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级上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反思改理由.doc
-
资源ID:2411501
资源大小:13.50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级上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反思改理由.doc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反思修改想法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是我上的一节展示课。在本次教学中我重视语文学科和信息技术的整合,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技术的作用,为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创造了条件,注入了活力。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抓住重点词句在读中感悟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以及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 一、加强朗读,引领学生在反复的读中,去感受文本的魅力。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篇课文情真意切,很适合有感情地朗读。在这堂课的教学中,应该以“读”为突破口,将“读”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始终。二、抓住关键词去细细感悟 文本有两个场景,用两句话交代,在授课时应抓住课文中“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和“台湾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两句话为切入点。同样是“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但身患重病的小钱是因为缺乏生命力,奄奄一息地躺在病床上。台湾青年在持续不断的余震中,不顾自己的安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是因为他知道小钱正期待着他的骨髓。这里的“静静地”是他内心坚定沉着的反映,他为了海峡彼岸的小钱不再“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而将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在品读这一点的时候,我用“周围的环境能静吗?”和“他的内心能静吗?”两个问题来衬托出那位台湾青年的不平静。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小钱的不平静,他生命的垂危,他对骨髓的迫切需求;感受台湾青年的不平静,是为了挽救同胞,可以不顾自己生命的安危,可以把自己的家人抛在脑后。通过研读,让学生感受到了平静背后的不平静和那份沉甸甸的爱。初步领会本篇课文的人文内涵,感受海峡两岸人们的血脉亲情。 三、整合学习资源,使学生入情入境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一饱蘸深情的课文,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为遥远,仅凭文本的叙述在深入理解课文上是,有很大难度的。.在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相整合的今天,将课文中生僻的内容,相关的情境,形象化、音效化,比如,出示地震画面的视频,让学生在感受环境的危险中去品味真情,出示李博士的相关资料和他辗转奔波的行程表,播放爱的奉献,让学生在这视频和音效的形象感知下,品味人物的品质。学生在这种文本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的课堂中,加深对“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去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同时也促进学生借助多媒体自主、个性化的阅读。四、读写结合,学以致用语文教学的归宿,便是引领学生学习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应充分利用文本,实时地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语文的学习听说读写的训练,是学以致用。从语言文字中去感知真情,做到读写有机结合。 为此,在结尾设计写话训练,在品味词语中,感悟真情:1999年9月22日,早晨7时30分,阳光洒满了美丽的杭州市,桂树还没有开花,晨风中已经飘来甜丝丝的香气。请从“辗转、终于”想开去,写出他满心的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