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血压治疗指南.ppt
解读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原发性高血压,一、概述 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脏器(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功能衰竭。,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高血压),5%,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病),95%,分类:,继发性高血压,肾性,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柯兴氏综合症,妊娠高血压(占妊娠妇女8 10%),3.5%,0.2%,0.1%,0.1%,口服避孕药,0.8%,肾实质性,肾血管性,主动脉缩窄,中国高血压治疗现状,2004年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结果显示:,Chin J hyper vol 12 No.6 487-489,Chin J hyper vol 12 No.6 487-489,中国高血压治疗现状,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共识,高血压防治应符合循证医学原则高血压治疗益处首先来自降压本身,治疗达标是关键治疗决策应着眼于患者整体危险度而非仅仅血压本身控制收缩压重要性不低于舒张压,收缩压控制在50岁以上者可能更重要,且更困难不仅血压控制,靶器官功能和组织保护与异常的逆转,有着重要意义,Chin J hyper vol 12 No.6 487-489,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共识,完整,正确的资料采集及血压测定是个体决策的重要基础治疗性的生活方式改善是高血压防治的基础与有效措施药物治疗应全面结合总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对多数尤其高危患者常不是对某药,而是某一组(联合)药物的适当选择增加患者依从性,调动一线医生的积极性是关键,Chin J hyper vol 12 No.6 487-489,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共识,大量研究证实,降压益处主要来自降压本身,各类降压药物均有作为初始用药或联合用药当高血压合并多种其他情况时,需要联合用药,单独推荐某药物作为首先,是不恰当不可行的患者合并靶器官损害或疾病时,可以参考适应症,可能存在不同附加药效血或药代动力学优势,关于药物治疗,Chin J hyper vol 12 No.6 487-489,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共识,降压达标时关键,但单一用药仅使3060患者达标,2级高血压以上或高于目标值20mmHg以上的患者,常需联合用药。近年多数降压临床研究,多评价的时不同药物联合的效果固定复方原先较少临床试验证据,但较方便,有利提高患者依从性,降压有效,可选用,期望进一步评价有效平稳降压,24小时有效控制,可更好减少心血管事件。提出患者应尽快使用有效药物,关于药物治疗,Chin J hyper vol 12 No.6 487-489,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一、血压的定义与分类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mmHg),Chin J hyper vol 12 No.6 483-486,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二、诊断性评估 包括三方面:1.确定血压值及其它心血管危险因素 2.高血压的原因(明确有无继发性高血压)3.靶器官损害以及相关临床情况,Chin J hyper vol 12 No.6 483-486,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性评估 1.家族史和临床病史 2.体格检查 3.实验室检查,Chin J hyper vol 12 No.6 483-486,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二、诊断性评估 血压测量是诊断高血压及评估其严重程度的主要手段,主要用以下三种方法:1.诊所血压 2.自测血压 3.动态血压 24h平均值 130/80mmHg 白昼平均值 135/85mmHg 夜间平均值 125/75mmHg 夜间血压值比白昼血压均值低10-20%,Chin J hyper vol 12 No.6 483-486,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三、血压与心血管病危险 高血压的危险分层 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决策不仅根据其血压水平,还要考虑:有无其他危险因素;有无靶器官损害;有无并存的临床情况如心、脑、肾脏病变及糖尿病;(表)并根据我国高血压人群的危险度分层标准(表)进行危险度分层和确定治疗方案,Chin J hyper vol 12 No.6 483-486,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Chin J hyper vol 12 No.6 483-486,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危和很高危的患者,无论经济条件如何,必须立即开始对高血压及并存的危险因素和临床情况进行药物治疗,Chin J hyper vol 12 No.6 483-486,10年内心血管疾病发病绝对危险性:30%为极高危,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量化估计预后根据我国队列人群10年心血管发病的绝对危险。