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工作经验总结:执着向前期待破茧成蝶.doc
-
资源ID:2420054
资源大小:22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小学教师工作经验总结:执着向前期待破茧成蝶.doc
小学教师工作经验总结:执着向前,期待破茧成蝶蚕在茧中孕育、坚守,就是为了破茧成蝶的那份绚烂。我期待着我的教育生活也能拥有这份羽化成蝶的美丽。题记仿佛弹指间,我在教育这片沃土中已经耕耘了16个春秋。16年的时光,成就了教育的辉煌,也成就了我献身教育、坚韧执着的那份坚守。回首来时路,尽管有时疲惫、有时懊恼、有时悲愤,但更多的还是快乐、满足和欣慰。一波三折,我的赛课历程对于讲课比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有的喜欢有的抵触。我是比较认同讲课比赛的。我感觉,常态课堂是我们积淀教学方法、技巧、能力的平台,而赛课则是提升自己必不可少的环节。说起我参加讲课比赛的时间,应该和我的教龄是一样长的。我95年8月参加工作,96年的春天,就开始参加讲课比赛了。当时我们学校的情况是刚刚建校,没有教研队伍,讲课比赛都是独立作战的,自己设计、自己修改、自己上战场,这对于一个刚参加工作半年的老师来说,结果可想而知。工作两年内我参加了三次区级赛课,每次都以二等奖结束战斗。这个成绩曾一度打击的我意志消沉。后来我慢慢想明白了,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方法和技巧。这些方法和技巧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去体会去积淀,仅有热情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97年之后的五年时间里,我没有频繁参加赛课活动,不是不喜欢,而是不敢去了。我知道,我还不到展翅起舞的时节,我需要积淀,所以我督促自己认真的上好每一节常态的数学课,希望自己能尽快找到组织课堂、激励学生的好方法,能尽快形成灵活调控课堂的能力。五年里只有一次例外,那是99年春天,因某种原因,我很意外的参加了社会课讲课比赛,获得区第一名和市级二等奖。这次小小的成功让我确信平时的积累是多么的重要,我继续躲在我的数学课堂里锻炼,像春蚕一样孕育成长。03年夏天,伴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全面铺开,我成为第一批代北师版教材的教师。因为代课改年级的课,参加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很多。但是“纸上得来终觉浅”!接受新课改的洗礼,单纯停留在理论学习的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听讲座、看光盘、现场观摩课标指引下的新课堂,这些虽然可以洗掉我们头脑中一些固化的传统认识,帮助我们积累一些实施新课程的经验,但和实战比起来,功效相差甚远。于是在边学习边思考的同时,我又一次投身到相隔已久的赛课活动中去。自05年至今,我累计荣获国家、省、市、区级讲课比赛一、二等奖8次。都说赛课活动磨练人,的确如此。准备比赛的过程很痛苦,因为你要比别人付出的更多,你要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对课堂作出透彻的理解,做充分的完善,要逼着自己思考,逼着自己进步。但是,没有经历过这种痛苦的教师,很难真正成熟起来。正是这一个接一个的赛课活动,让我的学生观、课堂观、师生观都有了很大的转变。在所有的讲课比赛的活动中,对我影响最深、磨练最大的就是07年的那节复习课。当时,我们市正在努力推行“三五X”教学策略,这套教学策略中,共有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三种课型。而一线教师大多对新授课研究的比较多,练习课和复习课一直是研究盲点,没有直接的操作经验可以借鉴,所以那次准备复习课的过程很曲折,课堂结构经历了四次大的手术,经过了我们区小学数学界很多专家的指导,最后,这节复习课战胜了所有的新授课和练习课成为全市第一名。08年春天我又带着修改成青岛版的这节复习课参加了在山东泰安举行的山东省数学讲课比赛。这次赛课折腾的我有点体无完肤的味道。参加完这次比赛后,我曾写过一篇成长感悟,叫一节复习课,一段五味俱全的回忆。在文中,我仔细回味了在这个痛苦历练的过程中自己的收获和感悟。这篇文章现在还保存在我个人的博客里,有一个要好的姐妹在看完后评论说:破茧成蝶是痛苦的,但换回生命的美丽,一切都值得!我知道,她在鼓励我。