效使用。 关键词:使用现象 使用契机 使用策略 新课程标准要求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研究。在教学实践中最能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的载体就是草稿本。因为草稿本满载着学生分析、思考、探究的痕迹。草稿本用得好,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长期以来,小学生使用数学草稿本普遍缺乏自主性和规范性,学生的草稿本,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致使在数学学习中草稿本的功能不断弱化。本文针对这一问题,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一、为何要关注草稿本?日本教育家多湖辉说过这样一句话:“草稿纸是人们思考过程的履历表”。 的确草稿本能体现学生掌握一些技能所经历探索、猜想、推理等过程。草稿本用得好,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长期以来,学生如何使用草稿本一直没有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学生随意打草稿的现象到处可见,在现实的学习中学生打草稿主要有以下几种现象。现象一:随意的草稿多,规范的草稿少。原因分析:草稿本不用老师批阅,学生总是非常随意,书写乱七八糟,很多学生没有专门的草稿本,抓到什么就是什么,手上、书本上、作业本上、甚至在课桌面上,只要是可以写字的地方,都随意用来打草稿。还有些学生为了节省纸张把字写得像小绿豆一样大小,连自己都难以认清刚写的字迹,这些随意的草稿就直接影响了学生解题的正确性。现象二:心腹的草稿多,笔头的草稿少。原因分析:在一、二年级的时候教学内容主要是百以内的计算,在计算题目时,学生以口算为主,一些解决问题的内容也比较浅显,学生很少需要用到草稿本。三年级时加减法计算题目虽然扩大到万以内,但乘除法还是以一、二位为主,所以学生“打草稿”的意识还是不够强。而到了中年级计算题的位数明显增多,其他如解决问题、几何等知识点的解题过程也越来越复杂,大部分题目已经不能够一眼看出答案,或是通过心算得出结果。而学生思维仍然停留在低年级阶段的方法上,想一下子就得到答案,认为使用打草稿很麻烦,所以会出现很多学生笔头的草稿少,而心腹的草稿多的现象。现象三:计算的草稿多,分析的草稿少。原因分析:长期以来,在学生的草稿本上计算占了很大比例,而很少看到有数量关系、线段图、辅助线等分析的草稿。特别在答卷上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等,学生更是不假思索,跟着感觉走,这样就直接影响了学习成绩,在作业和考试中,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学习态度好的孩子围绕计算题反复打草稿的现象,对于其他题型的分析却不知从何检查,在草稿本很难找到其他题型的影子。总之,在现实的学习中学生使用草稿本的现象不容乐观,大部分学生对草稿本的使用不重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我们老师要关注学生的草稿本的使用,使草稿本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二、 如何关注学生的草稿本(一)关注草稿本的使用细节1、草稿本的准备在开学报到那天老师要发给学生统一的草稿本,草稿本最好选择比数学书小的、薄一点的,可以方便夹在数学书里,做课前准备的时候,数学书拿出来,草稿本就跟着出来了。每节课前可以派一名课代表检查学生的草稿本的准备情况。2、草稿本的书写经常碰到有些学生错误的答案,往往来自草稿的马虎,因而,教师必须要严格规范草稿的书写要求。首先要指导学生保持草稿本的整洁,并注意书写的规范性,最好的方法就是按从左往右,从上往下的顺序书写。其次,要求学生草稿本上应保持字迹清楚,书写端正,特别要注意容易写错的数字、符号等等。另外,还要注意草稿本书写的条理性,能注名题号和顺序号,然后解答,这样复查时,就可以方便寻找和核对了。3、草稿本的奖惩制度奖励老师发的草稿本在学校、在家里都可以使用,本子用完之后凭旧草稿本到老师这儿换新草稿本,用多少换多少;惩罚凡是计算错误的题目(除口算、估算)外其他题型老师要抽查草稿本,如果草稿本上有竖式,老师可以跟孩子一起找错误原因,把错误改过来就可以了,如果没有竖式,一定要做好教育工作,必要时可以让那些孩子在草稿本上多做些类似的题型,以便吸取教训。(二) 关注草稿本的使用契机1、选择合适的教育契机,感受草稿本的好处很多老师都有一种同感,孩子们很“懒”,怕用草稿本,然而实际情况并非都是这样:老师一般都要求学生从二年级就开始使用草稿本,但是二年级的计算内容相对比较简单,一些笔算的内容,计算能力强的孩子口算都能很快报出结果,这个时候如果规定孩子一定要打草稿列竖式,孩子的心里就会觉得列竖式是一种负担、是一件多余的事情。所以,一定要选择合适的契机,让孩子感受到用草稿本的好处,真正体会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快乐。如在学完和倍问题后,老师可以随机安排一道差倍问题,很多学生第一次遇到此类题目,无从下手,这时老师就可以引导:“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和倍问题,这类题目一般都可以通过草稿本画线段图的方式解决的,你能不能也学着和倍问题的方法用线段图也来尝试一下。”通过这样的引导,那些要求上进的学生纷纷向题目发出挑战,这些孩子用线段图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思考过程,这时教师要抓住教育契机,乘机从学生那里挑出最好的草稿本,作为示范,同学们看着线段图茅塞顿开,通过这样的引导真正认识到打草稿的好处,感受到用草稿本确实可以给学习带来很大的方便,真正意识到草稿本的作用,这效果比单纯的老师说教要好几倍。2、结合学习策略指导,丰富草稿本的使用草稿本不仅仅是用来计算的,还可以用它来画一画,折一折,撕一撕等等。草稿本的科学使用非一朝一夕所能成,需要教师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在进行解题策略指导的同时有意识地进行草稿本的使用指导。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这种意识,以此丰富草稿本的使用,扩大草稿本的功能。教师可指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丰富草稿本的使用:算一算:在遇到难以口算的计算题时,在草稿本上列竖式算一算,是使用草稿本最常用的方法。画一画:碰到一下子想不出来的题目可以在草稿纸上画图,可以是草图,示意图,线段图等。