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教师培训材料:《找准目标立足活动搞好地理教学》 .doc
小学品德教师培训材料:找准目标,立足活动,搞好地理教学纵观我们教科版小学品社教材中涉及地理方面的知识有:教材单元主题三上四单元:家乡的山山水水看地图找家乡家乡的山和水我的家乡变了样家乡明天更美好四下五单元 祖国真大在世界的东方我们的大中国壮丽的河山海峡两岸盼统一五上四单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一方水土我们在这里生活同一个名字叫中国六上五单元 我们去环球旅行地球有多大飞越太平洋和非洲朋友共舞迷人的欧洲风情世界真奇妙六下只有一个地球地球:生命的摇篮大自然的诉说地球累了守望碧水蓝天一、品德中学习地理知识的目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对品社性质的定位: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基本理念的第四点是这样表述的:“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即“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重视课程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让课程变得对儿童有意义,这将有利于他们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可见,包括地理在内的真实的生活世界是儿童道德品质发展永不枯竭的理想沃土。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内容标准”中的第四部分“我与家乡(社区)”有一段是这样表述的:“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一些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又如第六部分“走进世界”中的一段:“初步了解环境恶化、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匮乏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理解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存的重要,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由此可见本次小学课程改革把地理纳入到德育课程中,改变了以往把地理看成是独立学科的做法。这样做的初衷是,在小学阶段,地理知识本身的学习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学生品德与社会性的发展,地理教学是为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服务的。确切的说应该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从生活中学习地理,重视地理和生活的关系,让地理知识服务于生活,这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之一。皮亚杰认为:“兴趣是一个价值系统,它与行动目标相联系,能支配内在的心理动力,促使目标的实现。”很多经验丰富的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都有这样的体验: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就无法形成比较强烈的学习动机,即使是学习能力比较强、学习习惯比较好的学生也有可能达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小学阶段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上进行一定的地理教学,主要目的不在于掌握具体的地理知识,而在于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为今后中学、大学甚至工作打好兴趣层面的铺垫。适当的地理教学,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增长地理方面的基本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热爱地理、学习地理、探究世界的浓厚兴趣,从而为将来的学习生活甚至是一生的事业发展埋下可喜的伏笔。因此,任课教师首先要明确,“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中地理教学的目标不是机械地记住一些地理名词和地理知识,而是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进而产生热爱地理、学习地理的积极动机。二、我们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及原因很多老师对品德与社会高年级阶段课程比较头痛,主要是因为涉及到史地题材的内容,作为兼职教师上起来比较困难。从教材内容看,就是简简单单的几幅画,这些内容如果让老师一个人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述,尽管老师的知识可能很丰富,学生却是被动接受,没有主动探究和发展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来说等于白学和白教。