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土壤学第三章土壤有机质.ppt

    • 资源ID:2407092       资源大小:3.53MB        全文页数:91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土壤学第三章土壤有机质.ppt

    第三章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概述: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固相的组成部分,一般占到土壤总重量的5%左右.土壤学中把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在20%(200g/kg)以上土壤叫有机质土,20%以下土壤叫矿质土壤。我国土壤耕层有机质大多数在5%以下,东北土壤较多,华北、西北大多在1%左右。各别漠境土壤不足0.5%。华中、华南水田土壤在1.53.5%,旱地土壤也较少。尽管如此,土壤有机质对土壤性质影响却很大。是土壤肥力主要指标.目前土壤有机质含量标准计量单位为g/kg.,土壤有机质与土壤肥力关系,第一节 土壤有机质来源及其组成特点,一.土壤有机质来源(一)来源于数目众多微生物1.微生物是最早出现在母质中的有机体。成为最早的土壤有机物质来源。2.微生物数目繁多,生活代谢周期短。1g肥沃的表土含有细菌可在10亿以上。最多细菌为杆菌,每英亩细菌活质可超过2000磅,每公顷2000公斤。3.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是土壤有机质来源之一(二)来源于各种动植物残体及其它们的代谢物 树木、灌丛、草类、和其它植物残体。植物生长量成为土壤有机质含量的主要依据。土壤动物:蚯蚓、蚂蚁、鼠类、昆虫等的残体及分泌物。(三)来源于施入的各种有机肥。,土壤生物,1.土壤动物2.土壤微生物3.植物根系及其与微生物的联合4.土壤酶,1.土壤动物,土壤动物:指长期或一生中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土壤或地表凋落物层中的动物。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土壤中物质和能量的转化,是土壤生态系统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作用,破碎土壤中的生物残体,为微生物活动和有机物质进一步分解创造条件。,改变土壤的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学性质,对土壤形成及土壤肥力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土壤动物的分类,系统分类 主要的土壤动物门类见表,按体型大小分类,小型土壤动物,体长在0.2毫米以下,中型土壤动物,体长0.2-2毫米,大型土壤动物,体长2-20毫米,巨型土壤动物,体长大于20毫米,按食性分类 分为落叶食性、材食性、腐植食性、植食性、藓苔类食性、菌食性、藻食性、细菌食性、捕食性、尸食性、粪食性、杂食性和寄生性土壤动物。,按土壤中生活时期 分为全期土壤动物,周期土壤动物,部分土壤动物,暂时土壤动物,过渡土壤动物和交替土壤动物。,重要的土壤动物介绍,原生动物:是生活于土壤和苔藓中的真核单细胞动物,属原生动物门。原生动物结构简单、数量巨大,只有几微米至几毫米,而且一般每克土壤有104105个原生动物,在土壤剖面上分布为上层多,下层少。按运动形式可把原生动物分为三类:,变形虫类(靠假足移动)1,纤毛虫类(靠纤毛移动)3,鞭毛虫类(靠鞭毛移动)2,1,2,3,原生动物以微生物、藻类为食物,在维持土壤微生物动态平衡上起着重要作用,可使养分在整个植物生长季节内缓慢释放,有利于植物对矿质养分的吸收。,土壤线虫:线虫属线形动物门的线虫纲,是一种体形细长(1毫米左右)的白色或半透明无节动物,是土壤中最多的非原生动物,已报导种类达1万多种,每平方米土壤的线虫个体数达105-106条。线虫一般喜湿,主要分布在有机质丰富的潮湿土层及植物根系周围。,腐生型线虫:主要取食对象为细菌、真菌、低等藻类和土壤中的微小原生动物,其活动对土壤微生物的密度和结构起控制和调节作用,另外通过捕食多种土壤病原真菌,可防止土壤病害的发生和传播。寄生型线虫:其寄主主要是活的植物体的不同部位,寄生的结果通常导致植物发病。