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H3C平安城市视频监控系统技术建议书 .doc

    • 资源ID:2400339       资源大小:4.14MB        全文页数:11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H3C平安城市视频监控系统技术建议书 .doc

    平安城市视频监控系统技术建议书 第1章 项目概述71.1 项目建设背景71.1.1 项目总体要求71.1.2 系统实现功能要求7第2章 系统详细方案设计122.1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122.1.1 传统监控联网建设模式分析122.1.2 为什么要采取H3C iVS IP智能监控解决方案132.1.3 H3C iVS IP智能监控架构142.1.4 系统设计总体框架设计图151. 网络设备说明162. 存储设备说明163. 监控设备说明162.1.5 iVS监控系统增值业务介绍162.1.6 用户权限及管理设计182.1.7 平安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基于组播的基本流程192.1.8 报警与事件联动基本流程222.1.9 大屏幕方案设计231. 轮巡切换:单显示器组切换242. 轮巡切换:多显示器组切换243. 轮巡切换:群切换244. 联动切换:报警联动切换255. 联动切换:特殊事件联动切换256. 联动切换:智能联动切换257. 联动切换:外部触发联动切换258. 主要业务流程252.1.10 系统功能特点271. 统一的监控平台272. 先进的体系架构283. 创新的双流分离设计284. 高清晰的图像质量285. 专业可靠的海量存储296. 智能便利的管理维护317. 灵活丰富的接入方式328. 电信级的设备高可靠性329. 国际标准的高锲合322.2 平安城市视频监控系统承载网络及系统接入设计方案332.2.1 IP地址及VLAN规划331. IP地址选择332. IP地址分配333. VLAN规划332.2.2 QoS设计342.2.3 组播设计351. 组播技术介绍352. 组播网络设计362.2.4 网络安全设计362.2.5 网络可靠性设计371. 设备级可靠性设计372. 协议级可靠性设计372.3 立杆和基础设计382.4 供电系统设计392.5 图像采集和显示设备选型设计402.5.1 智能高速球402.5.2 红外摄象机412.5.3 旋转型红外变焦摄象机432.5.4 道路专用摄象机442.5.5 彩色半球摄象机452.5.6 小型红外摄象机462.6 视频编、解码设计482.6.1 前端视频编码器设计481. 设计要求简述482. 前端视频编码器选型483. 性能特点:494. 连接说明:505. 前端视频编码器实物图片516. 产品规格522.6.2 视频解码器设计541. 设计要求简述542. 视频解码器设备选型543. 产品特点:544. 视频解码器连接示意图555. 视频解码器实物图556. 产品规格562.7 系统管理平台部分(控制管理层)设计582.7.1 系统管理平台的构成582.7.2 系统管理平台的主要功能581. 视频、数据管理服务器VM5000582. 视频管理服务器VM5000功能介绍592.7.3 关键系统功能及其业务流程671. 实时图像点播672. 远程控制683. 存储和备份694. 历史图像的检索和回放715. 报警管理726. 双向语音对讲727. 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738. 用户与权限管理749. 日志管理7510. 轮切业务7611. 视频监控客户端多画面业务7612. 终端合法性,状态一致性检查7713. 时间同步7814. 集中管理和批量配置782.7.4 存储技术架构分析782.7.5 存储网络选择792.7.6 存储设备选型分析802.7.7 存储系统容量计算822.7.8 存储系统方案设计832.7.9 存储安全设计881. 业务安全882. 