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小学教师培训材料:品德与社会中有关地理教学的研究.doc

    • 资源ID:2419902       资源大小:37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小学教师培训材料:品德与社会中有关地理教学的研究.doc

    小学教师培训材料:品德与社会中有关地理教学的研究一、品德与社会教材中设置地理知识的内容的原因。 (解决为什么)二、品德与社会教材中设置地理知识的内容。 (解决教什么)三、如何实施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有关地理知识的内容。 (解决怎么教)一、品德与社会教材中设置地理知识的内容的原因。 (解决为什么)(一)从课程基本情况来看 1课程性质 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36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它是在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的基础上,并与初中的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课衔接的过渡的课程。2课程的理念:(1)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2)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3)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3设计思路 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家庭、学校、家乡(社区)、祖国、世界是他们生活的不同领域;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等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的几个主要因素。儿童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 我们可以看出,在不同的阶段,学生的认识范围不同,因而品德与社会的课程在设置时按照儿童社会生活圈的扩大,以个人家庭学校社区家乡祖国世界为线索来进行内容设置。(二)从儿童道德发展的空间来看1、地理是儿童真实生活的重要部分,是儿童形成与世界联系的重要智力纽带生活是儿童品德发生的起点和源泉,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一种经历和体验生活的过程。品德绝不是孤立的,我们不能把品德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剥离开来,把它作为一种孤立的现象来对待,而应该用开放的态度吸取学生生活中的各种教育资源,把这些教育资源纳入到学生的品德培养中,为品德寻找一条通向生活的生长道路,使学生置身于他们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自然的、社会的、文化的因素中,从而在各种环境因素、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中形成与发展各种良好的品质。其中,地理就是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之一,它从人类发展的空间角度来看待人类事务,是儿童品德发展的空间线索。地理是儿童感性生活的一部分,儿童通过地理知识来建立自身的空间感。人是生活在特定的自然条件和人文背景中的,儿童也不例外。从根本上说,学习地理是为了了解我们的生存环境,并在利用环境和改造环境的同时,协调环境与“我”的关系,达到“天人合一”。地理教学中引入的一系列地理符号、地理概念以及地理规律都是对真实生活的抽象和概括,儿童通过由浅入深地接触这一系列的知识,逐渐建立起自身的空间感和存在感,从而在空间维度上还原和体验真实的生活。地理打开了儿童接触世界的窗口,极大地拓展了儿童的生活空间,在儿童和世界之间架起了一座智力的桥梁。在地理教学中,儿童通过对地理符号的认知、地理概念的理解、地理规律的掌握等,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拓展自身的生活空间。比如说,比例尺的引入让儿童掌握了读图的基本技能,他们可以利用一张小小的地图迅速算出世界上任意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也可以通过比例尺的运用大体确认校园整体的长宽比例,等等。由此可见,在小学阶段进行地理教育,是一种顺应生命、连接生命的教育,更是一种源于生活、面向生活的教育,它能够引导儿童更好地认识现在、把握现在,从而更好地走向未来、适应未来。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从生活中学习地理,重视地理和生活的关系,让地理知识服务于生活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之一。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基本理念的第四点是这样表述的:“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即“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重视课程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让课程变得对儿童有意义,这将有利于他们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可见,包括地理在内的真实的生活世界是儿童道德品质发展永不枯竭的理想沃土。近几十年来,全球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人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地理对于人类的生活更是具有前所未有的重要性。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人们比以往任何时代更需要了解世界,参与国际竞争,地理素质将成为未来人才综合素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时代要求我们从小学好地理、用好地理,特别是与生活相关、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因此,小学阶段的地理教学必须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只有从生活中汲取养分,才能焕发应有的生命力。