的确是品德课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基于以上认识,深究导致我们教学困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教学观念难以转变在课程改革以前,地理是小学社会课中的一个独立板块,有独立的知识体系和内容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系统地讲授地理知识的来龙去脉,以使学生能够准确系统地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在这种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观念指导下,情感、态度、价值观就被忽视了。没有情感的地理知识是僵硬的、没有活力的知识,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反而增加学习负担,成为学生厌学的根源。基于这样的现实,这次课程改革把地理教学纳入到品德课程中,使地理教学为学生的品德发展服务,也就是说,地理学科的知识本位被以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教学目标所取代。这样一来,地理知识就变成了人的地理,生活中的地理,有生命的地理。地理与品德课程的结合,使思想品德教育摆脱了以往的在纯道德的场景中进行,学生能够学会用空间观念去看待问题,能够在比较广阔、多面的地理场景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感染和熏陶,使品德教育更加厚重和饱满。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观念很难转变。教学观念是根植于人的“骨子”里的,要转变观念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我们在现实教学中容易出现三种错误倾向。一种是把品德课中的地理当作知识来教,试图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系统知识,并按照掌握知识的多少、深浅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为了知识而教学现象的普遍存在,导致地理知识与品德目标的割裂。案例:一种是认为地理本身不含激发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素,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品德目标从外面硬塞给地理知识,致使知识与品德成为“两张皮”。受这种思想的影响,教师不是通过创造一定的教学情境,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并不断引导学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然地受到熏陶、感染从而产生情感,而是从地理知识外面找一个品德目标,让学生无选择、无条件地接受,地理教学变成纯粹的地理知识教学和道德说教两部分,使德育目标不是由地理知识本身产生的而是游离于它的外面,成为互不相关的“两张皮”。实际上,有些地理知识本身就是有血有肉的,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只要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中,围绕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师生共同挖掘、感受、体验其中的内容,就不但能够学到知识,也能够激发情感,实现德育目标。案例: 最后,与为地理知识而进行地理教学的情况相反,试图使地理知识的每一个知识点都与情感态度挂钩。实际上,不是任何知识都能产生情感,布卢姆把知识分成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种类型,每一种知识类型都有它独特的目标要求。相对于情感知识类型来说,认知和动作技能知识不易激发学生的情感,对于这种知识就不要盲目追求品德目标。地理知识有很多是认知性知识,如各个国家的地理位置、面积大小、气候特点等,就要做到使学生对知识准确地记住,而不必生硬地从知识之外塞进某种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说到这点我想到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教学地理、历史知识时,有些板块运用我们的教学策略非常适合,而有些板块运用教学策略的环节就显得生硬。(正在展开)案例:(二)、知识储备的缺乏地理知识的缺乏。一方面是来自教师方面的。大多数品社教师是兼课的。无论是来自于哪种学科的教师,由于现有知识结构的不合理,对地理知识都不太了解,很大一部分品德课老师是一边学一边教的,这样就不能做到从整体宏观的角度把握知识,使品德课的质量大打折扣。首先,教师难以驾御教材,对于哪些资料该用、哪些资料不该用没有自己的判断,以至于不加选择地向学生讲解,使教师和学生都疲不堪言。其实,在新教材编写时,由于考虑到教学内容的开放性,需要教师和学生搜集大量的资料,而有些偏僻、落后的地区搜集资料比较困难。为了方便教师的教与学,教科书上特意提供了一些相关的学习材料。这些增加的内容并不要求教师一定要讲解,而是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挑选。其次,教师很难把握地理教学的深度和难度。这次课程改革给教师的教学留有很大的空间,很大的弹性,改变了以往把每一个教学目标都规定得很全、很细的状况。这一方面使教师有很大的自主权,可以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另一方面导致教师无所适从,不知道教学中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分别应该达到什么深度和广度,以致教学过程中出现盲目性。其实,在达到了课程标准最基本的要求下,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深度和广度可以视自己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发展水平而定,不必追求一个固定不变的标准。