数据安全892.7.10 H3C EX1000介绍892.7.11 典型组网应用912.8 系统防雷与接地系统设计932.8.1 雷电概述932.8.2 平安城市地区雷暴概况952.8.3 设计理论依据和相关技术标准961. 雷电入侵的途径和危害962. 设计理论依据973. 相关技术标准982.8.4 雷击入侵途径示意图992.8.5 防雷理论及设计方案991. 防雷理论的三个主要指导思想992. 根据雷电防护的理论,一个完整的防雷体系应具备的条件:1003. 电源系统雷电波入侵的防护1004. 信号线、网络系统的防雷保护1012.8.6 防雷设计技术说明(同机房设计相重复)1011. 机房设备供电部分的雷电保护:1012. 信息传输线的保护:1023. 接地系统制作安装:102第3章 系统主要技术介绍及设备技术参数1033.1 EPON组网技术介绍103第4章 H3C iVS 监控部分应用案例及客户名单1084.1 建设多个城市平安工程1084.2 建设多种行业监控项目115第1章 项目概述1.1 项目建设背景平安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将建设成一套以打击、预防违法犯罪为目的,在进出口门口、停车场等地点设立视频监控点,将监控图像实时传输到监控中心,通过对图像的浏览、记录等方式,使相关职能部门直观地了解和掌握监控区域的治安动态,有效提高社会治安管理水平的视频监控系统。1.1.1 项目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统一标准,整体部署,分期实施,信息共享” 与建设力度和社会可接受程度相结合、探索创新和稳步推进相结合、服务公安业务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的的原则,体现“实用,可靠,经济,科学”的指导思想。以规范技术应用为重点,以增强技术设施的实际应用效能为核心,通过技术集成,建立和完善覆盖面广、资源共享、综合应用的各级监控系统的技术平台。1.1.2 系统实现功能要求系统应能实现不同设备及系统的互联、互通、互控,实现视音频及报警信息的采集、传输/转换、显示/存储、控制;进行身份认证和权限管理,保证信息的安全;应能与报警系统联动,并提供与其他业务系统的数据接口。主要包括:1. 实时图像点播应能按照指定设备、指定通道进行图像的实时点播,支持点播图像的显示、缩放、抓拍和录像,支持多用户对同一图像资源的同时点播,支持IP 组播技术。2. 远程控制应能通过手动或自动操作,对前端设备的各种动作进行遥控;应能设定控制优先级,对级别高的用户请求应有相应措施保证优先响应。3. 存储和备份 监控控制平台的数据库在记录图像信息的同时还应记录与图像信息相关的检索信息,如设备、通道、时间、报警信息等。平台应能存储视音频信息并保持15天;对需要长期保存的信息可配置专用存储设备备份。4. 历史图像的检索和回放应能按照指定设备、通道、时间、报警信息等要素检索历史图像资料并回放和下载;回放应支持正常播放、快速播放、慢速播放、逐帧进退、画面暂停、图像抓拍等;支持回放图像的缩放显示。5. 报警管理Ø 报警的接收和分发应能接收报警源发送过来的报警信息,根据报警处置策略将报警信息分发给相应的系统、设备进行处理。报警源包括前端报警(探测)设备/报警子系统、监控设备的视频移动侦测输出和现有公共网络报警系统的联动输出。Ø 报警联动若报警位置存在监控设备,报警发生时应能通过预设方式自动调用视频或声音信息进行报警复核,并触发录音录像。系统应支持与其它警用业务系统进行报警联动。Ø 报警记录当发生报警时,监控中心应记录报警的详细信息,如报警地址、报警所属组织、报警级别、报警类型、报警时间、处警时间、处警结果等。6. 与其它系统的接口系统可提供与其它信息系统的互联接口。能与“三台合一”接处警系统、应急指挥系统、GIS 地理信息系统、卡口监控管理、交通监控管理等各警用业务工作相互集成。7. 语音双向对讲根据应用需要(如声音复核、通信指挥等),能支持在监控点和监控中心以及各监控中心之间实现语音双向对讲功能。8. 系统的人机交互Ø 应具有直观、友好、简洁的人机交互界面。Ø 应具有视频画面分割显示、信息提示等处理功能。Ø 应能反映自身的运行情况,对正常、报警、故障等状态给出指示。9. 用户与权限管理监控中心应具有对接入的用户进行授权和认证的功能。用户及权限管理可由各级监控中心独立执行,也可集中执行。