,线虫可分为腐生型线虫和寄生型线虫,成,体节数目是分类的特征之一。蚯蚓是典型的土壤动物,主要集中生活在表土层或枯落物层,因为它们主要捕食大量的有机物和矿质土壤,土壤中枯落物类型是影响蚯蚓活动的重要因素,不具蜡层的叶片是蚯蚓容易取食的对象。作用:蚯蚓通过大量取食与排泄活动富集养分,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并通过掘穴、穿行改善土壤的通透性,提高土壤肥力。因此,土壤中蚯蚓的数量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蚯蚓:土壤蚯蚓属环节动物门的寡毛纲,是被研究最早(自1840年达尔文起)和最多的土壤动物。蚯蚓体圆而细长,其长短、粗细因种类而异;身体由许多环状节构,生态环境,土壤动物,生态环境与土壤动物的关系:1、生态环境对土壤动物的影响 土壤动物的群落结构随环境因素和时间变化呈明显的时空变化。2、土壤动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土壤动物的数量和群落结构的变异能指示生态系统的变化。,2.土壤微生物,土壤微生物:是指生活在土壤中借用光学显微镜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土壤微生物参与土壤物质转化过程,在土壤形成和发育、土壤肥力演变、养分有效化和有毒物质降解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1,3,2,4,图1:古细菌(产甲烷菌)图2: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图3:真菌(青霉菌)图4:病毒(T4噬菌体),土壤微生物的营养类型,根据微生物对营养和能源的要求,一般可将其分为四大类型:,化能有机营养型,化能无机营养型,光能有机营养型,光能无机营养型,又称化能异养型,所需能量和碳源直接来自土壤有机物质。,又称化能自养型,无需现成的有机物质,能直接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或无机盐类生存的细菌。,又称光能异养型,其能源来自光,但需要有机化合物作为供氢体以还原二氧化碳,并合成细胞物质。,又称光能自养型,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以无机物作氢供体以还原二氧化碳合成细胞物质。,土壤微生物呼吸类型的多样性,根据土壤微生物对氧气要求的不同,可分为:,好氧微生物,在有氧环境中生长,以氧分子为呼吸基质氧化时的最终电子受体,兼性微生物,在有氧和无氧环境中均能进行呼吸的土壤微生物,厌氧微生物,在嫌气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以无机氧化物(NO3-、SO42-、CO2)作为最终电子受体,通过脱氧酶将氢传递给其它的有机或无机化合物,并使之还原,土壤细菌,土壤细菌是一类单细胞、无完整细胞核的生物。它占土壤微生物总数的70%90%。细菌的基本形态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土壤细菌常见属有:节杆菌属、芽孢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土壤杆菌属、产碱杆菌属和黄杆菌属。,土壤中存在各种细菌生理群,其中主要的有纤维分解细菌、固氮细菌、氨化细菌、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等。,纤维分解细菌,好气纤维分解细菌 主要有生孢噬纤维菌属、噬纤维菌属、多囊菌属和镰状纤维菌属(要求最适温度为2230,通气良好),嫌气纤维分解细菌 主要是好热性嫌气纤维分解芽孢细菌,包括热纤梭菌、溶解梭菌及高温溶解梭菌等。好热性纤维分解菌活动适宜温度达6065,最高活动温度可达80。,生态习性:纤维分解细菌适宜中性至微碱性环境,在酸性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活性明显减弱;纤维分解细菌的活动也受到分解物料C/N的影响。,C/N,固氮细菌,自生固氮细菌,共生固氮细菌,自生固氮细菌是指独自生活时能将分子态氮还原成氨,并营养自给的细菌类群。,主要有好气性、嫌气性和兼性三种。,共生固氮细菌是指两种生物相互依存生活在一起时,由固氮微生物进行固氮的作用。