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英语课堂上的赏识教育.doc
封面1组别(职中、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小学 标题:浅谈小学英语课堂上的赏识教育学科: 英语 姓名: 学校: 学术诚信声明 本论文是个人独立撰写(或合作),保证无不端学术行为。本人签名:年 月 日 组别(职中、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小学封面2 标题:浅谈小学英语课堂上的赏识教育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在小学英语课堂上进行赏识教育的方式以及进行赏识教育应注意的事项。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赏识的方式;赏识的注意事项一、 引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研究小学生的心理活动特点和影响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因素。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特别容易受他人的影响与暗示,进而产生不自觉的模仿行为。小学生的自我评价几乎完全依赖老师。老师的评价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而愉悦的情感体验会促使学生进步,消极的不愉快的情绪会降低学生的智力,影响学习效率。因此,为了杜绝学生的消极情绪,教师要采用赏识教育来让学生对自身,对学习都始终充满着积极向上的信心。二、 赏识教育的含义以及意义。赏识教育是世界著名的六种教育方法之一。赏识教育不是表扬加鼓励。是赏识孩子的行为结果,以强化孩子的行为;是赏识孩子的行为过程,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动机;创造环境,以指明孩子发展方向;适当提醒,增强孩子的心理体验,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赏识教育正是基于这一原则的一种与当前新课程发展方向完全一致的新的教育理念,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国内最早提出并尝试“赏识教育”的是周弘教师。他在教育自己女儿的过程中得出结论:赏识是孩子不断追求成功的“金钥匙”。周弘老师用赏识教育法教育自己全聋的女儿,使之成为中国第一位聋人大学生。他也用赏识教育法培养了一批早慧儿童,改变了成千上万健全孩子的命运。三、小学英语课堂上进行赏识的重要性。课堂是学生活动最多的地方,也是自我表现和体验成功的最佳场所,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明确自己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主要的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欣赏者”,课堂又是教师“欣赏”的重要场所,教师应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设条件,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即成功的机会。教师在课堂教育中运用赏识教育有一个显著的优点,就是会让学生产生水到渠成的感觉,而不会给学生造成刻意表扬或虚情假意之感。四、课堂上进行赏识教育的方式。1. 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进行赏识教育的前提条件。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 教师才能重新调整心态,平等地对待、接纳学生的缺点,错误。 学生也能主动自由地表达他们的智慧,表达他们的内心体验,表达他们的情感,且在与教师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和生命的价值。 2. 口头语言的赏识。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表现可做出及时的评价。对表现好的,别忘了用“Great!”、“Excellent!”,对表现一般的,也可用“Good!”来鼓励。对表现不太好的,千万不可斥责或冷嘲热讽,可以说些鼓励性的话。当学生回答正确时,我马上用赞许的口吻说:Well done. / Good / Very good / Excellent. 让学生在教师赞许的目光中焕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当学生犹豫不决、难以作答时,我会用激励的口吻说:Be brave. /Dont be afraid . / Open your mouth. 