(此标准与ESH相同),Chin J hyper vol 12 No.6 483-486,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的判断若患者的SBP与DBP分属不同级别时,以较高的分级为准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也可按照收缩压水平分为3级将120-139/80-89mmHg列为正常高值是根据我国流行病学数据分析的结果。血压处在此范围内者,应认真改变生活方式,及早预防,以免发展为高血压。,Chin J hyper vol 12 No.6 483-486,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四、高血压的治疗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病的死亡和病残的总危险。这就要求医生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干预患者检查出来的所有可逆性危险因素(如吸烟、高胆固醇血症或糖尿病),并适当处理病人同时存在的各种临床情况。,Chin J hyper vol 12 No.6 483-486,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四、高血压的治疗 治疗目标 140/90mmHg 老年人:SBP150mmHg 糖尿病或肾病者130/80mmHg 治疗策略 检查病人及及全面评估其总危险谱后,判断病人分级。高危病人:必须立即开始对高血压及并存的危险因素和临床情况进行药物治疗。中危病人:酌情由临床医生决定何时开始药物治疗。低危病人:观察一段时间由临床医生决定何时开始药物治疗。改变生活方式:所有病人,包括需予以药物治疗的病人均应改变生活方式,Chin J hyper vol 12 No.6 483-486,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四、高血压的治疗-降压治疗的原则 大多数慢性高血压病人应该在几周内逐渐将血压降到目标水平,这样对远期事件的减低有益。推荐应用长作用制剂,其作用可长达24小时,每日服用一次,这样可以减少血压的波动。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危险和防止靶器官损害,并提高用药的依从性。根据基线血压水平,有无靶器官损害和危险因素,选用单药治疗或联合治疗,Chin J hyper vol 12 No.6 483-486,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四、高血压的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通过降压治疗使高血压病人的心血管和肾脏病病死 亡率和患病率减低,降低血压使其达到相应病人的目标 水平。,Chin J hyper vol 12 No.6 483-486,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四、高血压的治疗-降压药物的治疗原则从当前的认识高血压的降压就采取以下原则:1、从小剂量开始 2、使用长效药物(药效持续24小时)有效地防止靶器官损害 T/P50%的药物还可增加治疗的依从性。3、联合用药,2级以上高血压为达到目标血压常需降压药联合 治疗,Chin J hyper vol 12 No.6 483-486,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药物治疗开始后病人的随诊,Chin J hyper vol 12 No.6 483-486,高血压管理的评价指标,高血压病人管理率 管理的高血压病人总数/辖区高血压病人总数 100%,高血压管理的评价指标,2.高血压控制率(血压控制“优良”人数+血压控制“尚可”人数)/应管理高血压人数)100%血压控制“优良”:1年的血压测量值75%控制在140/90mmHg以下 血压控制“尚可”:1年的血压测量值50%控制在140/90mmHg以下,谢谢!海淀疾控中心慢病科,第七章 神经组织,前言,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也称神经元,1011。由胞体、突起和终末三部分组成。,功能:接受信息、整合信息和传导冲动。神经胶质细胞:数量庞大为神经原的10-50倍,功能为对神经原起支持营养保护绝缘等作用。,一、神经元形态多样胞体: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突起:树突、轴突终末:神经末梢,(一)神经元的结构1.胞体为神经原的营养和代谢中心分布:大脑和小脑皮质,脑干、脊髓的灰质和神经节。形状:圆形,锥形梭形和星形。构成: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1)细胞核:位于胞体中央,大而圆,核被膜明显,常染色质多,故着色浅,核仁大而圆,owls eye like(2)细胞质:核周质。LM,尼氏体及神经原纤维为其特征性结构。,尼氏体:Nissl body,LM,强嗜碱性,均匀分布,在大神经原中呈粗大的斑快状,又称虎斑小体,在小神经原中,呈细颗粒状。EM,发达的RER,和游离核糖体。功能:合成蛋白质、酶类、肽类。,神经递质:是神经原向其他神经原或效应细胞传递化学休息的载体,一般为小分子物质,在神经原轴突的终末合成。神经调质:一般为肽类,能增强或减弱神经原对神经递质的反应,起调节作用。,神经原纤维:镀银染色,棕黑色细丝,交错排列成网,伸入树突及轴突内。EM,神经丝和微管。其他细胞器: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脂褐素。,(3)细胞膜:可兴奋膜,接受刺激,处理信息,产生和传导神经冲动。其性质取决于膜蛋白,包括各种离子通道等。,2.树突dendrite:一至多个,树状,主干,分支,树突内的胞质与核周质的结构基本相同,也含有尼氏体、RER、SER和神经原纤维等,树突棘dendritic spine。功能:接受刺激。,3.轴突axon:一个,细,直径均匀一致,通常由胞体发出,长数微米至1米以上。轴丘axon hilllock无尼氏体,浅染。轴膜axolemma,轴质axoplasm,神经丝,微管,SER、微丝,Mit.和小泡。,无SER,Rib.Golgi 复合体。