,固氮菌,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共生固氮作用最为重要。,根瘤菌是指与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能固定大气中分子态氮,向植物提供氮营养的一类杆状细菌。,根瘤,根瘤菌,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形成根瘤可分为两个阶段:,侵染土壤阶段,根瘤形成阶段,氨化细菌,微生物分解含氮有机化合物释放氨的过程称为氨化过程。,含氮有机化合物,多肽、氨基酸等简单含氮化合物,NH3,生态习性:最适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50%75%;最适温度为2535;适宜pH为中性环境。,物料C/N比对氨化细菌活动强度和氨化过程的影响,硝化细菌,微生物氧化氨为硝酸并从中获得能量的过程称为硝化过程。,NH3,亚硝酸,亚硝酸细菌,硝酸,硝酸细菌,生态习性:属化能无机营养型,适宜在pH6.68.8或更高的范围内生活;好气性细菌;最适温度为30。,参与硝化过程的土壤微生物为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微生物将硝酸盐还原为还原态含氮化合物或分子态氮的过程称反硝化过程。,生态习性:最适pH值为68;最适温度为25。,由微生物推动的氮素循环,土壤真菌,土壤真菌:是指生活在土壤中菌体多呈分枝丝状菌丝体,少数菌丝不发达或缺乏菌丝的具真正细胞核的一类微生物。,生态习性:适宜酸性;好气性微生物;化能有机营养型。作用:是土壤中糖类、纤维类、果胶和木质素等含碳物质分解积极参与者。,主要的土壤真菌:分布最广的是青霉属、曲霉属、木霉属、镰刀菌属、毛霉属和根霉属。,土壤放线菌,土壤放线菌:是指生活在土壤中呈丝状单细胞、革兰氏阳性的原核微生物,数量仅次于细菌,为1%10%。,生态习性:适宜中性偏碱;耐高温、好气性微生物;化能有机营养型。作用:是土壤中木质素、纤维类、单宁和蛋白质等复杂有质物分解积极参与者。,主要的土壤放线菌:分布最广的是链霉菌属、诺卡氏菌属、小单细胞菌属、游动放线菌属等。,土壤藻类,土壤藻类是指土壤中的一类单细胞或多细胞、含有各种色素的低等植物。,苏州市河道里的蓝藻,巢湖里的蓝藻,3.植物根系及其与微生物的联合,植物根系通过根表细胞或组织脱落物、根系分泌物向土壤输送有机物质,这些有机物质:,一方面对土壤养分循环、土壤腐殖质的积累和土壤结构的改良起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作为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大大刺激了根系周围土壤微生物的生长,使根周围土壤微生物数量明显增加。,植物根系的形态,高等植物的根是生长在地下的营养器官,单株植物全部根的总称为根系。林木根系有不同形态,概括起来可将其分成五种类型:,垂直状根系,辐射状根系,扁平状根系,串联状根系,须状根系,根际与根际效应,根际:是指植物根系直接影响的土壤范围。通常把根际范围分成根际与根面二个区,受根系影响最为显著的区域是距活性根12毫米的土壤和根表面及共其粘附的土壤(也称根面)。,根际效应:由于植物根系的细胞组织脱落物和根系分泌物为根际微生物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能量,因此,在植物根际的微生物数量和活性常高于根外土壤,这种现象称为根际效应。,根际微生物:根际微生物是指植物根系直接影响范围内的土壤微生物。,4.土壤酶,土壤酶:是指在土壤中能催化土壤生物学反应的一类蛋白质。,来源,土壤酶来源于土壤微生物和植物根,也来自土壤动物和进入土壤的动、植物残体。,存在状态,胞内酶:(存在于土壤中微生物和动、植物的活细胞及其死亡细胞内的酶。),胞外酶:(以游离态存在于土壤溶液中或与土壤有机、矿质组分结合的脱离了活细胞和死亡细胞的酶。),土壤酶活性及其影响因素,土壤酶活性:是指土壤中胞外酶催化生物化学反应的能力。常以单位时间内单位土重的底物剩余量或产物生成量表示,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影响因素,土壤性质,耕作管理措施,土壤质地,土壤水分状况,土壤结构,土壤温度,土壤有机质含量,施肥,土壤灌溉,农药,一、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及组成,土壤有机质是指土壤中形成的和外部加入的所有动、植物残体不同分解阶段的各种产物和合成产物的总称。