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倡导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doc
为何倡导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 副标题:发表日期: 2004-12-17 17:39:33 作者: 陈飞计 点击数 32 有一位著名语言学家曾指出:语言是一种以规则为基础的复杂系统,要习得语言就必须将这些规则“内化”;语言习得机制是一种特殊的学习语言的机制,独立于其它的人类能力;语言习得机制的最终目的是语言规则的“内化”,这些规则成为理解和生产语言的基础,语言的理解和生产是不可分的。由此可见,语言教学不同于其它任何科学,语言学习是渐进的升华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结合的过程,是输入和输出共存的过程。教与学结合的效果取决于教师的业务理论水平和采用的教学方法。所以教学法的研究已是当前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 随着英语教育的发展,曾有语法翻译法、自觉对比法、认知法、直接法、听说法、视听法、交际法、集体学习法、全身反应法等教学法的研究。这些教学法都是众多语言学家苦心钻研的结晶,它们的投入和使用对英语教学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但根据课标提出的英语教学目标和途径,当前最具实效性的教学法当属“任务型”语言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一、“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概念和理论依据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理论研究已有十几年的历史,诸多外国语言学家如David Nunan, Jane Willis, P.Skehan, M. Canale 等都对任务型语言教学进行了深度研究,我国人民教育出版社龚亚夫先生曾在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会上做过这方面的论述,多种报刊也曾有过这方面的研讨。所谓“任务型”语言教学就是直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task),从而培养其运用英语的能力。也就是说将课堂教学的目标真实化、任务化,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体会语言,运用语言,感受语言的真实价值,品味语言的实际意义,进而获得运用语言的实际能力。传统的语言教学把语言作茧自缚为独立的符号系统来研究,把语言看成是语音+语法+词汇,把语言看作是一个单纯的形式体系,它只重视语言形式符号系统的训练,忽视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任务型语言教学是由当前流行的交际教学思想发展而来的,它把语言运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它基于交际法的理论即行为主义理论,既能强化语言的实际运用过程,又能充分体现语言的交际本质,这和我国有些专家所倡导的“加大语言输入,加强语言实践”“大量输入及时输出”的教学观点是相通的。二、“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特点任务型语言教学具有以下特点:1、 通过交流来学会交际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基本模式是“以培养学生语用能力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以话题为主线,以任务为中心,实行课堂教学任务化,课外作业项目化,评价方法过程化”。各项任务的完成离不开真实的交流,交流的最终目的是交际能力的提高。任务型练习才会给学生真正学会运用。2、 将具有真实性的语言材料引入学习的环境(learning situation)。情境教学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而情境设置的效果不如真实场境的再现,真实的场境能使学习者在轻松的环境中不受任何约束地真正地体会语言、理解语言并大胆地运用语言,达到脱口而出的效果。学生能用所学知识自主表达才是英语学习的最高境界。3、 既关注语言本身,也关注学习过程任务型课堂把整个教学目标设计成符合本目标的若干个任务(task),让学生在教师的授意下完成各项任务,进而按步骤完成课堂的总体目标。如:为复习和巩固现在进行时,我们可设计这样一个task:任务:心有灵犀一点通目的:复习和巩固现在进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对动作语言的理解力和表演能力。材料:纸条若干语言技能:Listening and speaking语言知识:现在进行时的用法。提示词语与句型:(1)swimming / thinking / reading a book / riding a bike / sweeping the floor (2)Stop. Look! What is he / she doing? Quess. (3)When you see the note, you cant say any anything. (4)Is he / she playing chess / swimming / opening the door ? (5)Yes, you are right. / Very good. / Great.活动形式:全班活动操作过程:(1) 教师事先准备写有动词或动词词组的纸条若干;(2) 请一位学生从教师手中抽取一张纸条,并根据纸条上的动词或动词词组的内容进行表演;(3) 当教师说“Stop”时,该学生停止表演,其余学生分成两组竞猜该学生所表演的动作;(4) 再换另一位学生开始活动。得分多的组获胜,并选出“最佳表演者”。学生在具体目标下完成了各项任务,而完成任务并不是单纯独立的,完成任务的过程既是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又是对旧知识的巩固和掌握的过程;它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具体检验。任务完成的好坏直接体现着教学效果,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也正是当前学习评价趋于完善、科学化的原则。