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四章 护士的职业防护.ppt
第十四章 护士的职业防护,四川医科大学 护理学院 黎 兰,阿拉伯谚语:有两种东西丧失后才发现它们的价值青春和健康,1,课程内容,第一节 护士职业防护概述第二节 护士职业伤害的因素及防护一、生物性因素及防护二、物理性因素及防护三、化学性因素及防护四、心理社会因素及防护五、运动功能性职业因素及防护六、暴力攻击因素及防护,2,学习目标,第一节 概述识记职业防护的定义理解职业暴露 护理职业风险职业伤害的定义 第二节 护士职业伤害的因素及防护能够运用有效措施预防锐器伤的发生。能够处理锐器伤,将职业伤害降至最低。能够运用配置和注射化疗药的护理防范措施,3,课程内容,第一节 护士职业防护概述第二节 护士职业伤害的因素及防护一、生物性因素及防护二、物理性因素及防护三、化学性因素及防护四、心理社会因素及防护五、运动功能性职业因素及防护六、暴力攻击因素及防护,4,第一节 护士职业防护概述,一、相关概念1.护理职业暴露:护士在从事护理工作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职业暴露。2.护理职业风险:在护理工作中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5,第一节 护士职业防护概述,一、相关概念3.职业防护:是针对可能造成机体损伤的各种职业损伤因素,采取有效措施以避免职业性损伤的发生,或将损伤降低到最低程度。护理职业防护是指在护理工作中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避免护士受到职业性有害因素造成的损伤,或将损伤降至最低程度。4.职业伤害:劳动者从事职业活动或与职业责任有关活动时所遭受到的不良因素的伤害和职业病伤害。,6,第一节 护士职业防护概述,二、护士职业防护的意义1.保障职业安全 维护护士身心健康2.控制职业危险因素 科学规避护理职业风险3.营造轻松和谐的工作氛围 换发工作热情。,7,课程内容,第一节 护士职业防护概述第二节 护士职业伤害的因素及防护一、生物性因素及防护二、物理性因素及防护三、化学性因素及防护四、心理社会因素及防护五、运动功能性职业因素及防护六、暴力攻击因素及防护,8,第二节 护士职业伤害的因素及防护,一、生物性因素及防护(一)生物性因素致病因素:细菌 病毒 支原体 真菌等微生物;患者血液 体液 分泌物中,或直接 间接污染的物品中。致病途径:血液 呼吸道 皮肤接触是否发病:与致病微生物的种类 暴露剂量 暴露方式 自身免疫力有关。,9,第二节 护士职业伤害的因素及防护,一、生物性因素及防护(二)防护措施1.洗手2.戴手套3.戴口罩和护目镜4.穿隔离衣5.医疗废物及排泄物处理,10,课程内容,第一节 护士职业防护概述第二节 护士职业伤害的因素及防护一、生物性因素及防护二、物理性因素及防护三、化学性因素及防护四、心理社会因素及防护五、运动功能性职业因素及防护六、暴力攻击因素及防护,11,第二节 护士职业伤害的因素及防护,二、物理性因素及防护(一)物理性因素1.锐器损伤2.噪声损伤3.放射性损伤4.温度性损伤,12,二、物理性因素及防护(一)物理性因素,1.锐器损伤 概 念锐器伤是一种由医疗利器,如注射器、针头、缝针、各种穿刺针、手术刀、剪刀、碎玻璃、安瓿等造成的意外伤害,造成皮肤深部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皮肤损伤。,第二节 护士职业伤害的因素及防护,二、物理性因素及防护(一)物理性因素,1.锐器损伤 原 因(1)准备物品的过程中被误伤。(2)掰安瓿、抽吸药液过程中被划伤。(3)各种注射、拔针时病人不配合造成误伤。(4)整理治疗盘、治疗室台面被裸露的针头或碎玻璃扎伤。(5)双手回套针帽产生的刺伤。(6)注射器、输液器毁型过程中刺伤。(7)使用后的锐器进行分离,浸泡和清洗时误伤。(8)处理医疗污物时,不慎导致误伤。(9)手术过程中锐器传递时造成误伤。,第二节 护士职业伤害的因素及防护,必要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的消毒。,手部皮肤发生破损时,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保证充足的光线,器械传递要娴熟规范,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划伤。