比如在学习一些有关“工程问题”、“相遇问题”、“几何问题”等时,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如:植树问题画图后搞清楚段数和棵树之间的关系;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面积,经常出现剪、拼、裁等题目,根据题目画出图形能理清楚大图形与小图形的联系,很容易找到长、宽或者是边长,轻松解决问题。撕一撕:例如这样的一道题目:有一根绳子,把它对折再对折后,从中间剪开,可以得到几段?解决这个问题,只要学生充分利用手边的草稿纸,撕下一张纸,按照题目要求动一动手,问题就迎刃而解,而不容易出现错误。长期这样训练下来,相信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列一列:在解决如怎样租车、买票最合理等问题时,在草稿本上有序列出各种情况,通过比较得出哪种方法最合理。还有解决有关数位问题,列一列也是好办法,如有一个九位数,亿位是最大的一位数,百万位是最小的合数,千位上是最小的奇数,其它数位是零,请写出这个九位数。在草稿本上列出空的数位顺序表,根据要求依次填入即可。折一折:在解决空间与图形时,可以利用草稿纸折一折,如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对称轴问题可以让学生通过折一折来解决。总之,只有让孩子们自己清楚哪些情况需要用到草稿纸,才能让孩子们感受草稿本在解题过程中的作用,调动孩子们使用草稿纸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草稿纸的利用率。三、何时关注草稿本(一)关注快乐体验期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教师只有善于激发学生对打草稿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打草稿”的快乐,才能使打草稿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最终使学生达到养成习惯,发展能力的目的。1、在交流中体验快乐首先,在平时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可积极开展一些类似数学学习研究心得的交流会,开展一些如“我的好朋友,草稿本,”、“草稿本,我想对你说”、“谢谢你,草稿本”等主题交流会。让学生讲一讲如何利用草稿本解决问题,尝到了学习“甜头”,让学生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另外,对于能体现学生创新意识、求异思维水平的草稿本,教师要特别关注,及时展示,给予肯定。让孩子们在交流中体验快乐,在快乐中收获学习的乐趣。2、在榜样中感受快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学生想尝试应用草稿本时,教师就要抓住学生的状态作出正确的指导,并按具体措施营造氛围,请优等生作示范,引领学生往成功的方向迈进,使学生体会到:我也喜欢这么做!记得有一次测验完了,张筱红拿着她离优秀分还差1分的考卷找我,问我:“老师,能不能给我加一分”。我问:“你打草稿了吗?”我看了张筱红递过来的草稿本说:“你的草稿打得又多,又整齐,可以考虑给你一分。”于是给她加上一分并写上加分原因草稿认真。同时,我趁热打铁,马上在班中宣传,要求张筱红同学谈谈自己榜样的感受,在一片“我也要像榜样学习”的呼喊声中,又有很多孩子拿着他们的草稿本要求我加分,我酌情给最好的几个孩子加了分,我想加分是小事,但是关键是培养孩子打草稿的意识,望着大家一张张满足的小脸,我更坚信他们的草稿意识又进了一步。 (二)关注思维关键期 中年级是学生学习方式和思维能力的关键期,学生的学习任务和知识的深度都有了一定的提高,所以中年级是学生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关键期。在这个关键期就要创设机会使学生体会打草稿的作用,激发内驱力,尤其应强调草稿用法的多样性,从而开阔其解题思路、凝练其解题思想,为解决应用实践类题型奠定坚实的基础。比如题型一样的两组题,先做A组,不使用草稿本,做完后上交。再做B组,要求先在草稿本上有思维过程的体现,做完后连同草稿本一起上交,让学生比较自己做的两组题,进行反思,体会草稿本的作用。因此,抓好中年级这个关键期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三)关注反复监督期根据学生草稿本的使用情况,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因打草稿而引发的学习态度、成绩、能力发生的变化给予及时肯定,对草稿本的使用进行跟踪、监督、反馈,教师可以通过下面的途径进行监督检查。 1、一天一查(自查)。根据每天的作业作为草稿本的使用情况检查的平台,开展每一天的草稿使用监控。 2、一周一结(师查)。每周上交学生的草稿本以及每个学生的草稿检查表,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有的放矢进行小结、评价(如:教师对学生的草稿本写一些简短的评语)。 3、一月一评(展评)。每月根据学生四个星期的表现,对好的、有创意的草稿本进行展览,并在教室里建立起展览的小天地。通过开辟草稿本展览小天地,学生的学习机会多了,成就感也多了,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4、一期一奖(评奖)。一学期下来,纵观学生的草稿情况,对那些有进步的、一直表现都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奖励,更大地促进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的可持续性学习提供了更多的动力。 总之,草稿本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利器。教师要引导学生端正“打草稿”的态度,教会学生“打草稿”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打草稿”的习惯,扩大草稿本的价值功能,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数学草稿本的作用,才能外显学生的思考过程,让学生真正享受到学习过程的快乐!老师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关注孩子草稿本的有效使用吧!参考文献:金莉莉:小学生“打草稿”情况的思考中小学数学2012年第7期蒋璟:草稿本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利器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2011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