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实施方案.doc
-
资源ID:2376414
资源大小:45.5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信息技术环境下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实施方案.doc
信息技术环境下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实 施 方 案摘 要: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和互联网资源的优势为农村小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教育技术革命。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发挥其效益,为小学学科教学提供帮助是每一所学校要面对的重大课题。本课题研究将立足于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针对农村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教育环境,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系统借鉴、整理、选择成功的教学经验,进行分析整合,最终形成有效的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体系。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阅读教学;教学策略一、课题概述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育本身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新的教学媒体的出现,引起了教育模式的飞跃。无论从国家发展的角度,还是从教育发展的本身来看,教育教学信息化已经成为我们的国家大计,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则是教育教学信息化的必由之路。2000年,前教育部长陈至立同志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有两个主要目标:第一、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第二、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十一五”提出,为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在目前农村小学已拥有互联网资源、农远卫星接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较之以前有很大的改进,但我们的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还不能有效地使用这些资源、设备,教学资源闲置,更主要的是学生阅读材料受限,方法单调,导致兴趣不浓,阅读效率低下。鉴于此,我们开展信息技术环境下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信息技术理论指导下,对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方式、有效途径等进行研究,以求更加科学地认识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象、总结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经验、分析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特点、探索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整合的方式、方法研究。2、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能力。3探讨教师如何运用校园网络环境和技术,更好发挥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形成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促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二、研究目标1、通过研究,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能力,使教师能将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有机整合,进一步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建构者。2、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效率、阅读的主动性和实效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全体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3、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整合的方式、方法,研究现代信息技术辅助阅读教学与传统阅读教学之间的关系,把它们的优势结合起来,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初步构建在农村小学信息化教学环境下新型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三、研究思路和方法(一)研究思路1、发现问题。实地深入课堂,了解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阅读教学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2、分析问题。首先要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其次,要分析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存在的误区;再次,分析学习目标与现有学生知识水平的差距。3、解决问题。通过调查问卷了解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通过培训帮助教师掌握信息资源的种类、功能及其应用原则;通过对教材进行系统的分类,找出同一类阅读课文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规律。4、检验解决问题的策略。对阅读教学效率进行检验,对现代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等进行检验。5、总结推广成果。对经验进行总结,形成科研成果,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推广。(二)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法。课题研究的不同阶段分别下发教师、学生不同层面与课题相关问题的调查问卷,并对问卷进行研究分析及数据统计,以做出科学、客观、公正的结论。2、案例研究法。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的实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真实例子进行分析解读和理性思考,总结教育的新经验,探索教育的新方法,形成信息技术环境下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新模式。3、行动研究法。具体措施:(1)课题实验前,教师要研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和教育方法,准备教育资源,提出研究问题,设计教育方案。(2)实施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实证研究,要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3)实验课后,教师要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并且要与课题组的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和研讨,最后写出研究总结。(4)建立教师评价体系,通过向学生下发调查问卷,设立科学的评价标准来检验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四、研究步骤和时间安排1、调查问题阶段:(2011年9月2011年11月)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发放调查问卷,找出问题与不足。2、分析问题阶段(2011年12月2012年2月)收集资料,从问题入手,弄清产生问题的原因,制定研究方案,做好课题开题工作。3、解决问题阶段(2012年3月2013年9月)做好课题的具体研究工作,在课题组内部开展交流研讨活动,使课题研究工作稳中推进。4、检验解决问题的策略。(2013年10月2014年3月)通过对学生和教师的调查,展示研究课例,对研究成果进行检验。5、成果收集、推广阶段。(2014年4月2014年8月)撰写教学论文,搜集成果;撰写课题研究报告,组织教学示范课。五、预期成果针对小学语文教学特点,有效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资源,抓住课堂教学这一培养学生的主渠道,优化语文教学方法,创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及创新性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阶段成果 序号研究阶段(起止时间)阶 段 成 果 名 称成果形式负 责 人12011年9月-2011年11月清平学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现状调查报告文件周必发张高友22011年12月-2012年2月课题实施方案论文张高友周海波32012年3月-2013年9月中期课题研究报告论文王尚军周海波42013年10月-2014年3月“信息技术环境下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典型课例的光盘。光盘王尚军刘秀娟52014年4月-2014年8月1、结题报告2、论文集论文张高友周海波最终成果 序号完成时间最 终 成 果 名 称成果形式负 责 人12014 年6月-2014年 8月信息技术环境下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论文周必发张高友22014年4月-2014年5月形成一本“信息技术环境下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的课题论文集。论文集张高友周海波32014年1月-2014年 3月编辑一套“信息技术环境下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典型课例的光盘。光盘王尚军刘秀娟六、课题组成员名单姓 名专业职务研究专长承担的任务工 作 单 位周必发中心高级教师教学管理整体统筹肥西县清平学区中心学校张高友小学高级教师教育管理制定方案、撰写报告肥西县清平学区中心学校王尚军小学高级教师语文教学资料收集和整理肥西县清平学区中心学校周海波小学高级教师语文教学实践者、撰写报告肥西县清平学区中心学校张 琳小学一级教师语文教学实践者肥西县清平学区中心学校周晓劲小学一级教师语文教学实践者肥西县清平学区中心学校刘秀娟小学二级教师信息技术实践者、技术支持肥西县清平学区中心学校孔德良小学高级教师语文教学后勤保障肥西县清平学区中心学校安徽省肥西县清平学区中心学校二一二年二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