2、地理教学对于培养儿童热爱家乡、热爱国家的美好情感有着天然的、不可替代的优势。爱家乡、爱祖国是一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衡量一个人情感发展的重要方面。“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其中,在“情感与态度”这个维度的分目标中明确提出,儿童要“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家乡和国家,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体系,它包括了一个地方、一个国家的历史传统、文化特征、民族素质、人口状况、教育现状、风俗习惯以及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经济基础等内容,具有非常丰富的教育因素。地理教育是通过地理这个直观的窗口让学生对家乡、对祖国有了切身的感受和了解,进而萌发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树立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远大志向。具体来讲,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国情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认识家乡、认识祖国是爱家乡、爱祖国的前提和基础。学生对自己的家乡和祖国了解得越全面,认识得越深刻,他随后产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便越深厚。在这个阶段,地理知识的教育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突出家乡和祖国发生的巨大变化,进一步培养起学生深厚的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家乡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唤起他们的爱国热情。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实事求是地认清家乡和祖国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激发学生对关注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鼓励他们从小树立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远大志向。这样,我们便实现了从单纯的地理知识教育到复杂的情感体验再到态度的正确引导的教育目标。我国幼儿教育专家卢乐珍教授认为,儿童的爱国主义情感与儿童思维的发展水平、认知规律密切联系。小学阶段是形象思维占优势、抽象逻辑思维逐渐萌芽的阶段,儿童往往只对通过直观感知掌握的东西才能理解得比较深刻,而对离他们生活经验较远的事物或抽象的观念难以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难以获得情感上的认同。因此,培养儿童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需要一定的知识教学,需要从儿童可以感知的事物人手,一步步地进行。儿童认知世界的方式是感性的、直观的,他们通过充分的感性认识,用看一看、听一听、摸一摸、说一说甚至做一做等方式来建立起与世界的情感联系,进而自觉地生发情感、表达情感。地理教学可以极大地丰富儿童的感性经验,激发儿童的情感体验,通过认识、了解家乡和祖国的名胜古迹、名山大川、富饶物产等。激发儿童认同家乡、认同祖国的内在感受,激起他们的情感共鸣,潜移默化地培养起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积极的、牢固的情感。3、地理在生态教育和环境教育中的独特作用20世纪以来,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但同时,由于人类对自然的过度掠夺和肆意破坏,环境问题已经日趋凸显。资源浪费甚至濒临枯竭,环境污染遍及全世界,珍稀物种大量灭绝等等,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也严重影响到地球上其他生命的生存。为此,有识之士纷纷呼吁,人类必须树立新的生态伦理观和价值观。进而调整整个人类的行为模式,使人与环境、人与自然、人与生态共生共存、和谐相处,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重大课题,成为新一代公民必备的重要素质,也成为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新的时代课题为我们的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从小着力培养和增强新一代公民的环境意识和生态观念,提高未来公民的整体素质。小学品德课中的地理教学是渗透在品德培养中的,也是为品德发展这个主旨服务的。而小学品德课的内容标准中有很多直接与环境意识和生态观念相联系的部分。如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内容标准”中的第四部分“我与家乡(社区)”有一段是这样表述的:“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一些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又如第六部分“走进世界”中的一段:“初步了解环境恶化、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匮乏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理解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存的重要,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 地理教学中的地理知识把学生们带人了无限广阔的生存空间,学生们陶醉于祖国的大好河山。流连于世界文明古国的历史遗产;通过一组组鲜活的数字,他们了解了我国目前的水资源状况,认识了塑料制品等工业文明成果带给环境的巨大危害。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情境的感染,他们意识到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重要性,初步学会了如何辩证地看待工业文明,养成了珍惜和节约资源的良好习惯等。