(一)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及类型 土壤有机质主要来源于高等绿色植物的枯枝、落叶、落果、根系等;其次是土壤中动物、微生物的遗体;及人为施用的有机肥料。,(二)土壤有机质的组成及性质1.糖类、有机酸、醛、醇、铜类以及 相近的化合物。2.纤维素和半纤维素 3.木质素 4.脂肪、蜡脂、树脂和单宁,5.含氮化合物 动、植物残体中主要的含氮化合物是蛋白质,少量比较简单的可溶性氨基酸。植物残体中的叶绿素等。6.灰分元素 植物经燃烧后,残留在灰分中的元素称灰分元素。构成灰分的主要元素为Ca、Mg、K、Na、S、P、S、Fe、AL、Mn,以及微量元素I、Zn、Mo、B等。其中以Si、Ca、K、Al为最多。,第一节 土壤有机质来源及其组成特点,二.土壤有机物质基本组成特点:,(一)土壤有机质的物质组成 依据有机物质的分解阶段和存在物理形态分为:1.未分解的动植物残体(原材料)2.半分解的有机质:成为暗褐色小片3.腐殖质:特殊性有机物质。,(二)土壤有机质化学组成1.碳水化合物:单糖、多糖、淀粉、纤维素、果胶物质等2.木质素:比较稳定。是形成腐殖质中心核的原始材料3.含氮化合物:蛋白质、多肽、氨基酸4.脂溶性物质:如树脂、腊质、单宁等,(三)元素组成 C(5258%)、O(3439%)、H(3.34.8%)、N(3.74.1)、P、K、Ca、Mg、Fe、Si、Zn、Cu、B、Mo、Mn等.其中:C、H、O、N的和占有机质9095%,(四)土壤有机质组成基本特点:1.土壤有机质中木质素和蛋白质含量比植物组织中含量增加2.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减少3.土壤中形成了腐殖质,第一节 土壤有机质来源及其组成特点,植物组织与土壤有机质组成比较,第一节 土壤有机质来源及其组成特点,第二节 土壤有机物质的分解与转化,有机残体,矿(质)化作用,腐殖化作用,一.有机质的矿质化作用,水解酶作用,一.有机质的矿化作用,己糖淀粉半纤维素纤维素;糖类物质的分解是土壤中生物物活动的主要能源(生物热)。(45千卡热/g有机物),2.含氮物质的分解:,蛋白质,多肽,氨基酸,氨NH3,硝酸根NO3-,蛋白酶,肽酶,氨化细菌,硝化细菌,水解作用,氨化作用,硝化作用,任何条件下,好气条件下,思考题:旱地和水地含氮化合物的转化结果会有何差异?,含氮有机物质的转化 含氮有机物是土壤中氮素的主要贮藏状态,包括蛋白质、氨基酸、腐殖质等。(1)水解作用蛋白质在微生物分泌的蛋白质水解酶作用下,分解成氨基酸的作用称水解作用。蛋白质 氨基酸,(2)氨化作用 分解含氮有机物产生氨的生物学过程称氨化作用。CH2NH2COOHO2 HCOOHCO2NH3CH2NH2COOHH2 CH3COOHNH3CH2NH2COOHH2O CH2(OH)COOHNH3,3.硝化作用 氨态氮被微生物氧化成亚硝酸,并进一步氧化成硝酸的过程,称硝化作用。这一作用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氨被亚硝酸细菌氧化成亚硝酸;第二阶段,亚硝酸被硝化细菌氧化成硝酸。其反应如下:2NH23O2 2HNO22H2O热量2HNO2O2 2HNO3热量,(4)反硝化作用同细菌在无氧或微氧条件下以NO3或NO2作为呼吸作用的最终电子受体生成N2O和N2的硝酸盐还原过程,称反硝化作用。其反应如下:,反硝化细菌,C6H12O624KNO3,24KHCO36CO212N218H2O,一.有机质的矿化作用,3.含磷和硫化合物的分解,含磷和硫化合物的分解,正磷酸盐H2PO4-、HPO4=、PO4+3、正硫酸盐 HSO4-、SO4=好气条件,偏磷酸盐和次磷酸盐H3PO3、H3PO2、H3P正硫酸盐 H2S(黑根、毒害)嫌气条件,(三)矿化率:每年因矿化而消耗的有机物质量占土壤有机质总量的百分数。矿化率作为土壤矿化快慢的指标。一般土壤年矿化率为1%左右。,(四)影响土壤有机质分解转化的因素 土壤有机物质分解转化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的,属于生物化学反应。1.温度:在035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有机物质分解速率增加。每上升10,土壤有机质分解速率升高10倍。温度高于45 和低于0 微生物的活性都会降低,有机物质分解速率变慢。高于50 就是纯氧化反应。(南方土壤有机质含量为什么低于北方土壤)温度增加10,有机质分解速度增加。