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分类鉴赏培训PPT专题培训.ppt
,高考诗歌分类鉴赏,古体诗,古代诗歌,律诗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四言诗,近体诗(格律诗、今体诗),骚体诗,乐府诗,五七言诗,其他诗歌,1、按体裁(形式)分:,一、诗歌分类,2、按题材(内容)分:,写景抒情诗,咏物言志诗,怀古咏史诗,即事感怀诗,边塞征战诗,山水田园诗,送别诗,思乡怀人诗,哲理诗,写景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乐景写哀情,梅尧臣东溪朱淑真秋夜王湾次北固山下,柳宗元江雪张继枫桥夜泊,李煜望江南杜甫旅夜抒怀,咏物诗,讽喻现实,写个人身世品格、志向,比喻、拟人夸张等,托物言志象征,托物言志象征,贺知章咏柳,白居易杨柳枝词杜牧早雁,李商隐柳虞世南蝉,纯粹咏物,思乡怀人诗,羁旅之苦行役之苦宦游之艰,借景抒情、渲染寓情于事、烘托,李白菩萨蛮施肩吾夜笛曲晏几道鹧鸪天,哲理诗,情.景.理结合叙议结合,苏轼题西林壁朱熹观书有感叶绍翁游园不值,王维鸟鸣涧梅尧臣东溪,山水田园诗,以动写静以声衬静寓情于景,宁静、闲适的生活情趣隐逸情怀,送别诗,对友人的祝福离愁别绪,借景抒情渲染烘托,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王昌龄芙蓉楼送辛王勃送杜少府,怀古诗,怀古伤情怀古讽今怀古论事,对比、借古讽今、用典借古述怀,杜甫蜀相欧阳炯江城子李白石头城,叙事诗,叙事感怀,细节描写,杜甫客至赵师秀 约客,边塞诗,征战之苦思念之苦反战情绪塞外风光卫国豪情,借景抒情渲染烘托,王昌龄从军行王之涣凉州词柳中庸征人怨,注意:不同题材的古诗,评价其思想内容的侧重点各有不同。我们要掌握好这些思考评价的规律,以便在应考时有的放矢而不是盲目思考。,二、分类鉴赏,写景抒情诗:特点:“一切景语皆情语”,因此我们要把握住情景交融的意境,揣摩分析诗人寄何情于山水景物。,鉴赏要点:1、描写了什么景物(意象)?2、营造了什么氛围(意境)?3、表达了什么情感?4、运用了什么手法?,秋夜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凉”。“凉”字一语双关,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冷清(离愁别怨)的意境。(答“缺”字,言之成理亦可。),东溪 梅尧臣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自唐以来,古人作诗主张“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即是说诗人既要以自然为师,从自然景物中捕捉形象,又要在内心深处引发思想情感。请指出在这首诗中最能体现这一主张的一联诗句,并说说它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趣,又是如何体现的。(1)最能体现这一主张的一联诗句:(2)体现的思想情趣:(3)如何体现的:,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的闲情逸趣和对优美自然景色的赞美。,每句前四字写景,后三字写意,边写边议,有景有意,而意又饱含在情中,使景、情、意融为一体。既写出了清淡平远而又生意盎然的自然景象,又写出了一个恬静自得而又老当益壮的人物的心情。,(3)如何体现的:,抓住乡村常见之景的特征,突显水乡春色:“闲眠的野凫”和“着花的老树”表现出春意盎然的景象;“有闲意”既是作者所见,又是作者的想象和感觉,其实是作者自己“爱闲”“羡闲”;“无丑枝”更表现了作者老当益壮的心境。中间两联前四字写景,后三字写意,边写边议,有景有意,使景、情、意融为一体。,思乡诗:,常见意象:常用手法:抒情角度:,月亮见月怀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以幻作真,为突出对故乡的思念。,鸿雁候鸟,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之愁“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浮云因漂移不定,喻在外漂泊的游子“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其他如杜鹃等,借景抒情、寓情于事、渲染烘托、细节描写等;,从已入笔、从对方入笔。,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最后两句是说: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菩萨蛮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2)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空”在诗中是“白白地、孤独、形单影只”的意思。抒情主人公伫立在玉阶,痴痴地、徒劳望着暮色中归飞的宿鸟。鸟归人不归,触景生情,引起无限愁思。