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区规划.ppt
第五章 风景区规划,第一节 风景区概述 第二节 风景区规划概述 第三节 风景资源调查 第四节 风景资源分类 第五节 风景资源评价 第六节 风景游赏规划 第七节 环境容量的计算 第八节 旅游设施规划 第九节 保护培育规划 第十节 典型景观规划 第十一节 基础工程规划 第十二节 居民点社会调控规划 第十三节 经济发展引导规划 第十四节 土地利用协调规划,第一节 风景区概述,一、风景与风景区 风景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以山水景物以及自然和人文现象所构成的足以引起人们审美与欣赏的景象。景物是风景构成的客观因素、基本素材,是具有独立欣赏价值的风景素材的个体。景物主要有以下几类:山、水、植物、动物、气、光、建筑、其它(雕像、遗址、游乐器械等)。风景区是指风景资源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游览条件,可供水们游览欣赏、休憩娱乐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城。,二、风景区的特点(一)与城市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的区别 城市公园多位于建成区中,主要为城市居民的日常休憩、娱乐服务;森林公园一般多位于城市郊区,属林业部门管辖,与城市有较便捷的交通联系,主要为城市居民节假日和周末提供游览、休闲度假的场所。风景名胜区则一般远离城市,风景类型与规模更多更大,属城建部门管辖,需要较长的旅行时间和假期才能游赏。(二)规模一般较大,但各风景区规模差异也较大(三)风景区的景观多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主,其规划建设是以科学保护、适度开发为原则(四)风景区景源一般各自有其特色,三、风景区的功能(一)生态功能 风景区有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生态与环境、防害减灾、造福社会的生态防护功能。1.保护遗传多样性 2.提供保护性环境(二)游憩功能 风景区有培育山水景胜、提供游憩、陶冶身心、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游憩健身功能。可进行的游憩活动包括野外游憩、审美欣赏、科技教育、娱乐体育、休养保健等项目。人们可以在这里进行节假日野餐、登山、运动、娱乐等活动。(三)景观功能 风景区有树立国家形象、美化大地景观、创造健康优美的生存空间的景观形象功能。(四)科教功能 风景区有展现历代科技文化、纪念先人先事先物、增强德智育人的寓教于游的功能。具体体现在科研科普、历史教科书、文学艺术课堂等方面。(五)经济类功能 风景区有推动旅游经济、脱贫增收、调节城乡结构、带动地区全面发展的经济催化功能。,四、风景区类型(一)按等级特征分类 主要是按风景区的观赏、文化、科学价值及其环境质量、规模大小、游览条件等分类,可划分为三级:1.市、县级风景区 2.省级风景区 3.国家重点风景区 另外还有两类:一类是列人“世界遗产”名录的风景区,其条件为:(1)地球进化史中主要阶段的著名代表者。(2)地质年代中,各阶段生物进化和人类及其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著名代表者。(3)某些独特稀有或绝无仅有的自然环境,具有异常自然美的地区。(4)濒危生物种栖息地所在地区。另一类是暂未列人三级风景区名单的准级风景区,(二)按用地规模等级特征分类1.小型风景区,其用地范围在20 km2以下2.中型风景区,用地范围在21100 km23.大型风景区,其用地范围在101500 km24.特大型风景区,用地范围在500 km2以上,(三)按景观特征分类1.山岳型风景区 以高、中、低山和各种山景为主体景观特点的风景区。2.峡谷型风景区 以各种峡谷风光为主体景观特点的风景区。3.岩洞型风景区 以各种岩溶洞穴或熔岩洞景为主体景观特点的风景区。4.江河型风景区 以各种江河溪瀑等动态水景水体为主体景观特点的风景区。5.湖泊型风景区 以各种湖泊水库等水体水景为主体景观特点的风景区。6.海滨型风景区 以各种海滨海岛等海景为主体景观特点的风景区。7.森林型风景区 以各种森林及其生物景观为主体特点的风景区。8.草原型风景区 以各种草原草地沙漠风光及其生物景观为主体特点的风景区。9.史迹型风景区 以历代园景、建筑和史迹景观为主体景观的风景区。10.革命纪念地 11.