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阅读兴趣,提高写作水平课题实施方案.doc
培养阅读兴趣,提高写作水平一、问题的提出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指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第二学段指出:初步学会默读,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第三学段指出:默读有一定速度,阅读叙事性作品,能简单描述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等;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意境等。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时代在发展,电视、网络等媒体深深吸引了学生,造成学生对文本的不喜欢,因而学生厌读课外书的现象普遍存在。农村文化环境较落后、学生接受各种教育的途径少,家长适时引导教育孩子的意识较,导致写作的能力较差。 二、国内外现状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是一个语文教学的老话题,早有定论。阅读广泛促进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发展,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必须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量。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少数语文水平较高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看书。” 三、理论基础提出实验课题的理论假设:在小学语文中年级段突破阅读关。这个实验构想的理论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从量变到质变,又从质变到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突破了一定的界限,就会出现质变。小学语文学习也是如此,学生认识汉字,达到一定的量,就能阅读;阅读达到一定的量,就能作文。正如古人所云:“能读千赋,则能为文。”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有着许多矛盾,不同的学习阶段有不同的主要矛盾。中年级语文学习的主要矛盾则是阅读,当阅读突破一定数量,学生具备阅读的能力以后,作文就成了主要矛盾,所以中年级应以作文训练为重点。2、耗散结构理论耗散结构理论认为:涨落导致有序。涨落是指系统某个变量和行为对平均值发生的偏离,它使系统离开原来的状态或轨道。系统处于不同状态时,涨落起着迥然不同的作用。当系统处于稳定状态时,涨落是一种干扰,它引起了系统运动轨道的混乱,导致了无序。此时,系统具有抗干扰的能力,它迫使涨落逐步衰减,使系统又回到原来的状态和轨道。如果系统处于不稳定的临界状态,涨落不仅不衰减,反而放大成为“巨涨落”,使系统从不稳定状态跃迁到一个新的有序状态。耗散结构理论还认为:远离平衡(即非平衡)的开放系统,才能不断地获取和消散外界的能力和分子,才能维持系统的生存,并形成富有生命力的、稳定化的、高度有序的结构耗散结构。耗散结构理论对我们的启示是:小学语文教学新体系要成为宏观有序的耗散结构,必须要形成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的巨涨落。在涨落的过程中,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的训练要远离平衡态,使各个子系统之间产生相干效应。识字教学高潮阶段,阅读教学、作文教学要为识字服务;阅读教学高潮阶段,识字教学、作文教学要为阅读服务;作文教学高潮阶段,识字教学、阅读教学要为作文服务。此外小学语文教学要做到课内带课外,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3、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参与的原动力,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外阅读,教师必须创造某种条件或利用他们已有的其它行为动机和需要的迁移,使阅读成为他们生活中所必需的东西。例如,利用晨读课,用讲故事或内容简介的形式,向同学们介绍一本好书。在给孩子们讲故事讲到最紧张的时候,突然刹车。学生总催促教师讲下去,这时可把书借给他们看,学生一拿到书就会如饥似渴地去读,教师可趁势向学生介绍相关的其它作品。这样一来,课外阅读也就成为同学们的一件乐事,一种享受。教师要善于唤起和利用学生读书兴趣,促使他们兴味盎然地去阅读、体会,积累语言信息,使语言仓库里有丰厚的积蓄,需用时,才能游刃有余,写起文章来,才能妙笔生花。四、研究目标第一阶段(三年级):以阅读教学为重点,辅以作文教学。在听、说、读、写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大量阅读(年阅读量达到 300 篇左右),来有效地提高阅读质量(包括理解水平、记忆水平与阅读速度),能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意思。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速度。每学年背诵 30 篇左右优秀诗文。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外阅读的习惯。课外阅读不少于15万字。第二阶段(四年级):以作文教学为重点,阅读程度适合的文章,能理解主要内容,领会有一定内涵的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有自己的见解,能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阅读其他文章,稍作准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默读速度每分钟不少于300字。每学年背诵 20 篇以上的优秀诗文。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材料。课外阅读每学年不少于 50 万字。逐步培养读书记笔记的习惯。在 听、说、读、写过程中能写出有中心、有条理、有真情实感的简单记叙文和常用应用文,做到在40分钟内写出 400字左右的文章,有效提高写作水平。五、研究内容1、作文读多篇写一篇。从教学法的角度看,作文过程是运用语言文字对思想内容进行整理、加工的过程。叶圣陶先生说:“通常作文,胸中先有一腔积蓄,临到执笔,拿出来就是很自然的。” 