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ppt.ppt
世界多极化趋势,一、西欧的联合,1、背景,战后的欧洲,二战后西欧国家在世界局势中处于怎样的地位?,国际地位严重下降,不得不依附于美国以恢复经济和对抗苏联。,“现在的欧洲是什么?它是一堆瓦砾,是藏骸所,是瘟疫和仇恨的发源地”丘吉尔,一、西欧的联合,1、背景,(1)、美苏格局中,欧洲为提高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必须加强合作;,(2)、共同的区域地缘关系以及共同的文化底蕴;,(3)、法德的和解也促成了欧洲的联合;,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2、形成:,(1951年),(1958年),(1958年),欧洲共同体,发展:,A、建立关税同盟,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建立欧洲货币体系,并加强科技合作。,B、随着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强,政治上的联合倾向也不断增强。,(1967)年,一、西欧的联合,(1)、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2)、经济上与美国竞争和政治上独立自主使美国的霸权严重削弱;,(3)、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3、影响,二、日本的腾飞,1、战后初期的日本,1945年8月,美国投掷原子弹后,广岛一片废墟。,二、日本的腾飞,1、战后初期的日本,(1)、国内:经济严重破坏,(2)、国际:美国独占日本,外交追随美国,二、日本的腾飞,1、战后初期的日本,2、腾飞的原因,(1)、美国的大力扶植。,(2)、日本的民主化改革,(3)、重视科技和教育。,(4)、制定经济计划推动经济发展。,二、日本的腾飞,1、战后初期的日本,2、腾飞的原因,3、影响,日本的人均收入,日本国民生产总值,日本在世界总产值中所占比例,到了七八十年代,日本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经济强国,二、日本的腾飞,1、战后初期的日本,2、腾飞的原因,3、影响,(1)、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使资本主义世界呈现出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2)、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积极谋求政治大国,这是对美国霸权的挑战,也是对美苏两极格局的冲击。,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背景:,新独立的亚非拉民族国家为摆脱美苏控制和维护自身利益,他们积极谋求自身独立、主权、发展和和平,2、兴起标志:,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3、影响:,(1)、推动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有力地冲击着两极格局。,(2)、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深入发展。,四、新中国外交,1、建国初期三大政策,“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先消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奠定了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坚定不移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在国际交往中不致孤立,四、新中国外交,1、建国初期三大政策,*原因:新中国最迫切的是要巩固新生政权,恢复和发展经济,2、初步发展(50、60年代),(1)、1953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3)、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出席日内瓦国际会议,(4)、1955年,万隆会议“求同存异”,四、新中国外交,1、建国初期三大政策,*原因:新中国最迫切的是要巩固新生政权,恢复和发展经济,2、初步发展(50、60年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B、意义: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一项基本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四、新中国外交,1、建国初期三大政策,2、初步发展(50、60年代),(1)、背景:,3、外交突破(70年代),美苏争霸;中苏关系恶劣;中国国际影响力增加。,四、新中国外交,(2)、表现:,3、外交突破(70年代),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1971年),B、中美关系正常化,毛泽东接见基辛格,尼克松访华,乒乓球队访问中国,毛泽东邀请美国作家斯诺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典礼。,材料一 20世纪60年代后期,世界战略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苏联军事力量、综合国力迅速增长;长期的越南战争导致美国经济衰退;西欧和日本的崛起,美国的霸权地位日趋衰落。材料二 1969年3月,苏联军队入侵乌苏里江主河道中国一侧的珍宝岛,中苏军队发生激烈交火,珍宝岛之战将已经恶化的中苏关系降到了冰点,中苏边境地区剑拔弩张,大规模军事冲突有一触即发之势。,四、新中国外交,(2)、表现:,3、外交突破(70年代),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1971年),B、中美关系正常化,C、中日邦交正常化,1972年,中日建交,四、新中国外交,(1)、背景:,4、外交新成就(80年代以后),A、国际:苏联衰落解体;美国霸主地位受到冲击;发展中国家日益壮大;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B、国内: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原则:,平等互利、形式多样、讲求实效、共同发展。,四、新中国外交,4、外交新成就(80年代以后),(3)、成就:,巩固和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2001年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参与亚太经合组织活动(APEC)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ASEAN),B.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1)发展同世界大国的关系-“伙伴关系”,2)维护中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上海合作组织,3)积极开展反恐外交;4)维护联合国的权威,A.国际交流与合作,五、多极化趋势的加强,(1)、特点:,1、当前世界格局的特点,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但尚未形成,(2)、成因:,两极格局瓦解后经济力量的多极化,2、多种政治力量的发展,欧盟、俄罗斯、日本、中国、发展中国家,五、多极化趋势的加强,(1)、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3、多极化趋势的影响,(2)、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3)、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六、缓和与动荡并存,1、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流,2、导致局部动荡的新旧因素,3、动荡局势的具体表现,(1)旧: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争端,(2)新:美国等西方大国的霸权主义、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威胁和地区冲突与局部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