用户及权限管理模块应定义用户对设备的操作权限、访问数据的权限和使用程序的权限。监控中心的用户应有权限获取所辖范围内的历史图像和实时监视图像,当需要获取非管辖范围内的历史图像和实时图像时,应取得有效授权。系统可提供对前端设备进行独占性控制的锁定及解锁功能,锁定和解锁方式可设定。10. 网络与设备管理应能在监控管理平台范围内对系统设备、网络进行管理,收集、监测网络内的监控设备、相关服务器的运行情况;对有权限调用访问本级监控中心的用户应能进行监控;在联网系统内部应能实现实时工作时钟同步。11. 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应具备保证信息安全的各项措施,包括身份认证、设备认证、前端设备和社会监控中心的接入安全、移动监控系统的接入和传输安全、图像信息的防篡改等。12. 日志管理日志包括运行日志和操作日志两种,运行日志应能记录系统内设备启动、自检、异常、故障、恢复、关闭等状态及发生时间;操作日志应能记录操作人员进入、退出系统的时间和主要操作情况。支持日志信息的查询和报表制作等功能。13. 监控智能化系统中尽可能多地采用智能化视频处理等技术,如运动目标检测、轨迹跟踪、行为分析、目标识别、快速图像检索等。14. 移动/无线监控支持前端设备的移动/无线接入和移动用户终端的使用。15. 网络带宽监控中心网络带宽规划设计主要应考虑前端设备接入监控中心、监控中心互联、用户终端接入监控中心和预留的网络带宽。 16. 监控中心内部及监控中心间互联的IP 网络性能指标监控中心内部及监控中心间互联的网络性能指标应符合通信行业标准YD/T 1171-2001 中所规定的1 级(交互式)或1 级以上服务质量(QoS)等级。具体指标如下:Ø 网络时延上限值为400ms。Ø 时延抖动上限值为50ms。Ø 丢包率上限值为1×10-3。Ø 端到端的信息延迟时间信息(包括媒体信息、控制信息及报警信息等)经由IP 网络传输时,端到端的信息延迟时间包括发送端信息采集、编码、网络传输、信息接收端解码、显示等过程所经历的时间。前端设备与监控中心间端到端的信息延迟时间应不大于1 秒。前端设备与用户终端间端到端的信息延迟时间应不大于2 秒。18. 视频报警联动响应时间报警信号到达监控中心后,在本监控中心的IP 网络内与视频显示的直接联动响应时间应不大于4秒。19. 系统图像质量应保证图像信息的原始完整性,即在色彩还原性、图像轮廓还原性(灰度级)、事件后继性等方面均与现场场景保持最大相似性。系统的最终显示图像应达到四级(含四级)以上图像质量等级,对于电磁环境特别恶劣的现场,图像质量应不低于三级。高风险对象的图像存储、回放的图像分辨率应与其相对应的风险等级划分规定的要求相一致,保证目标图像质量的有效性。经智能化处理的图像,其质量不受上述等级划分要求的限制,但对指定目标的处理,其处理前后的保留信息应保持一致。第2章 系统详细方案设计2.1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2.1.1 传统监控联网建设模式分析一、模拟视频监控系统模拟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较早,目前常被称为第一代监控系统。模拟监控系统是以视频矩阵、分割器、录像机为核心,辅以其他传感器的模拟信号传输、控制、处理系统。模拟监控系统采用视频切换矩阵连网,多路数视频光端机上传视频图像。系统主要特点是:视频、音频信号的采集、传输、存储均为模拟形式,一定距离范围内图像质量保持得很好。传统的模拟视频监控系统有局限性。首先,模拟视频信号通常采用同轴电缆进行传输,在距离较远时,需要使用视频放大器对视频信号进行放大以补偿传输损耗,而这将导致信号信噪比的下降。在实际工程中,如果对视频信号进行两级或两级以上的放大,图像就会产生明显失真;第二,模拟视频监控系统中所存储的视频图像信号是未经压缩的模拟信号,需要使用大量录像带,成本高、体积大且不易保存;第三,模拟视频监控系统在进行长延时录像时的图像质量较差,检索时需要在录像带上反复进退查找,难度大、不易使用;第四,与信息系统无法交换数据,应用的灵活性较差,不易扩展。由于模拟视频监控系统这些自身难以克服的缺点,不能适应报警与监控系统信息共享的要求,在系统建设过程中需要逐步淘汰或者进行升级改造。