综合型景观风景区 以各种自然和人文景源融合成综合性景观为其特点的风景区。,(四)按功能设施特征分类 1.观光型风景区 有限度地配备必要的旅行、游览、饮食、购物等为观览欣赏服务的设施。如大多数城郊风景区。2.游憩型风景区 配备有较多的康体、浴场、高尔夫球等游憩娱乐设施,有相应规模的住宿床位。如三亚海滨。3休假型风景区 配备有较多的休疗养、避署寒、度假、保健等设施,有相应规模的住宿床位。如北戴河、北京小汤山风景区。4.民俗型风景区 保存有相当的乡土民居、遗迹遗风、劳作、节庆庙会、宗教礼仪等社会民风民俗特点与设施。如云南元阳梯甲保护区、沪沽湖等。5.生态型风景区配备有必要的保护监测、观察实脸等科教设施,严格限制行、游、食、宿、购、健等设施。如黄龙、九寨沟等。6.综合型风景区各项功能设施较多,可以定性、定量、定地段地综合配置。大多数风最区均有此类特征。,桂林山水甲天下,山岳型风景区,桂林山水甲天下,山岳型风景区,西湖美景,湖泊型风景区,西湖美景,湖泊型风景区,杭州西湖美术馆,中国红石公园丹霞山,位于韶关市境内,面积290平方千米,是广东省面积最大、景色最美的风景区。1988年以来,丹霞山分别被评为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地质地貌自然保护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丹山锦水,丹霞山,丹霞古十二景 玉台爽气,丹霞山水,山岳型风景区,九寨沟,.生态型风景区,九寨沟,.生态型风景区,九寨沟,.生态型风景区,九寨沟,.生态型风景区,九寨沟 犀牛海,九寨沟树正瀑布,.生态型风景区,九寨沟 卧龙海,九寨沟老虎海,.生态型风景区,西藏布达拉宫,综合型风景区,神山美丽风景,综合型风景区,第二节 风景区规划概述,一、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含义 风景名胜区规划也称风景区规划,是对风景区的保护培育、开发利用和经营管理所作的统筹部署和具体安排。风景区规划的目的是实现风景优美、设施方便、社会文明,并突出其独特的景观形象、游憩魅力和生态环境,促使风景区适度、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二、风景区规划的内容 1.综合分析评价现状,提出景源评价报告。2.确定规划依据、指导思想、规划原则、风景区性质与发展目标,划定风景区范围及其外围保护地带。3.确定风景区的分区、结构、布局等基本构架,分析生态调控要点,提出游人容量、人口规模及其分区控制。4.制定风景区的保护、保存或培育规划。5.制定风景游览欣赏和典型景观规划。6.制定旅游服务设施和基础工程规划。7.制定居民社会管理和经济发展引导规划。8.制定土地利用协调规划。9.提出分期发展规划和实施规划的配套措施。,三、风景区规划的特点(一)突出地区特征 首先,这是一种特定地区和特殊地域的规划。第二,这是一个地区单元和管辖范围的规划,要保护规划对象与范围的完整。第三,要突出风景区的地方和个性特色。(二)调控动态发展 风景区的自然和社会人文因素在不断变化中,要根据变化中的新情况和社会需求,提出新的发展目标与途径,实现滚动式和连续性发展规划。(三)重在综合协调 风景区规划涉及相关的自然、社会、经济三大系统及其子系统与诸要素,涉及农林、商旅、工副、交通、科教文卫等辖区的权益关系,须综合协调,共同发展。(四)贵在整体优化四、风景区规划的依据 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国家各项技术标准规范,风景区的基础资料。,五、风景区总体规划的原则 1.风景区规划必须符合我国国情,因地制宜地突出本风景区特性。2.应当依据资源特征、环境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统筹兼顾,综合安排。3.应严格保护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原有景观特征和地方特色,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良性循环,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充实科教审美特征,加强地被和植物景观的培育。4.应充分发挥景源的综合潜力,展现风景游览欣赏主体,配置必要的服务设施与措施,改善风景区运营管理机能,创造风景优美、设施方便、社会文明、生态环境良好、景观形象和游赏魅力独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风景游憩境域。5.