我没有完美的破茧成蝶,但的确感受到了阵痛带来的快乐。近几年来,在参加讲课比赛的间隙里,我还先后执教了5次区级公开课、5次市级公开课、3次省级区域性公开课。这些课堂同样历练着我。就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我积淀着、成长着,坚守着破茧成蝶的那份希望。且行且思,我的课堂改革在参加讲课比赛、公开课的同时,我有机会观摩了很多更高层次的公开课、比赛课。即使在这些很优秀的课堂中,我们依然可以发现很多不和谐的因素。课程改革带来了教学方式的百花齐放,无论是比赛课、展示课、研讨课、家常课,老师们都在积极的寻找新、奇、特的教学切入点和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每一种设计都充盈着教者的智慧。学生们在这种精心的预设中,在老师巧妙地引导下,进行着探索、思考和交流,他们体验着知识,收获着成功,这是我们都在努力实践着的新课堂,是一种非常美妙的教学境界。但是透过光鲜的表象,我们是否该这样反思:如果有一天,离开我们教师的预设,离开我们的引导,学生还会学习吗?他们知道该思考什么、该怎样思考吗?(1)“主体参与式”学习模式的探索08年秋天,区教育局孙局长和陈主任带领我们部分骨干教师赴潍坊考察课堂改革。潍坊浓重的课改氛围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深深震撼了我。回校之后,我开始尝试在数学课堂上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并慢慢摸索总结出了一套学习模式。自主检测反思提升分层练习深化拓展自主学习交流提炼谈话导入揭示课题现行的教学模式很多,但更多的是在强调教师要怎样教,要怎样设计教学过程。我之所以喜欢自己的这个学习模式,是因为她更多的关注了学生是怎样学习的,学生的学习到了一个怎样的程度。只要课前吃透教材,课上教师可以完全把关注点放在学生的学习进程上,而不是自己的设计流程有没有完美的再现。(2)“合作+竞争”评价机制的实验要想让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的学习态度是不容忽视的。课堂上,我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智慧,对学生进行及时而准确的评价,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但仅有这些是不够的,毕竟人都是有惰性的,尤其是小学生,自制力没有我们要求的那么好。在“主体参与式”学习推行的初期,学生的参与热情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每次参与的只有少数学生。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和他们讨论制定了一套学习卡奖励制度,从课堂表现、思考质疑、交流争论等各个方面引领他们参与到加油卡、荣誉卡、成功卡的竞争活动中去。这套制度的出台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赞同,他们积极的参与争卡活动,自制力不断增强,集体荣誉感不断提升。在主体参与的课堂上,学生们的心情很放松,学习的热情很高涨,教学效果也就越来越理想。(3)课堂改革初见成效随着“主体参与式”学习方式的不断固化,实验效果日渐明显。2009年12月和2010年4月,我带着这一实验成果经过两轮展示,顺利当选为我区首届课改之星,并于去年4月份在市构建高效课堂研讨会上作展示观摩,得到与会领导的关注和认可。随后,受市教科研中心于科长的委托,我带着我的实验展示课参加了两次外地交流。一次是2010年5月份在青岛举行的“有效教学、活力课堂”研讨会,另一次是2010年7月份在济南举行的“全国第七届新课改研讨会”。每到一处,我的上课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会受到与会专家的高度好评,这极大地鼓励了我,让我更有信心把这项改革实验做下去。2010年9月,在全区小学构建高效课堂教学策略解读与研讨活动中,我进行了“主体参与式”教学策略的解读,并再次执教模式样板课,让这一实验成果得以在全区数学教师面前亮相!今后我会继续实践这一策略,努力修订和完善,力争自学这种方式更好的为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一路前行中,我执着坚守着。虽然离破茧成蝶还有数步之遥,但是我依然很高兴,因为我已经行走在羽化成碟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