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景忠的企业成本第二章成本会计方法体系(ppt 38).ppt
第二章 成本核算方法体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会计学院,本章主要内容以及教学目的,一、成本计算方法体系,(一)成本计算对象(二)成本计算方法,(一)成本计算对象,1、成本计算对象的概念2、成本计算对象的确定3、成本计算对象的种类,1、成本计算对象的概念,(1)成本计算对象:是生产成本的承担者,是成本计算的客体,也是需要通过成本计算确定其成本的产品形态。(2)成本计算对象有三要素组成:成本计算实体:产成品或半成品;成本计算空间:全厂或某生产步骤;成本计算时间:生产周期或日历月份。,2、成本计算对象的确定,(1)生产工艺特点决定成本计算实体和成本计算空间;(2)生产组织特点决定成本计算时间;(3)管理要求影响成本计算实体和成本计算空间。,(1)生产工艺特点决定成本计算实体和成本计算空间,按 生产工艺特点,可分为单步骤生产(即简单生产)和多步骤生产(即复杂生产);单步骤生产企业只有一个生产步骤,不存在中间产品。因此成本计算实体只能是产成品而成本计算空间是全厂或某一个封闭车间;多步骤生成企业有多个生产步骤,可分布在不同的车间进行,存在中间产品,如装配式和连续式企业。因此成本计算实体可以是产成品和半成品,而成本计算空间可以是全厂或某一个封闭车间和某一生产步骤。,(2)生产组织特点决定成本计算时间,按生产组织特点,可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与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又可分为大批量生产(与大量生产相似)和小批量生产(与单件生产相似)。因此企业生产可分为大量大批生产和单件小批生产两种;1.大量大批生产,不停投产不停完工,无法确定生产起止日期,因此只能以日历月份作为成本计算时间;2.单件小批生产,能确定生产起止日期,因此可以生产周期作为成本计算时间。,(3)管理要求影响成本计算实体和成本计算空间,管理上要不要求分步骤核算,也能影响成本计算实体和成本计算空间的确定;对于多步骤生产企业,如果管理上要求分步骤核算,成本计算实体是产成品和半成品而成本计算空间是某一生产步骤;如果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核算,成本计算实体是产成品而成本计算空间是全厂或某一个封闭车间;如果中间产品不对外销售而管理上又不要求半成品成本资料,一般视同单步骤生产简化计算。,大量大批生产和单件小批生产比较表,3、成本计算对象的种类,(1)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日历月份、某生产步骤、产成品和半成品;(2)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日历月份、全厂、产成品;(3)单件小批生产:生产周期、全厂、某批次产成品。,(二)成本计算方法,1、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2、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3、成本计算的组合方法,1、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成本计算对象决定成本计算方法,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都有独特的成本计算对象,能满足所有企业的成本计算。(1)品种法:以某品种产成品为计算实体、全厂为计算空间、日历月份为计算时间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是最基础、最简单的成本计算方法,适用于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和不要求分步核算的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企业;,(2)分步法:以某步骤半成品和最后步骤产成品为计算实体、某生产步骤为计算空间、日历月份为计算时间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适用于要求分步核算的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企业;,(3)分批法:以某批次产成品为计算实体、全厂为计算空间、生产周期为计算时间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企业。,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比较表,2、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辅助方法没有独特的成本计算对象,其主要目的不是单纯为了计算产品成本。(1)分类法:按产品类别计算成本的一种辅助方法。当企业品种众多且成本构成相近时,采用分类法可简化成本计算。(2)标准成本法:将成本计算和成本控制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成本控制方法,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成本控制。,3、成本计算的组合方法,适用于复杂生产企业,当企业兼有多种 工艺特点和组织特点时,采用组合方法可以满足成本计算的需要。(1)分批分步法:分步法和分批法的结合,在分批法的基础上运用分步法;(2)分步分批法:分步法和分批法的结合,在分步法的基础上运用分批法。,二、成本核算基本原理,(一)成本核算概念(二)成本核算的目标(三)成本核算的作用(四)成本核算原则(五)成本核算基本程序(六)成本核算方法,(一)成本核算概念,成本核算,是利用货币单位计量各种经济资源的价值牺牲或耗费。企业为了正确确定产品或者劳务的价格,必须以产品或者劳务为对象,对生产过程中的经济资源的耗费进行全面的分类、确认、计量、归集分配,以确定其花费的成本。因此,成本核算的主要内容是:成本归集与成本分配。