地理知识的教学与形成学生相应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紧密相连,突出了地理的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更呼应了培养环境意识和生态观念的主题。二、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的地理内容。 (解决教什么) 1内容标准的主题结构 品德与社会由六个主题构成,即: (1)我在成长;(2)我与家庭;(3)我与学校;(4)我的家乡(社区);(5)我是中国人;(6)走近世界 2所涉及的地理知识我与学校 A能利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学校及周边区域简单的平面图和路线图。(三年级上册)我的家乡(社区) A在地图上查找本地(社区、县、市)、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正确辨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比例尺。(三年级上册)B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三年级下册)C观察本地交通秩序现状,知道有关的交通常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注意安全。 D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一些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我是中国人 A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B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认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增进民族团结。 C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差异,探究这些差异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理解和尊重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 CD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某种农产品,探究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体验农民为此付出的劳动与智慧。 E通过身边的生活用品,探究工业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了解工人生产劳动的情况。 F了解交通发展的状况,感受交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关注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G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体会人们在危难中团结互助精神的可贵。学习在自然灾害面前自护与互助的方法,形成相应的能力。 走进世界 A初步知道世界的海陆分布及主要地形等基本常识。 B简要了解一些人类的文明遗产,激发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 C比较一些国家、地区、民族不同的生活习俗、传统节日、服饰、建筑、饮食等状况,了解多种文化的差异性和丰富性,对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创造持尊重和欣赏的态度。 D通过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体会世界经济的发展与联系及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E知道我国所加入的一些国际组织,了解这些国际组织的作用。 F初步了解环境恶化、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匮乏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理解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存的重要,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三、如何实施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有关地理知识的内容。 (解决怎么教)(一)分析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地理教学中遇到的难题 本次小学课程改革把地理纳入到德育课程中,改变了以往把地理看成是独立学科的做法。这样做的初衷是,在小学阶段,地理知识本身的学习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学生品德与社会性的发展,地理教学是为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服务的。然而,由于诸多原因,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品德课程中的地理教学遇到了很多困难。一是教学观念难以转变。在课程改革以前,地理是小学社会课中的一个独立板块,有独立的知识体系和内容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系统地讲授地理知识的来龙去脉,以使学生能够准确系统地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在这种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观念指导下,情感、态度、价值观就被忽视了。没有情感的地理知识是僵硬的、没有活力的知识,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反而增加学习负担,成为学生厌学的根源。基于这样的现实,这次课程改革把地理教学纳入到品德与社会课程中,使地理教学为学生的品德发展服务,也就是说,地理学科的知识本位被以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教学目标所取代。