二、模数结合的视频监控系统数字硬盘录像机(DVR)应用到模拟监控系统中,将传统的模拟视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通过计算机网络来传输,这就形成了模数结合的监控系统,实现了视频/音频的数字化、系统的网络化、应用的多媒体化和管理的智能化。模数结合监控系统的报警信号和视音频信号的接入、图像的切换和前端设备的控制主要采用模拟切换矩阵;图像的记录采用数字方式;图像数字化后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输。模数结合的视频监控系统存在诸多问题:1. “矩阵DVR”是两套系统组合。矩阵作为实时查看设备,起到控制、切换作用;DVR作为数字存储设备。两套系统之间没有相互控制、统一管理的机制,并且也不能同时控制前端摄像机,仅仅是两套系统的组合。2. 矩阵级联问题。在监控系统中通常采用的是“监控中心分控中心”二级联网模式,矩阵在级联过程中产生了以下问题:由于信号衰减导致图像传输到到上级部门时质量下降;上下级之间容易形成控制冲突;无法获取其他同级区域的图像,在突发情况下无法实现对周边情况的全方位了解,等等问题。3. 标准化问题。矩阵协议目前没有形成国际标准化,不同厂家的矩阵难以实现互通,对后期扩容造成隐患。4. 视频存储问题。在模数结合的视频监控系统中采用DVR作为存储介质,但是DVR没有采用RAID、不支持硬盘热插拔,使得DVR难以为平安城市治安视频监控的事后取证提供高可靠性、稳定性的存储系统。同时由于视频文件分散在不同设备上,难以形成统一管理和视频数据综合利用,例如图像识别等应用。2.1.2 为什么要采取H3C iVS IP智能监控解决方案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安全保障的要求不断提高,视频监控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监控的规模和范围也不断扩大,网络监控的需求如火如荼,如当前的“大型平安工程、园区联网监控”中,成千上万处摄像监控点。但是,随着监控规模的扩大,很多问题也随之产生:如何实现如此大规模社会资源的实时监控?如何实现如此海量视频信息的高质量可靠存储?如何有效管理和维护如此复杂的监控系统?如何降低系统不断扩大后导致的运营费用不断高涨?当监控规模不断扩大时,上述视频监控的基本需求,是模拟视频矩阵和DVR数字硬盘录像机为核心的传统网络监控解决方案无法解决的。 顺应技术发展的趋势,基于在IP网络、IP视频应用及IP SAN存储等领域长期的技术积累和对网络视频监控本质需求的关注,H3C推出iVS(IP Video Surveillance)IP智能监控解决方案,集视频编解码、网络存储、管理平台和传输网络四大平台为一体,以标准、开放、高质、可靠的IP技术,有效的解决了上述问题,满足了网络监控市场蓬勃发展的需求,可广泛应用于平安工程、铁路、轨道交通、机场、公路、教育、医疗、电力、监狱、园区等领域的网络监控。2.1.3 H3C iVS IP智能监控架构1) 视频编、解码器编解码器支持H.264、MPEG2、MPEG4、MJPEG等编码格式,提供从单路到16路各种密度的规格,支持实时流和存储流双流设计,支持高至8Mbps的高清码流或低至128Kbps的标清码流,支持端到端写存储(编码器直接写入IP SAN存储),采用电信级制造工艺,可以基于各种网络环境高质量、可靠的满足各类网络监控前端编码、存储和解码的需求。2) 网络视频存储系统基于iSCSI标准的IP SAN技术和强大的数据管理服务器构建完善的网络存储系统,存储资源可以根据需求分布式部属并加以统一资源管理和调度,支持动态存储资源管理、在线部属,可以基于统一平台满足不同存储质量、容量和服务质量的客户需求,可以提供完善的备份和存储生命周期管理功能。提供不同性能的IP SAN盘阵,同时支持NAS备份功能。3) 系统管理平台包括专用的视频管理服务器、数据管理服务器、客户端和流媒体服务器,视频管理服务器是用于集中认证、注册、配置、控制、报警转发控制的专用信令服务器,可以实现完善的视频编解码设备网络管理功能,支持多台信令管理服务器相互协同工作组建多级多域的管理平台。数据管理服务器主要功能为管理存储设备、存储资源和视频数据,支持对系统所有存储资源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和管理,支持不间断的视频检索、回放等业务。