,(1)增强自我防护意识,二、物理性因素及防护(二)防护措施 1.锐器伤防护措施,第二节 护士职业伤害的因素及防护,(2)锐器使用中的防护,抽吸药液时严格使用无菌针头,抽吸后必须立即单手操作套上针帽。,静脉加药时须去除针头经三通给予。,使用安瓿制剂时,先用砂轮划痕再掰安瓿,可采用垫棉花或纱布以防损伤皮肤。,第二节 护士职业伤害的因素及防护,二、物理性因素及防护(二)防护措施 1.锐器伤防护措施,(3)严格管理医疗废物,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内,以防止刺伤。,护理工作中使用便捷的符合国际标准的锐器回收器,严格执行医疗垃圾分类标准。,锐器不应与其他医疗垃圾混放,应放置在特定的场所。,封好的锐物容器在搬离病房前应有明确的标志,便于监督执行。,第二节 护士职业伤害的因素及防护,二、物理性因素及防护(二)防护措施 1.锐器伤防护措施,(4)纠正损伤的危险行为,禁止用双手分离污染的针头和注射器。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禁止用手折弯或弄直针头。禁止双手回套针头帽。,禁止直接传递锐器(手术中锐器用弯盘或托盘传递)。禁止徒手携带裸露针头等锐器。禁止消毒液浸泡针头。禁止直接接触医疗垃圾。,纠正损伤的危险行为,第二节 护士职业伤害的因素及防护,二、物理性因素及防护(二)防护措施 1.锐器伤防护措施,受伤员工监控体系,追踪伤者状况,护士健康档案,定期体检,损伤后登记上报制度,医疗锐器处理流程,(5)加强护士健康管理,第二节 护士职业伤害的因素及防护,二、物理性因素及防护(二)防护措施 1.锐器伤防护措施,(6)和谐沟通、相互配合,为不合作或昏迷躁动病人治疗时,易发生锐器伤害,因此必须请求其他人员协助配合,尽量减少锐器误伤自己或病人。,第二节 护士职业伤害的因素及防护,二、物理性因素及防护(二)防护措施 1.锐器伤防护措施,(7)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根据工作性质,灵活机动的安排休息时间,使护士身心得以缓冲,减轻压力,焕发精神、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锐器伤的发生,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第二节 护士职业伤害的因素及防护,二、物理性因素及防护(二)防护措施 1.锐器伤防护措施,2.锐器伤紧急处理方法,(1)迅速脱去手套,(3)肥皂水清洗伤口并用流水冲洗5min,(4)用0.5%碘伏、2%碘酊、75%乙醇消毒伤口,(5)向主管部门汇报并填写锐器伤登记表。请有关专家评估根据病人血液中含病毒的多少和伤口深度、暴露时间、范围进行评估,做相应的处理,(6)立即对受伤护士进行血清学检测,(2)立即挤血从近心端远心端,第二节 护士职业伤害的因素及防护,二、物理性因素及防护(二)防护措施,3.噪声防护措施,(1)尽量降低各种机器的报警音量,不同环境和昼夜时间段采用不同音量。(2)建筑学设计上使用吸音天花板、隔音墙。(3)护理人员要正确认识医院噪声,学会自我调整与放松。,第二节 护士职业伤害的因素及防护,二、物理性因素及防护(二)防护措施,4.放射性损伤防护措施,(1)加强放射诊疗工作管理。(2)进入放射相关区域必须做好防护。(3)做好个人放射检测工作。(4)加强对紫外线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与指导。(5)接触紫外线必须做好防护措施。(6)紫外线开关置于室外(7)严禁在紫外线消毒时进入消毒区域。(8)消毒结束后开床通风。,第二节 护士职业伤害的因素及防护,二、物理性因素及防护(二)防护措施,5.温度性损伤防护措施,(1)遵守消防安全条例,树立消防安全意识。(2)定期检查,消除安全隐患。(3)医院内禁止吸烟。(4)选择高质量高频电刀,注意负极板粘贴问题。,第二节 护士职业伤害的因素及防护,二、物理性因素及防护(二)防护措施,课程内容,第一节 护士职业防护概述第二节 护士职业伤害的因素及防护一、生物性因素及防护二、物理性因素及防护三、化学性因素及防护四、心理社会因素及防护五、运动功能性职业因素及防护六、暴力攻击因素及防护,26,第二节 护士职业伤害的因素及防护,三、化学性因素及防护(一)化学性因素1.