这样一来,地理知识就变成了人的地理,生活中的地理,有生命的地理。地理与品德课程的结合,使思想品德教育摆脱了以往的在纯道德的场景中进行,学生能够学会用空间观念去看待问题,能够在比较广阔、多面的地理场景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感染和熏陶,使品德教育更加厚重和饱满。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观念很难转变。教学观念是根植于人的“骨子”里的,要转变观念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在现实教学中出现三种错误倾向。首先,把品德课中的地理当作知识来教,试图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系统知识,并按照掌握知识的多少、深浅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为了知识而教学现象的普遍存在,导致地理知识与品德目标的割裂。 以知识为本的教学痕迹在课堂上比比皆是。也就是说,教师没有把握住品德课程标准的精髓。虽然采用了一些花哨的教学活动、教学方法,但其精神内核没有改变,教师仍然力求把知识讲得多、全、细,做到面面俱到,规范完整,生怕有一点知识上的疏漏,同时也要求学生对知识进行全面系统地掌握,把地理知识为品德发展服务的教学目标忘得一干二净。其次,认为地理本身不含激发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素,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品德目标从外面硬塞给地理知识,致使知识与品德成为“两张皮”。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教师不是通过创造一定的教学情境,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并不断引导学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然地受到熏陶、感染从而产生情感,而是从地理知识外面找一个品德目标,让学生无选择、无条件地接受,地理教学变成纯粹的地理知识教学和道德说教两部分,使德育目标不是由地理知识本身产生的而是游离于它的外面,成为互不相关的“两张皮”。实际上,有些地理知识本身就是有血有肉的,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只要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中,围绕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师生共同挖掘、感受、体验其中的内容,就不但能够学到知识,也能够激发情感,实现德育目标。其实,教师只要创造适当的情境、使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学生会自然地受到触动,情感得以升华,会被古埃及人的智慧所折服,引发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从而对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创造持尊重和欣赏的态度。这种情感上的反应不是教师外在强加的,而是知识本身所蕴涵的,是意之如此,情之所致。这样发自内心的、自然产生的情感才能对学生的品德产生影响。最后,与为地理知识而进行地理教学的情况相反,试图使地理知识的每一个知识点都与情感态度挂钩。实际上,不是任何知识都能产生情感,布卢姆把知识分成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种类型,每一种知识类型都有它独特的目标要求。相对于情感知识类型来说,认知和动作技能知识不易激发学生的情感,对于这种知识就不要盲目追求品德目标。地理知识有很多是认知性知识,如各个国家的地理位置、面积大小、气候特点、形成原因和植被状况等,教师在讲授这种知识时,要做到使学生对知识准确地习得、领会、掌握和应用,而不必生硬地从知识之外塞进某种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二是教师和学生知识储备的缺乏。教师的知识储备是决定教学效果的关键。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具有宽厚的知识基础,这样才能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在这里,教师知识储备缺乏指的是地理知识和课程改革知识的缺乏。地理知识的缺乏。在我国小学现阶段,进行“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教师一部分来自于原来从事思想品德教学的教师,另一部分来自于社会课的教师,当然还有一些其他学科教师兼课。无论是来自于哪种学科的教师,由于现有知识结构的不合理,他们对地理知识都不太了解,因此不适应具有综合性的品德课的教学。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师范学校师资培训的模式密切相关,由于他们一入学就开始分学科、分专业学习,导致培养出来的师资没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没有宽厚的知识基础,只懂本专业的相关知识,其他学科就知之不多,知识面过窄。另外,如今在小学从事品德课教学的老师很大一部分是一边学一边教的,不能做到从整体宏观的角度把握知识,这就使品德课的质量大打折扣。课程内容多、难度大、课时少,在客观上导致品德课中地理教学的困难。在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编排的教材比传统教材涉及的知识内容更多更广,不仅有很多的知识目标,而且还有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目标,这就增加了教学的任务量。此外,很多一线教师反映,由于新教材在知识内容的编排体系上作了很大的调整,基本上是沿着学生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思路而展开,不同于以往依据“德目”构建内容的方式,这种开放性的学习内容和编排方式,使教师感到知识储备欠缺,难度增大。课时少,使原本已经很困难的地理教学雪上加霜。虽然课程标准在课程管理建议中明确提到,各学校都应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开设品德课,不得随意减少课时或提前结束课程。但是学校现实却不令人满意,很多小学把每周3课时缩减到2课时,有时仅有的2课时也被其他科目占用。在这样有限的时间内,教师要高质量地完成品德课程中内容多、难度大、开放程度较强的地理教学是非常困难的。