客户端可以提供友好方便的人机界面功能,包括监控对象的实时监视监听、查询、云台控制、接警处理,并集成了基本的GIS功能方便用户操作。流媒体服务器可以用于流媒体转发、组播单播转换和外网VOD点播服务。4) 网络系统采用组播优化过的系列交换机对前端视频编码器传输的数据进行接入、汇聚、交换。通过多业务路由器(MSR)等实现对边界安全接入。2.1.4 系统设计总体框架设计图简要设计说明:1. 网络设备说明在监控中心机房配置H3C 55系列核心以太网交换机一台。部署H3C LS-3600-28F-EI一台,H3C S3600-28F-EI交换机有24个百兆SFP口,通过百兆SFP口和前端编码器连接。2. 存储设备说明在中心机房部署IPSAN存储设备,前端各道路监控点编码器可将编码后的iSCSI数据流直接写入IPSAN存储设备。3. 监控设备说明在中心机房配置视频、数据管理服务器VM5000一台,对全网设备进行管理,前端视频编码器(EC1001-HF)支持双流输出,包括实时组播视频流和iSCSI单播存储数据流,分局和派出所监控中心可由解码器(DC1001-HF)和VC客户端接受视频流实时输出显示,对全网设备进行管理,前端视频编码器(EC1001-HF)支持双流输出,包括实时组播视频流和iSCSI单播存储数据流。2.1.5 iVS监控系统增值业务介绍增值业务功能Ø 智能视觉:可以对实时图像的内容进行分析,通过各种先进的算法,分析图像中一个或多个人、车辆或其他物体的移动轨迹,可以将各种报警的情节转换为对人、车辆或其他物体轨迹报警的条件,如车辆逆行、受保护物品移动、违章停车、警戒区域人员徘徊、人群异常聚集等。将人眼去看转变为电脑自动分析,避免轮切观察的盲区现像,进一步将事后侦捕打击向事前预警、事中打击转变。Ø 智能车辆通行管理:车牌识别系统可以采集/统计所有通过的车辆信息,车辆管理系统负责黑名单车辆、白名单车辆的管理,同时通过软件协议,车辆管理系统可以与视频监控系统进行报警联动,由监控系统调出前端的全景摄像机图像进行实时视频监控,及时、准确处理现场警情。Ø 三台合一/四台合一联动:在平安工程应用中,承担公安指挥综合管理系统的三台合一/四台合一系统,可以基于iVS系统的API开放接口,实现三台合一/四台合一业务系统与监控系统的联动,如实时视频弹出、云镜控制等。Ø 报警系统联动:在城市重要单位或部门部署报警主机和报警探头,当防区发生报警事件时,由报警主机上传中心接警主机和联网报警中心服务器相连,通过报警服务器将报警信息传送给安装了接警软件的接警终端,通过终端电子地图、报警显示板、视频监控报警联动等多种形势实现报警接警。Ø 门禁系统联动:在重要出入大门,可以部署出入门禁控制,同时利用门禁读卡器实现在线的电子巡更系统。所有门禁读卡时中心平台能够联动实时视频/预置位切换、录像和拍照,并形成记录供查询。Ø 对讲系统联动:在重要机关(如监狱、银行),内部语音交互主要采用对讲系统,作为开放的监控平台,视频监控系统可以与对讲系统进行联动,建立了联动关系的对讲分机发生对讲时,监控平台能够联动实时视频/预置位切换、录像和拍照,并形成记录供查询。Ø 模拟矩阵系统互连互控:对于已部署模拟矩阵视频监控网络的场合,H3C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系统可以实现平滑扩容,在模拟/数字混合系统中,可以通过模拟部分的操作键盘和H3C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数字系统的操作键盘/客户端,全局操控权限范围内的摄像机/云镜资源。2.1.6 用户权限及管理设计1)域管理H3C iVS系统支持最多7层,呈树型组网,系统建设监控中心、分控中心二层域,对应某一级行政区划各种设备都归属在一个域下,可设置分控中心为一个域,每个域可以有自己的管理员和操作员,中心做为顶级域,后期最多增加到7层,完全满足后期扩容的需求。2)用户管理支持多级用户管理,每个用户有用户名和密码,通过MD5加密的方式到服务器上进行验证,保证可靠性。整个系统有一或多个系统管理员,对全网的用户有配置权限,系统管理员可以对控制优先级进行设置,可选的对设备有操作权限,权限高的用户可以随时接管权限低的用户操作。