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一 雨中登泰山 ppt.ppt
一、请同学们按顺序坐好。二、请把学习用具放好。三、集中注意力。,请安静,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五岳,雨中登泰山,李健吾,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李健吾(19061982),山西省运城县人,现代戏剧家、翻译家。解放以后,致力于外国文学的研究和编译工作。,作者简介:,学习目标:,一、运用泛读法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二、学习“移步换景”的写景方法。三、领悟登攀“十八盘”的精神。,复习:1、“泛读”是怎样一种读书方法?2、进行泛读应注意哪些问题?,泛读又称泛览、概览,指的是广泛涉猎读物,只求概括了解主要内容,找到所需信息的一种快速读法。,1、辨明读物文体;2、明确阅读目的;3、养成广泛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此外:1、审视标题;2、分析开头和结尾;3、浏览目录、提要。,运用泛读法阅读课文并思考:,作者按照什么顺序描写了泰山的哪些景 物?雨中泰山的景物有什么特色?作者“雨中登泰山”体验到的“独得之乐”是什么?,文章结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l、2段),(39段),(10、11段),写冒雨登山的缘由;,写雨中登山的情景;,写雨中登山的感受。,思考:,作者在登泰山的行程中,好几处记下了当时是几点钟的具体时间,请把这些句子找出来,并联系当时的情景,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移步换景”,本文写景以“移步换景”之法为主所谓“移步”是指观察者立足点的变化;所谓“换景”则指景观不同,或观察对象的变换,或是由于距离、角度的变化,同一观察对象,面目姿态也会大不相同。这种以观察者立足点的变化为线索,描述所见景物的方法,通称“移步换景”。,思考:,找出课文运用“移步换景”之法的地方:,1、随着作者立足点的移动,描写对象也随之变换;2、作者立足点移动了,但描写对象没有变化,只是由于距离、角度发生了变化,描写对象的面貌姿态也发生了变化:,东路:从岱庙南天门共7000石阶,采用泛读法,完成攀登路线图的填写。,岱宗坊(远观),虎山水库(瑰丽景色,描写第一种类型的瀑布,对水流颜色描写细腻,比喻新颖、引用神话传说),七真祠(着重描写其中的一位泥塑),一天门(略写,雄伟的江门把山挡住),孔子登临处(石坊简介),长门洞(交代),经石峪(介绍得名的原因),壶天阁(柏洞、阴森),黄岘岭(沙石颜色),二天门(溪水的情形、仰望的情景),云步桥(描写飞瀑),慢十八盘(用拟人的手法写泰山上的松树:盘着的、斜伸的、挺立的,千姿百态,各具特色,同时运用比喻、排比,穿插着抒情),升仙坊(简介石坊),紧十八盘(形象的比喻和引述古人记载,写出盘道的曲折艰险),南天门(写了心情),天阶(石坊简介),天街(静态描写小店,一连串比喻描写奇形怪状的积石,用丰富的联想写各种古迹:登封台、孔子小天下处、洗头盆、白云洞,俯视情景),岱宗坊,虎山水库,壶天阁,孔子登临处,二天门,云步桥,升仙坊,十八盘,南天门,天街,课堂小结,一、运用泛读法把握课文的主要 内容。二、学习“移步换景”的写景方法。,课堂小结,作业,仿照课文移步换景的方法描写新职中美丽的校园风光,再见,欢迎各位专家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