另一方面来自学生知识储备的缺乏。品德课新教材内容框架的构建,遵循了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模式。在这样的课程设计思路下,地理知识是按照教学内容的需要以“散点”的形式呈现在各个学习单元中,改变了以往按照严密的学科体系和逻辑结构编排教材的方式。这些散点的地理知识是为了发展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而设置的,不要求学生全面而系统地掌握。相应地,学生学到的就是零散的、不系统的知识。由于学生缺少相关的知识背景,学生对“散点式”地理知识的学习感到很吃力。很多知识是突然地蹦到学生面前,在此之前从未见到过,更不知道知识的前因后果和来龙去脉,因此不能对这些知识做出正确而深刻的理解,从而影响学生情感的激发和品德的形成。三、教学目标的把握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新理念指导下的小学品德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可喜局面:创新灵活的教学方法和精彩纷呈的学生活动,角色扮演、场景抛锚等情绪体验活动代替了过去单纯的道德说教,成为了课堂主流。教师从高高在上的神坛逐步走下了平等中的首席。但是,纵观许多课堂体验活动,却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在轰轰烈烈的“活动”之后,教师教给学生什么,学生又从中学到什么,学生不清楚,教师也很模糊。究其原因,主要是课堂教学目标的缺失。保证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课程改革要走向深入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因此,我认为: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品德课堂中还是很有必要老话重提强化目标意识,重视目标教学。(一)、目标定位要准确 1、目标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生活是品德教育的源泉,儿童品德的形成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也指出:“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案例: 2、目标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品德是面向学生生活的一门综合课程,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经历不同、能力不同、所取得的生活经验也不一样,所以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要求也就不一样。如果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任意预设目标那将事倍功半。案例: 3、目标要紧扣教材的编写意图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是学习活动的“方向盘”和“指南针”,教材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凭借。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前一定得先弄明白教材的编写意图。案例:4、目标制定要注意深浅适度“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这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对课程目标的定位,课程总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从规格方面来讲,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合格的公民而不是为了培养学科人才,不是为了少数人的成功而是为了多数学生将来能够很好地认识社会、积极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生活。 比如,四年级下的壮丽的河山与五年级上的这一方水土属于重复的内容但目标不同,教学的要求就不同-壮丽的河山要求了解我国的自然概况,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有着许多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的国家,体验热爱国土的情感;这一方水土要求知道我国幅员辽阔、地形负责、气候多样、物产丰富、不同的地区存在着差异并初步探究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进而激发为祖国自豪的情感。很显然,这一方水土的目标更深一层,所以教学中的要求也要高一些。(二)、目标落实要到位 布鲁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判断教学活动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品德活动从设计到实施的整个过程,都应在教学目标调控下完成的。课堂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引导、每一个活动都应该紧扣目标来进行。 1、目标落实立足情感目标是教学的灵魂。新课程要求教师全面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面对教科版品德与社会中高年级教材中出现的有关历史、地理知识的教学内容并不是学生必须系统接受的知识,而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情感体验、品德学习的工具。