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论坛叶晓玲教育中人与技术的关系及其演化.ppt
教育中人与技术的关系及其演化 基于技术现象学思想的分析,南京师范大学 叶晓玲,南京师范大学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人与技术的关系“教育技术研究领域里存在多种关系,但最核心的关系是人与技术的关系。“李芒教育场域 教育者、受教育者及其他教育参与者相互之间所形成的一种以知识的生产、传承、传播和消费为依托,以人的发展、形成和提升为旨归的客观关系网络技术现象学视角 现象学研究对传统技术哲学研究路线的超越技术现象学对技术工具论的超越,南京师范大学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Contents,南京师范大学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唐伊德:当代著名的技术哲学家,也是技术现象学流派的典型代表 主体与世界的关系处于相对性中“人-技术-世界”人与技术的四种关系具身关系解释学关系背景关系他者关系技术的“意向性”能力:放大-缩小结构,一、技术现象学关于“人-技关系”的理论及启示,南京师范大学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教育场域中“人”与“技术”,教育场域中的“人”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场域中的”技术“内部技术外部技术对于同一个技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与技术形成的关系相同吗?,南京师范大学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二、教育者与技术的关系,教育者与技术的他者关系教育者与技术的解释学关系教育者与技术的背景关系教育者与技术的具身关系,南京师范大学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教育者与技术的他者关系教育者技术教育者 技术(-世界/受教育者)他者关系意味着技术没有在教育中发挥技术功能;他者关系的存续时间不应过长;,南京师范大学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教育者与技术的解释学关系 教育者(技术-世界)解释学关系中技术的角色:教育者通过技术提高自身知识储备 教育者将技术用作传播知识的工具 技术被用作教学交互双方的沟通工具 教育者(技术-受教育者)解释学关系表明:教育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解释学”能力,即技术素养;技术会对人的知觉进行居间调节,异于直接知觉,教学中应予以充分重视;解释学关系中使用者可能会被技术所出现的差错所误导。,南京师范大学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教育主体(技术-世界)谜的位置,教育主体(技术-受教育者)谜的位置,南京师范大学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教育者与技术的背景关系教育者(-技术/世界)教育者(-技术/受教育者)技术以“不在场”的方式发挥作用技术使环境质地化,南京师范大学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教育者与技术的具身关系(教育者-技术)世界(教育者-技术)受教育者 犹如上手之物在使用中的撤离 具身关系的形成与教育者对技术的熟悉程度有关,也与技术自身的特性有关,还与二者的匹配程度及方式有关;两种技术与教育者的具身关系要求,南京师范大学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三、受教育者与技术的关系,受教育者与技术的他者关系受教育者与技术的解释学关系受教育者与技术的背景关系受教育者与技术的具身关系,南京师范大学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受教育者与技术的他者关系受教育者技术与受教育者会形成他者关系的有两类技术:作为学习工具的技术;作为学习内容的技术;技术不应主动对受教育者构成“他者效应”;,南京师范大学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受教育者与技术的解释学关系 解释学关系中技术的角色:辅助自身认识世界;受教育者(技术-世界)辅助自身实现交流;受教育者(技术-教育者)受教育者(技术-受教育者)解释学关系对受教育者学习的启示:重视解释学关系中技术展现与实际事物之间的差异;重视和警惕技术的“意向性”功能;对需要受教育者独立使用的技术设计自检或提示功能。,南京师范大学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受教育者与技术的背景关系受教育者(-技术/世界)受教育者(-技术/教育者/受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会形成背景关系的两类技术:用于构筑受教育者学习的一般生活环境;用于构筑受教育者学习的教育环境;背景技术“意向性”能力对受教育者的隐秘影响,南京师范大学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受教育者与技术的具身关系(受教育者-技术)世界(受教育者-技术)教育者/受教育者具身关系的技术对受教育者“身体”经验的介入一些必须与受教育者形成具身关系的技术,南京师范大学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四、教育场域中人与技术关系的基本特征,同一种技术与不同的教育主体相互作用,可能会形成不同的关系。同一种技术在与同一个教育主体相互作用,也会由于使用方式和情境等的不同形成不同的关系。同一种技术与同一个主体,在同一个技术使用过程中,可能同时形成多种关系。技术与教育主体之间形成的关系状态,可以作为其在教育场域中有无生命潜力的基本判据之一。,南京师范大学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他者关系技术在教育场域的初级形态解释学关系或背景关系技术在教育中有无生命力的基本判据 教育者与技术的具身关系技术教育应用的理想发展指向受教育者与技术的解释学关系技术发挥教育功效的必然要求,南京师范大学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五、教育场域中人与技术关系演化的总体趋势,技术发展史上人与技术的距离,教育场域中人与技术的距离,南京师范大学 叶晓玲Email:,谢谢!敬请批评指正!,南京师范大学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教育场域中的“人”教育场域:教育者、受教育者及其他教育参与者相互之间所形成的一种以知识的生产、传承、传播和消费为依托,以人的发展、形成和提升为旨归的客观关系网络教育场域中主体间形成的关系:不同的教育者在面对共同的教育对象时所结成的主体之间的关系;不同的受教育者在同一学习过程中结成的主体之间的关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客体而结成的主体之间的关系。,南京师范大学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教育场域中的“技术”从来源上看,教育场域中的技术主要有两类:由于某种需要,从外界被引介到教育中的技术外部技术在教育活动过程中被创造出来的技术内部技术就目前来看,教育中使用的大部分技术属于外部技术,本文主要讨论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