冻土效应:土壤冰冻以后,在其解冻后的最初12周内,二氧化碳和氨释放量增多的现象。,一.有机质的矿化作用,影响土壤有机质分解转化的因素,2.水分(通气性):微生物生命活动一切条件都需要一定的湿度和通气条件。如果适度湿润且通气良好,土壤中的好气微生物活动旺盛,有机物质进行着好气分解,分解速度快。分解完全,矿化率高,中间产物少,养料释放多,不会产生有毒物质。如果湿度过大,水分堵塞了土壤孔隙,使通气状况受阻,嫌气微生物活动旺盛,有机物质分解慢,不彻底,有中间产物累积,释放还原性气体,产生环境效应,也影响植物生长。水田不宜提倡秸秆还田。不用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增产。干土效应:土壤经过干燥后,在加水湿润的最初12周内,二氧化碳和氨释放量增加的现象。,影响土壤有机质分解转化的因素,3.pH:各类微生物最适条件:细菌中性;放线菌偏微碱性;真菌酸性(36);土壤pH高于8.5和低于5.5,都不适宜微生物活动。绝大多数微生最适pH条件为中性。4.有机物的物理状态和组成:新鲜程度、细碎程度,织物组织的C/N比,C/N比,C/N比:有机质中有机碳和有机氮的重量比 土壤的C/N:8:115:1 中间值为10:112:1。在同一气候条件下,C/N变化较小。气温相同时,干旱气候条件下的C/N比湿润地带低;降雨量相同时,暖温地带土壤C/N比寒冷地土壤低。底层土壤C/N比表层土壤低。植物的C/N比:豆科植物20:130:1。作物秸秆为80:1100:1微生物:4:19:1,C/N比意义:,1.具有较高C/N的植物残体进入土壤会引起微生物与植物争氮现象。C/N比作为秸秆还田的重要技术参数需要考虑。2.不同土壤有一个相对稳定的C/N比。土壤碳的保持决定于土壤氮的水平。有机体的含氮量越大,则有机碳累积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所以,C/N不仅与土壤氮的有效性有关,而且也跟土壤有机质的保持有关。在耕作土壤管理中,两方面都需要考虑。,二.土壤腐殖化作用,(一)腐殖化概念:土壤有机物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把矿质化过程中的中间产物,转化成更复为杂的、稳定的、特殊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腐殖质的过程。腐殖化过程也就是有机碳从一种有机碳形式转化为另一种有机碳形式,也叫有机碳的周转。它是一种极端复杂的生物过程。(二)土壤腐殖化过程-腐殖质的形成过程(假说阶段):腐殖化过程是以微生物为主导的生物和生化过程,还有一些纯化学过程。,腐殖质的形成过程(假说阶段):,有机质的形成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产生了合成腐殖质原始材料:(1)芳香核:主要由木质素降解所产生。酚类氧化成醌所产生。(2)支链化合物:一些含氮的有机化合物,如氨基酸、肽类等。第二阶段:合成阶段:将分解转化的基本材料在微生物作用下经过缩合和聚合,合成结果复杂的腐殖质。,多元酚理论(较为盛行),二.土壤腐殖化作用,(三)腐殖化系数:加入单位有机物质土壤后所产生腐殖质的斤数(一般指一年以后)。腐殖化系数大小不仅取决于有机物质品种本身,也取决于各种环境条件:旱地土壤腐殖化系数一般在0.200.30,而水田则为0.250.40之间。,第三节 土壤腐殖质,一.土壤腐殖质组成,土壤腐殖质,非腐殖物质,腐殖物质,(一)非腐殖物质:微生物的代谢产物1.碳水化合物:多糖、糖醛酸、和氨基糖组成。主要来源于植物残体和根系分泌物。含量占有机质总量1527%。其中多糖是主体。含量约为有机质总量的922%。多糖多土壤结果影响研究被受到关注2.含氮化合物:主要来源于生物残体中含氮化合物,其中主要形式为蛋白质、缩氨酸。易于分解成氨基酸。占的量不高。(二)腐殖物质:,一.土壤腐殖质组成,腐殖物质概念:有机物质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转化成一种特殊的、高分子、暗色的有机物质。腐殖物质是在土壤中形成的一类特殊的化合物,远不同于动植物体内的其它有机化合物,结构复杂,性质稳定、存留时间长、和无机矿物颗粒密切结合在一起。是土壤有机质质体成分,占有机质总量的5090%。基本上与盐基离子形成各种腐殖酸盐。中心为芳香核、连接了许多支链化合物的复杂结构.,根据腐殖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和颜色可分离出胡敏素、胡敏酸和富啡酸3种性质不同的腐殖质。