地理知识储备的缺乏以及教学中遇到的困难本可以通过教师自己的钻研来弥补,但是由于学校、家长的不重视而变得不太可能。学校的不重视直接导致教师缺少弥补知识缺陷的动力,降低自学、钻研的自觉性;家长的不重视使品德课中地理教学的质量失去了家长的有力监督。课程改革知识的缺乏。由于教师培训力度不够,而且形式化现象严重,致使教师不能准确地把握课程改革的思想精髓,在一些关键问题上经常含糊不清。如他们把原来的地理与现在品德课中出现的地理知识混为一谈,没有意识到两者之间的重大差别。跟以往的教学一样,把品德课中的地理仅仅当作地理知识看待,追求知识本身的价值,没有意识到地理教学是为学生的品德养成服务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即使有一部分教师熟悉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也没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面对一节具体的课,教师还是不知所措,不知该如何把地理教学与品德教育很好地结合起来。首先,教师难以驾御教材,对于哪些资料该用、哪些资料不该用没有自己的判断,以致于不加选择地向学生讲解,使教师和学生都疲不堪言。其实,在新教材编写时,由于考虑到教学内容的开放性,需要教师和学生搜集大量的资料,而有些偏僻、落后的地区搜集资料比较困难。为了方便他们的教与学,教科书上特意提供了一些相关的学习材料。这些增加的内容并不要求教师一定要讲解,而是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挑选。其次,教师很难把握地理教学的深度和难度。这次课程改革给教师的教学留有很大的空间,很大的弹性,改变了以往把每一个教学目标都规定得很全、很细的状况。这一方面使教师有很大的自主权,可以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另一方面导致教师无所适从,不知道教学中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分别应该达到什么深度和广度,以致教学过程中出现盲目性。其实,在达到了课程标准最基本的要求下,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深度和广度可以视自己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发展水平而定,不必追求一个固定不变的标准,这也不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很多教师对课程改革有误解甚至抱怨,对新的教材教法有抵触情绪,也是导致教师课程改革知识缺乏的一个重要原因。学生知识储备的缺乏。品德课新教材内容框架的构建,遵循了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模式。在这样的课程设计思路下,地理知识是按照教学内容的需要以“散点”的形式呈现在各个学习单元中,改变了以往按照严密的学科体系和逻辑结构编排教材的方式。这些散点的地理知识是为了发展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而设置的,不要求学生全面而系统地掌握。相应地,学生学到的就是零散的、不系统的知识。由于学生缺少相关的知识背景,学生对“散点式”地理知识的学习感到很吃力。很多知识是突然地蹦到学生面前,在此之前从未见到过,更不知道知识的前因后果和来龙去脉,因此不能对这些知识作出正确而深刻的理解,从而影响学生情感的激发和品德的形成。如,在教学中遇到“在埃及境内,乘船顺尼罗河而下会来到什么海洋”这个问题时,由于学生缺少二些相关的地理知识,根本不知道顺尼罗河而下是从南到北还是从北到南,因而就更谈不上流入哪个海了。另外,由于教师对课程标准的误解以及知识本位的教学观,认为品德课中的地理教学就是地理知识的教学,盲目追求知识的系统化、规范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学生学习的困难。(二)利用儿童生活突破地理教学难题 品德与社会是以“回归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本理念,是以生活为本,是为了生活的、是通过生活进行的。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牢牢抓住“儿童的社会生活”这条主线,通过儿童的社会生活来引导儿童学习生活地理、社会地理。“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培养儿童的品德和习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 1地理教学要立足于儿童的现实生活首先,教学过程必须以儿童自己(而不是教师或他人)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重视利用儿童的现实经验和亲身体验。例如,在教育儿童节约用水、爱护环境时,不能仅仅利用别人(别的地方)缺水或环境破坏给人们生活带来不便的事例,更重要的是激起儿童自己的亲身体验,如,自己口渴的经历,家里停水、居住地附近的环境污染给自己带来的不便等。在讲到祖国或家乡的美景和壮丽山河时,不仅是用到书本、资料上的图片、描述介绍等“外在资源”,更要重视利用儿童自己已有的外出旅游经验等“内在资源”。第二,要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着力于将地理教学同儿童的现实生活建立联系。如根据儿童思维的感性、直观性等特点,在地理教学中将一些抽象的概念、数字“生活化”转换成儿童能够体验的形式。如,我们祖国的陆地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如果将其转换成儿童能够体验的形式,如拿它同儿童日常生活中能够感知的某一具体地方的面积对比(例如,儿童所在城市面积的多少倍),无疑比仅凭空洞的数字更能在儿童心中形成有效的概念。另外应该注意的一些细节,如在儿童学看平面图时,在平面图上用长方形等表示房屋等建筑肯定比直接用圆点表示更适合于儿童的思维特点。同样,我们还可以借助儿童的想象来培养儿童的定位等能力,如,“把我们祖国的版图想象成一只迈着阔步的雄鸡,那么你(儿童)的家乡在这只雄鸡的什么部位呢?”“遗憾的是,作为我们祖国这只雄鸡迈出的前脚我们的宝岛台湾还没有回归,因此,等台湾回归祖国以后,祖国这只雄鸡是不是将在前进的道路上迈出更大的步子呢?”这样不仅能帮助儿童记住祖国版图的形状和快速定位某个城市在祖国的什么位置,也能培养和保持儿童的兴趣和求知欲。同时,这样还能有效地融爱国主义教育于地理教学之中,实现在地理教学中育德,“促进儿童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的目标。