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小学“小组自主互助式”班级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doc
-
资源ID:2415436
资源大小:38.5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实验小学“小组自主互助式”班级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doc
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 -长清区实验小学“小组自主互助式”班级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实验小学 房杰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的确,良好的习惯是人成长、终身发展的基础。俗话说得好:良好的习惯是人一生的财富。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关键要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作为学校要肩负起这个责任,要为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创造一切成长条件,让学生幸福的成长。其中,班级管理是学生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主渠道,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必须按照素质教育的新要求,创新班级管理新机制,探索教育方法新途径,使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得以真正实现。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是个决策者,而不再是执行者”。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不能“一手包办”,也不能“放任自流”,而应建立以学生为主体,全员参与;以教师为主导,宏观调控的合作关系的班级管理模式。魏书生主张“在一个班级中,小组长能做的工作,班干部坚决不做;班干部能做的工作,老师坚决不做。”,“每个学生只有让他在班级中担负责任,他才会对这个集体更有爱心、责任心”由此可见:班主任老师一个人费尽心机地管理班级,累得焦头烂额,而且管理低效;何不把班级还给学生,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实现自我“解放”,从而增强班级管理的实效性。为此,我校自2009年开始,将自主、合作的新课程教育理念引入到班级管理中来,建立了“学生在班主任的宏观调控下自愿组合形成班级管理互助小组,学生在组内按照各自的岗位职责,以学生自我管理与同伴相互提醒、监督、评价相结合的小组自主互助式班级管理模式”,使学生以管理者的身份参与到班级建设中来,真正把班级管理权还给学生。一、 “小组自主互助式”班级管理模式探索的意义班级是学生养成健全人格、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主阵地。学校要从“一切班务工作都是德育资源”的高度对班级管理中的德育资源进行充分的挖掘和利用。班级管理既是工作,更是德育资源。当我们站在德育资源的高度看待班级管理工作,它将在我们全新的视野中焕发出新的活力。班级管理成为德育资源的前提是建立科学的班级管理体制,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小组自主互助式”班级管理模式就是在班主任的帮助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班级活动,让生活在同一班集体之中的不同程度、不同心理、不同性格的学生能够优势互补,共同提高,人人都有为班集体服务、显示才华的机会。二、 “小组自主互助式”班级管理模式的实施(一)构建合理的班级管理机制-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权1、健全管理机构,搭建管理平台为体现学生参与管理的主体性,我们建立了 “班主任-常务班长-值周班长-小组长-组员”的管理体系,实现层层管理、各负其责。班主任把握大局,适时调控、培训、引导、激励,使小组成员互相影响、团结协作。常务班长(两名)采取学生民主选举产生,在明确工作责任目标和职权范围的前提下,具体负责全班的日常管理工作。平时一般情况下,班主任是不插手的,只作为班干部的坚强后盾,做好幕后工作。值周班长是在上一周班内的十几个互助小组长中,经量化评价与民主推选相结合方式产生的临时专职班长。按照班级管理教育内容,设立学习、纪律、卫生、路队、大课间五位专职班长,负责本周班级的日常事务。互助小组长全权负责评价本组每个成员平时的表现,小组长的产生不是固定的,是由组内综合表现优秀的1号队员轮流担任。组内实行思想、行为表现评价等级机制,按学生平时的综合表现程度,动态地分别称为:1号队员、2号队员、3号队员、4号队员等。