“空字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04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题)“空”字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步骤一),诗中主人公玉阶伫立仰见飞鸟,归期无望(步骤二)“空字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步骤三)。,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炼字型,游子思归乡: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边塞征战诗:,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李白等;,塞外风光、征战之苦、卫国豪情、思乡念亲、壮别感奋;,瑰丽浪漫、慷慨豪迈、雄浑悲壮;,借景抒情、比喻夸张、渲染烘托;,烽火、大漠、黄沙、鸿雁、雪、琵琶、胡琴、羌笛、战鼓、号角、落日、朔风、关山月,代表诗人:主要内容:风格特点:常用手法:常见意象:,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此诗语言特点是慷慨悲凉,(步骤一)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塞等边塞地名,写征人的戍边生活。“马策”即马鞭。“刀环”,刀柄上的铜环。马策,刀环虽小而微,足以引起对征戍之事的一系列联想,(步骤二)我们不仅看到征戍之地的寒苦与荒凉,也可以感受到征人转战跋涉的苦辛。征人的怨情也跃然纸上。(步骤三),(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咏史怀古诗:,以历史为主要内容,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朝代的兴衰发表评论,抒发感慨。或感怀身世,或借古讽今,或怀古论事。标题一般是古迹名、古地名,或直说“怀古”。,借古讽今、借古抒怀、对比、用典等,常用手法:,江城子五代欧阳炯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始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注姑苏台:吴王夫差与宠妃西施长夜作乐之地,原址在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这首词明写眼前实景,暗寓历史沧桑。词中“水无情”、“空有姑苏台上月”两句含有深意。试结合全诗加以赏析。,“水无情”明写落日余辉中金陵城外长江浩荡东去的景色,暗指六朝帝王被历史无情地淘汰,他们荒淫豪奢的生活一去不复返。“空有”明写昔日繁华已去,只剩月亮高挂,暗寓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之意。,“咏史怀古诗”规律总结:,1、题目往往带有古迹名和“怀古”二字;2、诗歌的内容一般为:描写此地眼前的衰败、荒凉、萧条,或描述历史事件的经过,抒发感慨;3、常用手法为:对比(昔盛今衰)、用典,先描写后议论。,“咏史怀古诗”鉴赏规律总结:,1、抓题目,弄清凭吊的地方和历史事件;2、逐联分清表达方式和基本内容,抓议论句;3、尽量读懂诗中的典故,艺术手法优先考虑对比(昔盛今衰)。,答题要点:手法具体分析情感,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临长江。此诗或题江南意。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失”,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阔”,你觉得“失”与“阔”,哪个字更好,为什么?解释第三联的意思,并分析情与景的关系。,说“失”字更好(看法),因为它生动地描摹(技巧)了江岸因春潮高涨而与水面平行似乎消失(词意)了的主观视觉形象;说“阔”字更好(看法),因为它直抒胸臆(技巧)地表达了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所以视野十分开阔(词意)的强烈感受,且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效果)。,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夜 笛 曲 施肩吾皎洁西楼月未斜,笛声嘹亮入东家。却令灯下裁衣妇,误剪同心一半花。注:“同心花”是唐代妇女裁制衣服的一种同心花纹的图样。(1)诗中“皎洁”、“嘹亮”两个词用得妙,请你说说它们的妙处。(2)对这首诗中的女主人公形象可有多种解读。请写出你对这个形象的理解。,以乐景反衬愁思之重,这是一个思念爱人出门在外、心中充满愁思的少妇形象。也可指待字闺中思春的未嫁少女的形象。(本诗第一句从视觉上写静景,第二句从听觉上虚写动景,这两句描绘抒情主人公所处的环境,为裁衣妇“误翦同心一半花”交代了原因。第三句和第四句直接描绘动景,通过典型的动作描绘表现人物的特点。对于本诗人物形象的理解,可以丰富多彩,只要能自圆其说就可以)同学的答案是:“不妨设想这个女人是已有意中人的怀春少女。皎洁的月光下,她的思慕之情被唤起,嘹亮的笛声使她心中又添躁动,于是,正裁制衣服的她,满心想着意中人,却不慎剪断同心花,这也许使她懊恼不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