域管理员用可以对域内的编解码器、图像采集和显示设备进行增、删、改、查,为云台设置预置位,新增域和子域的新用户。普通用户对摄像头和显示器的权限包括:查看配置信息,看实时监控,远遥,看回放,下载录像,配置轮切计划;管理员可以指定某用户对于某摄像头或显示器具有某种权限;为配置方便,也可以指定某用户对于某域内的所有摄像头或显示器具有某种权限(权限的批量配置)。中心部署 VC管理员版,具有最高权限,可对级系统的图像进行集中调度管理、控制、显示、存储具有以下管理功能:具备完善的用户管理功能,包括电话、邮件、密码、优先级等完整信息的用户信息配置,可以设定用户对每一个摄像机的控制、访问、回放、备份、配置、预置位等具体的访问控制权限等,可以将用户添加到任意域中。在创建用户帐号的时候,可以对控制中心等席位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通过登陆身份的不同,进行相应权限操作。 用户管理界面 用户配置界面2.1.7 平安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基于组播的基本流程平安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建了专网,专网支持组播,整网采取组播方案。iVS8000监控解决方案基于组播的基本流程图所谓组播优化方案是指,当前端到中心网络只允许采用组播技术时,前端输出组播实时流,由经过组播优化的交换机进行视频流分发,前端编码器同时输出单播存储流基于IP SAN架构直接写入中心NVR,参照上图中的序号,具体业务流程如下:Ø 信令流VM视频管理服务器作为整个系统核心的管理和信令服务器,对所有编解码器、客户端和DM数据管理服务器、MS流媒体交换服务器(UMS通用媒体交换机)的配置、报警、控制、注册、保活等信令流进行集中处理和转发,相关流程图中不再标明。而DM数据管理服务器可以对IP SAN架构NVR进行配置、认证、保活,相关的流程图中不再标明。Ø 实时流客户端和解码器调阅实况图像时,首先向VM视频管理服务器发出请求,通过认证后,服务器发出指令给前端;前端编码器输出的实时流基于RTP/UDP格式,通过组播方式首先接入接入交换机; 2接入交换机将实时流传送到中心的核心交换机; 3由核心交换机通过组播方式复制实时视频流传输到VC客户端、DC解码器和远程访问的MS8000媒体交换服务器;当系统有远程单播网络访问需求时, 4 MS8000媒体交换服务器的单组播交换能力可以将监控网络内的组播实时流转换为单播视频流后转发给中心交换机; 5中心交换机将转换后的单播实况流发送给远程接入交换机; 6远程接入交换机将实时流发送给远程访问VC客户端。采用组播方式,实时流在中间传输路由上只要占用一路带宽,由组播交换机根据需求复制视频流到客户端和解码器,无需传统流媒发。比单播方案架构更简单,监控专网内无需流媒体服务器避免哑铃效应,性能更突出,扩容更方便。只有单播外网访问时需要选配流媒体交换服务器用于组播单播的转换。Ø 存储流7前端编码器输出和实时流相互独立的存储流(双流输出)基于iSCSI/TCP格式,通过单播方式首先接入接入交换机; 8然后接入交换机直接将存储流传送到中心的核心交换机; 9最后由核心交换机将存储流传输到事先设定的NVR网络视频录像系统中,实现端到端的IP SAN存储。对于一对一的存储需求,这种存储方式,除了网络和交换机,实现网络存储没有任何中间环节,架构简洁可靠,通过交换机和可扩展的NVR,存储扩展非常方便。报警存储的流程和单播组网一样。Ø 备份流对于采用前端存储的ECR编码器,根据需求可以将其存储的数据备份到监控中心。 10 ECR输出的备份流采用NFS/TCP格式,通过单播方式首先接入接入交换机; 11然后接入交换机直接将备份流传送到中心的核心交换机; 12接着由核心交换机将备份流传输到DM数据管理服务器上;13最后由DM数据管理服务器将备份输出传送到NVR的NAS空间中,备份数据流通过DM可以保证DM对所有备份数据的有效管理。由于备份流不是随时发生,通过合理的备份计划,利用晚上空闲时间,可以在较小的网络带宽下实现备份功能。备份策略可以是手动备份、计划备份和报警备份等多种触发方式。备份流也可以是从NVR的IPSAN空间中实时存储数据和报警存储数据备份到NVR的NAS空间中,流程完全一样。备份策略可以是手动备份、计划备份和报警备份等多种触发方式。