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工作总结.docx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工作总结弹指一挥间,学期已结束,回顾本学期三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颇有感触,依据新课程标准,参考教师用书,结合班级学情,开展教研和教学,取得一定成绩,具体总结如下:一、教研方面(一)学习课标标准,研读教师用书本学期,科组组织学习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和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我研读教师用书受益匪浅。一是对教师角色意识的转变的认识,时刻提醒自己是对话激发者和全身心参与者,是以“导演”的身份来主导教学;二是对教学中营造儿童文化的认识,儿童只有在属于自己的文化世界中才能敞开心扉、自由自在地发展,才能有效地接受教育,要研究引导和改造儿童文化,使改造过的儿童文化既有利于儿童的成长,又具有教育意义;三是对以“在场因素”作为教学出发点的认识,“在场因素”即儿童自身的经验、体验及与儿童生活直接相关的因素,在备课和教学中要多围绕该因素进行运用,构建和谐课堂,让学生都想说敢说有话可说,有助于课堂展开对话。(二)听课评课议课,学习促进提升10月聆听了XXX老师执教认识居民身份证课例,学习她巧妙运用视频身份证的前世今生激发学生认识居民身份证的欲望,然后运用小组合作、小小辩论等教学方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视频资源,引导学生了解身份证的信息和用途,保护个人重要信息,正确使用身份证,明晰警察基于履行职责的需要,依法有权查验居民身份证,公民必须履行配合的法定义务。教学设计匠心独运,层层推进,寓教于乐,课堂不乏精彩生成,很好地达成教学目标。12月,聆听了XXX老师执教吃饭有讲究课例,学习她注重课前学情调查,以儿童视角开展教学,设计孩子们喜爱的活动,例如自主搭配自助餐,简介“膳食宝塔”,了解荤素搭配,调整自助餐餐单,评选“最佳配餐”,尤其是关注教学目标的落实,课后实施“21天文明用餐记录卡”,善于创设情境,将教材、学生、学校有机结合,带领学生认识到吃饭要讲究健康安全有营养;吃饭要讲究良好习惯有益健康,整堂课充满童心、童趣,课堂呈现精彩。通过听课评课,让我学习到优秀的课例往往总能用好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结合学情、学科特点,善于运用情境教学法,创设适宜的真实情境,链接知识与生活,使道德学习真正发生。二、教学方面(一)通过上探索课,任务驱动促提升本学期我执教了研讨课例我们的成长天地,该课系三年级上册第6课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的第一课时。我采取目标教学法,围绕目标顺势引导学生体会学校教育对成长的重要意义,学生分享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及收获,感受到校园生活的美好。组织就“在家利用电脑就能学习,不去学校也行”开展讨论,通过辨析导行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学校教育无法替代。在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四条法律条文的环节时,采取“腾讯会议”邀请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员参与教学环节,深入浅出解读“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J最后回归教学目标谈收获,课堂生成赢得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为了上好该公开课,开展了较系统的研课,浏览学习了众多的教学设计、课例视频,在备课环节,认真分析教材的活动范例,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了解本班学生的实际状况,找到学生学习的起点,要针对教学主题,思考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主题涉及的学生问题是什么、困惑是什么、道德矛盾或道德冲突是什么,课堂上营造轻松愉悦氛围,孩子们畅所欲言,不乏精彩的生成,从而较好地达成教学预设。(二)选取研究主题,探索法治教育在三年级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我尝试选取“法治教育”为研究主题,在以下方面探索实践:1 .结合教材内容自然渗透法治教育。与相关的教学内容自然融合,例如“119”的警示一课,提到严禁谎报火警,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谎报火警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2 .将“法言法语”转化为“童言童语”。思考如何既要体现法治精神、理念、原则,力求法律知识的准确性,又要充分考虑并体现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学生可以理解的语言,避免法治教育的生硬和僵化。例如我们的成长天地一课,在讲解书中“知识窗”提及的“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深入浅出地概况为“简单来说,年满六岁,无论男孩女孩,都享有去学校读书的权利,要履行这个义务,保障受教育的权利”。3 .注重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的融合。把法律的约束力量、底线意识与道德教育的感化力量、精神力量紧密结合,比如诚信教育既可服务于道德教育,也可服务于法治教育。规则、规范教育也具有多重意义,既可为建立儿童的法治意识奠定基础,也可为儿童的道德发展服务。三、不足之处(一)课堂活动环节的实施有时“打折扣”一些课例的活动环节存在备课不充分,实施过程中的预设不充分。例如第七课生命来之不易“体验五分钟妈妈”活动,就有以下不足:一是出示活动要求的时机。原本不想学生先入为主,想先给学生体验再揭示活动要求,结果一放开,孩子们过于兴奋,没认真聆听老师提出的问题,所以应该在活动前出示体验的要求,而不是在活动中再出示;二是活动前铺垫和情绪酝酿不充分,很多学生把书包背在胸前,故意搞笑恶作剧,活动“变味”了,真正体会“怀孕妈妈”的艰辛和不容易教育目的“打折扣”。(二)即时点评和点拨的能力仍需提升对于学生回答,老师如何即时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对于学生超出预设天马行空的回答,如何即时点拨,且自然过渡地引导学生回到预设的教学流程,这些综合素质仍需修炼。例如第10课“父母多爱我”中妈妈喜欢吃鱼头一文,有的学生突然冒出“鱼头好吃,我妈妈也喜欢鱼头”显然孩子尚未真正理解或感悟本文所想表达的道德内涵或意蕴,这需要老师到位的即时点拨和引导。课堂教学是一门有遗憾的艺术,有的遗憾可能是因为教师对学科专业的理解把握不到位,有的是因为综合素质和功力未到火候,这一直时刻鞭策自己加强学习,加强修炼,尽可能不留或少留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