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级下册《游戏公平》精品教案.doc
-
资源ID:2414096
资源大小:33.5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级下册《游戏公平》精品教案.doc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游戏公平设计理念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结合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教学设计的过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设有趣的游戏情境,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和谐互动,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让学生对参与事实进行反思体验,激发内动力。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79-81页。学情和教材分析本课是北师大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的学习内容,它是在学生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学习,旨在认识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并能利用等可能性设计公平的规则。教学中,以“活动”的形式贯穿全课始终,让学生通过玩“剪刀、石头、布”、“抛瓶盖”、“转转盘”等游戏,体会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与否,学会分析、判断规则的公平性,并能设计公平的规则。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猜想、验证的过程中,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体验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2.在游戏中,初步感受列表、实验是分析、验证、推断可能性的重要策略,初步学会设计简单游戏的公平规则。3.在游戏交流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及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1.帮助学生建立“等可能性和游戏的公平性”的理解。2.初步学会设计简单游戏的公平规则。课前游戏活动:1.游戏名称:“我比你快”。2.游戏玩法:两个人各伸出一只手的手掌心,掌心相对重叠在一起,掌心向上的同学迅速将手抽出,并拍打掌心向下同学的手掌背,如果拍到就得一分,而且能继续把手放在下面。如果拍不到就换另一个同学把手掌心放在下面。3.现在请你们按这样的玩法玩一玩,有什么发现?教学过程活动一: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体验游戏公平性。1.利用“剪刀、石头、布”游戏引出课题。师:如果开始时两人都想把手掌放在下面,怎么办?用什么办法来决定谁的手掌放下面呢?为什么要利用这些方法来决定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游戏公平(板书课题:游戏公平)。2.借助表格法形式,探讨游戏是否公平。师:谁能解释“剪刀、石头、布”游戏为什么是公平的?学生可能回答:双方都有输、有赢、有平。双方输、赢、平各有3种可能。师:从数学的角度来分析,我们也可以借助表格来表示(用课件出示表格)。师:从这个表格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乙的结果怎么样?从乙的结果我们可以推算甲的结果怎么样?【设计意图:借助孩子熟悉的游戏题材,在探讨游戏是否公平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同时,学会利用表格进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分析这一重要的解决问题策略。】活动二:创设游戏情境,分析推断游戏是否公平。1.说明游戏规则(课件出示)。2.猜想游戏结果。师:请同学们猜一猜谁会赢呢?预设学生想法:笑笑赢;淘气赢;都有可能。师:谁的猜测结果是正确的呢?怎么验证?3、动手验证猜想(课件出示实验要求)。学生做实验,教师巡视。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用课件出示)。师:请同学们观察实验结果,你们有什么发现?(笑笑赢)现在你们想对淘气说什么或提出什么建议?【设计意图: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明与发现,经历“猜想试验分析推断”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许多现象发生的可能性看似相等,实则不然,加深了学生对游戏规则不公平性的认识。】活动三:设计游戏规则,感受历史文化。1.认识三国人物,感受磅礴历史。师:谁能告诉老师,三国演义中的三国是哪三国,他们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谁(用课件出示)?2.介绍游戏规则(用课件出示)。学生可能出现的想法: 1号、2号转盘排除。选择3号转盘。选择4号转盘。(鼓励学生说出选择3号和4号转盘进行设计的理由。)3.教师小结。【设计意图:把历史文化的元素融入到规则设计中,同时精心设计多种可供学生选择的转盘,旨在提高学生运用等可能性原则进行公平的游戏规则设计的趣味性与探究性,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培养了学生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意识。】4.利用公平的游戏规则,演绎“三国鼎立”。师:同学们利用转盘设计了公平的游戏规则。那接下来怎么玩呢(课件出示游戏玩法)?【设计意图:数学与其他学科的有机整合不仅能让数学更加丰富多彩,而且还提高了数学学习的文化张力,彰显数学学习的文化魅力。】活动四:学以致用,明辨巧判。现象一:摸球抽奖。规则如下:把编号为1、2、3、4的四个同样的小球放进一个箱子里,每次摇匀后从箱子中摸出两个球,如果积为单数则顾客可以获得一份纪念品,如果积为双数,则没有纪念品。这个摸球抽奖的规则公平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现象二:好消息, 转、转、转。本店新开业,为了答谢各位顾客光临,本店特为你准备了精美纪念品。大家一起来,转、转、转,转到几,指针就按顺时针移动几格,如果指针移动后指的数字是单数,则获奖,如果指向的数字是双数则没获奖。这个中奖规则公平吗?【设计意图:巧妙利用身边熟悉的生活素材,精心设计练习题,检测学生运用公平游戏的规则明辨说理的能力与水平,思维训练落到实处,发展了学生的应用意识,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思考力。】活动五:课后作业:把活动四中的不公平的游戏规则修改成公平的游戏规则。附:板书设计 游戏公平1×2=2 1×3=3 1×4=42×3=6 2×4=8 3×4=12设计思路游戏公平这是一节关于概率的数学活动课。本课主要通过“剪刀、石头、布”、“捷足先登”、“三国鼎立”等游戏活动,讨论游戏规则是否公平,并亲身试验,体会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和等可能性。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理解和应用。以活动为主线,重视学生的体验和感悟。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本节课教学中,始终以学生活动为主线,让每个学生充分参与活动的过程,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悟和理解了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注重数学与其他学科的有机整合。数学与其他学科的有机整合不仅能让数学更加丰富多彩,而且还提高了数学学习的文化张力,彰显数学学习的文化魅力。在“三国鼎立”教学环节中,把历史文化的元素有机地融入到游戏中,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活动探究的兴趣,让数学学习变得更加美丽动力。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本节课在“三国鼎立”这一环节中,我为学生准备了多种转盘,给了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学生使用教师提供的学具以不同的方法解决了问题,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注重合作,提高效能。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本课,提供给学生充分的合作交流的机会,创设基于师生交流、互动的教学关系,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根据教学内容和问题情境,适时地引进小组合作学习,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每个学生有明确的分工,有充分的合作学习的时间,以提高合作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