因此,在这类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必须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放在首位,在教学目标的落实上,立足情感的体验、价值观的引导。 镜头一:好大一个家 师:我国的省级行政区设置包括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省。自治区有5个 在地图中,找找省级行政区, 说说一些区块像什么, 拼拼地图, 读读儿歌,记记 分析:这样的课是品德与社会课吗?怎么看都不像。虽说现在是综合课程了,那也不能上成地理课呀,知识目标太突出了。 镜头二: 壮丽的河山师:在我们拼好的图中有两条大河,你知道是哪两条吗? 师:长江黄河不仅仅因为长度和水量方面闻名于世,更吸引人的是它们的秀丽,它们的神奇,它们的壮观,你们想亲眼目睹它们的风采吗?播放长江黄河动态奔流图。 师:看了以后,同学们想说什么呢? 生:黄河真壮观呀! 生:祖国真美丽! 师:是呀,长江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骄傲,是我们每个炎黄子孙的骄傲。我们的祖国还有数不尽名山大河,有看不完的风光奇景, 分析:“这样的课是品德与社会课了吧?一定会令老师们左右为难,不知所措。但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看起来是突出了祖国的大和美,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目标。但为了品德而品德,不是滋味。地理教育实实在在是这个学科的内容,但要把情感教育放在首位。不要怕上成偏重地理教育的课,因为现在的品德与生活(社会)综合课程本来就不是原先的思想品德课,课程本身就包含着地理教育等原先其他学科的内容。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和品德教育在品德与生活(社会)综合课程中的主导价值是对整个课程而言,并不是每篇课文、每节课一定要机械凸现这个主导价值。 镜头三: 好大一个家教学主要环节:A、师生一起在祖国的版图上找找:家乡山东省,祖国最北端、最南端和最西端所在的省级行政区,想一想分别像什么?明确地图的方位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分组合作,以文化菜单为载体,在祖国的版图上,找找我国的省级行政区 并贴贴文化菜单。 文化菜单内容主要包括:1、国家领导人,如:国家主席*爷爷的家乡在安徽省。2、主持人、明星,如:主持人小鹿姐姐的出生地在内蒙古自治区。3、奥运冠军,如:游泳冠军罗雪娟的家乡在浙江省。4、特产和名胜:如:椰子是海南省的特产。班级交流、分享,随机点击课件,欣赏部分省级行政区域的有关图片。 C、生活用品找“家乡”。首先,让孩子们带来一件生活用品,或者带来一个生活用品的包装。然后,看看这件生活用品的出产地在哪里?接着,在地图上帮生活用品找找它的“家乡”生产地。 本次教学活动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和能力目标较好地融合在活动中,整体注意地达成,没有上成单纯的地理知识课,也没有孤立地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即,爱国主义教育巧妙融合在知识的增长,能力的提高中,较好地处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和能力三者之间的关系,恰当地体现了品德教育在综合课程中的主导价值。品德与社会课尤其要注意这一点。3、目标落实立足感悟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讲故事是以故事情节或主人翁的形象去感染、教育儿童的活动方式。故事要有趣味性和教育性,让儿童通过故事激发情感,领悟道理。”任何教学活动都是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服务的。所以我们不能单纯考虑讲故事的形式是否讨学生喜欢,追求表面的精彩,而应该从目标出发选取真正对本课教学有帮助的典型故事,提升学生的道德认识。案例:4、目标落实立足活动 案例:四、资料的收集收集资料是品生品社教学中进行研究的一项必不可少的环节。收集资料一方面是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养成敏感的信息意识、形成收集利用信息的能力和信息道德。资料的收集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课前资料的收集活动主题确定以后,要围绕主题来收集资料,与自己活动主题无关的资料要尽量舍弃,或者留着作为以后的活动材料,收集的资料为本次活动的主题服务;二是活动后收集资料拓展活动主题,品德活动主题是可以继续拓展和延伸的,如果我们在活动中发现了自己感兴趣的新主题,可以继续深入研究下去。收集资料的另一目的是看看别人是怎样阐述有关问题的,从他们的阐述中得到启发,从而迸发出自己的思维火花。对所收集到的资料,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加以整理。对能进行统计分析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能做成图表的资料,将其画出来。这样将会更直观,不仅利于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也利于别人对学生研究的理解。 (一)、资料来源资料的收集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三个途径去获得所需要的资料:一是直接由已经出版的各种文献资料;二是影视媒体、电子出版物(光盘资料)、网络中获得网络资料;三是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表中获得的原始资料。