2、组建互助小组,夯实管理基础在互助小组的组建中,我们本着“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个子高矮、组织能力、性格特点、学习成绩、男女比例等因素进行互补式组合,每个互助小组由4-6人组成。低、中年级一般由班主任具体操作分组;高年段一般采用教师先划定区域,后让学生自由组合分组。小组成立后,要对小组长进行培养。一是要对小组长进行责任心教育,使其明确组长的职责,尽快带领全组同学开展工作。二是要对组长进行管理方法的培训,每周班主任定期召开组长会议,总结上一周工作情况,制订本周教育短期目标。三 是 班要对小组长管理能力实施全程跟踪辅导,要随时随地对组长的工作加以指导,和组长一起解决小组管理中遇到的困难。四是要给组长实际权力,帮助组长树立威信,增强组长的执行力。在组长总体负责本组管理的基础上,我们又把本组成员进行具体分工,比如:1号管学习、纪律,2号管卫生、班务,3号管大课间,4号管路队等,这样各负其责、相互监督,可极大地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本组管理的积极性。(二)构建科学的运行评价机制-让每一个学生都有管理权为促进“小组自主互助式”班级管理的有效性,激发学生参与管理的主动性,我们采取 “量化附分的办法”加以落实。为此,我校把教育管理的内容划分为“学习、纪律、卫生、路队、大课间”五个方面加以实施,制订了三个实施细则(即:小组自主互助式班级管理评价细则、快乐储蓄星级队员评价实施细则、星级小组示范班级评价实施细则),供各班的班主任老师作为依据并加以落实。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真正体会到了“当家作主”的滋味。1、对组内学生个体的评价与管理在组内我们主要通过实施 “快乐储蓄-星级队员”一站式的评价,强化学生在“学习、纪律、卫生、路队、大课间”五个方面都有一个良好的行为表现。一是快乐储蓄。它是对学生平时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表现情况客观记载与评价,是体现学生成长发展轨迹的有效载体。每天以小组为单位,由小组长根据每个学生在学习、纪律、卫生、大课间、路队等方面的表现情况记录相应的学分(学元)。低年级段采用争“贴星”方法,中年段采用“挣学元”的方法,高年级段采用“挣学分”的方法。二是星级队员的评定。我们主要设立了“学习星、纪律星、环保星、健身星、路队星”分别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彰,每月初各班召开“班庆日”活动,对上一个月(即四周)学生的争星情况进行总结,任何一项累计达到40学分(学元)就晋级相应的星级队员。凡成为一至四星级队员的都在级部展示台上进行表彰展示;五项全部达标就成为五星级队员,由级部汇总上报学校,学校颁发五星级队员奖章,佩戴于胸前,以此鼓励其天天进步,并起到示范带头的榜样作用。2、对小组的评价与管理一是实施“小组捆绑式评价”。主要由教师、班干部每周采用加分制的方法对各小组进行评价,评选标准是组内每个组员的一周表现得分情况的总和,哪个小组的积分最最高,就成为优胜小组。二是开展组与组之间的PK活动。为使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始终处于一种竞争的状态,每周都选出最优秀的一个小组与其它排的优秀小组进行PK,获胜的小组下一周管理整个班级。管理班级的小组,组长即是班级本周班长,由他组阁本组成员分别对本班本周学习、卫生、纪律、大课间、路队等方面进行管理。3、对班级的评价与管理为提升班级管理水平,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我们开展了“示范班级”争创活动。示范班共分为:路队示范班、大课间示范班、课间秩序示范班、班务示范班、卫生示范班五大类。“示范班级”的争创分为申报、争创、总结三个环节来完成。一是自评申报。班主任根据本班本月常规教育的重点,在发动全班学生集体讨论,形成共识的基础上,确立争创“示范班级”的类别。每月初,向级部提出申请并填写单项示范班申请表,填好后由级部上交学校。(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自评过程有助于班主任老师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班一个月来所取得的成绩和不足)二是争创实施。各班主任针对本班本月确立争创“示范班级”的目标,认真抓好“学生一日常规”的落实,并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强化训练与教育。采取德育处抽查、级部每天检查和月末本级部组织相关人员专项检查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申报示范班的班级进行综合评价,三项得分按比例折合后达到90分以上的达标。三是总结表彰。月末,将对达到标准的班级命名为相应的示范班称号,并颁发奖牌;对获得相应示范班称号的班主任进行奖励,并作为学期末学校评选“常规管理先进班集体”、“优秀班主任”的重要依据。