Ø 本地回放流本地VC客户端需要调阅历史图像时,首先向VM管理服务器发出请求,通过认证后,服务器根据请求检索到相应历史信息的记录和存放位置。14然后存放该历史图像信息的NVR系统的历史图像信息(iSCSI/TCP格式)以单播方式传送到中心交换机;15然后由中心交换机将回放数据流传送到VC客户端,VC客户端支持直接接收iSCSI格式的回放数据流,并解码还原成历史图像信息。Ø 远程点播流远程VC客户端如果要想调阅历史图像信息,而且远程客户网络环境不允许采用和本地回放流一样的iSCSI协议直接访问方式,则需要基于标准的VOD方式访问NVR里面的历史图像信息。同样的道理,远程VC客户端经过主机认证后,16存放该历史图像信息的NVR将数据首先传送给MS流媒体交换服务器;17由流媒体交换服务器对存储数据锦湘转发,转换为支持RTSP/RTP的流格式,以单播方式传送到中心交换机;18然后由中心交换机将数据流传送到远程接入交换机,19最后由接入交换机将数据传送给远程VC客户端,客户端将RTP流格式历史信息解码,并基于RTSP协议进行播放控制。2.1.8 报警与事件联动基本流程iVS8000监控解决方案报警联动流程图一个完整的报警联动部分包括报警源、报警策略与分发服务、报警接收设备和报警接收人四部分。Ø 报警源:主要是指H3C的EC/ECR系列编码器,也包括了合作伙伴的各类系统,可以产生各种报警信息和事件信息。Ø 报警策略和分发服务:分别由VM视频管理服务器的AS应用管理服务和CC呼叫控制服务模块承担,前者负责指定联动策略,分析报警信息,后者负责根据AS的指令接收和转发报警事件信息。Ø 报警接收设备:包括了VC客户端、H3C iMC智能网管中心、DC解码器、MS媒体交换服务器、DM数据管理服务器和合作伙伴系统,可以执行各种报警联动动作。Ø 报警接收人:主要是指可以接收指定报警信息的管理人员,报警接收人的接警手段主要是报警短信和报警邮件。报警接收设备当作为故障自检时同时也是报警源。EC编码器即使报警源也可以接收报警信号并产生相应动作。一个基本的报警流程如下:Ø 报警源产生报警(如编码器报警或专业报警平台的报警信息)信息、事件信息(如门禁刷卡信息)和故障自检信息传送CC呼叫控制模块;Ø 由CC将信息送AS应用管理服务模块,AS作为报警策略服务器,分析报警信息并根据事先设定的规则将报警信息发送给CC和VC客户端;Ø VC客户端根据策略信息执行相应的动作,如图像弹出、信息提示、电子地图定位、声光报警等;Ø 而CC则负责根据AS的策略将报警信息传送给VC客户端以外的报警接收设备,报警接收设备可以执行相应的联动设备,如DM控制NVR(IPSAN)进行报警存储,DC输出报警图像到电视墙等。Ø 而同时CC将报警信息通过短消息网关和邮件网关以短信和邮件形式发送给指定报警接收人。Ø 不具备IP接口只具备RS485等接口的报警源(如专业对讲输出的对讲事件信息)可以通过EC编码器提供的透明串口,将非IP信号转换为IP信号传送到CC呼叫控制服务器,实现对讲时联动VC客户端图像弹出和DC解码器输出等报警联动。2.1.9 大屏幕方案设计中心大屏支持4分屏,两边各挂4个监视器,组成屏幕墙,分屏墙连接如下:大屏连接图由于整个网络就是一个大的IP数字矩阵,由VC客户端可做如下切换:1. 轮巡切换:单显示器组切换将摄像机组直接拖到单个显示器(或显示器窗口),缺省按照单画面轮循,如果支持多画面显示,则可以手动或自动设置画面分割方式。支持键盘控制(摄像机组编号和显示器(窗口)编号的对应切换)。2. 轮巡切换:多显示器组切换将摄像机组直接拖到显示器组,一般要求组内摄像机数量等于组内显示器(窗口)总数,在一组显示器(或显示器全部窗口)中同步切换组内全部摄像机,支持巡航路线,支持键盘控制(摄像机组编号和显示器组编号的对应切换)。3. 轮巡切换:群切换单显示器组群切换:将多个单显示器组切换(摄像机组单显示器对应关系)设定为一个群,同时启动该群内的所有组切换。可以设定群描述和群编号。可以用键盘宏指令启动一个群。可以在界面上显示多个群描述,启动和终止。多显示器组群切换:依次启动多个多显示器组切换,设定组切换先后顺序和时间间隔,一般要求每个组切换包含的显示器数量一样。可以设定群描述和群编号。可以用键盘宏指令启动一个群。可以在界面上显示多个群描述,启动和终止。4. 联动切换:报警联动切换报警联动切换指将各种报警事件触发联动一个摄像机或一组摄像机到指定显视器(组)上。