让他们增强自信心;当学生回答不正确时,我会用一种诚恳的口吻说:It doesnt matter./Thank you./ I am sure youll be right next time .让他们不因此泄气。3. 肢体语言的赏识。除了口头语言的赏识之外,肢体语言的赏识也同样重要。有时候口头语言赏识的同时加上肢体语言的赏识学生会更能感觉到老师的人情味,更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例如: (1)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可轻轻拍拍头,对高年级的学生可轻轻拍一下肩膀; (2) 时常带着微笑,避免皱眉头; (3) 保持经常而且平均地与学生进行眼神交流;(4) 带头为学生鼓掌;(5) 适时地给学生一个拥抱。4. 引导学生的相互赏识学生在学校除了面对教师,更要面对与他们朝夕相处的同学们。因此,教师的赏识固然重要,学生间的赏识更是对学生的莫大鼓励。例如,在课堂上进行了颁奖活动后,教师引导全班同学对获奖的同学一齐竖起大拇指齐声说:“Good, good, very good.”。在某个学生提出或发现特别的问题时,在某个学生回答出了难题时,在某个学困生取得了一点进步的时,我们都可以引导学生竖起大拇指一起赞赏。只有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相赏识中,学习才是快乐的,掌握的知识才是扎实的。五、实施赏识教育的注意事项:1. 课堂赏识与课后赏识相结合,实现赏识的持久性。课堂赏识无疑是赏识学生最好的场所,但是课后的赏识同样是不可或缺。生活本身就是学生成长的“养料”和“资源”,我们教师要有意识地在课后生活中去观察、发现学生的优点、美好。在课后的赏识有时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我有个学生,他的英语基础不好,而且在课堂上总是分心走神,总是要我或者同学提醒才能够专下一会心来学习。可能是我的提醒太多,他也渐渐觉得不耐烦,对英语学习也渐渐失去了信心与兴趣。有次课后,我看到他在篮球队训练的他表现得非常活跃。我走过去称赞了他的球技,他不好意思的抓抓头笑了。可能是感受到了我对他不是充满不满和敌意的,以后上课他对我的提醒更接受了,专注的时间也越长了。我乘机在课堂上表扬了他,他对学习的兴趣也更浓厚了。因此,若在课堂上真的找不到赏识你的学生的时候,尝试在生活中找找他们的闪光点吧。2. 赏识与批评相结合,注意批评的方式。赏识教育应该有一个“度”,赏识并非意味着纵容,赏识与批评应该是同时存在的。一味赏识,会模糊孩子的认识。必要的批评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跟赏识一样也是孩子走向成功的推进器和催化剂。但是,应该如何批评学生呢?美国作家斯宾塞,约翰逊在他的孩子,你为什么不听话一书向我们介绍了 “1-2-3教育魔法”,也就是一分钟批评,一分钟称赞,一分钟目标。这个方法对于批评学生一样可行: 1. 批评的前半分钟在事情发生后要立刻批评学生,具体指出他们做错了什么,越具体越好。沉默几秒钟-让学生思考自己的行为。 2. 批评的后半分钟用肢体语言让学生知道我始终站在他这边。虽然他们刚才的行为不对,但我觉得他是能够改正好的。3. 批评的最后一分钟,定好目标给学生,让他们知道该改正什么,该怎么改正。3. 挫折后更需要被赏识。成都石室外语学校校长胡令指出:赏识教育本身不是简单的表扬,而主要是对学生成长的进步和战胜困难挫折的一种期待和鼓励。“我们要在学生遇到挫折后给予及时鼓励,引导其克服困难,这才赏识教育的真正体现。4. 赏识教育要因人而异。赏识教育要抓住学生的个性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对于成绩好的学生,若只是对他的好成绩进行表扬,他可能已经习以为常,不太在意了。若针对他特有的优点例如赞赏他歌唱得好,他可能会觉得老师真的很注意他,发现他的优点了。对于学困生来说,我们更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些时候我们更要创造条件赏识我们的学生。班上有个女生对学习,对自身都很不自信。我偶然得知她做家务特别得心应手,因此在大扫除的时候我安排她做卫生组长。她果然不负所托,不仅把卫生工作分配得妥当,还带领其他学生把教室打扫得一干二净。大扫除后,我在全班面前盛赞了她的得体安排以及负责任的态度。她对自己的自信仿佛一下子回来了。以后的上课也多了她响亮的回答声,成绩也慢慢提高了。六、结语。在我们的小学英语课堂教育中,要充分认识到赏识教育的功效,掌握好赏识的艺术,把握好赏识的“度”,让赏识成为学生成功的催化剂。参考文献 1 周弘. 赏识你的孩子M 广东科技出版社,2004 2 斯宾塞,约翰逊. 孩子,你为什么不听话M 南海出版公司,2009 3 张大均. 教育心理学M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