(三)构建多元化的奖励机制-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感管理心理学认为:通过激励管理班级,可以巧妙地给学生造成一种兴奋的心态和强烈的氛围,从而诱发其内部“能源”,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班级管理效果。在实施“小组自主互助式”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我们要求班主任认真组织学生上好“小组自主互助式”班级管理主题班会展示,利用快乐储蓄量化评价学生上一周的表现,并用好量化结果适时激励学生在新的起点有更大的进步。1、创建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我们将自主、团结、协作、集体维护、自我管理与约束等情感教育理念,通过在班级文化墙上张贴标语、张贴展示板,通过班级授课、课下谈心、重点辅导等形式渗透到每一个学生心中。使每个小组和每个学生都能认识到:只有在合作基础上的锐意竞争,才能实现自我发展。2、设立个性化的激励方式根据小学生调皮好动、好胜心强,喜欢新鲜事物的年龄特点。我们设计了活泼多样的激励方式。主要有挣学元、星星大擂台、幸运大抽奖、挣工资、加分令牌。挣学元:学元是我们设计的一种奖卡,面值分别有1、2、5、10学元。他像钱一样能挣,能花,能换。平时在纪律、卫生等方面表现好,周评价获奖都可以挣到。如果不遵守纪律,例如丢垃圾、骂人、打架、疯跑、不做作业等等都会被罚。奖励学元主要是老师、班干部操作,罚学元任何人都可以,罚了别人,学元归自己。这样同学们都瞪大眼睛互相监督。攒到的学元可以兑换,它激励学生不断进步,迈向一个又一个目标。以下是我们的学元兑换说明:12学元 买学习用品一件5学元 买班级图书一本10学元 幸运大抽奖一次20学元 换取“星星擂台”星一颗30学元 当执勤班长一天40学元 换取奖状一张50学元 可以破例在班报小脚丫发表文章一篇60学元 当班长一周70学元 和喜欢的老师合影一张80学元 获得由老师签名的大红喜报一张或请老师打报喜电话90学元 领取小礼品一份100学元 满足你任何一个美好愿望星星大擂台:教室前面最显眼的位置设置个人“加星大擂台”。纪律、卫生、学习等方面都会得到星,由自己来加。每周根据得星多少和进步程度在班会上总结、表彰。“星星大擂台”得星多少是期末评优选先的重要依据,因此,同学们都很重视。“星星打擂台”张贴在教室前面,每个人得星多少大家一目了然,有利于同学之间的竞争。幸运大抽奖:由获奖个人或者小组代表参与抽奖。奖品来源是班级卖废纸所得。通过幸运大抽奖给优秀学生以物质上的奖励。挣工资:“挣工资”即全组成员齐心协力挣学元。小组表现好的就会挣到学元,小组表现差就会被罚学元。挣到的工资归小组集体所有,再发放到个人。1号负责管理工资的发放情况(总管),2号负责收发工资(出纳),3号4号负责记清楚收支账目(会计),这样的分配有效地避免了小组长的专权。为了挣到“工资”,小组长可谓尽心尽责,小组成员更是齐心协力。“挣工资”这个激励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小组合作积极性,提高了小组自主管理力度。加分令牌:加分令牌其实就是一个红色的卡片,是为了提高了班干部管理的力度而设计的。加分令牌代表着老师的指令,哪个小组表现突出就会得到加分令牌,获得多少张加分令牌就可以获得多少小组团体分。这样,小组成员为了获得加分令牌,自然好好表现。执勤班干部持有了加分令牌,管理班级自然容易多了。3、设立人性化的奖惩制度(1)对于学生个体的奖惩一是每小组得分第一名的同学集体合影,照片发到班级博客,并请他们发表获奖感言,激励其他同学。二是本周获得最后名次即4号的同学要被罚。要求4号写本班5名同学各自的10条优点,在下周班会时间宣读。如果4号同学与1号分差超过5分,则还要由小组长领到班主任那儿谈话。通过这些激励措施激起了小组内同学之间竞争, 大家都争当1号 ,不当 4号。小组内每一个人都能严于律己,互相监督。小组内竞争就开始了。(2)对小组团体的奖惩一是全班总分前三名的小组分别被评为金、银、铜奖小组,小组成员的合影发到班级博客。同时小组获得15、10、5学元不等的工资。二是全班最后三名的小组罚集体写表扬信一封“夸夸咱们班的*小组”或者“夸夸咱们班的*同学”“夸夸咱们班的*小组长”,下周班会时间宣读。落后小组在发现别人优点的同时进行自我教育,同时对被夸奖的同学来说也是一种肯定和激励。三是为了让更多的小组感受合作的快乐,成功的喜悦。周评时设置落干提名奖,例如:“合作创意奖”“最佳进步奖”“卫生优胜组”“课间操示范组”等等。提名奖的设置极大的激发小组合作热情,并为小组自主管理指引了方向。四是本月连续获得前三名的小组被评为“优秀示范小组”,全组同学佩戴“合作之星”的奖牌,并上报级部表彰。表现突出的小组长被评为“优秀小组长”。4、开展个性化的PK活动为了让小组之间的竞争更激烈,让竞争的火药味时时有,并且不断升级。我们经常开展多种多样的PK活动。主要形式有个人PK,小组PK,班干部管理PK。一是个人PK。个人代表小组参加本周的PK大擂台,评价内容涉及学习、纪律、卫生等方面,获胜者为小组加分或者挣工资。这一方法对班内不守纪律、不学习的难管理学生最有效。因为PK大擂台备受全班瞩目,为了获胜,参赛学生自然是严格要求、积极上进,小组其他成员也是齐心协力帮助他、监督他,为他出谋划策,这样由教师管理多人变为多人管理一人,不但降低了管理难度,而且极大的增强了管理实效。二是小组PK。