1、文献资料查阅广义的文献是指文字和数字记载的资料。文献资料的类型很多,一般按照文献的固有形式和文献的来源划分。按照文献的固有形式可分为文字文献、数字文献、声音文献和图像文献。包括书籍、期刊、报纸、剪报、特种文献、统计年鉴、统计表格、唱片、磁带、地图、图片等;按照文献的来源划分,可分为一手文献、二手文献。对于查阅文献资料而言,最理想的场所是图书馆。也可在班级组织读书活动和借阅活动,引导学生互相交流读书资料。2、查找网络资料网络资料查找也是资料查找的重要来源。然而网络信息良莠不分,教师在指导学生查找网络资料时要指导学生理性地处理信息。3、进行调查访问 即使文献、网络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的信息资料,最完整的资料来源仍然是人。作为学生,研究经验欠缺,请教有关领域的专家,获取资料是很重要的方法。在调查访问过程中,要指导学生通过编制问卷、调查表、访问等多种调查方式,获取资料。(二)、收集资料的方法1、文献资料收集在活动主题或项目研究过程中,要搜索与课题相关的资料,主要有如下几种途径:(1)对课题提出一系列的疑问,然后分析这些疑问与课题的关系,以确定搜集资料的范围。(2)根据这些问题或信息的性质选择检索工具,即确定是通过百科全书等参考性工具书,还是通过报刊索引等检索性工具书进行查找。在选择查找工具书时,一方面要根据需求解答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选取适当的工具书,另一方面,要选择最新版本的工具书;三方面,要了解在信息检索中常常用到的工具书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参考工具书,另一类是检索工具书。参考工具书是指汇集某一方面的知识与资料,按一定方式编排,供解难释疑时查考的图书,如词典、百科全书、年鉴、手册、表谱、图录等。它们属于一次文献。检索工具书是比较完备汇集某一方面资料,按照特定的检索方法加以编排,内容比较概括,供检索文献线索时参照的书籍。它不仅提供准确的资料,而且提供经过筛选和条理化了的文献出处和内容线索。常用的检索性工具有书目、索引、文摘。参考工具书与检索工具书具有不同的功能。参考工具书直接提供具体知识与资料,而检索工具书的主要功能是提供文献资料的线索,指引指导学生从何处下手去查询资料。要想获得进一步的信息,指导学生还得根据检索工具书提供的信息,到原始文献中去查找。(3)确定检索途径,即去本校的图书室,还是去本地区的图书室,或者向老师或有关专家咨询.(4)选定检索方法,即从最近出版的书籍和期刊开始往前查,还是限查某几年的书籍和期刊等(5)利用检索工具书所提供的查找线索进行查找.(6)一旦查到指导学生所需要的文献,就可以去索取该文献.(7)阅读文献,得到指导学生的需要的信息.总之,查阅文献并不是一件很容易做的工作,需要一定的技能,而这一技能是随着指导学生的不断查阅而积累起来的,指导学生必须亲自去尝试才能得到它,任何人都不能替代指导学生。查阅文献时不仅需要耐心、细致、仔细,还需要经过慎重考虑,并按照一定的程式去做, 2、网络资料收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际互联网是因特网,因特网资源丰富,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来源。网络资料的收集,在品德教学过程中起着主要的作用。网站名称:(三)、资料记录方法在引导学生查找资料的同时,要要求学生随时将有用的信息记录下来,根据收集信息的方法不同,资料记录的方法也有一定区别,笔记记录的方法有如下几种。1、做摘录做摘录主要记录资料原文的重要、精彩之处,以作为今后的引证、论证之用。做摘录还要注意注明出处,包括书名或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出版单位、时间等。做摘录可尝试制作资料卡的方法。制作资料卡是查询资料中常做的一件事,目的在于:1.便于以后的再次查找;2.使文献的主要内容一目了然。2、做提要做提要,就是将原文的基本内容、主题思想、观点、数据等方面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写下来。需要注意的是,做提要不要改变原来作者的观点。3、做札记 做札记就是随时在笔记本上将自己读书的感受以及读书时的各种想法记录下来。4、做文献综述编写文献综述即将收集的资料,按照主题研究的需要,加工成概述性的文献。需要注意的是文件综述即不要参加评论,也不要提出自己的看法。此外,文献综述的条理也是很重要的。如何做到有条理呢?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列小标题。5、复印法 复印法就是通过复印获得资料。复印省时、省力,但要点不够突出,还受财力限制。(四)、将资料分类对资料进行分类时要注意,每次分类要用同一个标准。例如:从资料来源来分,可以分为:网上资料、书本资料、观察体验资料;从表现形式上分,可以分为:文字资料、图象资料、录音资料。(五)、分析资料分析资料的方法可以有定量分析方法和定性分析方法。定性分析方法有很多,有因果分析法、功能分析法、区位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等。从问卷量表中指导学生可以获得大量数据用于指导学生的定量分析。指导学生可以将这些数据转化成图表,利于指导学生的分析。要记住,一个课题中不是只采用一种分析方法。有时候,根据所获取的资料和指导学生的研究目的,可以采用多种分析方法。特别是在活动总结阶段,老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对活动过程中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分析,形成结论。(六)、整理资料整理资料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是承上启下的一环,在主题活动开展之初,教师可要求学生同时对资料及时进行整理,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分门别类的整理;在主题活动进行的每个过程中,教师都要引导学生及时将资料进行阶段性整理。