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论文:“订正”不仅仅是“改正” .doc
“订正”不仅仅是“改正”“订正”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改正”。在现实教学中,不少教师通过分析条件,诱导思路,给出正确答案。而学生往往听起来懂,做起来错。学生责怪自己粗心,教师埋怨学生教不会。其实学生做题虽然有错,但通过深入思考,印象较深。正确答案是“天外来客”,纵然科学、严谨,印象反而不深。一段时间后,错误往往“死灰复燃”,学生依然重复“昨天的故事”。显然“订正”仅是“改正”是不够的。英国心理学家隶贝恩布里说过:“差错人皆有之,而作为教师,对学生的错误不加以利用,则是不能原谅的。”学生的错误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加以研究、开发和利用,其效果比多讲几道题要好得多。从学生的角度去摸拟错误的情景,体验错误的原因,探索改错的方法,提出防范的措施,并从错中找出“闪光点”,师生才能产生思维的共振和情感的共鸣,击中要害,有的放矢。一 公式记忆出错,要再现公式来源。学生经常把降幂公式,记成:。教师如果只让学生记忆公式,效果往往不好,只须让学生再从推导,公式便无须死记硬背。二概念不清,须举有力反例澄清错误。求函数的递增区间只须解即可,而在递增,则是在恒成立。学生通常写成,错在哪里?只须举例,在上递增, 而在上恒成立。显然在上恒成立是错误的。三迷惑性很强的错法,须帮学生击中要害。例1四个不同球放在编号是1、2、3、4四个盒中,恰好有一个空盒的放法有几种?常有学生给出如下解法:(一)从4盒中取3盒,(二)从4球中先取3球放入这3盒中(三)剩下一球放入3盒中之一 。放法有 。正解:(一)取3盒 。(二)4球先分3组 。(三)3组放入3个盒中 。放法有。学生认为后种方法对,但对自己解法找不到错因,教师就须帮其找出反例:a,b,c三球分别先放入1,2,3号盒子,d球再放在第3盒。a,b,d三球分别先放入1,2,3号盒子,c球再放在第3盒。这两种放法重复计算。并指出这种分配问题,先分组后排列是一种较成熟的方法。四从错解中挖掘知识内涵。例2,分别是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求。常规解法:。学生错解:令。如让其改为常规解法,很是可惜。指出错因:对等差数列认识不足,应设。通过纠错,不仅让学生明白错因,更对等差数列的结构有了深入认识。五 订正只给正解,可能起“反作用”。例3,(2004年福建省高考)在递增,求a的取值范围?给出正解:在恒成立,即在恒成立。设,。只须,则。变式例4:若在恒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 学生受例3正解影响,很有可能出现下列错解:,。正解:要对称轴讨论:1 当时,2 当时,。3 当时,。综上所述。为何例3代入,而例4不可以?对。,是的充要条件。而,不是的充要条件。如:y xmnO 所以例3只给单纯正解,而不注意相似背景问题区别。反而给更为一般性的例4带来“反作用”。故“订正”不能就题论题,要注意相关知识的联系和区别。六 在“错解”中找“闪光点”使其升华。例5求的值域。正解:两边平方得。但(*)式绝大多数学生忽略了。有一个学生给出如下解法:求式表示到和距离之和。yA O xP由图知在点时距离之和最小,。找来该生,首先高度肯定该思维的巧妙,同时指出错因:与原点距离是。让其继续完善他的解法:同上,距离之和。完成本题学生异常兴奋,对数学兴趣更浓,后来在省数学竞赛中获二等奖。 学生解题出错在所难免,且其中包含他们大量劳动成果,教师不能一味帮学生“改正”,否定他们思路,多些“人文精神”,认真分析错因并多找其中“闪光点”。波利亚说:“也许有些念头会把你引入岐途,但这并不可怕,在失败的尝试和犹豫不决之下,会突然闪出好念头。”教师要引领学生走出认知“迷宫”,让他们体验数学学习给人带来的成功和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