每排选出最优秀的一个小组进行PK,PK内容可以是单向的,例如学习、卫生、大课间,也可以是全面的综合评价。获胜小组下一周管理整个班级。小组长为本周值勤班长,本组成员分别对班级内的各个方面进行管理。管理绩效由全班同学为他们组打分,期末评选“优秀带班小组”,给予奖励。三是班干部管理PK。班干部是班级管理中重要的角色,为了激发他们工作的积极性,我们不定期进行班干部管理PK。例如:我们将班级分为南北两部分,这两部分各自有班干部管理,看看哪边的班干部会管理,比比哪边的学生表现出色。5、实行动态化的管理制度只有管理制度动态化才会使管理更具有竞争,更具有生命力和活力。一是小组内部成员的动态管理。每周按照得分多少依次评出本周的14号, 其中 1号为小组长,负责本周管理工作。周一到周四,分别由 14号计分,周五1号计分并对这一周进行总分和总评。这样的动态管理避免小组长专权的同时为小组内每一位学生提供了竞争平台,机会均等,只要努力都有希望成为小组长管理小组。小组管理已不仅仅是小组长自己的事情,小组成员都是管理者,都是监督者,避免了小组长的独断专行。二是小组间的动态管理。每次周评价或者月评价后,我们总会发现有的小组特别优秀,而有的小组却相对落后。这时,我们会让各小组适当调整,或再次重新组合,以保持各组的相对同质性。这种动态的管理,保证了小组间竞赛的“可比性”,保持了学生参与竞争的积极性。三是班干部的动态管理。班委成员竞争上岗,每周一评价,每月一总结。月总结时新一轮班委竞争上岗,这样给更多的学生锻炼的机会,同时也为管理带来生机。6、向家长借力,形成教育合力为了更好的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我们创建了班级邮箱、班级博客、班级QQ群、“班报”等家校沟通方式,将“小组自主互助式”班级管理中的信息,例如周评价获奖名单,获奖小组、个人的合影和优秀事迹,班级重要活动等都及时反馈给家长,获得家长对“小组自主互助式”班级管理模式最大信赖和支持。我们在每月的总评表彰活动中,都请部分家长参与。家长为获奖小组和个人颁奖,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三、“小组自主互助式”班级管理模式的成效1、提高竞争意识,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在“小组自主互助式”班级管理中,学生是在自主、互助的友好竞争中成长的,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始终处于一种比、赶、超的氛围中,学生不甘落后的进取心得到增强,竞争意识明显提高。尤其是原来成绩差、对学习已失去信心的和纪律问题学生转化,这方面的变化特别明显。2、增强合作意识,增强班级体的凝聚力为争当优胜小组,组内各成员会通力合作,会施展自己的真本事,帮助同组的其他同学改正不足、改正缺点。在组内会形成一个通力互助的氛围,同学间互帮互助、团结合作的意识会大大增强。这种合作意识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能非常自然地迁移到每个学生对待班级体的态度上来,从而使班级体的凝聚力、号召力大大增强。3、塑造成功心态,提高同学的自信心同质的竞赛、动态的管理、及时的反馈,使学生时时处于一种被激励的状态之中,并能经常地受到表彰、鼓励。这就让学生经常地处于成功的体验中,逐步消除了部分后进生的失败心态、挫折心态,使大多数学生对自己树立了自信心。从心理学角度讲,成功才是成功之母,自信心的树立,对学生一生的发展将是受益无穷、功德无量的事。这应该是自主互助小组管理模式最大的成功之处。4、学会自我教育,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小组自主互助式”班级管理,把管理权真正交给了学生自己。通过学生的自评、同学间的互评,提高了学生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的能力,提高了学生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增强了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可以学生的良好人格的发展打下基础。“小组自主互助式”班级管理这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实现班级学生自治为目标的管理策略,培养了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实现了学生自主发展,也有力地促进了学校良好校风的形成。2010年5月现代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播种幸福一书,大篇幅进行了详细记载;2011年济南教育电视台以“自主强素质、互助管班级”,今年3月份济南时报以“快乐也储蓄”先后对我校的“小组自主互助式”班级管理经验做法进行了报道。我校学生因“文明守纪、基础扎实、思维敏捷、富于创新”而赢得社会的赞誉;教师因“爱心执教、尊重人格”得到了学生的爱戴;学校也因“校风好、风气正、管理规范、校园和谐”跨入了省、市知名学校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