应合理权衡风景环境、社会、经济三方面的综合效益,权衡风景区自身健全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防止人工化、城市化、商业化倾向,促使风景区有度、有序、有节律地持续发展。6.风景规划应与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的相互协调或衔接。,六、风景区的范围、性质(一)范围的确定 1.国务院有关文件对风景区范围规定:“范围的规定,要保持风景面貌的完整,满足游客的需要,不受行政区划限制。”2.在一些历史悠久和社会因素丰富的风景区划界中,应维护其历史特征,保持其社会延续性,使历史社会文化遗产及其环境得以保存,并能永续利用。3.应强调地域单元的相对独立性。不论是自然区、人文区、行政区等何种地域单元形式都应考虑其相对的独立性。(二)性质的确定 风景区的性质必须明确表述风景特征、主要功能、风景区级别等三方面内容,定性用词应突出重点,准确精练。如:广东丹霞风景区:以丹崖一碧水一绿树为整体景观特征,兼有宗教文化景观和历史遗迹,可开展以观光旅游为主,兼可开展宗教旅游、娱乐、休养度假以及科研科普等活动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第三节 风景资源调查,一、基本区域特征调查 1.自然条件调查(1)风景区的地理位置:景区的四至和范围、经纬度、相邻地区名称。(2)地质地貌特征:岩性的调查。地层及内部结构的调查地形的调查。地质构造发育特征和活动强度的调查。(3)气候特征:(4)水文特征:(5)土壤和植被特征:(6)动物特征:(7)环境背景:,2.社会环境背景调查(1)调查区的社会治安。(2)调查区的人口。(3)当地居民的文化素养和宗教信仰。(4)物产情况。(5)调查区的历史文化。(6)调查区的民俗风情3.基础设施条件(1)给排水条件。(2)变压电供应情况。(3)内外交通条件。(4)旅游接待服务设施。4.不利条件(1)多发性气候灾害:(2)突发性灾害:(3)其他不利因素,二、风景资源调查 1.调查自然景观 2.调查人文景观三、相邻地区相关资源调查,第四节 风景资源分类,旅游资源分类是旅游资源调查的基本依据,是评价工作的基础。一、分类原则 以评价为目的的旅游资源分类,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独立原则 即分类表中同一级别的各种类型,相互之间必须是独立的,不应出现相互包容或重叠的现象。2.简明原则 即分类系统应尽量简单明了,否则指标不易获得,可操作性降低,甚至容易造成数据的丢失,实用性下降。尽管如此,分类体系要尽力做到涵盖所有存在的类型。二、分类方案 以旅游资源的特性作为分类标准,旅游资源评价的分类方案,通常采用这一分类标准,一般可划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以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作为分类标准,可划分为心理旅游资源、精神旅游资源、健身旅游资源和经济旅游资源,以旅游活动的性质作为分类标准,可划分为观赏型旅游资源、运动型旅游资源、休养型旅游资源、娱乐型旅游资源以及特殊型旅游资源(如具有科学考察价值的旅游资源);以旅游资源的时空存在方式作为分类标准,可划分为永久性旅游资源和可消耗性旅游资源;以游客的体验作为分类标准,可划分为原始地区、近原始地区、乡村地区、人类利用集中的地区、城市化地区5大类;以综合资源的特性与游客体验作为分类标准,可划分为利用者导向型游憩资源、资源基础型游憩资源和中间型游憩资源,以旅游资源的客体属性作为分类标准,可划分为物质性旅游资源、非物质性旅游资源、物质与非物质共融性旅游资源;以旅游资源的形态作为分类标准,可划分为有形的旅游资源和无形的旅游资源;以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变化特征为分类标准,可划分为原生性旅游资源和萌生性旅游资源等等。,第五节 风景资源评价,一、风景资源评价的内容 1.风景资源本身(1)观赏价值。(2)独特性。(3)规模。(4)历史价值。(5)科学价值。2.区域条件(1)自然生态环境。(2)地区经济水平。(3)社会环境。3.区位特征(1)地理与交通。(2)近邻环境。,二、狭义的风景资源评价 1.一般体验性评价 一般体验性评价,又称民意测验法,是旅游者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和亲身体验,对一个或一系列的风景资源整体质量进行的定性评估。2.美感质量评价 美感质量评价是在对专家或旅游者体验的深人分析基础上,建立规范化的风景质量分级评分标准或评价模型,据此对风景资源各因子进行评分,评价的结果多具有可比性的定性尺度或数量指标。