可以设定报警事件和摄像机(组)的关系,可以设定报警图像显示在哪个显示器(组)上。5. 联动切换:特殊事件联动切换特殊事件联动切换指在特殊事件(如游行)发生时联动一组摄像机到指定显视器(组)上。设定方式同报警切换。6. 联动切换:智能联动切换智能联动切换如GIS移动目标定位切换,一般联动一个摄像机到指定显视器(组)上。将移动物体位置信息和摄像机位置信息(预置位位置信息)智能匹配,并自动调阅最近的摄像机(预置位)。7. 联动切换:外部触发联动切换外部触发联动切换常应用在第三方系统集成中,一般联动一个或一组摄像机到指定显视器(组)上。设定方式同报警联动。如机场航班抵达时,将该航班相关摄像机组图像显示到对应的显示器组上。切换的触发信息通过开放接口获得,自动触发。8. 主要业务流程u 制定切换计划/策略切换计划。由用户根据不同的切换策略配置制定。用户可配置每个屏幕每个时间片所观看的摄像机视频(可设置巡航路线),可配置时间片持续时间,可配置在某时间片保持上一时间片的图像,可配置在某时间片显示黑屏。用户配置完成后保存切换计划到数据库,并生成这个切换计划的标识(ID)。举例,多显示器组群切换计划表:屏幕 时间片0s - 10s10s - 25s25s - 40s40s - 50s屏幕1摄像机1(巡航路线)摄像机7摄像机13摄像机1(巡航路线)屏幕2摄像机2摄像机8摄像机14摄像机2屏幕3摄像机3(巡航路线)摄像机9摄像机15摄像机3(巡航路线)屏幕4摄像机4摄像机10保持摄像机4屏幕5摄像机5摄像机11摄像机16摄像机5屏幕6摄像机6摄像机12摄像机17摄像机6切换策略。切换策略可和联动策略配合制定,当满足特定条件的事件(如报警)发生时启动的切换,可指定个或一组摄像机到指定显视器(组)上。可以设置巡航路线。切换策略也保持至数据库中。举例:屏幕 事件报警特殊事件智能联动系统外部事件屏幕1摄像机1(巡航路线)摄像机7摄像机13摄像机19屏幕2摄像机2摄像机8摄像机14摄像机20屏幕3摄像机3摄像机9摄像机15摄像机21(巡航路线)屏幕4摄像机4摄像机10摄像机16摄像机22屏幕5摄像机5摄像机11摄像机17摄像机23屏幕6摄像机6摄像机12摄像机18摄像机24u 启动切换用户手动启动切换(根据切换计划进行切换)或者满足特定条件的事件发生时启动切换(根据切换策略进行切换)。Ø 根据切换计划进行切换:1、从数据库中取出切换计划。2、启动第一个时间片切换:根据切换计划第一列构造解码器(与显示屏幕对应)与编码器通道(与摄像机对应)的监控关系数组,根据这个数组依次向编码器通道和解码器发送建立监控关系请求,若数组中某一监控关系的摄像机为“保持”或“黑屏”则不发送请求。如果有摄像机设置了巡航路线的,根据巡航路线要求向指定摄像机云台发送云台指令,指示摄像机转向指定位置。如果系统指定实时流经过MS转发,监控关系建立时还需要向MS申请转发资源。3、时间片超时后,根据上一个时间片构造的监控关系数组向编码器和解码器发送拆除监控关系的请求,如果有摄像机设置了巡航路线的,保存当前摄像机的预置位编号,下一时间片从此预置位开始巡航;如果建立监控关系时申请MS转发资源的,此时还需要释放转发资源。根据新的时间片构造新的监控关系数组,并发送新的建立监控关系请求(若在新时间片中为“保持”或“黑屏”则不发送)。Ø 根据切换策略进行切换:1、根据特定事件从数据库中取出对应切换策略。2、根据切换策略构造解码器(与显示屏幕对应)与编码器通道(与摄像机对应)的监控关系数组,根据这个数组依次向编码器和解码器发送建立监控关系请求。如果有摄像机设置了巡航路线的,根据巡航路线要求向指定摄像机云台发送云台指令,指示摄像机转向指定位置。u 停止切换根据切换计划进行的切换由手动停止切换;根据切换策略进行的切换由联动处理策略停止切换。停止切换时拆除编码器和解码器间的监控关系。2.1.10 系统功能特点1. 统一的监控平台H3C iVS监控解决方案是业界唯一含扩编解码器、网络存储设备、网络系统和管理平台四大基础组件的解决方案,通过对网络监控4大基础组件的相互融和,优化了系统架构,提高系统整体效能、可靠性和性价比,同时可以真正有效满足用户的定制需求。相互分立的系统容易导致相互扯皮,因为任何一个组件

    注意事项

    本文(H3C平安城市视频监控系统技术建议书 .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