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有效性的研究结题报告.doc

    • 资源ID:2418327       资源大小:19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有效性的研究结题报告.doc

    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邳州市运师附小杨庆华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有效性”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和发展。教学策略有没有效益,它不是看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任务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得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策略有没有效的唯一指标。一言以蔽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传统的古诗词教学中,很多教师过分注重讲解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对古诗文的反复诵读和积累。老师们为了应付考试,在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时往往把解词释义等作为重难点。教学过程中,常常不厌其烦地告诉学生此词何意,彼句怎解,写作特点如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等等。一堂课下来,学生收获甚小,通常只是记住了某些词句的意思和作品干巴巴的译文,至于古诗文本身,往往不能熟读成诵。这种做法,无异于买椟还珠,实在是本末倒置。本课题从师与生的角度,进行探讨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的有效性问题,这些策略包括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策略,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运用各种形式学习的策略等是否有效,并提出一些具体实施的办法和途径。二、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方法:课题研究的内容包括:一、导入策略的有效性。怎样导入才能有效地将学生引入古诗词教学的情境。二、介绍诗人策略的有效性。怎样介绍诗人才能有效地高效化。三、理解古诗词策略的有效性。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学生不感到困难。四、体会诗词描绘的意境策略的有效性。怎样才能将学生引入古诗词描绘的意境,有效地感悟古诗词的意境。五、古诗词扩展阅读策略的有效性。怎样才能有效地进行一诗词带动一组诗词或一类诗词的学习。教学实践中,我想把著名语文教育家刘国正先生的两点建议作为研究的具体策略。其一,“让学生熟读背诵,感受其中的诗美,受到熏陶渐染。”学生学习古诗文必须读正确、流利,读出自我感受,在读得烂熟于心的历程中陶情冶性。著名学者周振甫先生认为,“读时分轻重缓急,恰好和文中情事的起伏相应,足以帮助对文章的了解,领会作者写作时的情绪;懂得音节和情绪的关系,则写作时,自会采用适当的音响节奏来表达胸中的情意。”其二,“教师只消略加点拨,学生不懂的,留待以后加深理解。”儿童学习古诗文,并不需要当即进行深刻理解,教师也无须进行繁琐讲授和深入指导。学生经诵读而积累的诗文,暂时不理解或理解不透彻,很正常,也不影响其作用的发挥。古诗文常读常新,人生阅历在理解古诗文的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教师试图通过讲解或其他手段让学生一劳永逸地理解古诗文,断然行不通,也无必要。本课题本着这样的思想力求寻找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能使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扎实有效。三、课题研究的方法:行动研究法、文献法、比较法。四、课题研究读书学习计划以及具体时间安排: 2010年1月至2010年3月:1、搜集阅读有关古诗词教学策略的前沿文章。2、任运昌:小学古诗文教学的意义、现状和优化策略 (重庆大学中文系教授)2010年4月至2010年6月:1、前苏联巴班斯基提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2、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2010年7月至2010年8月:1、布鲁纳提出的“认知结构”理论。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11月第一版2010年9月至2010年11月:1、奥苏伯尔提出的“有意义学习理论”。2、核心期刊发表的有关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的相关资料。五、完成读书笔记与课例分析的具体时间安排 2010年1月至2010年3月:1、完成一篇读书笔记。2、完成一篇课例分析。2010年4月至2010年6月:1、完成一篇读书笔记。2、完成一篇研究随笔。3、 完成一篇本课题研究论文。2010年7月至2010年8月: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1、完成一篇读书笔记。2、完成一篇研究随笔。3、完成一篇本课题研究论文。2010年9月至2010年11月:1、完成一篇课例分析。2、完成本课题结题报告。六、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经过一年的认真的研究,我收获很大。从盲目地进行古诗词教学到有方法、高效地教学,我认为是课题研究帮助了我。当然,我也知道,由于平时的工作比较忙,在课题研究上花的时间少了一些,从原来制定的读书计划和研究计划来看,有一些我未能按计划完成,有时是抽出时间,把近期的读书心得和研究随笔集中发布的。这些在以后的研究中应避免,还是按要求进行研究的效果好。通过一年的研究,我不断地进行尝试,在反复练习中,我还是找到了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一、 创设情境,感受意境美。诗歌中的“意”就是情意,就是诗人对生活的认识、感受和评价,包含着诗人的思想感情;“境”就是境界,是经过诗人提炼概括而描绘出来的一幅情景交融、形神结合的有立体感的艺术图画。 在教学古诗词时,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多渠道创设情境,引学生入“境”。一是介绍作者及背景,介绍作者生活的那个特定时代,特定环境,把握作者作诗时的特殊心情,体会到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感染。二是联系现实生活,把现实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古诗词中,拉近距离,使之如临其境,如遇其事,如见其人,如离其声,从而扣动心弦,引起共鸣,达到潜移默化,陶冶性情的目的,搭起入境桥梁。三是图像显示。课本中有不少插图,让学生更好地明白诗句所表达的景物和情感,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二、感情朗读,感受音乐美。朗读,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在诗歌教学中更占重要的地位。诗歌由于富有音乐美,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铿锵悦耳。押韵,是构成诗歌音乐美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古代诗人对选韵很讲究,选用的韵都要与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相切合。就是说要选适于表达某种感情的韵来押。因而有的押仄韵,有的押平韵,有的韵宜于表达激越奔放的感情,有的韵适于抒发沉郁低回的情绪,这在表情朗读时都应加以注意。富有感情的朗读,能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引起思想感情的共鸣。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受到美的教育。三 、探究诗意,品味语言美。古诗词的语言有它自身的特点,如语句浓缩、意思跳跃、成分省略、词序倒置等。古诗词意境深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思维扩展,想象的空间。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要让学生合作交流讨论,对照诗句说说或演演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和体验,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进一步启示和激发学生深入地体验和审视感受,领悟诗句中蕴涵的深沉的情感和深刻的事理。教学中要做到讲中有导,导中有练,启发学生悟法用法。四、改写古诗词,感受创新美。在学生学习了古诗词,对其形式、意境、构思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再加以适当的点拨、诱导,触发学生的美感,让他们学习诗中的写作手法对古诗词进行改写,将叙事诗改写成小故事,将写景诗改写成散文等等,这样读写结合,一举两得。

    注意事项

    本文(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有效性的研究结题报告.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