这样,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初步掌握并运用整理信息资料的方法,并在学生自主整理资料的过程中深化了对问题的认识,并从中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对资料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和审视,通过对资料的判读、分类、整合与提炼,体验到了研究的喜悦与乐趣。(七)、交流资料学生收集了许许多多的材料,教师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进行概括,并引导学生,根据各个小组收集材料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集体交流。如,教学好山好水好地方这一主题,交流资料时发现,对于我国的山水、地形地貌、自然环境,学生收集的资料有如下几个方面:歌曲沂蒙山小调、我的祖国、谁不说咱家乡好太湖美桂林是我家; 关于描写山水的诗歌:忆江南、望洞庭独坐敬亭山望庐山瀑布 名山名水的传说普陀山的传说武夷山的传说,凤凰山的传说描写名山名水的文章 (5)图片(6)录像等。这样,学生通过交流资料,获得更多的信息。学习资料对于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如何让学生拥有充足且条理清晰的学习资料,使图书资料、网络资源等硬件设施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更好地服务,倍受学校和广大教师所关注。可如何帮助学生收集和整理学习资料?经过查阅资料和学习新课程标准,我从理论上对学习资料有了新的认识,我认为学习资料与学生的学习的整合,重要的是以学习资料为基础来促进学生学习。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运用学习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在他们面前展开的将是一个广阔无垠的知识世界。他们可以自己动手,查找资料,自己探索,解惑创新;合作研讨,共享成功。教师可以对学生学习资料的收集进行指导和帮助,对学生的学习资料收集成果进行评价。可以分专题小组让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每个小组负责自己的探究方向的资料,并且每个小组成员也有分工。 注意事项:()收集资料不要盲目的收集,而是要有方向、有重点地查找。根据学生的年龄、实际能力来确定主题方向,教师必须从传统的教学理念中解脱出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引导和帮助学生在“平台”上施展才华,动手、动脑,长知识,长才干。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图书等现代化设施查找资料。 另外,任何游离于教学规律之外的资料收集方法,都是不可取的。这就需要教师对文本内容有深刻的理解,融会贯通,根据教材,找准主题方向。 再次,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和能力的基础出发,使之能够理解并且有能力去收集和整理这方面的资料。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以适合、适度为原则,这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适时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 ()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不是越多越好,因为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是看学生接受信息并能正确反馈的信息量,而不是看接受过多少信息量。因此,在采集、整理资料的时候,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做到适量、适度,效果第一,相机搞好调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针对不同的情况,加以指导,给予帮助,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预期的学习要求。 ()整合贵在坚持。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是一种习惯,凭一时的冲动,五分钟的热度,是不能奏效的。必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果。 五、我的一点感悟先说一下我对教材使用的一点看法:品德与社会(生活)教科书为教师因地、因时制宜地创造和开发课程留有一定的空间,是教师设计、组织活动,引导儿童通过自己的活动而去获得知识的一种资源,而不是供教师照本宣科地看图讲述或让儿童死记硬背的课本;同时,教科书的内容及其呈现方式的变化,也使它成为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而不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或罗列知识、技能的清单来供教师讲授。因此,在使用教科书时,教师一定要改变“以教科书为中心”的观念。