,NaOH或NH4OH 稀溶液处理,不溶解的腐殖质 胡敏素,溶解的暗褐色溶液,HCl或 H2SO4处理,沉淀物质 胡敏酸,黄白色溶液 富里酸,土壤,二、腐殖质的分离与组成,腐殖酸是土壤和沉积物等物质中溶于稀碱呈暗褐色、无定型和酸性的非均质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它的性质不活泼,不能作为独立的腐殖物质存在,所以一般把土壤腐殖质概括为胡敏酸和富里酸两大类。,黄腐酸(富啡酸、富里酸)既能溶解于碱,又能有解于酸。曾经成为可连酸、阿波可连酸。分子量相对较小,褐腐酸(胡敏酸):指能溶解于碱而不溶解于酸。分子量相对较大,+,=60%,三、腐殖质的性质 1腐殖质不是一种纯的化合物,而是代表一类有着特殊化学和生物本性的,构造复杂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2腐殖质的元素成分,主要是C、H、O、N、P、S、Ca等。腐殖质含碳量约为5660,平均为58。含氮量约为36(平均为56),其碳氮比例大致为10:112:1,灰分占06。,3腐殖质是一种黑色或棕色的有机胶体。它的化学构造式虽然还没有确定,但它们有若干共同点是可以肯定的,即分子巨大,以芳香族核为主体,附以各种功能团。其中主要的功能团为酚羟基(一OH)、羧基(一COOH)、甲氧基(一OCH3),并有含氮的环状化合物等。,4.腐殖质带有电荷,并且是两性胶体,在通常情况下,它所带的电荷是负的,5腐殖质的凝聚,腐殖质是带负电荷的有机胶体,根据电荷同性相斥的原理,所以新形成的腐殖质胶粒在水中呈分散的镕胶液,但增加电解质浓度或高价离子,则电性中和而相互凝聚,形成凝胶。腐殖质在凝聚过程中可使土粒胶结在一起,形成结构体。另外,腐殖质是一种亲水胶体,可以通过于燥冰冻脱水变性,形成凝胶。腐殖质这种变性是不可逆的,所以能成水稳性团粒结构。,6.吸水性:腐殖质是一种亲水胶体,有强大的吸水能力,单位质量腐殖质的持水量是硅酸盐粘土矿物的45倍,最大吸水量可以超过500%。最大吸湿水量可达本身一倍以上。7.稳定性:稳定性很强,年矿化率平均1%2%之间。,(三)腐殖质的变异性 土壤腐殖质形成过程是土壤发育的主要过程。不同土壤不仅其腐殖质含量不同,而且组分的比例、各组分的复杂程度等也有差异。HA/FA值*:表示胡敏酸与富里酸含量的比值。意义:是表示土壤腐殖质成份变异的指标之一。说明了腐殖酸形成的条件和分子量的复杂程度,HA/FA越大,胡敏酸含量多,结构复杂;相反,富里酸含量多,结构简单。我国土壤有机质变异规律是 1.由东向西,由草甸草原向干旱草原、荒漠草原和荒漠化土壤过渡,腐殖质含量不断递减,HA/FA也逐渐降低。黑土(1.52.5)-黑钙土(1左右)-灰钙土和荒漠土(0.60.8)2.一般我国北方的土壤,特别干旱区与半干旱区的土壤腐殖质以胡敏酸为主,HA/FA比大于1;而在温暖潮湿的南方的酸性土壤中,土壤中以富里酸为主,HA/FA比一般小于1.黑土-暗棕壤(12)-黄棕壤(0.450.75)-红壤、砖红壤(0.45)3.在同一地区,水稻土的腐殖质的HA/FA 比大于旱地。4.在同一地区,熟化程度高的土壤的HA/FA比较高。造成土壤腐殖变异的原因:主要是气候、植被、土壤反应、母质、等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结果,三.土壤腐殖质性质,(三)腐殖质的变异性 土壤腐殖质形成过程是土壤发育的主要过程。不同土壤不仅其腐殖质含量不同,而且组分的比例、各组分的复杂程度等也有差异。HA/FA值:表示胡敏酸与富里酸含量的比值。意义:是表示土壤腐殖质成份变异的指标之一。说明了腐殖酸形成的条件和分子量的复杂程度,HA/FA越大,胡敏酸含量多,结构复杂;相反,富里酸含量多,结构简单。,三.土壤腐殖质性质,我国土壤有机质变异规律是:1.由东向西,由草甸草原向干旱草原、荒漠草原和荒漠化土壤过渡,腐殖质含量不断递减,HA/FA也逐渐降低。黑土(1.52.5)-黑钙土(1左右)-灰钙土和荒漠土(0.60.8)2.一般我国北方的土壤,特别干旱区与半干旱区的土壤腐殖质以胡敏酸为主,HA/FA比大于1;而在温暖潮湿的南方的酸性土壤中,土壤中以富里酸为主,HA/FA比一般小于1.黑土-暗棕壤(12)-黄棕壤(0.450.75)-红壤、砖红壤(0.45),三.土壤腐殖质性质,3.在同一地区,水稻土的腐殖质的HA/FA 比大于旱地。4.在同一地区,熟化程度高的土壤的HA/FA比较高。