轴突起始段长15-25um,轴膜厚,膜下有电子密度高的致密层,易兴奋,是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的其始部位。所以,轴突的主要功能是传导神经冲动。,轴突运输:轴突内的物质运输称为。分为慢速和快速两种。慢速运输:胞体内的新形成的神经丝、微丝、和微管缓慢地向轴突终末延伸。,快速运输:快速顺向运输和快速逆向运输。快速顺向运输:轴膜更新所需的蛋白质合成神经递质所需的酶,含神经递质的小泡和线粒体等由胞体向轴突终末运输。,快速逆向运输:轴突终末的代谢产物或由轴突终末摄取的物质(蛋白质、小分子物质或由临近细胞产生的神经营养因子等)逆向运输到胞体。,某些病毒或毒素:狂犬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带状疱疹病毒和破伤风毒素等。,(二)神经原的分类1.按神经元突起的数量,分三类:多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假单极神经元,2.按神经元轴突的长短,分二型:高尔基 I 型神经元高尔基 II 型神经元3.按神经元功能,分三类: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中间神经元4.按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和神经调质的化学性质,分五类:胆碱能神经元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胺能神经元氨基酸能神经元肽能神经元,二、突触突触: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部位称为。也是一种细胞连接。轴-树突触、轴-棘突触、轴-体突触;,化学突触和电突触。化学突触的结构:EM,突触由三部分构成即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和突触后成分。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突触间隙宽15-30nm。突触前成分轴突终末。,突触小体突触前成分。突触小泡:圆形清亮小泡乙酰胆碱;小颗粒型小泡单胺类递质;大颗粒型小泡神经肽。突触素突触小泡表面的蛋白质,可将突触小泡连于细胞骨架,突触前后膜较厚,前膜胞质面附着有蛋白质形成的致密突起,后膜上有神经递质受体及离子通道。神经冲动在突触部位传递过程:神经冲动传至轴突终末;Ca2+通道开放进入;突出素,磷酸化;突触小泡脱离细胞骨架而移至前膜释放内容物;神经递质与后膜受体结合;后膜离子通道开放;突触后膜发生兴奋或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兴奋性或抑制性突触。,三、神经胶质细胞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神经元与非神经细胞之间,除突触部位以外一般都被神经胶质细胞分隔、绝缘,以保证信息传递的专一性和不受干扰。,(一)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 胶质细胞四种:1.星形胶质细胞 2.少突胶质细胞 3.小胶质细胞 4.室管膜细胞,1.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最大,星形,核大而圆,浅染。胞质内含有胶质丝。突起伸展充填于神经元胞体及突起之间起支持和绝缘作用。可有脚板,形成胶质界膜。分泌神经营养因子,修补损,伤。分两种:纤维性星形胶质细胞 及原浆性星形胶质细胞。2.少突胶质细胞:为中枢神经系统髓鞘形成细胞。分布于神经元胞体附近及轴突周围。胞体小,,核卵圆形,染色质致密。突起少。3.小胶质细胞:胞体最小,梭形或椭圆形,核小。单核吞噬细胞系统。4.室管膜细胞:立方或柱状,分布于脑室或脊髓中央管,形成脑脊液。,(二)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1.施万细胞Schwann cell:形成髓鞘,产生神经营养因子。2.卫星细胞satellite cell:被囊细胞。,四、神经纤维和神经(一)神经纤维神经纤维由神经元的长轴突和包绕它的神经胶质细胞构成。分为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1.有髓神经纤维(1)周围神经系统的有髓神经纤维:施万细胞呈长卷筒状包绕轴突构成髓鞘。郎飞结Ranvier node:有髓神经纤维上髓鞘呈间断,性地包绕轴突其间断部分轴膜裸露称为郎飞结,是有髓神经纤维传导神经冲动的关键部位。结间体:相邻郎飞结之间的一段髓鞘称结间体。髓鞘的化学成分和染色特性。,(2)中枢神经系统的有髓神经纤维:少突胶质细胞形成髓鞘。2.无髓神经纤维:(1)周围神经系统的无髓神经纤维(2)中枢周围神经系统的无髓神经 纤维,神经纤维的功能:传导神经冲动。有髓神经纤维:跳跃式传导,快。无髓神经纤维:连续传导,慢。,(二)神经神经: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纤维集合在一起构成神经。神经外膜、神经束膜与神经内膜。,五、神经末梢神经末梢是周围神经纤维的终末部分,遍布全身,形成各种末梢装置,执行不同的功能。分两大类:感觉神经末梢和运动神经末梢。,(一)感觉神经末梢感觉神经末梢:是感觉神经元的周围突的末端,通常和周围的其它组织共同构成感受器。分如下四种:,1.游离神经末梢:痛觉、温觉、轻触觉。2.触觉小体:触觉。3.环层小体:压觉,震动觉。4.肌梭:肌张力和位置觉。,(二)运动神经末梢运动神经末梢:是运动神经元的轴突在肌组织和腺体的终末结构,支配肌纤维的收缩和调节腺体的分泌。分为:躯体和内脏运动神经末梢。,1.躯体运动神经末梢:分布于骨骼肌。运动终板:位于脊髓或脑干的运动神经元发出的长轴突,抵达骨骼肌时失去髓鞘,其轴突反复分支形成葡萄状终末,并与骨骼肌纤维形成突触,连接,此连接区域呈椭圆形板状隆起,称为运动终板或神经肌连接。EM,骨骼肌纤维表面凹陷成浅槽,槽底肌膜即突触后膜,有许多皱褶,使突触后膜面积增大。轴突终末嵌,入浅槽,内有许多含乙酰胆碱的圆形突触小泡释放乙酰胆碱与后膜受体结合 肌膜兴奋肌纤维收缩。2.内脏运动神经末梢:无髓神经纤维,串珠状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