目前较公认的学派有四个:专家学派、认知学派、经验学派和心理一物理学派。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评价方法 这一标准的评价对象是旅游资源单体,评价项目为有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和附加值。,对于风景资源单体的评价,先将以上8个因子进行分级评分,然后将这8个因子的得分值相加作为单体风景资源的总分值,最后将风景质量归人五个等级,从高级到低级依次为:五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90分;四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7589分;三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6074分;二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4559分,一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3044分,得分低29分的风景资源列为未获等级旅游资源。,三、广义的风景资源评价 广义的风景资源评价也就是风景资源综合评价,着眼于风景区的整体开发利用价值,评价因子不仅包括风景资源本身,还包括风景区的区域条件和区位特征。风景资源评价应包括:景源调查、景源筛选与分类、景源评分与分级、评价结论四部分 根据风景区景观现状分布图为基础,根据范围大小和景观资源规模、内容结构以及其游览方式等特征,划分若干层次的评价单元,作出等级评级。省域、市域的风景区体系规划中分为:风景区、景区和景点风景区的总体分区详细规划中分为景区、景点和景物。我国目前存在的2中评价方法:(1)地理学式分类描述+风景园林诗情画意式的描述相结合(2)进行权重分析,四、旅游适宜性评价 旅游适宜性评价,是对旅游资源各要素对于旅游者从事特定旅游活动的适宜程度的评估。1综合评价模型 风景资源的综合评价模型是基于消费者决策模型菲什拜因罗森伯格模型建立的,公式为:E=QiPi 式中:E为旅游资源综合性评估结果值;Qi为第i个评价因子的权重;Pi为第i个评价因子的得分;n为评价因子的数目。2.评价因子的选取 3.确定评价因子的权重,第六节 风景游赏规划,一、功能景区的划分(一)功能分区划分的原则 1.同一区内的规划对象的特性及其存在环境应基本一致。2.同一区内的规划原则、措施及其成效特点应基本一致。3.规划分区应尽量保持原有的自然、人文、线状等单元界限的完整性。(二)功能分区的类型 1.游览区(1)以眺望为主的游览区:(2)以峰峦岩石景观为主的游览区:(3)以水景为主体的游览区:(4)以溶洞、岩洞为主的游览区:(5)以森林、植被景观为主的游览区:(6)以自然特别景观为主的游览区(7)以文物古迹、寺庙园林为主的游览区,2.运动休闲区(游乐区)结合游览,在有条件的地段可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体育运动。3.野营区 在风景区内,可选择环境幽静、水源充足的林中空地、草地、空旷地等地方,开展野营、露宿、野炊等各种野营活动,也可以举办青少年夏令营 野营地的选择应考虑地形、坡向、坡位、植被状况、交通与景观、安全等其他因素。4.科学研究、教学考察区 5.休养疗养区 6.游览接待区 7.行政管理区 8.生产经营区,二、旅游方式的选择 游赏方式可以静赏、动观,可以登山、涉水、探洞,可以步行、乘车、坐船、骑马等,可空游、陆游、水游或地下游。综合起来,风景区的游览方式可归纳为4种。(一)空游(二)陆游(三)水游(四)地下游览三、导游线的组织 游览路线的组织,要充分展现各个景区的独特魅力,使游人获得一个完整而有节奏的游览效果。风景游览路线的组织主要功能如下:将各景区、景点、景物等相互串联成完整的风景游览体系;引导游人至最佳观赏点和观景面;组织游览程序入景、展开、酝酿、高潮、尾声;构成景象的时空艺术。,第七节 环境容量的计算,风景区环境容量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一定空间和时间范围内风景区所能容纳游客的数量。一、环境容量的计算方法(1)面积测算法:以每个游人所占平均游览面积计。C面=S/E*P式中:C面用面积计算法的环境日容量(人)S一景区或游览设施面积(m2)E单位规模指标(m2/人)P周转率,即公园每日接待游客的批数。