造成土壤腐殖变异的原因:主要是气候、植被、土壤反应、母质、等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结果。,三.土壤腐殖质性质,5%,0.5-2.0%,7%,0.5%,第四节 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和调节,一、土壤有机质对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土壤有机质,特别是腐殖质,对土壤肥力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可归纳如下几点:,(一)植物养分的重要来源 土壤有机质含有大量而全面的植物养分,特别是氮素,土壤中的氮素95以上是有机态的,经微生物分解后,转化为植物可直接吸收利用的速效氮。(二)提高士壤的蓄水保肥和缓冲能力 腐殖质本身疏松多孔,具有很强的蓄水能力。土壤中的粘粒吸水力一般为5060,而腐殖质可高达400600。,(三)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 新鲜有机质是土壤团聚体主要的胶结剂,在钙离子的作用下,能够形成稳定性团聚体,腐殖质颜色深,能吸收大量的太阳辐射热,同时有机质分解时也能释放热,所以有机质在一定条件下能提高土壤温度。,(四)促进微生物的生命活动 土壤有机质能为微生物生活提供能量和养分,同时又能调节土壤水、气热及酸碱状况。(五)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胡敏酸具有芳香族的多元酚官能团,可以加强植物的呼吸过程,提高细胞膜的透性,促进养分进入植物体,还能促进新陈代谢,细胞分裂,加速根系和地上部分的生长。,(六)其他方面的作用 腐殖质中含维生素、抗生素和激素,可增强植物抗病免疫能力,胡敏酸还有助于消除土壤中农药残毒及重金属离子的污染。另外,腐殖质还有利于盐、碱土的改良。,二、土壤有机质的调节(一)增施有机肥料、种植绿肥对苗圃土壤和瘠薄的园林绿化地、果园等增施有机肥料是增加有机质的基本方法,据研究,施入土壤中的有机质,一般能有2334被分解,其余的则转化为腐殖质积累在土壤中。,(二)保留树木凋落物 树木凋落物是林地(园林绿化)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之一,如果能采取有效措施,效果是不错的。(三)调节土壤水、气、热等状况土壤微生物的生活条件得到正常满足时,有机质才能正常转化,矿化和腐殖化才能得以协调。,(四)调节C/N有机物本身的成分是影响其分解的重要因素之一。有机物含碳素总量和氮素总量的比例,叫做C/N。,一.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方面的作用,(一)提供植物需要的养分 1.碳素营养:碳素循环是地球生态平衡的基础。土壤每年释放的CO2达1.351011吨,相当于陆地植物的需要量大棚蔬菜生产需要气肥。由于中午往往发生CO2饥饿现象,影响产量。根系土壤CO2浓度超过5%会对作物产生毒害,2.氮素营养:土壤有机质中的氮素占全氮的90-98%3.磷素营养:土壤有机质中的磷素占全磷的20-50%4.其他营养:K、Na、Ca、Mg、S、Fe、Si等营养元素。,5.腐殖酸的络合和螯合,防止了某些金属如Cu、Zn沉淀,提高了有效性。6.有机酸促进了矿物风化、溶解释放其养分,有机物质是多元素的长效肥,(二)改善土壤肥力特性1、物理性质:促进良好结构体形成(胶结剂-胡敏酸多糖)降低土壤粘性、粘着性、胀缩性和可塑性,改善土壤耕性;在陶瓷工业中常向陶土中加入适量的腐殖质,以改善其塑性,防止模坯开列变形,提高成品率。降低土壤砂性,提高保蓄性;促进土壤升温。机理如下 1.进入土壤的植物组织,每千克干物质大约有16.745220.9320KJ的热。含有机4%土壤每英亩耕层土壤有机物质潜能为6.28109 6.9888109KJ;相当于2050吨无烟煤热量。(土壤参与了能量的传递)应用实例:保护地蔬菜育秧和越冬2.腐殖质黑色有利于吸热增温3,导热性较大,一.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方面的作用,2、化学性质(1)影响土壤的表面性质(2)影响土壤的电荷性质 可变电荷(3)影响土壤保肥性(4)影响土壤的络合性质(5)影响土壤缓冲性(弱酸和弱酸盐)3、生理性质(1)影响根系的生长(2)影响植物的抗旱性(增强了细胞渗透性和刺激根系下扎)(3)影响植物的物质合成与运输(4)药用作用。,一.