化疗药物2.消毒剂3.麻醉废气,27,第二节 护士职业伤害的因素及防护,(1)严格执行岗前规范化培训,考核合格后才可以上岗。(2)在PIVAS对化疗药物进行集中配置。(3)操作前准备:隔离衣 帽子 口罩 手套 护目镜 面罩。,28,三、化学性因素及防护(二)防护措施,1.使用化疗药物防护措施,第二节 护士职业伤害的因素及防护,(4)配制及注射化疗药物时的防护:开安瓿瓶溶解药液抽取药液拔针方法药液保存防止强压,29,三、化学性因素及防护(二)防护措施,1.使用化疗药物防护措施,穿戴规范防止外漏加药方法废物处理清洗台面冲洗双手,第二节 护士职业伤害的因素及防护,(5)污染物的处理:处理48h内接受过化疗患者相关物质必须严格防护。化疗药物污染的被服要单独清洗。患者用过的水池、马桶要用清洁剂和热水彻底清洗。所有污染物必须经过焚烧处理。(6)护士健康管理,30,三、化学性因素及防护(二)防护措施,1.使用化疗药物防护措施,第二节 护士职业伤害的因素及防护,(1)化疗药物外溅时,立即标明污染范围。(2)皮肤直接接触化疗药物时,立即用清水和肥皂清洗。(3)处理溢出化疗药物时必须做好防护准备。(4)化疗药物外溢时,抹布吸附-清水冲洗-清洁剂三次-清水冲洗。(5)粉末状药物用湿性吸收性抹布覆盖。(6)污染物品处理:专用垃圾袋 封口(7)记录相关信息,31,三、化学性因素及防护(二)防护措施,2.化疗药物溢出的应急措施,第二节 护士职业伤害的因素及防护,(1)麻醉剂需密闭良好,废气连接管路释放到室外。(2)合理排班,减少人员滞留在污染环境的时间。(3)尽量减少孕期和哺乳期护士接触麻醉废气的机会。,32,三、化学性因素及防护(二)防护措施,4.麻醉废气防护措施,课程内容,第一节 护士职业防护概述第二节 护士职业伤害的因素及防护一、生物性因素及防护二、物理性因素及防护三、化学性因素及防护四、心理社会因素及防护五、运动功能性职业因素及防护六、暴力攻击因素及防护,33,第二节 护士职业伤害的因素及防护,四、心理社会因素及防护(一)心理社会因素概念:护士工作对其自身造成的心理社会方面的不良影响。如行为及言语伤害 工作疲溃感 护患冲突 频繁夜班 意外伤害等。可造成心理障碍或慢性疾病。,34,第二节 护士职业伤害的因素及防护,四、心理社会因素及防护(二)防护措施1.创造安全的职业环境2.提高心理素质3.合理运用压力应对技巧4.积极发展社会支持5.寻求专业帮助,35,课程内容,第一节 护士职业防护概述第二节 护士职业伤害的因素及防护一、生物性因素及防护二、物理性因素及防护三、化学性因素及防护四、心理社会因素及防护五、运动功能性职业因素及防护六、暴力攻击因素及防护,36,第二节 护士职业伤害的因素及防护,五、运动功能性职业因素及防护(一)运动功能性职业饮食搬运重物,如搬运患者 更换体位 上下床腰部负荷过重,如频繁弯腰 扭身动作。下肢静脉曲张,如站立时间过久。,37,第二节 护士职业伤害的因素及防护,五、运动功能性职业因素及防护(二)防护措施1.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提高机体免疫力。2.正确运用人体力学原理,维持良好工作姿势。3.使用劳动保护产品。4.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38,课程内容,第一节 护士职业防护概述第二节 护士职业伤害的因素及防护一、生物性因素及防护二、物理性因素及防护三、化学性因素及防护四、心理社会因素及防护五、运动功能性职业因素及防护六、暴力攻击因素及防护,39,第二节 护士职业伤害的因素及防护,六、暴力攻击因素及防护(一)暴力攻击伤害定义:医院工作场所暴力指医务人员在其工作场所受辱骂、威胁、攻击,从而造成安全、幸福和健康的明确的或含蓄的挑战。躯体伤害的暴力行为心理伤害的暴力行为,40,第二节 护士职业伤害的因素及防护,六、暴力攻击因素及防护(二)防护措施1.提高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行为。2.加强应对暴力能力的培训。3.医疗机构加强安全保卫工作。4.构建规范的暴力事件处理流程。,41,42,Thank you!,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