Q的数值一般为:主要景点:50100 m2人(景点面积)一般景点:100400 m2人(景点面积)浴场海域:1020 m2人(海拔0-2m以内水面)浴场沙滩:510 m2人(海拔0+2m以内沙滩),(2)游道计算法:适用于地势险要、游人只能沿山路游览的情况下的环境容量计算 完全游道计算法:完全游道是指进出口不在同一位置上,游人游览不走回头路。C=AB*P式中:C环境日容量(人次)A游道全长(m)B游客占用合理的游道长度(m)P周转率,即公园每日接待游客的批数。不完全游道计算方法:不完全游道是指进出口在同一位置的游道。CAB(B*EF)*P 式中:C不完全游道计算的环境容量;F完全游道所需的时间(分),E沿游道返回所需的时间(分);A游道全长(m);B游客占用合理的游道长度(m);P周转率。,(3)卡口法(瓶颈容盆法):此法适用于坐竹筏或坐人抬轿等条件下计算环境容量。卡口法的公式如下:C卡=L/S*P 式中:C卡瞬时可容人数(人);L游览路线长度(m);.S安全距离(m);P乘坐人数(人)。,第八节 旅游设施规划,一、旅游服务设施的类型 旅游设施是风景区旅行游览接待服务设施的总称。分为八个类型,即旅行、游览、饮食、住宿、购物、娱乐、保健和其他共八类。二、旅游服务设施的布局(一)布局原则 1.风景区中旅游服务基地的选址,应避免对自然环境、自然景观的破坏,方便游客观光,为游人提供安全、舒适、便捷和低公害的服务条件。服务设施应满足不同文化层次、年龄结构和消费层次游人的需要,应与旅游规模相适应,建设高、中、低档次,季节性与永久性相结合的旅游服务系统。2.应具备相应的水、电、能源、环保、抗灾等基础工程条件,靠近交通便捷的地段,依托现有游务设施及城镇设施。3.严禁将住宿、饮食、购物、娱乐、保健、机动交通等设施布置在有碍景观和影响环境质量的地段。要特别考虑环境的适应性。4.避开有自然灾害和不利于建设的地段。5二分级配置游物设施。,(二)布局形式 游览设施按内容、规模、等级的差异,可以组成六级旅游设施基地,分别为:服务部:服务部的规模最小。其标志性特点是没有住宿设施,其他设施也比较简单。旅游点:旅游点的规模虽小,但已开始有住宿设施,其床位常控制在数十个以内,可以满足简易的宿食游购需求。旅游村:旅游村或度假村已有比较齐全的行、游、食、宿、购、娱、健等各项设施,其床位常以百计。旅游镇:旅游镇已相当于建制镇的规模,有着比较健全的行、游、食、宿、购、娱、健等各项设施,其床位常在数千以内,并有比较健全的基础工程相配套,也含有相应的居民社会组织因素。旅游城:旅游城已相当于县城的规模,有着比较完善的行、游、食、宿、购、娱、健等各项设施,其床位规模可以过万,并有比较完善的基础工程配套。旅游市:旅游市已相当于省辖市的规模,有完善的旅游设施和完善的基础工程,其床位可以万计,并有健全的居民社会组织系统及自我发展的经济实力。,也有将旅游设施按级别规划为三级或四级旅游服务系统。一级旅游服务中心:一般兼作风景区总管理中心,它是旅游旅馆、旅游商品、风景管理、旅游服务的大本营。二级旅游服务中心:能综合满足游客服务范围内的吃、住、行、游、购等多方面的游服务需求,亦兼景区级管理中心。三级旅游服务中心:主要以解决景点上游客的饮食、游憩为主,对郊野型风景区,也有少量床位、级别不等的住宿。四级游客服务中心:主要指旅游线路途中的服务点。,第九节 保护培育规划,一、保护与开发 保护对人类使用生物圈加以经营管理,使其能对先进人口产生最大且持续利用,同时保护其潜能,以满足以后人们的需要与期望;开发改变生物圈并利用人力、财力、有生命及无生命之源,以满足人类需要,并改善生活品质。二、保育规划的内容 第一,查清保育资源,明确保育的具体对象和因素。第二,依据保育对象的特点和级别,划定保育范围,确定保育原则。第三,依据保育原则制定保育措施,并建立保育体系。三、分类保护 依据保护对象的种类及其属性特征,并按土地利用方式来划分出相应类别的保护区。风景保护的分类应包括生态保护区、自然景观保护区、史迹保护区、风景恢复区、风景游览区和发展控制区等。,四、分级保护 分级保护是以保护对象的价值和级别特征为主要依据,结合土地利用方式而划分出相应级别的保护区。特级保护区 风景区内的自然保护核心区以及其他不应进人游人的区域应划为特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 在一级景点和景物周围应划出一定范围与空间作为一级保护区,宜以一级景点的视域范围作为主要划分依据。二级保护区 在景区范围内,以及景区范围之外的非一级景点和景物周围应划为二级保护区。三级保护区 在风景区范围内,对以上各级保护区之外的地区应划为三级保护区。