,(二)成本核算的目标,1、最初和基本的目标:确定盈亏及存货价值,满足对外报告的需求;2、中期目标:满足管理者对成本信息的需求,促进优化管理行为;3、高级目标:服务于经营决策。,(三)成本核算的作用,1、成本核算提供的资料是企业经营决策的依据。2、成本核算提供的资料是产品定价的基础。3、成本核算提供的资料是衡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四)成本核算原则,1、实际成本计价原则2、成本分期核算原则3、合法性原则4、重要性原则5、一贯性原则6、权责发生制原则7、受益因果原则,1、实际成本计价原则(1)对生产耗用的原材料、燃料和动力等费用,按实际成本计价;对固定资产折旧按原始价值和规定使用年限计算;对完工产品成本按实际成本计价。(2)并不排除按计划成本计价,对于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额另设成本差异帐户反映。当材料领用或者产品销售时,再将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2、成本分期核算原则(1)为及时取得成本信息,成本核算也应分期进行。(2)成本核算必须按期计算,并与会计年度一致,这有利于考核企业业绩并进行奖惩。(3)成本核算分期与产成品的计算周期不一定要一致,成本核算必须按会计期间进行而产成品成本计算可定期也可不定期。,3、合法性原则 成本核算必须遵循国家法律、法令和制度的有关规定,不符合要求的支出不得计入成本。,4、重要性原则(1)对主要产品、主要费用,应采用详细的方法进行分配和计算。(2)对次要的产品和费用,可简化计算,甚至不分配。(3)成本核算应讲求效益。,5、一贯性原则(1)成本核算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改,以保证成本资料的可比性。(2)特殊原因需要更改成本核算方法,应加以说明,并对原有数据进行调整。,6、权责发生制原则(1)凡本期的费用,无能是否支出现金,均应作为本期的费用。(2)正确对待待摊费用、递延资产和预提费用等账户。(3)正确划分上期、本期和下期费用的界限。,7、受益因果原则(1)按因果关系,确定分配对象和成本动因。(2)收益高的多承担费用,收益少的少承担费用,以提高成本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3)与之相关的还有:公平原则和承受能力原则。,(三)成本核算基本程序,1、选定成本计算方法2、设立成本核算账户3、开设成本计算单4、审核与汇总原始凭证5、登记总账和明细账6、计算完工总成本和单位成本7、结转完工产品成本,1、选定成本计算方法,依据企业的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确定成本计算对象,选定成本计算方法。,2、设立成本核算账户,(1)设置产品成本计算账户:生产成本,下设“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账户,归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摊销额。(2)设置集合分配账户:制造费用,归集和分配间接成本。(3)设置跨期摊派账户:预提费用和待摊费用,以划分不同时期的成本界限。(4)设置费用要素账户:材料、应付工资、固定资产等账户。,期初在产品成本,3、开设成本计算单,(1)成本计算单是按照成本计算对象设立的生成成本明细账。(2)成本计算单表头一般应注明成本计算对象的三要素和其它信息。(3)成本计算单表体一般按成本项目设专行,按生产成本账户结构设专列。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发生费用 费用合计 完工产品成本期末在成品成本,(某步骤或某产品)成本计算单 年月 完 工:产品:在产品:,成本计算单批号:开工日期:产品:完工日期:,计算实体,计算时间,4、审核与汇总原始凭证,(1)对消耗记录、支出记录及其它与成本计算相关的原始凭证进行审核与汇总,并编制各种成本汇总分配表。(2)正确划分:资本化支出与收益性支出;本期成本与非本期成本;生产成本与期间成本;各个成本计算对象的成本;完工产品成本与在产品成本,等的界限。,5、登记总账和明细账,(1)辅助生产费用明细账(2)制造费用明细账(3)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4)产成品成本明细账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明细表、制造费用分配明细表、材料工资等费用分配明细表。,原始凭证及有关资料,材料、工资、动力等费用分配表,辅助生产明细账,制造费用明细账,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产成品成本明细账,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制造费用分配表,费用归集,费用分配,直接成本,间接成本,间接成本,6、计算完工总成本和单位成本,(1)按一定的方法(如:约当产量法),将生产成本合计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完工产品的成本。(2)单位成本完工总成本/完工产量,7、结转完工产品成本,(1)完工产品直接入库,转入“库存商品”账户。(2)完工产品直接销售,转入“主营业务成本”账户。(3)完工产品作为半成品入库,转入“自制半成品”等账户。,(四)成本核算方法,1、依据原始凭证及其它有关资料,按经济内容归集成本。2、按经济用途,分配成本。期间成本,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直接成本,直接追溯到某个具体的成本计算对象;间接成本,按成本动因分配后,再计入成本计算对象。,成本动因是影响成本的重要因素,是成本产生的驱动因素。间接费用应按成本动因分配。,作业与进一步思考的问题,1、了解其它行业,如房地产行业的成本计算程序。2、如何评价本教材对成本三要素的界定。3、分批分步法是基本方法,还是组合方法?4、如何正确把握成本动因?5、成本计算的准确性主要受什么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