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对教科书进行细致的研究和计划,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儿童的实际需要,灵活地使用,在保证实现课程目标的前提下,教师应当把学生的生活世界(班级、学校、家庭、社区)、直接经验、感知体验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对教育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创造和开发富有特色的本地区、学校、班级的课程,或按照实际情况灵活地变动或生成符合实际情况的主题,扩展教材,而不需要刻板地按照教科书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基于以上的认识,我想以四年级下册祖国真大这一单元第一、二主题在世界的东方和我们的大中国为例,说说来自我的教学实践中的一点感悟: 案例教材分析:在世界的东方这一主题要让学生认识地球仪并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学习在地图上查找我国的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我们的大中国是让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了解我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及其相应的位置。教材以图和文相结合的形式呈现,教材所提供的每一组材料,都是意在引导学生借助相关知识,通过不同的方式,了解我国的海陆疆域,知道我国幅员辽阔,为祖国感到自豪。教材体现了一种“引领”的功能,既给广大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提供了参考与借鉴,同时也在一定层面上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积极的引导。学情分析:本课综合了地理和品德各方面的教育内容,较好的体现了课程的综合性,并注意将品德教育与知识的学习相融合,使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与知识技能的掌握相结合。文中以“地图”为载体,在引导学生认识祖国的同时,把地图作为一种学习工具,让学生在使用过程中熟练掌握。这对学生而言是一个难点,但这又是本节课的重点。因为祖国是学生生活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离学生既近又远,因为毕竟她对学生而言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我们必须通过课堂教学去引导学生逐步认识祖国、了解祖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设计理念: 1、从农村小学教育的实际出发,对教材进行了一定的重组,合理地利用、开发学生身边的课程资源。结合个人的特点,又兼顾尽可能具有可操作性,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坚持“还课堂于学生”的教学理念,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在开放性教学中,努力激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感受。尽可能的走符合农村教学的个性化教学模式。 2、 力求结合品德与社会课的特点,打破学科界限,以全身心地活动为载体,创设丰富的教学活动情境,营造开放、宽松、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达到寓教于乐,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教学目标:情感目标:在了解、感知祖国的辽阔海陆疆域的过程中,加深热爱祖国的情感。知识目标: 通过对我国南北温差、东西时差的感知了解,以及和世界主要国家国土面积的对比,感受我国幅员辽阔的事实。能力目标: 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到我国的四至点及我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邻国、隔海相望的国家,并在图上量算出我国东西、南北之间的大致距离,巩固所学的比例尺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教学准备:中国地图、课件、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较表、歌曲大中国等。学生准备:分专题小组搜集资料(服装探密小组、各国面积研究小组、祖国海洋调查小组)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部分:感知辽阔的陆地面积活动一::看一看从温差上感受祖国之大 导入: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全国各地的观众都会围坐在电视机旁收看那一个又一个精彩的节目。现在让我们一起来重温一下那欢乐的时刻好吗?不过,老师想请同学们在看的过程中特别留心观察一下观众的穿衣有什么不同。 (课件展示:南北方不同地域观众收看春节联欢晚会的现场,重在突出观众衣着的差异)指名个别汇报(从衣着上发现了什么不同)。 同是除夕夜,人们的穿着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说起气温,老师倒是从每晚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我发现北方的气温总比南方低,如一月份,哈尔滨一派冰天雪地,海南省却温暖如春,鲜花盛开。这又是怎么回事?从人们的穿着和景色的不同中,你领会到了什么?造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谁来说说看?学生自由发言师:让我们的探密服装小组为我们揭密吧。专题小组以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汇报。交流、评议,感知祖国南北跨度之大。