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方面的作用,不良作用:有机物质分解的中间产物如各种有机酸的毒害问题应当注意,(一)有机质对重金属污染的影响 腐殖酸是重金属离子的络合剂。(二)有机物质对农药污染的影响:褐腐酸可使残留在土壤中的某些农药如D.D.T、三氮杂苯等溶解度增大,加速淋出土体。减少对农作物危害,(三)土壤有机质对全球碳平衡的影响(四)对环境不良影响 还原气体的产生 CH4、H2S等,二、有机质在生态环境上的作用,(一)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原则 坚持两个原则 1.生态平衡原则 在各种环境条件下,土壤有机质矿化和腐殖化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故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是相对稳定的;在特定的气候带,特定植被条件下,土壤有机质积累到一定数量时,将保持较稳定的数值,不可能上升到惊人的水平;有机质含量下降要比提高快。(东北黑土开垦后退化)2.经济原则 超量使用有机肥或其它大量的有机物质是不现实的、更是不经济的,必须按照经济原则培肥土壤。(有机无机并重),三、土壤有机质的管理,三、土壤有机质的管理土壤有机质(碳)的动态平衡,土壤有机质含量并非可以无限提高,在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最终达到一个稳定值。,(二)提高有机质含量的措施,三、土壤有机质的管理,1、施用有机肥,主要的有机肥源包括:绿肥、粪肥、厩肥、堆肥、沤肥、饼肥、蚕沙、鱼肥、河泥、塘泥、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2.种植绿肥 田菁 紫云英 紫花苜蓿等,(1)休闲绿肥(2)粮肥间套养用结合:因地制宜、充分用地、积极养地、养用结合,田间麦秸堆腐还田,激发作用*:由于加入新鲜有机物质使土壤有机质矿化速率加快(正激发)或变慢(负激发)的效应称之激发作用,也叫起爆效应。,激发效应可以是正、也可以是负。激发比率:加入新鲜有机物质后土壤有机物质矿化量与加入前的矿化量之比。激发比率 1,正激发,不仅没有提高土壤有机含量,反而减少了;激发比率1,负激发,可以增腐殖质含量激发比率受一系列因素影响问题:给土壤使入有机肥,就一定能提高反应殖质含量吗?,三、土壤有机质的管理,3.秸秆还田,要注意秸秆的C/N比、破碎度、埋压深度以及土壤墒情、播种期远近、化肥施用量等。,三、土壤有机质的管理,4.土壤调控技术措施(1)调解土壤湿度和通气性(2)温度:中耕松土(锄头下边有肥)(3)土壤pH(4)土壤C/N比,【本章小结】土壤有机质概述 1了解不同地带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2了解自然土壤与耕作土壤有机质来源的异同。3掌握土壤有机质与土壤腐殖质概念,二者有何异同。4熟悉土壤有机质的基本组成,包括化学组成、化合物组成和形态特征。土壤有机质的转化 1掌握碳水化合物、含N化合物的转化过程及产物,重点掌握影响转化因素中的C/N的详细内容和基本原理。2理解影响有机物质在土壤中转化的推动力是微生物的含义。土壤腐殖质的形成 1了解腐殖质形成过程的两个阶段的内容及相互关系,组成土壤腐殖质最基本的物质有哪些?2掌握土壤腐殖质的组分、所带功能团对各组分性质产生的影响。掌握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农作物产量、品质以及环境保护所产生的影响。了解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原则和途径,以及为什么一再强调增施有机肥,以培肥土壤的科学道理。,土壤有机质,(一)基本概念,(二)问答题,1.土壤有机质 2.土壤腐殖质 3.矿化作用 4.腐殖化作用 7.腐殖化系数 8.C/N 9.HA/FA,思考题:,1.解释:矿质化作用、腐殖化作用、腐殖化系数、矿化率。2.简述土壤微生物中细菌、真菌、放线菌的特点。3.说明C/N的概念与意义、HA/FA概念与意义。4.叙述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的意义和作用,怎样调节?,

    注意事项

    本文(土壤学第三章土壤有机质.ppt)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