4、 学习者个人的经历作为课堂学习的因素任务型语言教学所追求的效果是让学习者能用自己学习的语言知识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自主自发地投入到自觉的语言实践中去,以完成各项任务而体验自己的学习历程,这是教学的最高层次。5、 试图把课内语言的学习与社会语言活动结合起来社会语言活动是语言学习的良好素材,它是语言学习的老师、助手和源泉。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走向社会、适应社会、融于社会,离开了社会语言活动的语言教学是没有生命力的。三、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应用意义1、任务型语言教学通过不同类型的任务活动,培养不同类型的思维能力 人们使用语言,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任务型教学活动,是让学习者通过运用语言来完成各种各样的交际活动。学生通过表达、沟通、交涉、解释、询问等各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学习和掌握语言。课堂活动的任务化是英语教学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具体手段。有了任务,学生的思维、直觉和想象就会遵循一定的方向展开,心智活动就会少阻滞,多流畅,就会在较少的时间内表达较多的思想,造成词语、观念和联想的流畅。有了任务,语言学习就能从知识的讲解和规则的理解,发展到意义的表达和能力的培养。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交际情景的创设和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学生创新地运用语言规则进行创新思维,表达新概念。所以,很多任务型活动,如,在学习数字后让学生打电话;学习了一定的指示性语言后,安排学生给机器人发指令;在积累了一定词汇后组织学生进行辩论,都能培养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逐步达到创新思维对活动数量、速度和质量所需的要求。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不同教学目的组织不同形式的任务式活动。这是因为作为创新能力的核心创新思维能力,是由多种思维能力组合而成,如:发散思维、直觉思维、想象思维、据理质疑和归纳。创新思维能力主要通过语言摄取与输出、意义的理解与产出而引发并表现出来。因此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类型的活动培养不同形式的思维能力是有必要的。例如:学了初二(上)Lesson 37 As a journalist from CCTV,you can ask as many questions as possible about the singers in "Yesterday" rock band.这种方式可以提高质疑能力和多方面、多角度考虑问题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又如:Group discussion:Which city do you like best,Tianjin,Beijing or Shanghai?Why?可以培养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聚合思维能力。学习了"Becky's birthday present"之后让学生编写谜语,提高了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创造性描写能力。适合学生实际的灵活多样的任务型课堂活动是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具体手段,是培养创造力的主要途径。能力和活动是分不开的。活动成功与否将影响学生创新精神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同学生的创新能力将在不同的活动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尝试和提高。将task-based activities运用到教学之中,使教学活动更具有开放性,给学生的参与和思维扩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2、 任务型语言教学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英国语言教学大师Micheal West 早就指出:“外语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语言教师最有害的缺点和最流行的通病是讲得太多,教师试图以教取代练,其结果是学生什么也学不到。”还有一些语言学家曾这样讲过:“凡是课堂上绝大部分活动是由学生而不是由教师进行的课则是最成功的课。”“教师的作用不在于给学生一个拐杖,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自己站起来走路。”这无疑说明了一个道理,我们过去对英语教学法偏重了对教师的教学研究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学法研究,着眼点放在了教师而不在学生,这种教学随着社会的进步已不再适应英语教学的需要。任务型语言教学就突破了这一点,它立足于学生本身,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从学生“学”的角度设计各种教学活动,使其学习有明确目标,在完成各项任务的过程中不断汲取知识获得经验,并逐步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达到“自己站起来走路”的目的。任务型语言教学得到诸多专家学者的认可,由教育部2001年组织制订的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教师应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在当前新一轮课程标准出台之际,任务型语言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研究和使用意义,也需要广大教学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实践和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