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事? 小结:由于我国南北纬度跨度大,气候差异显着著,纬度越低,气温越高,因此当祖国北方处于冰天雪地的隆冬时,南方的海南却早已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景象了。如果你去北方旅游,可别忘了防寒哦!【设计意图】本课教学仅仅靠书中的图文、教师的语言是无法言尽祖国山河之壮丽,地域之辽阔的,为使教学内容更加厚实,信息更加广泛,教学更有实效性。我在课始就以回顾春晚节目激发学生兴趣,在观看中留心一下观众衣着的差异,自然的引出南北温差,并让专题小组结合温差带来的景色的不同等现象给大家解释正确答案,在神秘中加深了学生的记忆,同时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祖国南北距离远,跨度大。 活动二:算一算从数字上感受祖国之大 过渡:谁知道我国南北到底相距多远呢?请同学们先从地图上找到祖国最南端和最北端各伸至哪里,在图上把位置标出。最南端:南海的南沙群岛中心的曾母暗沙4°N附近。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学生仔细观察地图,个别汇报交流。 到底南北相距多远呢?请同学们按照老师的提示做个计算。(提示:地图上纬度相差1度,距离约为110千米,我国南北的跨度约50度。)我国南北距离相差约多少千米?如果一个人每天步行8小时,以每小时5千米的速度从南往北走,大约要走多少天? 学生计算 汇报(约5500千米,约138天 要四个多月) 那东西距离又是多少呢?也请大家先在地图上找到最东端和最西端的位置,再量一量东西两端之间在地图上的距离是多少,再根据比例尺算一算两地间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如果也以南北的行走方式一样从东走到西的话,他需要走多少天?最东端: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 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73°E。 学生计算 汇报数据(约5200千米, 130天 四个多月)从计算的结果来看,你最直接的感觉是什么? 学生汇报交流【设计意图】:通过量一量、算一算的方式,让学生在求解的过程中对祖国东西、南北跨度之大有一个更准确、深入的认识,从数据上分析给学生更科学、更有力的解释。活动三:比一比从与主要国家的比较中感受祖国之大从这两组数据中,我们的确感觉到了祖国东西、南北两地的距离之遥远,其实我们刚才算的还是直线距离,在我们生活中如果要从最东边坐车到达最西边,实际的路程还要比这远的多。因为路线是弯曲的、不可能这样笔直,距离就更长了。东西、南北的直线距离就这么长,那么由这样长的跨度所构成的整个面积就更是广阔了。你能说出我国的国土面积吗?学生个别汇报 (板书:国土面积 960万平方千米)谁知道我国960万平方千米的面积在世界上排名第几位吗?学生交流汇报教师:让我们的各国面积研究小组来展示他们所研究的成果专题小组出示“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较表”让学生了解。 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较表国别面积(万平方千米)局世界位次俄罗斯17101加拿大9972中国9603美国9364巴西8515澳大利亚7686印度2977学生交流通过表格发现了什么?(我国在面积上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全世界有独立的国家190多个,我们排第三)师:排名第三说明什么?师:是呀,我国的面积相当于整个欧洲的面积。欧洲有40多个国家,总面积约1000万平方千米,而我们一个国家的领土就有960万平方千米,几乎与整个欧洲的面积相等! 【设计意图】:有效的体验活动应该是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的,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完整的、深刻的体验,从而产生实质性的效果。因而我采用选点串线,聚点成面的逐次推进、层层深入的方式来呈现祖国疆域的辽阔。提供相关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依据资源进行整理、加工,完成对知识的自我建构,这样的学习方式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体现了课程的本质特征以学生为中心。 刚才,我们通过看一看、量一量、算一算、比一比这些方式感受了祖国的辽阔。除了这些方法,你还能用生活中的什么来说明我们祖国的疆域辽阔呢?学生交流讨论 个别汇报小结:是呀,这许许多多不同方面的事实,都证实了我们的祖国有着辽阔的疆域。 不论从南北温差、东西时差还是和其他国家的国土面积的对比中,都让大家真切感受到了我们祖国之大。其实,我们祖国真正的国土面积还不止960万平方千米呢! 第二部分:感知辽阔的海域 过渡语:因为这960万平方千米仅仅是我国的陆地面积,也称“黄色国土”。我们祖国除了“黄色国土”,还有很辽阔的“蓝色国土”,请同学们在地图上找一找它们的具体位置。 课件出示中国版图,让学生看清“蓝色国土”的范围与位置。 学生看地图,分别找到四大海洋名称。 指名汇报。 小结:从北到南,我国所濒临的海洋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越占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为祖国经济的繁荣提供了有利的因素,请同学们努力学习,将来用你们的才能去开发海洋资源,让明天的祖国更强盛。 【设计意图】:在我国许多人的头脑中,对中国的疆域面积存在着一个误区,即提起国土,仅知道960万平方千米“黄色国土”,不知道近300万平方千米的“蓝色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