五、综合保护 在保护培育规划中,应针对风景区的具体情况、保护对象的级别、风景区所在地域的条件择优选择分类或分级保护,或者以一种为主和另一种为辅的两者并用方式,形成分类之中有分级或分级之中有分类的综合分区,使保护培育、开发利用、经营管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第十节 典型景观规划,典型景观规划,应包括典型景观的特征与作用分析;规划原则与目标;规划内容、项目、设施与组织;典型景观与风景区整体的关系等内容。一、植物景观 二、竖向地形 三、建筑景观 四、雕塑景观 五、溶洞景观,第十一节 基础工程规划,风景区基础工程规划,应包括:交通道路;邮电通讯;给水排水;供电能源等内容,根据实际需要,还可进行防洪、防火、抗灾、环保、环卫等工程规划。一、交通规划 二、道路规划 三、邮电通信 四、给水排水 五、供电能源 六、供水、供电及床位用地标准,第十二节 居民点社会调控规划,风景区居民社会调控规划主要是对风景区的人口规模、居民点、经济发展、生产布局、劳动力结构等方面提出发展、控制或搬迁的调控要求,对居民社会进行整体的控制、调整和布局。一、风景区居民社会调控规划的原则和主要任务 原则:1.严格控制人口规模,建立适合风景区特点的社会运转机制。2.建立合理的居民点或居民点系统。3.引导淘汰性产业的劳力合理转向。“任务:在风景区范围内科学预测和严格限定各种常住人口的规模及其分布的控制性指标;根据风景区需要划定无居住区、居民衰减区和居民控制区。二、风景区居民社会调控规划的内容 包括风景区居民社会现状、特征与趋势分析;风景区常住人口发展规模与分布;经营管理与社会组织;居民点性质、职能、动因特征和分布;用地方向与规划布局;产业和劳力发展规划等内容。,第十三节 经济发展引导规划,一、规划内容风景区经济发展引导规划有三项基本内容,一是经济现状调查与分析;二是经济发展的引导方向,经济结构及其调整,空间布局及其控制;三是促进经济合理发展的措施等内容。二、促进经济合理发展的措施1、保护和提高风景品质,持续利用风景资源,是风景区经济合理发展的出发点2、风景区的土地利用是合理发展的关健3、统筹规划地区经济,防止风景区的“城市化”和“孤岛化”4、制定发展政策作保障,第十四节 土地利用协调规划,一、土地利用规划的含义与主要任务 1.土地利用规划的含义 土地利用规划是在一定区域内、在土地资源调查基础上,依据区域经济发展和自然特性,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分配和合理组织,制定土地资源利用的宏观控制性战略措施,是对未来土地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2.土地利用规划的主要任务 土地利用规划的主要任务是:主要解决在未来的土地利用中的定量、定性、定位、定序的问题,明确用什么地、做什么用、用多少地、什么时候用,以平衡土地供需矛盾、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寻求符合区域特点的土地利用规划。二、风景区土地利用协调规划的原则 1.突出风景区土地利用的重点和特点,扩大风景用地。2.保护风景游赏用地、林地、水源地和优良耕地。3.因地制宜地合理调整土地利用,发展符合风景区特征的土地利用方式与结构。,三、风景区土地分类甲、风景游赏用地:游览欣赏对象集中区的用地。向游人开放。乙、游览设施用地:直接为游人服务而又独立于景点之外的旅行游览接待服务设施用地。丙、居民社会用地:间接为游人服务而又独立设置的居民社会、生产管理等用地。丁、交通与工程用地:风景区自身需求的对外、内部交通通讯与独立的基础工程用地。戊、林地:生长乔木、竹类、灌木、沿海红树林等林木的土地,风景林不包括在内。己、园地:种植以采集果、叶、根、茎为主的集约经营的多年生作物。庚、耕地:种植农作物的土地。辛、草地:生长各种草本植物为主的土地。壬、水域:未列人各景点或单位的水域。癸、滞留用地:非风景区需求,但滞留在风景区内的各项用地,四、风景区土地利用协调规划的主要工作内容1土地资源分析评估 土地资源分析评估指对风景区土地资源的特点、数量、质量与潜力等方面详行综合评估或专项评估。2.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指在风景区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下,对全区各类土地的不同利用方式及其结构所作的分析,包括风景、社会、经济三方面效益的分析。3.土地利用规划 拟定各类用地指标,编制规划方案和编制规划图纸。4风景区土地利用平衡表,小叶榄仁,小叶紫葳,龙船花,孔雀竹芋,合果芋(白蝴蝶),广东万年青,白鹤芋(白掌),海芋,姑婆芋,彩叶芋类,朱蕉,朱蕉,竹芋类,朱蕉,凤尾球,野牡丹,马樱丹,鸟巢蕨,老人葵,红刺露兜,蟛蜞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