2地理教学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和学习对象的一种认识倾向和情绪状态,是形成学生个体学习需要的带有较强主观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皮亚杰认为:“兴趣是一个价值系统,它与行动目标相联系,能支配内在的心理动力,促使目标的实现。”7很多经验丰富的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都有这样的体验: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就无法形成比较强烈的学习动机,即使是学习能力比较强、学习习惯比较好的学生也有可能达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小学阶段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上进行一定的地理教学,主要目的不在于掌握具体的地理知识,而在于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为今后中学、大学甚至工作打好兴趣层面的铺垫。适当的地理教学,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增长地理方面的基本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热爱地理、学习地理、探究世界的浓厚兴趣,从而为将来的学习生活甚至是一生的事业发展埋下可喜的伏笔。因此,任课教师首先要明确, “品德与社会”中地理教学的目标不是机械地记住一些地理名词和地理知识,而是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进而产生热爱地理、学习地理的积极动机。在 “品德与社会”的教材中,编者将地理部分与历史部分有机地结合起来,精选了大量的信息,试图从多角度调动儿童的兴趣。例如,学生在学习六年级上册的这一方水土时,对不同地区地形、气候、资源的差异都有着极大的兴趣,他们都想知道祖国的地形是怎样的?各个地方的气候有什么不同等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引导下,他们会自己通过书籍、网络等途径去收集资料,寻找问题的答案。在这种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无拘无束地思考、讨论、探究,兴趣引领着他们愉快、健康地成长,兴趣成为儿童不断学习、不断进取永不枯竭的源泉。3地理教学活动形式的多样化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经验性、生活性也必然要求地理教学能突破传统教学的课堂讲授的单一模式,实现教学形式的生活化、多样化。至少,除了课堂讲授、讨论外,还有如下形式可供参考:参观访谈:在“我的家乡”的相关章节中学习有关儿童家乡地理知识时,通过组织儿童参观自己家乡的风景名胜,向家乡父老做访谈,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等。这样不仅能帮助儿童更好地认识家乡的自然生态环境、风俗习惯、经济特点以及人们之间的生活关系等,而且在培养热爱家乡之情的同时,也培养儿童发现生活中的美的眼光。社会调查:引导儿童亲身进行社会调查活动,如引导儿童对家乡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进行社会调查。这可以让儿童对与自己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但又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见怪不怪、逐渐麻木的问题有切身体会,从而认识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社会调查之后,引导儿童通过协作形成调查报告并提出解决方案,向相关职能部门提出建议或进行环保宣传等。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儿童树立环保意识。还有利于培养儿童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精神,更有助于让儿童明白 “品德与社会”的学习最终是要落实到行动上,落实到自己的社会生活中,而不是纸上谈兵。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学校开展德育决不是要为儿童提供一个只能看见美好事物的“温室”。德育课程与儿童的现实生活建立联系,关键在于帮助儿童在发现生活的美好的同时,也能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能培养在必要时置身事中,寻求措施解决问题的“参与生活”的精神。其它形式又如,地理小制作(如制作我们国家从东到西三级台阶的地理走势模型等,这有利于儿童理解我国的地理走势特征)、游戏或表演、组织儿童外出旅游等。总之,地理教学完全应该采取多种形式灵活地进行,实现德育课教学与儿童真实生活建立联系,育德于生活之中。4淡化教育痕迹,“育德”于无形之中 “品德与社会”取代原来的思想品德、生活、社会等课程,旨在根据德育的本质特征,实现德育回归生活,育德于生活之中,以帮助儿童“过有道德的生活”。回归生活的德育主张品德教育和社会生活常识教育在新课程中不搞“两张皮”,而是融为一体。因此要尽可能淡化品德教育的痕迹,避免将德育从生活中抽离出来进行纯学科化的德育和生硬的说教。归结到德育课程中的地理教学上来,也就是在对儿童进行生活地理、社会地理常识的教育过程中,要避免地理教学中每一个知识点都生硬地往“德目”(如勤俭节约、热爱祖国等)上靠。相反,要重视让儿童自己从生活地理、社会地理常识中去体验和感悟(如大自然的神奇、自然资源的珍贵等),以达到一种“润物无声”的效果。同时,在教育学生节约和环保的时候,应注意利用“身教重于言传”的“不言之教”,以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学生。总之,解决小学品德课中地理教学的困惑与难题,要求教师们要牢牢抓住“儿童的社会生活”这条主线,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本,为了生活并通过生活而教儿童以生活地理、社会地理。这些最终还是要求广大一线教师能本着对儿童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认真体会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精神,在“回归生活”的基本理念的指导下不断摸索、总结教学经验。

    注意事项

    本文(小学教师培训材料:品德与社会中有关地理教学的研究.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