由此可见,多阅读、从阅读中得到“写作的榜样”,是作文教学的实质之所在。为了提高作文水平,突破作文关,我采取了“读多篇写一篇”的作文教学方法。按照状物、记事、写景、写人的顺序进行分类训练,以段与篇为主,写一些熟悉的人、感兴趣的事、喜欢的物、四季景色、家乡山水、美丽校园等。 2、阅读一篇带多篇。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根据教材安排的训练重点,教学一篇课文后,我将带出类似的几篇文章, 让学生自学运用,大大地增加阅读量。先示范学习一篇(段),学习阅读的基本方法;再尝试学习一篇,巩固前面所学到的方法,培养阅读能力;再带动自学同类的文章一篇或几篇,运用和发展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例如,一个苹果是以一物为主要线索贯穿全文,配合这篇课文,我将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一片松叶的来历一把军用小刀等文章。这样,学生就能够及时地运用在课堂上所学到的方法,举一反三,闻一而知十。 另外结合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条件、机会。(1)着眼课文学习进行的课外阅读。从课文这个出发点,可以走向四面八方,精读一篇课文,可以带读许多相关的文章,如 麻雀一文,它是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写的,他的作品构思新颖,视角独特,语言精练,文字优美。要想体会他的风格,同学们课后可以阅读他的代表作猎人笔记。麻雀一文还表现了伟大的母爱,我国古代有位诗人也写了一首诗来歌颂母爱,那就是孟郊的游子吟。如此引导,足可见围绕课文进行课外阅读,天地是多么广阔。(2)围绕课内写作进行的课外阅读。 作文,多少学生对它朝思暮想,多少学生为它伤透了脑筋。但是作文的道理和方法,光靠老师讲,学生是掌握不了的,只有在完成一定阅读量后,学生才能悟出来。因而,围绕课堂上的写作训练,辅之以适当的课外阅读,以读来促写。 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结合,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习范文中的写作因素,尤其是针对学生的写作实际,提供可资借鉴的写作方法,同时,还注意学习作者是怎样观察和构思的,又是怎样遣词造句的,针对学生在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找出自己的差距等等。安排学生的习作练习要以范文为榜样,以模仿为手段,以生活经验为内容,以片断训练为形式。每次作文后,让学生把优秀作文誊写出来,装订成册,张贴在 “学习园地”中,特别好的学生习作向外投稿,既鼓励作者,又鞭策读者。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开展图画作文、音乐作文、活动作文训练;组织学生学当小记者,开展采访活动,为广播电台、报刊写稿;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小报告,举行“与好书交朋友,做有理想的人”等读书活动。(1)举办“图书展览会”。每学期举办一两次“图书展览会”,比如展出记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振兴中华而斗争的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同时受到他们为祖国的忘我精神的鼓舞;展出有关我国和外国科学家的故事,学习他们专心致志于科学事业的精神。除了图书以外还陈列上述人物的照片、名言、警句;还有生动有趣的文艺读物,启发阅读兴趣。(2)充分发挥图书室功能,开设读书课。阅览室定期开放,由专人负责,创设阅读氛围。每周安排一节读书课,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布置一定的课外阅读作业。定期交流阅读情况,比比谁知道的故事多、名人多,让学生在竞争中阅读。(3)背诵优秀诗文,增加学生的语文积累。定期与不定期开展赛诗会、故事会等,并评出每期“古诗状元”“故事大王”等。(4)分阶段定类别增加语言积累。老师利用晨会课等有利时机,启发、引导学生阅读歇后语、寓言故事、成语故事以及一些古今名著,以增加语言积累。(6)写读书笔记。在学生产生阅读兴趣的基础上,让孩子们学会分析和思考,有效的办法是指导写读书笔记。学生语文水平有一定的差异性,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我将采用不同的训练形式,三年级简要讲述书的内容和自己喜欢的地方。 四年级写读后感,摘录书中精彩的词句, 摘抄佳作写一两句点评, 写读后感。班级举办优秀读书笔记展览。(6)开展“读书讨论会”。在班里举办读书讨论会、读书报告会、心得交流会、阅读方法交流会、知识竞赛等,可以从知识、能力等角度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正如英国作家肖伯纳所说:我的思想交流给你,你把你的思想交流给我,那么我们俩人同时掌握了两种思想。实际上,这也是把个体阅读纳入群体阅读的一种努力。六、研究方法以经验总结法、教育实验法为主,以教育调查法、文献资料法为辅,通过制定研究计划、实践、反思、分析、不断调整,使课题研究稳步实施。同时,进行问卷调查、定量定性分析,了解各阶段的初步成果,并通过文献了解吸取他人的研究成果,以指导我们的课题研究。七、研究阶段第一阶段(立项论证),主要是了解同类课题研究现状,作一些调查研究,建立课题的实验设想,撰写研究方法和研究计划。第二阶段(过程实施)。主要工作是定期开展课题研究的研讨活动,定期开展实验研究课,研究交流实验计划、实施办法,定期进行形成性检测和阶段性小结,并在实验基础上汇总并修订学生使用的阅读材料以及资料收集和成果总结工作。第三阶段(结果梳理)。主要工作是整理资料、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分析和撰写研究报告。八、可行性分析本课题针对农村小学生实际,符合学生思维、语言和认知规律,符合素质教育方向,在促进学生主动阅读和写作创新发挥方面有较好作用。本课题是在没有增加学生学习负担前提下进展的,既能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又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能促使语文教师在阅读与写作关系处理上意识增强,具有推广价值。九、阶段成果及最终成果形式(一)以生活经验为内容,以片断训练为形式,围绕课内写作进行课外阅读。每次作文后,让学生把优秀作文誊写出来,装订成册,张贴在 “学习园地”中,特别好的学生习作向外投稿。(二)写读书笔记, 摘录书中精彩的词句,摘抄佳作,写读后感,班级举办优秀读书笔记展览。(三)课题的研究报告、课题的结题报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