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的学习心得.doc
-
资源ID:2353521
资源大小:14.5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的学习心得.doc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的学习心得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是语言领域和社会领域组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认真研读学习后的实践和交流活动。上午呈现的教学实践,以生动的教学形式,给了大家一个个具体细化的儿童社会化发展的指导方略,下午的这个交流活动,就是对指南学习过程的体会、些许经验的分享。我是宇祺朝阳亿城幼儿园的徐蓬,我只有5分钟的时间,所以,我们开始正题。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受许多方面的影响:家庭、幼儿园、社会。在影响其社会化和个性一生的这个领域里,我们的目标是幼儿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两方面的发展,虽然这两个方面在同一个过程中进行的,但又是各有侧重点的。儿童人际关系的发展,主要靠幼儿园的游戏、日常生活、成人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察模仿到的。儿童社会适应的发展,是要通过群体性的活动和规则意识的培养发展起来的。今天我要交流的是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一些做法。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在36岁儿童发展指南里面是用三部曲完成的。我们可以针对这些目标,提供给孩子很多的成长机会。第一步是幼儿的乐群。针对年龄特点,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 小班小朋友的社会领域目标是喜欢上幼儿园,喜欢参加集体活动,那么,我们可以在幼儿入园之前开展一些新生适应活动;可以建议家长在家模仿幼儿园的生活;可以打破幼儿园班级的界限开展大带小活动;可以指导家长多带孩子去参加聚会和交朋友活动。这是我园孩子们去园区澜溪苑幼儿园交朋友,好开心,玩了他们的玩具,表演了节目,还互赠了礼物。中班小朋友的社会领域目标在小班的基础上,还要实现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的目标以及乐意参与社区活动的目标。所以,我们可以鼓励孩子和家长一起关注社区的活动、组织亲子游、参加一些绘画活动、才艺表演。这是我们在参加苏州市幼儿才艺比赛,去了一半的小朋友,还有我们每学期的亲子游也是家长孩子热切期盼的,我们还邀请家长带孩子一起去祭奠烈士。大班小朋友的社会领域目标增加了对小学的向往,幼儿园的学习生活都是为入小学作准备的,所以,一系列幼小衔接工作逐步要鼓励孩子过度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参观小学、了解小学、和小学生交朋友、请小学老师来做客都是很有意义的活动,这个大姐姐是小学生,小朋友们在现场采访她,问她关于小学的事情,这个访谈活动加深了孩子对小学的了解。第二部是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我们就不能把孩子框在一个幼儿园或者一个家庭的范畴里以期发展孩子的社会性,在特定特殊场合需要的规则,必须让孩子从实践中去建立去规范。我们需要给孩子多一点的社会实践,例如角色游戏在这个领域给孩子的发展是非常有效的,幼儿良好的社会性与个性品质的发展在角色游戏中最显性。有效、密切贴近幼儿生活的教学活动也是基本的形式。我们还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去参观美术馆,我们需要的规则是安静、排队;去公园拜访大树,得到的规则经验是爱护绿化;去制作小点心,必须一个一个排好队洗完手再做;去医院必须安静、听医生的话。不用说教的方式给孩子给孩子体验,是社会领域活动的首要形式。我们园克服幼儿园比较小的问题,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给孩子得益。最后一部分是使孩子具有初步的归属感。我们还是要从孩子的生活体验着手,多和孩子一起游戏、谈笑,尽量在家庭和班级中营造温馨的氛围。通过和幼儿一起翻阅照片、讲幼儿成长的故事等,让幼儿感受到家庭和幼儿园的温暖,老师的和蔼可亲,对养育自己的人产生感激之情。这些都是在推进幼儿的社会认知感。我们如果把爱家乡、爱集体作为一个知识普及来讲述,完全背离了社会领域的要求,怎样推进这种情感,是否可以参加一下徒步旅行,参加一次灯会,参加一个演讲活动来得具体、深刻呢?体验才是很重要的环节,孔融让梨的故事给了孩子一个道理,有了一个道理孩子就发展了这个品质了吗?还需要2次3次许多次的行为练习,才能真正达成目标。我们给孩子评选五角星、给孩子当值日生、让家长记录孩子在家用餐、睡觉等的表现,都是在观察引导孩子的训练效果。最后说说我们在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的几点思考: 1、选取哪个内容比较适合幼儿呢?我想,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的内容才能让孩子有话可讲,有兴趣,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以幼儿的发展为依据,应建立在儿童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并以各种可感知的方式呈现以扩展幼儿的经验,使教育内容真正被幼儿所理解、接受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继而产生特定的情感和行为。 2、教育的核心是孩子的情感体验还是知识的积累?我想,要和科学、语言领域有所区别有所侧重,那么只有有了深刻的认识,才有可能表现出相应的行为。没有情感的参与,社会认知是苍白的,是难于产生行为动机的;社会行为则是表面的、是难以持久发生的。 3、通过什么途径达到有效性呢?每天每时,你可以渗透、可以随机、可以个别谈话、可以用环境来说话,在教养人的关爱中,孩子才会真正发展。以上是粗浅的一些观点,不当之处,请大家指出。谢谢! 2013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