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的两种走向问题.doc
探讨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的两种走向问题摘要:中国英语属于规范英语,具有典型的中国文化内涵,对于丰富英语内涵及介绍中国文化有着积极的作用。而中式英语则属于不规范英语,它只是英语学习者在日常交际和写作翻译中,由于受到英汉文化影响而形成的另类英语。本文简单介绍了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的含义,然后讨论了中式英语产生的原因、中国英语存在的必然性,最后探讨了中国英语的学习策略。关键词:中国英语;中式英语;两种走向;学习策略 英语作为国际性的通用语言,对全球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英语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相融合,于是形成了“中式英语”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那么两者之间各自的含义是什么,它们之间有没有区别呢。一、 从“中式英语”到“中国英语”本文转自:(一) 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的定义“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就是英语变体的典型例子,它将中西文化互相融合起来,并被规范英语所接受的英语变体。中国英语的出现推动了我国的民族文化并实现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对推动与他国文化的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中式英语(Chinglish)则是相对国际规范英语来讲,是一种不规范的畸形英语,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一样都要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但是中式英语是一种人为的语用失误,并不符合英语的语言规范和英语的语言文化习惯。(二) 中式英语产生原因及条件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对外交流日益频繁,所以学习和使用英语也已成为人们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由于对英语掌握程度不够不经意间就偏离了标准的英语,这就导致了中式英语的出现。中式英语的表达形式不完全像英语也不完全像汉语,比如“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被译成“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学习知识”被译成“study knowledge”等等。笔者认为中式英语产生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首先,汉语注重语音、词汇、语义等表达形式,中式英语则深受母语的影响,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就会形成了中式英语。其次,中式英语产生与汉语的表达方式和交际行为相关。比如,西方民族比较善于抽象的思维方式;而中华民族则善于形象思维,习惯性的用具体的形象来对抽象的内容进行表达,以实的形式来表达虚的概念。不同的思维方式于是就产生了不同的语言处理方式。第三,中式英语的产生还跟英语使用者的英语掌握的程度与水平有关,通常是由于英语学习者在文化交流中自身的语用失误所致,随着学习者英语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种语用失误会逐步减少。(三) 中国英语存在的必然性及其特征相对于中式英语,中国英语则是以国际规范英语为核心,通过英译及语义再生等手段把中国独有的文化通过中国特色方式表达出来,最后传入到国际社会的一种英语。比如:May 4thMovement(五四运动),Cultural Revolution(文化大革命)等都属于中国英语。中国英语的产生是英语在中国本土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英语由于受到汉语思维影响,在中国文化的土壤中孕育出来并非地道的英语,只不过被汉化了的中国英语而已。所以中国英语是一种中西文化交流和融合的英语表达,它的产生更加有利于跨文化之间的交流。笔者认为中国英语的词汇层面的特征是中国英语中表现最为明显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导致了一种语言中具有特色的事物很难在另一种语言中找到与相匹配的表达,这时候就形成了两种文化以外的文化空缺区域。以中国文化为例,我们可以用中国英语来填补这块空缺的文化区域,以能够避免不能用英语表达出来的中国汉语事物的尴尬局面。例如:gongfu(功夫)、doufu(豆腐)等等。二、 中国英语的学习策略研究(一) 加强文化底蕴“学好一门外语首先要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学习西方文化是为了表达出更加规范的英语。所以为了把握好中国英语的精髓一定要加强文化底蕴,巩固母语基础。只有这样才能用中国英语将中国文化准确规范地表达给西方朋友。(二) 大胆尝试交流运用所学英语,大胆去尝试去进行交流。在大学的课堂上真正的交流时间有限。这个时候大学生应当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开口说英语的时间,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开口说英语的地点。三、 结束语笔者认为中国英语在为中国文化融入到国际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式英语虽然对国际文化交流起不到积极的作用,但中国文化与中式文化也没有不能逾越的鸿沟,中式英语在特定文化背景之下也可能转化成中国英语。所以我们要正确使用中国英语同时也要正确看待中式英语。参考文献:1李文中.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4):18-24.2王弄笙.汉英翻译中的ChinglishJ.中国翻译,2000(2):31-35.3庄绎传.也谈中式英语J.中国翻译,2000(6):7-10.4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48.5 Vamey M.When Is a Mistake Not a Mistake? An Argument for“Chinglish”as a Positive Adva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glish LanguageJ.ELT NEWSLETTER,1991(21).